唐大烈

《吳醫彙講》~ 卷十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1)

1. 三焦說

三焦有形、無形之說,越人、華佗、王冰、東垣皆曰有名無形;余則或言無狀,或言有形,紛紜無定。愚意當以無形之說為是,非若五藏五府各自成形,可以定其象也。《營衛生會篇》云:「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」,此三焦定論也。以其無形,故舉功用之相似者以比擬之也。

白話文:

關於三焦有形無形,越人、華佗、王冰、東垣都說它有其名而沒有實體。但我有時認為它沒有明確的形狀,有時認為它是有形的,說法眾多且不確定。我認為應該採用無形說,不像五藏五府各有其形狀,可以明確地描繪。 《營衛生會篇》中說:「上焦像霧,中焦像泡沫,下焦像溝渠」,這就是關於三焦的明確論述。由於它無形,所以用相似功能的事物來比喻它。

霧、類乎氣,《決氣篇》所謂「若霧露之溉」是也。考漚、瀆二字之義,漚、漬也,漸也,漸漬之使柔爛也。則漚者狀「腐熟水穀」之義,謂漸漬以化也。瀆、濁也,通也,所以通垢濁也。則瀆者狀分別清濁,即「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」之義也。其「三焦」字義,亦屬無形,蓋火灼則焦,火即是氣,以少陽為相火,即取「焦」字之義也。上、中、下、有分司之任,故曰「三」也。

白話文:

霧,和氣很相似,就像《決氣篇》中提到的「像霧露滋潤」一樣。考試「漚」和「瀆」兩個字的意思,「漚」是浸泡、漸漸的意思,漸漸浸泡使它變得柔軟腐爛。「漚」就表示「腐熟水穀」的意思,是說漸漸浸泡使它變化。「瀆」是渾濁、通暢的意思,是為了通暢渾濁污垢。「瀆」就表示區別清濁,也就是「決斷水流,水道就形成了」的意思。它的「三焦」字面意思也是無形的,因為火燒過就會焦,火就是氣,以少陽為相火,就是取「焦」字的意思。「上、中、下」各有分工,所以稱為「三」。

《營衛生會篇》云:「上焦出於胃上口,並咽以上,貫膈而布胸中。……中焦亦並胃中,出上焦之後。此所受氣者,泌糟粕,蒸津液,化其精微,上注於肺脈,乃化而為血,以奉生身,莫貴於此,故獨得行於經隧,命曰營氣。……下焦者,別迴腸,注於膀胱而滲入焉。故水穀者,常並居於胃中,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,而成下焦。

白話文:

《營衛生會篇》說:「上焦從胃的上口開始,包括咽喉以上,穿過橫膈,分佈在胸腔……中焦也與胃相連,在結束上焦以後。它所接受的食物,會分離出廢物,蒸化津液,轉化為精微物質,再上升到肺脈,然後轉化為血液,用來滋養身體,沒有其他東西能比這更寶貴了。因此,它獨自運行於經絡中,稱為營氣。……下焦與迴腸分開,連接到膀胱並滲入其中。因此,食物和水總是存留在胃中,變成廢物後一起排到大腸,形成下焦。

」又云:「營出於中焦,衛出於下焦。」《五味篇》云:「谷始入於胃,其精微者,先出於胃之兩焦,以溉五藏,別出兩行,營衛之道。」細玩《經》文,曰「出於胃上口」,「出上焦之後」,曰「成下焦」,曰「胃之兩焦」,皆見無形體之意焉。而細繹《經》旨,即營、衛之氣所從出,其職司功用,莫非氣之所為,故《中藏經》曰:「總領五藏六府、營衛經絡、左右上下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說:「營氣從中焦產生,衛氣從下焦產生。」《五味篇》中說:「穀物剛進入胃中,它的精華部分會先從胃部的中焦和下焦出來,來滋潤五臟六腑。另外再分出兩條管道,這就是營衛之道。」仔細推敲經文,其中提到「從胃的上口出來」、「從上焦出來之後」、「形成下焦」、「胃的中焦和下焦」等,這些說法都說明營氣和衛氣沒有固定的形體。

而仔細探究經文的要旨,就會明白營氣和衛氣是由氣產生,它們的功能和作用都是氣所為,所以《中藏經》中說:「營氣和衛氣統領著五臟六腑、經絡、左右上下之氣。」

」至《本藏篇》有厚、薄、緩、急、直、結之說者,孫東宿謂五藏、五府、五行,正配合者也,獨三焦無合,故附膀胱而言,非謂三焦有物如是也。若《論勇篇》理縱、理橫之說,不過言其人之軀殼上下通體如此,故以「三」字貫之,而借「焦」字助語成辭,與《五味篇》所云「胃之兩焦」句法相仿耳。再以《背俞篇》五焦、七焦之文觀之,則三焦縱橫之句,亦可不必拘泥矣。

使必以無形之說為誤,豈越人、華佗其才智反在後人下耶?

