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大烈

《吳醫彙講》~ 卷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)

1. 四時皆有傷寒說

三陽傷寒,俱有表證,至於三陰,既無表證可據,而又不必一日太陽、二日陽明循經而傳,卒然直中,無拘太少,今試有人卒然患得三陰條脈證,醫者診視,將不知目為何病,無論治之也。故有謂南地無傷寒者,非無傷寒,實有之而難於識,難於治也。寒者,天地之一氣,《傷寒》者,舉一以名書,一百一十三方,果皆治寒之劑哉?猶魯史錯舉四時而名《春秋》也。

白話文:

三陽造成的傷寒,都具有表症。至於三陰造成的傷寒,既沒有表症可作為依據,也不一定按照太陽、陽明循經傳變的規律,而是突然直接襲擊,不分嚴重或輕微。現在如果有人突然得了三陰經絡的病症,醫生診視後,將不知道這是什麼病,更不用說治療了。因此,有的人說南方沒有傷寒,並不是沒有傷寒,而是有但難以辨識,難以治療。寒氣,是天地間的一種氣候,《傷寒論》只是舉寒氣為代表,給書取了一個名。書中的一百一十三個方劑,真的都是治療寒氣的藥方嗎?就像魯國史官錯把四季列舉出來,就給書取名為《春秋》一樣。

竊謂傷寒一證,不特霜降以後,春分以前有之,即三時皆有之,不過因時易名,春溫、夏暑,其證治已全具於三百九十七法中,在學者能通其變耳。是《傷寒》實備六氣之治,厥後或專論溫熱,或專主三焦,或主心營肺衛,要不過《傷寒》中之一氣一經,未足以窺全豹也。讀書貴在參悟,不可如小僧縛律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傷寒這種疾病不僅在霜降後到春分前才會發生,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。只是會根據季節的不同而改變名稱,比如春天叫溫病、夏天叫暑病,它們的證狀和治療方法在《傷寒論》的三百九十七個方劑中已經全部包含了。關鍵在於學習者能不能把握其變化規律。因此,《傷寒論》實際上囊括了六種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和治療方法。後來有些人專門討論溫熱病,有些人專注於三焦,還有些人主攻心營肺衛。但這些都只是《傷寒論》中針對某一種氣候、某一條經絡的論述,不足以全面理解全部內容。讀書最重要的是參悟其中道理,不能像小和尚一樣死板地遵守教條。

如邪中三陰,不必皆寒,故三陰亦有熱下證;直中三陰,多兼內傷,故三陰每多溫補證。又況外感不出六經,內傷無過五臟,然則《傷寒》一書,並可以概雜病,何時何地無之哉?溯心源於長沙,當必沉潛反復於其書,猶必詳審於無表證之治,則官牆雖峻,庶幾可窺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邪侵襲三陰經絡,未必都是寒證,所以三陰經絡也會有熱證;如果是直接侵襲三陰經絡,則往往伴隨著內傷,所以三陰經絡經常需要溫補治療。況且,外感病邪不離六經,內傷不超過五臟,所以《傷寒論》一書,可以概括所有的雜病,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沒有呢?追溯醫學源頭到長沙,一定會專注深入地研讀這本書,還要特別注意無表證的治療方法,那麼即使是醫學高牆陡峭,也可能一窺究竟。

2. 幼科似驚非驚辨

幼科驚症,自喻氏以食、痰、風、驚四字立名,大剖從前之訛,實為確論,葉香巖亦宗之。然更有未盡者,近多冬令氣暖失藏,入春寒溫間雜,小兒吸收其邪,先傷肺經,起自寒熱氣粗,延綿失治,漸從胞絡內傳,上部雖有微汗,而痰多、鼻煽、煩躁、神蒙,病家惶懼,輒云變為驚症,動用香開,妄投金石,以致陰液消亡,熱勢愈張,正不敵邪,肝風陡動,漸見肢牽、目竄、痙閉、發厥,勢多傾敗。若於病未猖撅之前,先以辛涼開肺,繼以甘寒化熱,佐以潤劑降痰,兩候自能痊可。

此蓋溫邪陷入,陰液內耗,而動肝風,實非驚恐致病也。若誤以驚藥治之,恐幼稚之含冤不少,故為之一辨。

白話文:

小孩子的驚嚇症狀,自明朝的喻昌時起,就以「食、痰、風、驚」四個字來命名,徹底區分了從前的錯誤,是一個正確的論點,葉香巖也認同這個觀點。然而,這其中還有不足之處。最近,冬天氣候溫暖,缺乏收藏,進入春季後寒暖交替,小孩會吸收這些邪氣,首先傷害肺經,表現為寒熱、呼吸粗重,如果延誤治療,逐漸從髒腑內部傳到上半身,上半身雖然會有輕微盜汗,但是痰液增多、鼻子煽動、煩躁、精神恍惚。患者家屬會感到恐慌,常常說孩子得了驚嚇症,擅自使用香藥,盲目用金石類藥物,導致身體陰液耗盡,熱勢更加嚴重,正氣無法抵禦邪氣,肝風突然發動,逐漸出現肢體抽搐、眼睛亂轉、痙攣、昏厥,很容易導致死亡。如果在疾病還沒有嚴重發作之前,先用辛涼藥物疏通肺氣,再用甘寒藥物化解熱氣,配合滋潤劑化痰,就能夠自行痊癒。

3. 痘科伏毒急於悶症說

痘之一症,先賢立論甚詳。但近時氣候變遷,竟有不同於向日者,莫甚於伏毒,而為時癘壅遏。初起寒熱悠悠,腰腹並無痛楚,兩潮而見點,亦色潤而形單。並非要害之處,身熱未解,得嚏便通。根窠雖立,不易掀發。一到三朝,神蒙氣喘,斑點全無,唇不腫而口不渴,火伏內攻,迅如反掌,痘未退縮,即已喘閉告竭。雖多識者,進以芳香雙解,大劑劫奪,一無奏績,亦未如之何也已矣。

白話文:

痘疹這種疾病,前人已經有非常詳細的論述。但最近因為氣候變化,竟出現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徵兆,最嚴重的就是毒邪潛伏,導致內部壅塞。

初期會出現寒熱交替,但腰腹沒有疼痛,兩次發潮後會出現痘點,痘點顏色鮮潤,形狀單獨。這些痘點不長在重要的部位,發熱也沒有退去,打噴嚏會通暢。痘瘡的根基雖然已經形成,但不易發作。

過了三、四天,人會變得精神恍惚、氣喘,痘點完全消失,嘴脣不腫、口也不渴。但火毒潛伏在體內,迅速發作,痘疹還沒退去,人就已經氣喘吁吁,瀕臨死亡。

即使是見多識廣的醫生,使用芳香化解雙解毒的藥物,以及大量攻伐毒邪的方法,都無法奏效。面對這種情況,醫者也束手無策。

4. 司天運氣贅言

《內經·氣交變大論》詳言歲運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詳言司天在泉,而今似有不驗者,何歟?蓋歲運已分太少,而一歲之中,再分為五運,五運之中,又分主客,主客之中,又分太少司天在泉,再與間氣分而為六,六氣之中,又分主客,是每候中必有歲運與司天、在泉,及主運、客運、主氣、客氣六者矣。角、徵、宮、商、羽,與風、火、濕、燥、寒,雜合於一時,變化靡窮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·氣交變大論》詳細說明瞭歲運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詳細說明瞭司天、在泉。然而現今似乎不太準確的原因是:歲運已經分得太細,一年之中又被分為五運,五運之中又分為主運和客運,主客運之中又分為太少、司天和在泉,再加上間氣,一共分為六運。六運之中又分為主運和客運,這樣每一時節中就必定包含歲運、司天、在泉、主運、客運、主氣和客氣這六個要素。角、徵、宮、商、羽這五音與風、火、濕、燥、寒這五氣同時存在,變幻無窮。

無怪執歲運之說者,司天在泉不驗,執司天在泉之說者,歲運不驗,執五運六氣之說者,歲運與司天在泉皆不驗,幾疑古聖賢書為不可盡信矣。不知五運六氣,《經》文雖逐一分言,而未及合參之理;然《天元紀》、《六微旨》二篇,論至天符歲會,則參合而言。如天符乃歲運,與司天相會,奉天行令而主半年,譬之相輔也,故曰執法也。

白話文:

難怪主張歲運學說的人,會發現「司天在泉」無法驗證。主張「司天在泉」學說的人,也會發現歲運無法驗證。主張五運六氣學說的人,會發現歲運與「司天在泉」都無法驗證。我差點懷疑古代聖賢的著作不能完全相信。