白話文:

在《本藏篇》中,提到「厚、薄、緩、急、直、結」的說法。孫東宿認為,這是與五臟、五腑、五行相配合的。只有三焦沒有相配的臟腑,所以附屬於膀胱來說,並不是說三焦有這樣的實質東西。

而《論勇篇》中「理縱、理橫」的說法,不過是形容人的身體上下通暢而已,所以用「三」字貫穿,並借用「焦」字作為輔助詞來成句,與《五味篇》中說的「胃之兩焦」句法相似。

再看《背俞篇》中「五焦、七焦」的說法,那麼三焦縱橫的說法,也可以不必拘泥了。

2. 命門說

命門者,人身之真陽,腎中之元陽是已,非另是一物也。後世立論,有謂在兩腎中間者,有誤引「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」為命門者;至謂其形如胡桃,尤為荒誕!夫越人倡右腎命門之說,而後人非之,抑思不有越人,又何從有命門之說乎,其意以陽氣為重,人身左血右氣,故歸之右也。人之每藏每府,各具陰陽,腎為一身之根柢,元陽為人身所尤重,故特揭之也。

白話文:

命門,就是人體的真陽,也就是腎中的元陽,並非另外一種東西。後世有人提出理論,說命門在兩腎 बीच,這其實是誤解了「七節之旁,中有小心」這句話而把命門當作「小心」。至於說命門形狀像胡桃,那就更荒謬了!古代越國人提出右腎是命門的說法,後來的人反對這一說法,但如果沒有越國人,哪來命門這一名稱呢?他們的意思是重視陽氣,因為人體左邊是血,右邊是氣,所以把命門歸屬到右邊。人體每個臟腑都包含陰陽,腎臟是人體的根本,元陽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,所以特別把它提出來強調。

自古命門治法,亦惟溫補腎陽而已,別無他法也。故虞天民兩腎總號命門之說,最為近理。景岳亦有分而言之,則左水右火,合而言之,為水火之府,陰陽之宅,及命門總主乎兩腎,兩腎皆屬於命門之論。至以子腸當之,又於理未安也。孫東宿以生氣立論,其意頗合,竟指為先天之太極,亦非也。

白話文:

自古以來治癒命門的方法,只有溫補腎陽這一種,沒有其他方法。因此,虞天民認為兩腎合稱命門,是最符合道理的。景嶽也有過區分來說法,認為左腎屬水,右腎屬火,合起來就是水火之府,陰陽之宅,而命門總主宰著兩腎,兩腎都屬於命門。至於把它等同於子宮,那在道理上不妥。孫東宿用生氣來立論,他的思想頗為符合,但他把它指為先天的太極,也是不對的。

近時靈胎徐氏,謂腎之有兩,則皆名為腎,不得名為命門,蓋腎為牝藏,其數偶,命門之義,惟衝脈之根柢,其位適當兩腎之中,真可稱為命之門,不得以右腎當之也。夫以牝藏釋兩腎,其說最的;以衝脈當命門,倡論似甚新奇,細按亦非確當,不過執兩腎中間之語,而另開一說耳。

白話文:

最近靈胎徐氏說,腎有兩個,而兩個都叫做腎,不能叫做命門。腎是陰藏,它的數目成雙,命門的意義,只是衝脈的根基,它的位置正好在兩個腎臟中間,真正可以稱為命之門,不能用右腎來代替。用陰藏來解釋兩個腎臟,這個說法最為正確;用衝脈來當作命門,這樣的理論看起來很新奇,仔細推敲卻也不恰當,不過是抓住兩腎中間這個說法,而另立一個說法罷了。