其實《黃帝內經》中雖然逐一討論了五運六氣,但沒有提到它們的相互參照原理。不過,《天元紀》和《六微旨》這兩篇文章,在討論到天符歲會時,就提到了這些原理的參照。

例如,天符是歲運,它與司天相遇,奉命掌管半年,就像輔佐一樣,所以稱為「執法」。

故中其病者,危而速也。歲會乃歲運與年辰相會,猶為平氣,而主一年,譬之方伯也,故曰行令也。故中其病者,徐而持也。至於太乙天符,則司天、歲運、年辰三者會合,偏盛極焉。故中其病者,暴而死也。吾儕在醫喻醫,如一方中純寒純熱,其性自偏,服之未有不驗者。

白話文:

所以中了這種病的人,發病危急且迅速。歲會是指歲運與年辰相遇,還算平穩,主宰一年,就像地方官一樣,所以稱為行令。因此得了這種病的人,病情發展較慢,可以慢慢調理。至於太乙天符,則是司天、歲運、年辰三者會合,偏盛至極。所以得了這種病的人,會暴斃而亡。我們這些醫生在看病時,如果遇到藥方中全是寒藥或全是熱藥的情況,其性質本身就是偏的,用來治療疾病,沒有不起作用的。

其非天符、歲會之年,五行錯雜,猶之一方中苦辛相制,寒熱雜陳,則氣味皆輕,自不覺其利害耳。天符、歲會如此,可知五運六氣亦須參合以類推矣。《內經》未言及此者,提其綱而略其目也。然余更有說者,《經》言中執法者,其病速而危;中行令者,其病徐而持;中貴人者,其病暴而死。

白話文:

如果沒有遇到天符或歲會的年份,五行交錯混雜,就好像一方藥物中苦味和辛味相互抵消,寒性與熱性混在一起,那麼藥物的氣味都很淡,自然感覺不到它的強弱。天符和歲會就像這樣,由此可知五運六氣也需要參合類推。雖然《內經》沒有提到這一點,但它是簡要地列出了綱領,而略去了具體的內容。不過,我還有額外的看法。《內經》說,中執法者,其病發作快而危險;中行令者,其病發作慢而持續;中貴人者,其病突然發作而死亡。

曰中、曰其,乃指偏勝之時,即中此偏勝之邪,於是其病如斯,非泛言其年得病,無論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一概如此斷也。況偏勝之時,雖必有其邪,亦非舉世之人而盡中之也。或起居不慎,或寒暖失宜,凡屬外感皆然。再壯者氣行則散,怯者著而為病,則是中其邪者,本非常有,何謂《經》文之不驗耶?愚意以為運氣之說如此。

白話文:

「曰中」和「曰其」是指偏勝的時期,也就是說,如果在偏勝的時期受到某些邪氣的侵襲,那麼疾病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。這並不是指所有人在這個時期都會得病,無論是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都是如此。況且,即使是在偏勝的時期,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受到邪氣的侵襲。有些人生活習慣不注意,或者對寒暖的變化適應不當,就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生病。而身體強壯的人,邪氣會自然消散,體質弱的人才會被邪氣侵襲而生病。因此,受到邪氣侵襲的人並非很多,又何必說《經典》中的說法不準確呢?我認為,運氣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。

抑更有釋天符太乙之說者,謂非一年之病皆然,當以得病之一日為言,如戊子日亦稱天符,戊午日即為太乙,似乎近理,而與中、其二字,究隔一層,仍當作值其日而中其邪,或合以其年其日而中其邪,如此推之,竊謂斷無不驗者。

白話文:

此外還有人提出太乙天符的說法,認為並不是生病一年的人都會出現此症狀,應該以生病那天作為判斷依據,比如戊子日也稱為「天符」,戊午日就是「太乙」。這種說法似乎有道理,但與「中」「其」兩個字究有不同,還是應該認為在某天受邪氣侵襲,或是在某年某天同時受到邪氣侵襲。按照這種推論,我認為肯定沒有不應驗的。

5. 周身經絡總訣(有小序)

治病須分經絡,古人以經界喻之,猶夫射之的、御之範也。《靈樞·經脈》一篇,為我醫所必讀,惟是其文參差繁複,習者苦之。東垣編為歌訣,國朝汪訒庵更為諧暢,可謂記誦無難矣。惟是熟此經脈,於逐經之起止循行雖己了了,而人之身體,每一處有兩三經,或四五經,錯綜循及者,皆散見於各經之下,臨證倉卒,未免或遺。烈不揣愚陋,竊以人身自巔至足,凡十二經絡行及之所,匯而輯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疾病必須區分經絡,古人把它比喻成射箭的靶子或駕車的準則。《靈樞·經脈》這篇章節是中醫必須閱讀的,但是它的文字錯落複雜,學習的人都很苦惱。東垣把它編成了歌訣,近代的汪訒庵改寫得更加通順,可以說記憶起來並不困難。

但是隻有熟記經絡,瞭解每一條經絡的起止和循行路線還不夠,因為人體的每一處都有兩三條經絡,或者四五條經絡,縱橫交錯地循行著,這些內容都散見於各條經絡的章節中,在看病時遇到緊急情況,難免會有所遺漏。我不自量力,私下把人體從頭到腳,凡是十二條經絡所經過的地方都匯集起來編寫成冊。

再奇經八脈,除帶脈及陰陽維蹺,皆簡明易曉,可無纂輯外,其沖、任、督三經,亦為摘入。仿四六之體,編為俚句,而不拘拈對,不嫌粗俗,惟求便於記誦,俾人之身體四肢,一云某處,便識為某經某絡,實為臨證、辨經、分經、議治之捷徑;但不敢曰熟此總訣,竟可置《經》文而不讀也。

譬之《本草綱目》,既已按藥而治病,復有《本草類方》,為之按病以集方,二者縱橫為用,尤為心目瞭然耳。

白話文:

除帶脈和陰陽維蹺脈之外,其他奇經八脈都很容易理解,不必編纂。不過,沖脈、任脈、督脈這三條經脈,我也摘錄進來了。我仿照四六句體,編成通俗易懂的句子,而不拘泥於對仗工整或雅俗,只為便於記憶。這樣,當人們提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時,就能知道是哪條經脈或絡脈通過。這是一條方便用於診斷、辨別經絡、分清經絡、決定治療的捷徑。但是,我不敢說熟記這份總訣就不用再去讀《經文》了。

頭上諸脈,蓋聞手之三陰,從藏走手(手太陰肺,少陰心,厥陰心包),手之三陽,從手走頭。(手少陽三焦,陽明大腸,太陽小腸)。足之三陽,從頭走足(足太陽膀胱,陽明胃,少陽膽),足之三陰,從足走腹(足太陰脾,少陰腎、厥陰肝)。《靈樞》逐一而分言,茲乃合編而便讀。膀胱之脈交於巔,肝與督脈會於巔,絡腦須知膀督(惟欲便於誦讀,故用簡字訣,余仿此)。髮際循乎胃脈,胃至額顱(髮際下為額顱),膽抵頭角。上額者督與膀胱(在內直上),出額者其惟肝脈(在外直出)。目系連於肝脈,心之支者,並系目之內角,名曰內眥,小支至而膀胱起,胃經還約於其旁(小腸之支者至目內眥,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,胃脈起於鼻之交頞中,旁約太陽之脈,下循鼻外。約,一作納)。目之外角名曰銳眥,膽接焦支(三焦之支者,至目銳眥,膽脈起於目銳眥)。小腸亦至目下為䪼(音拙),焦膽小腸而合至(三脈俱支者)。兩旁為頰,大小肝焦而上下(夾面橫骨為頰,大腸貫頰,小腸上頰,肝與三焦俱下頰,四脈亦俱支者)。小腸之支斜絡於顴,督脈至於鼻柱,胃脈起於交頞(即山根)。大腸之支挾鼻孔,而交中挾口(從下齒還出挾口,交人中,左之右,右之左,上挾鼻孔至迎香穴而終,交足陽明經),胃經之脈循鼻外,而挾口環唇。肝又環於唇內,胃又交於承漿(下唇陷中)。胃經之脈入上齒,大腸之支入下齒。頷前大迎,胃脈出而膽支下(顋下為頷,頷前一寸三分動脈陷中為大迎,乃胃經穴),頷下為頤,胃脈循而任脈上(胃脈循頤後下廉)。耳之上角,焦支出而膀支至,客主人穴,膽出走而胃脈過(耳前上廉起骨曰客主人,乃膽經穴,膽脈之支者,出走耳前,至目銳眥後,胃脈上耳前,過客主人)。三焦之孫脈,出走客主人前(《靈樞》云:經脈為里,支而橫者為絡,絡之別者為孫,此支之歧者,故曰孫脈,後仿此)。小腸與焦膽,三支併入耳中。膽脈焦支系於耳後,膽支胃脈循在頰車。(耳下曲骨為頰車)。咽有小心,脾腎之脈。(小腸脈循咽,心脈之支者挾咽,脾脈挾咽,腎脈至咽)。喉為胃支,腎脈之循(二脈循喉嚨)。肝循喉後而入咽顙(肝脈循喉嚨之後,上入咽顙,咽顙一名頏顙,在上齶後)。脾連舌本而散舌下。腎脈挾乎舌本,胃支下在人迎(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)。此為諸陽之會,先須大略而陳。