竊以為兩腎為立命之門,命門穴在中間,似因腎而得名,越人以腎為命門,又因穴而名之也。總之、《三十六難》曰:「命門者,諸神精之所舍,原氣之所繫也。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。」此真上補《素》、《靈》之未及,惟「非皆腎」、「知腎有一」二語,不免詞病,以致後人辨論紛紛也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兩顆腎臟是生命的關鍵,命門穴位位於腎臟中間,應該是因腎臟而得名。越人把腎臟稱為命門,也是取自穴位的名稱。總之,《三十六難》中提到:「命門穴位是諸多神明精氣的住所,也是原始生命能量繫結的地方。男人可以儲藏精華,女人可以繫住子宮。」這段話確實補充了《素問》和《靈樞》經書中所遺漏的內容。但是,「不是都屬於腎」以及「知道腎臟只有一個」這兩個詞語,有些語病,導致後人爭論不休。

3. 陰陽常變論

陰陽者,一氣所分,宜平宜合,忌偏忌離。或為對待,或為流行,有會處,有分處,本相生,亦相剋,天地萬物無一可以去之,其理之精微,實非易言者也。考之醫籍,或謂陰易虧而陽易亢,務以益陰為先;或謂陰主殺而陽主生,必以扶陽為重。若此之類,各有至理,而均非定論,何也?以未分常與變耳。

白話文:

陰陽是由同一種氣衍生的,應該調和相容,避免偏離或分離。有時它們是相對的,有時是相通的,既可以相生,也可以相剋。天地萬物都離不開陰陽,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妙,難以輕易說清。

查閱醫書,有的認為陰容易損耗而陽容易過盛,所以應該以滋陰為優先;有的認為陰主死亡而陽主生命,所以必須以扶陽為重。這些說法各有道理,但都不是絕對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它們沒有區分通常的情況和變異的情況。

試以四時晝夜核之,春夏為陽,秋冬為陰,兩分焉而毫弗參差;夜則為陰,晝則為陽,總計焉而纖無多寡,此陰陽之常也。以大地之變論之,時或亢旱,即陽盛陰虛之象,必有待於甘霖;時或久陰,即陽衰陰盛之徵,是有賴於皎日,此各執其說者,亦有至理也。以人之病論之,水虧火旺,非清涼無以救其燎原,既不可專以陽為重;氣脫神霾,非溫熱無以消其陰翳,亦不可獨以陰為先。非偏執之見,均非定論乎?

白話文:

用四時晝夜來印證這個道理:春天和夏天是陽氣旺盛的時候,秋天和冬天是陰氣旺盛的時候,兩者各有其時,毫釐不差;夜晚是陰,白天是陽,加起來完全相等,沒有多餘或不足,這就是陰陽的常規。

用大地的變化來論證:有時大旱,就是陽氣旺盛陰氣虛弱的表現,這時就需要甘霖;有時久雨,就是陽氣衰弱陰氣旺盛的徵兆,這時就需要陽光。那些執著於某一方說法的人,也有他們的道理。

用人體疾病來論證:水液不足火氣旺盛,不用清涼之藥無法撲滅大火,所以不能只重視陽氣;氣血虛弱精神不振,不用溫熱之藥無法驅散陰寒,所以也不能只重視陰氣。這些論點都是片面的,不能作為定論吧?

考之先儒,語其大綱,一動一靜,互為其根,是為流行;分陰、分陽,兩儀立焉,則為定位。言其體用,天以陽生萬物,以陰成萬物,惟兩故化合而後能遂也。以陽為用則尊陰,以陰為用則尊陽,隨時變易,迭相為用也。陽不能獨立,必得陰而後立,故陽以陰為基;陰不能自見,必待陽而後見,故陰以陽為唱。

白話文:

根據前人的論述,最基本的原則是動靜相生、互相依存,這是事物運行發展的基礎;陰陽分離,形成天地,這是事物定位的根源。

從作用上來說,天用陽氣生養萬物,用陰氣培育萬物。只有陰陽同時存在,才能互相作用,促使萬物生成。

以陽氣為主導時,陰氣就相對重要;以陰氣為主導時,陽氣就相對重要。隨著時間變化,陰陽交替作用,永不間斷。

陽氣無法獨立存在,必須依賴陰氣才能形成,所以陽氣以陰氣為基礎;陰氣無法自行顯現,必須依賴陽氣才能顯現,所以陰氣以陽氣為動力。

陰陽相生也,體性相須也,是以陽去則陰竭,陰盡則陽滅。顧陰之為道,利於從陽,不利於抗陽;陽之為性,宜於潛藏,不宜於發泄。若夫陽主進而陰主退,陽主息而陰主消,進而息者其氣強,退而消者其氣弱。陽剛溫厚,居東南,主春夏,而以作長為事;陰柔嚴凝,居西北,主秋冬,而以斂藏為事。