白話文:

頭部諸脈

大家都知道,手的三條陰經,從內臟延伸到手(手太陰肺經、少陰心經、厥陰心包經);手的三條陽經,從手延伸到頭(手少陽三焦經、陽明大腸經、太陽小腸經)。足的三條陽經,從頭延伸到足(足太陽膀胱經、陽明胃經、少陽膽經);足的三條陰經,從足延伸到腹部(足太陰脾經、少陰腎經、厥陰肝經)。《靈樞》經書逐一列舉這些經脈,這裡將它們合併編寫,以便閱讀。

膀胱經的經脈交會於頭頂,肝經和督脈會合於頭頂,絡絡於大腦,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。發際線附近有胃經的經脈通過,胃經到達額頭和頭蓋骨(發際線下方為額頭和頭蓋骨),膽經抵達頭角。額頭上方屬於督脈和膀胱經(在內直向上),從額頭外直出的是肝經的經脈。

眼睛的連接系統與肝經的經脈相連,心經的分支與眼睛的內角相連,稱為內眼角,小腸經的分支到達內眼角,膀胱經的經脈從內眼角開始,胃經的經脈從鼻樑的中間部分開始,與太陽經並行,沿著鼻子的外側向下延伸。

眼睛的外角稱為銳眼角,膽經接通三焦經的分支(三焦經的分支到達銳眼角,膽經的經脈從銳眼角開始)。小腸經也到達眼睛下方形成淚堂(三條經脈的分支匯合於此)。

兩側的面頰,有大腸經、小腸經、肝經和三焦經的經脈上下分佈(夾著面部的橫骨為面頰,大腸經穿過面頰,小腸經在上,肝經和三焦經在下,四條經脈同時分支)。小腸經的分支斜絡於顴骨,督脈達到鼻樑,胃經的經脈從鼻樑中間開始。

大腸經的分支夾著鼻孔,並在鼻孔中間與任脈交會(從下牙齒返回,夾著任脈交會,向左則向右,向右則向左,向上夾著鼻孔到達迎香穴後結束,與足陽明經交會),胃經的經脈沿著鼻子的外側,並夾著任脈環繞嘴脣。肝經也在嘴脣內側環繞,胃經又在承漿穴與任脈交會(下嘴脣凹陷處)。胃經的經脈進入上牙齒,大腸經的分支進入下牙齒。

下巴前方的迎香穴,是胃經的經脈出口,膽經的分支在下方(下巴下方為頷,頷前一寸三分處的動脈凹陷處是大迎穴,是胃經上的穴位)。下巴下方為頤,胃經的經脈沿著任脈向上延伸(胃經的經脈沿著頤部的後下方延伸)。

耳朵的上角,三焦經的分支外出,膀胱經的分支到達,客主人穴,膽經的經脈外出經過,胃經的經脈經過(耳朵前上方的突起骨頭叫客主人,是膽經上的穴位,膽經的分支從此外出,到達銳眼角後方,胃經的經脈從耳朵前上方經過,經過客主人穴)。三焦經的孫脈,從客主人穴前外出(《靈樞》經書中說:經脈是裡,分支橫行的是絡,絡脈的分支是孫脈,這裡是分支的再分支,所以稱為孫脈,後面以此類推)。

小腸經和三焦經、膽經,三條分支併入耳朵中。膽經的經脈和三焦經的分支連接於耳後,膽經的分支和胃經的經脈沿著頰車(耳朵下方的曲骨為頰車)。

咽喉部有小腸經的經脈,脾經和腎經的經脈。(小腸經的經脈沿著咽喉,心經的分支夾著咽喉,脾經的經脈夾著咽喉,腎經的經脈到達咽喉)。喉嚨屬於胃經的分支,腎經的經脈沿著喉嚨。