白話文:

陰和陽互相產生,其本質相互依存。所以陽氣離開,陰氣就會枯竭;陰氣耗盡,陽氣就會消滅。但是陰氣的特性在於順從陽氣,不宜與陽氣對抗;陽氣的特性在於潛藏,不宜於發散。因此,陽氣主管進展,陰氣主管收斂;陽氣主管擴張,陰氣主管收縮。進展和擴張的,其氣勢強盛;收斂和收縮的,其氣勢虛弱。陽氣剛強溫厚,居於東南,主宰春天和夏天,負責生長和發展;陰氣陰柔嚴寒,居於西北,主宰秋天和冬天,負責收斂和儲藏。

作長為生,斂藏為殺,似乎以陽為重,及觀天不地不生,夫不婦不成,又謂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,蓋天地之化,不翕聚則不能發散,故不貞則無以為元,而非生生不窮之道也;又不必以陰為輕,則先儒之說未嘗偏輕偏重也。故陰陽得其正,則平若權衡,陰陽失其和,則反如冰炭。

白話文:

重視陽,就像生命需要滋養;重視陰,就像死亡需要收斂。乍看之下,陽似乎比較重要,但仔細觀察會發現,沒有地就不能形成天,沒有女就不能和男成家,而且元氣也不是從元氣本身產生,而是從貞固中產生。天地變化,如果不能收斂成形,就不能發散出去,所以沒有貞固之氣,就沒有元氣,也就不會產生生生不息的變化。同樣地,陰也不能被輕視,所以先儒的說法並非偏輕偏重。陰陽平衡,就像秤桿一樣公平;陰陽失衡,就像冰火一樣對立。

自其變者而觀之,陽主乎熱,陰主乎寒,不可混而為一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陰氣流行即為陽,陽氣凝聚即為陰,豈可分而為二。且陰陽互藏其宅,故傷其陽即及其陰,傷其陰亦即及其陽。陰陽消長無窮,故陽之退便是陰之生,陰之退便是陽之生,《內經》亦曰:陰陽之道,如環無端是也。

白話文:

從它們的變化觀察,陽氣主於熱,陰氣主於寒,不能混為一談;從它們不變的一面觀察,陰氣流動就是陽氣,陽氣凝結就是陰氣,怎麼能分開為兩個呢?而且陰陽互相藏於自身,所以傷害陽氣就會連帶傷害陰氣,傷害陰氣也會連帶傷害陽氣。陰陽消長變化無窮,所以陽氣的衰退就是陰氣的滋生,陰氣的衰退就是陽氣的滋生。《黃帝內經》也說:陰陽的變化,像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圈一樣。

如曰陽能生陰,陰則不能生陽,豈理也耶?且果穀草木,有生於春而成於秋者,亦有生於秋而成於春者,惟獨陽則不生,獨陰則不長耳。要之,論其常,則毫釐不可輕重;如其變,則剛柔大有懸殊。所以寒極則凍而死,暑極則熱而斃,過則主乎殺也;晴明物亦榮,雨露物亦茂,和則主乎生也。惟今人之體,偏勝者多,在乎臨證者,於向來偏執之說,毋低其短,善用其長可也。

陰陽之理,非一言可以盡之也。

白話文:

說陽氣能生陰氣,陰氣就不能生陽氣,這合乎道理嗎?而且,穀物和草木中,有的春天發芽,秋天成熟,有的秋天發芽,春天成熟,只有陽氣不會生陰氣,陰氣也不會單獨生長而已。總的來說,討論常理的時候,毫釐之差都不能等閒視之;但是如果發生變化,剛柔的差別就很大了。所以寒冷極了會凍死,炎熱極了會熱死,過度了就會導致死亡;晴朗明媚,萬物也會繁榮;雨露滋潤,萬物也會茂盛,適宜的環境則有利於生長。只有現在人的體質,偏勝的居多,對於臨牀醫生來說,對於過去偏執的觀點,不要貶低它的缺點,善用它的優點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