肝經沿著喉嚨後方向上進入咽顙(肝經的經脈沿著喉嚨的後方,向上進入咽顙,咽顙又叫頏顙,位於上齶後方)。脾經連接著舌根,並散佈於舌根下方。腎經的經脈夾著舌根,胃經的分支在下,位於人迎穴(喉結旁一寸五分處的動脈)。這裡是諸陽經的會合處,首先需要大致說明一下。

在身諸脈,原夫腦後為項,膀胱督脈與焦支。兩旁為頸,大小腸支同膽脈。肩髃骨之前廉,大腸出之。肩後之下為膊,膀胱循也。焦膽小腸,交合於肩(會於大椎者為肩)。腎經督脈,並貫於脊。脊骨兩旁第一行,相去各一寸五分,挾脊肉為膂,膀脈循之而挾脊。脊骨兩旁第二行,相去各三寸,成片骨為胛(音夾),小腸繞而膀支貫。至於肩前,陷下名曰缺盆,焦膽胃腸併入其中。是以膽脈循胸,三焦布膻(上焦兩乳中間為膻中)。乳內廉乃胃經直下,腋之中分,膽經包絡(心包絡亦有直者、支者之分,恐辭句繁複,故此處支者僅云包絡,下文正脈,乃用心包二字以別之)。腋下為包絡之過,心直下而肺橫。出脅裡為膽脈之循,心包出而肝經布。脅骨之下為季脅,須識膽經之過。臍下四寸為中極,當知任脈之起(任脈起於中極之下)。然而任脈當臍,沖胃挾臍。脾脈入腹,胃支循腹,肝脈上抵乎小腹,膽胃出入於氣街(臍下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街,一名氣衝,乃胃經穴),膽繞毛際(曲骨之外為毛際),肝環陰器。此在身軀之脈,所當臚列而明。

白話文:

身體脈絡

頭部後方為項部,有膀胱督脈和焦支脈。兩側為頸部,有大腸和支脈以及膽脈。肩胛骨前面,大腸經脈通過。肩胛骨後下方為膊部,膀胱經脈經過。焦膽小腸經脈在肩部交會(會於大椎穴處)。腎經督脈並行於脊柱。

脊柱兩側第一行,相隔一寸五分,肌肉夾著脊柱形成膂部,膀胱經脈沿此而經過。脊柱兩側第二行,相隔三寸,形成一片骨,稱為胛骨,小腸經脈圍繞而膀胱支脈貫穿。

至於肩前,凹陷處稱為缺盆,焦膽胃腸經脈在此交會。因此膽脈沿胸部,三焦經脈分佈於胸前中央。乳房內側為胃經直下,腋窩中部,膽經包絡(心包絡也分正脈和支脈,此處只簡稱為包絡,下文正脈則用「心包」二字區分)。

腋窩下方為包絡經脈經過之處,心經直下而肺經橫行。出肋骨內側為膽脈所行,心包經脈出而肝經分佈。肋骨下方為季脅,需瞭解膽經經過。

臍下四寸為中極穴,此為任脈的起點(任脈起於中極穴下方)。任脈在臍部,沖脈和胃經夾於臍兩側。脾經進入腹腔,胃支脈沿腹部,肝經向上進入小腹,膽胃經脈出入於氣街(臍下毛際兩旁的動脈稱為氣街,亦稱氣衝,為胃經穴位),膽經繞行毛際(曲骨之外為毛際),肝經環繞陰器。

以上為身體的經脈,應系統梳理並明瞭。

臟腑中諸脈,其在臟腑之脈,太陽與少陰為表裡(手太陽小腸,少陰心;足太陽膀胱,少陰腎),少陽與厥陰為表裡(手少陽三焦,厥陰心包;足少陽膽、厥陰肝),陽明與太陰為表裡(手陽明大腸,太陰肺,足陽明胃,太陰脾),凡此六經,脈皆互絡,手足同然,無煩詳贅(如肺脈絡大腸,大腸脈絡肺之類,十二經皆仿此)。更有肺之一臟,心直上而腎直入,胃之一腑,肝脈挾而肺小循(肝脈挾胃,肺脈還循胃口,小腸之脈抵胃),心有腎支之絡,肝有腎經之貫,脾支又注於心中,肺脈自起於中焦,心下有膈,惟膀胱為無涉,十有一經,皆上下而貫之(心下隔膜,遮隔濁氣,不使上薰心肺,惟膀胱之脈挾脊抵腰中,入循膂,絡腎屬膀胱,故不貫膈)。此屬臟腑之間,並須熟諳者。

白話文:

臟腑中的經脈

臟腑中的經脈,太陽經與少陰經互為表裡(手太陽小腸經,少陰心經;足太陽膀胱經,少陰腎經),少陽經與厥陰經互為表裡(手少陽三焦經,厥陰心包經;足少陽膽經,厥陰肝經),陽明經與太陰經互為表裡(手陽明大腸經,太陰肺經;足陽明胃經,太陰脾經)。

所有這六條經脈都會相互交錯聯繫,手足經脈同理,不必詳細列舉(比如肺經聯繫大腸經,大腸經聯繫肺經,十二條經脈都類似這樣)。

此外,肺臟有一條經脈,心臟直接上升而腎臟直接向下;胃腑也有一條經脈,肝臟的經脈附著在胃上,肺臟的經脈小循環在胃周圍(肝臟的經脈附著在胃上,肺臟的經脈迴流到胃口,小腸的經脈到達胃),心臟有腎支的絡脈,肝臟有腎經貫通,脾臟支脈又注入心臟,肺臟的經脈從中焦開始,心臟下方有膈膜,只有膀胱經與這些無關。總共有十一條經脈,都上下貫通(心臟下方隔膜,阻隔濁氣,不讓濁氣向上薰染心肺,只有膀胱經附著脊骨到達腰部,迴流於脊椎,絡脈腎臟屬於膀胱經,所以不貫穿膈膜)。

這些都屬於臟腑之間的關係,需要牢記。

手經諸脈,論乎肩肘之間,乃號為臑(音柔,俗名大臂)。臑之內廉有三,肺循前而心循後,包絡恰循乎其問。臑之外廉有三,小循後而大循前,三焦乃循乎其外。臑下為肘,三焦上貫內廉、尺澤,包絡入之(包絡之支者,入肘內陷中尺澤穴),肺則下於內前,心又下於內後(肺脈下肘中,心脈下肘內,惟肺脈行前,心脈行後,心包行其中間為別),小腸出於內側(兩筋之間),大腸入於外廉。肘下為臂,包仍在中(即上文支者),大循上而小循下,心脈仍循內後廉。上渭下廉之內,仍循肺脈,臂外兩骨之間,還出三焦。肺入寸口,而循魚際(關前動脈為寸口,大指後肉隆起處為魚,魚際其間穴名),心抵銳骨而入後廉。(心脈抵掌後銳骨之端,入掌內後廉)。包絡直入於掌中(從曲澤行掌後兩筋之間橫紋陷中,入掌中),三焦仍循乎表腕。大腸出於合谷,而上入兩筋之中,(合谷俗名虎口,大腸經穴)小腸循於外側,而出腕下之踝(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。踝音華上聲,腕外兌骨)。肺脈出於大指,包絡出於中指,次指為肺支腸脈之交(肺脈之支者,直出次指,內廉出其端,大腸之脈起於次指之端)。四指為包孫焦脈之接,三焦又上出小次之間,小指為心脈小腸之接。所謂手經,大略如斯。

白話文:

手臂經絡

在肩肘之間,稱為臑(上臂)。臑的內側有三個經絡,肺經在前方,心經在後方,包絡經位於兩者之間。臑的外側有三個經絡,小腸經在後方,大腸經在前,三焦經在最外側。

臑的下端是肘部,三焦經向上貫通肘部內側的尺澤穴,包絡經也進入肘部(包絡經的分支,進入肘部內側的陷中穴),肺經向下行至肘部內前側,心經向下行至肘部內後側(肺經走行在前,心經走行在後,包絡經走行在中間),小腸經從肘部內側(兩根筋骨之間)而出,大腸經進入肘部外側。

肘部以下稱為臂部,包絡經仍然位於中間(即上文的分支),大腸經向上,小腸經向下,心經仍然走行在內後側。上臂外側與內側之間,仍然走行肺經,上臂兩根骨頭之間,又出現三焦經。

肺經進入寸口,並循著魚際穴(手腕關節前面的動脈為寸口,大拇指後方的肉隆起處為魚,魚際穴位於其間),心經抵達掌後銳骨端後,進入掌內後側。(心經抵達手掌後銳骨的頂端,進入手掌內後側)。包絡經直接進入掌中(從曲澤穴行經手掌後兩條筋骨之間的橫紋陷中,進入掌中),三焦經仍然走行在手腕錶面。

大腸經從合谷穴而出,向上進入兩條筋骨之間,(合谷穴俗稱虎口,是大腸經的穴位),小腸經走行在外側,從手腕下方出踝(循著手外側向上至手腕,出踝中。踝讀作「華」,上聲,指手腕外側的骨頭)。肺經從大拇指而出,包絡經從中指而出,次指是肺支腸脈交會處(肺經的分支從次指直接而出,內側從其末端出,大腸經的脈絡從次指末端起)。

四指是包孫焦脈交接處,三焦經又從小指與次指之間向上出,小指是心脈小腸經交接處。所謂的手經,大體就是這樣。

足經諸脈,至如尻上為腰,膀胱脈抵(背脊下橫骨為腰),腰下為臀,膀支貫之。兩旁捷骨之下名髀樞,而膽橫膀過(一名髀厭,膽脈橫入髀厭中,膀胱之支者過髀樞),前面氣街之下號髀關,而胃經直下。股之內廉前廉脾而後廉腎,又肝脈內循於股陰。股外為髀,後膀支而前胃脈(髀前膝上六寸起肉為伏兔,胃脈抵之),又膽脈下循於髀陽(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)。是以挾膝筋中為臏(即膝蓋骨),仍屬胃經之直下。而膝內脾經(內前廉),膝外膽脈,(外廉),膝後曲處為膕,還是膀支之直入,而腎出肝上,俱在內廉(腎脈出膕內廉,肝脈上膕內廉)。脾腎上於腨內(腨、足肚也。二脈上踹內廉),膀支貫於腨外(從膕中下貫腨內,出外踝之後)。膽下於外輔骨前,而直抵絕骨之端(髀骨為輔骨,外踝上為絕骨)。肝斜於脛胻內側,而胃循脛外之廉。內踝有脾前腎後之分,外踝有膽前膀後之別(跟上兩旁內外曰踝)。大趾節後為核骨,脾經脈過,足外側骨為京骨,膀脈支循。腎入跟中,胃膽循跗。跗上廉乃肝經循處,足心中有腎脈斜趨(湧泉穴)。大趾甲後屬膽支,肝脈之交,大趾內側為胃支,脾脈之接。中趾內外分胃直胃支之入,四趾之間,又膽經直入而終。膀支至於小趾之外,腎脈起於小趾之下。足經之脈,又如此也。

白話文:

足部經絡

  1. 從尻上部到腰部,為膀胱經所循行。

  2. 腰部以下為臀部,由膀胱經的分支貫穿。

  3. 兩側胯骨下方稱作髀樞,膽經橫過膀胱經,經過髀樞。

  4. 髀樞前方、氣街下方稱作髀關,胃經在此處直下。

  5. 大腿內側前部行脾經,後部行腎經,此外,肝經也在大腿內側循行。

  6. 大腿外側稱作髀,後部行膀胱經的分支,前部行胃經。

  7. 膝蓋上方六寸處隆起的肌肉稱作伏兔,胃經抵達此處。

  8. 膽經沿大腿外側,在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循行。

  9. 膝蓋骨稱作臏,仍屬胃經直下。

  10. 膝蓋內側為脾經,外側為膽經,膝後彎曲處稱作膕,為膀胱經的分支直入,此外,腎經從膕內側出,肝經從膕內側上行。

  11. 脾經和腎經在足肚內側上行。

  12. 膀胱經的分支貫穿足肚外側。

  13. 膽經從外輔骨前下行,直達外踝後的絕骨。

  14. 肝經斜向脛骨內側,而胃經循脛骨外側。

  15. 內踝分為脾經在前,腎經在後;外踝分為膽經在前,膀胱經在後。

  16. 大腳趾節後為核骨,脾經脈絡經過;足外側的骨頭稱作京骨,膀胱經的分支經過。

  17. 腎經進入腳後跟中部,胃經和膽經循行足跗骨。

  18. 足跗骨上側為肝經循行處,足心中有腎脈斜向湧泉穴。

  19. 大腳趾甲後方屬膽經分支,與肝經相交;大腳趾內側為胃經分支,與脾經相接。

  20. 中腳趾內外側分出胃經直入和胃經分支。

  21. 四個腳趾之間,又由膽經直入,並在此處終了。

  22. 膀胱經的分支延伸到小腳趾外側,而腎經的起點在小腳趾下方。

這就是足部經絡的相關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