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上 (4)
卷之上 (4)
1. 條答福建舉人謝邦實所患書
——所示大便多燥,而色赤褐,意燥赤亦熱所為。
大便燥赤,固熱所為,亦挾血虛。蓋大腸屬陽明燥金,血旺則便潤,血少則便燥。且腎主大便,而亦屬血也。由此論之,則血虛兼熱為兩盡矣。
——所示夜臥少寧,舌生黑胎,唇口焦燥,靜養服藥二三日,胎始退,不知降火去胎之藥,更有何方法?唇舌焦乾,更何調理?
此項數病,皆生於心。何則?心主血脈,心血一虧,則陽熱隨起,故夜臥不寧、唇舌焦燥、黑胎之病,層出而疊見矣。且舌乃心之苗。心火亢極,故舌生黑胎。靜養二三日而始退者,蓋靜養則陰生,陰生則陽伏矣。周子所以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者,良以此也。降火去胎、潤唇滋燥之藥,恐無出於四物,再加麥門冬、五味、黃柏、知母之屬。
——所示目力亦短,五步之內,於人多不能識,直視天日,惟濛濛紛紛白花矣;白精血縷不斷,睡醒反漬淚。
東垣云:能遠視不能近視,氣有餘血不足也;能近視不能遠視,血有餘氣不足也。今貴目既不能視遠,又不能視近,此氣血俱不足也。直視天日,惟見白花,白花乃肺之象。何則?肺為氣主,屬金而燥,肺金一虛,火來易侮,且天與日皆陽火也,虛金受侮於天日之陽火,故白花紛紛散漫而見於前矣。白精血縷不斷,睡醒反漬淚者,屬於肝火之動也,經云「肝熱甚則出淚」是矣。
所治之方,要當滋腎水以制火,保肺氣以畏木,則眼中諸疾雖不期愈而自愈矣。然加減補陰丸正與病對,先生宜詳審之。
——所示腎覺衰甚,不敢勞動,惟有患則腰足痠痛,或右腎痠疼,或久立、或勞皆然。意區區氣病居多,故所患右體偏多,見須白眼赤,多自右為甚。
夫人之一身,氣血周流。細而分之,則氣屬於右,血屬於左。氣屬於右,則右體不免氣旺而血劣也。且先生亦中年已後,血氣日減,加之右體氣旺血劣,宜乎腰足痠疼、右腎時痛、須白眼赤之症多見於右也。補腎藥方,亦無出於加減補陰丸藥,生當別楮以呈。
——所示勞倦時,小便旁射,散逆如絲,不得順直。意皆氣之不足、藥之不專、勞而失養。然歟?
此條先生以為氣之不足、藥之不專、勞而失養之所致。以予觀之,誠不出此三之外。但先生徒托諸空言,不見諸行事,是以病根不除,時作而時止矣。
——所示近來腰復微痛,坐久屈伸不便。右側腰腿相接處,自環跳穴旁多痠痛。
夫腰者,腎之外候。蓋由腎水衰虛於內,以致腎之外候或微痛,或屈伸不便,或環跳穴旁痠痛也。環跳雖屬膀胱,膀胱亦腎之府,未有藏病而府不病也。
——示孤骨下間有火熱,或升於右腳股,一團三指許,有時微熱如燈照。
丹溪有曰,火自湧泉穴起者,乃火起於九泉也。孤骨須也屬於膀胱,與腎相為表裡,而又近於湧泉。即此觀之,是亦腎水衰少,不足以制火,起於九泉之類也。此宜滋養腎水以制妄火,經云滋陰水以制陽光是也。
白話文:
- 你提到大便常乾燥,且呈現赤褐色,這顯然是由熱導致的。
大便乾燥且色赤,確實是由熱引起,但也可能伴隨著血虛。要知道,大腸屬陽明燥金,如果血液充足,排便就會順暢,反之,血少就會使大便乾燥。而且,腎主掌大便,而腎本身也與血液有關。由此看來,你的症狀是由血虛和熱共同造成的。
- 你表示夜晚休息不好,舌頭上長出黑色的舌苔,嘴脣和口腔都感到焦躁。靜養服藥兩三天後,舌苔才消退,你問是否有更好的降火去苔的方法?還有,脣舌的乾燥該如何調理?
這些病症都是因心而生。為什麼呢?因為心主管血液,一旦心血虧損,身體的熱量就會上升,因此出現夜間難眠、脣舌焦躁及舌苔黑等症狀。此外,舌頭是心的延伸,心火過盛,舌頭上就容易長出黑色的舌苔。靜養兩三天後舌苔才會消退,是因為靜養可以促進陰氣的生成,陰氣旺盛就能抑制過盛的陽氣。降火去苔,以及滋潤嘴脣和口腔的藥物,恐怕沒有比四物湯加上麥門冬、五味子、黃柏、知母等藥物更有效的了。
- 你提到視力減弱,五步之內,往往認不清人,直視天空,只看到模糊的白色斑點;眼睛的白色血絲連綿不絕,睡醒後反而淚水汪汪。
李杲說過,能看遠卻看不清近,是因為氣多而血少;能看近卻看不清遠,是因為血多而氣少。現在你看不清遠處,也看不清近處,這表示你的氣血都顯不足。直視天空,只看到白色斑點,白色斑點象徵著肺部的問題。肺主氣,屬金且易燥,肺金一旦虛弱,火氣就容易侵犯它。天空和太陽都屬火,虛弱的肺金受到天空和太陽的火氣侵擾,因此會在眼前看到一片片的白色斑點。眼睛的白色血絲連綿不絕,睡醒後反而淚水汪汪,這屬於肝火旺盛的症狀,正如古籍所言「肝熱甚則出淚」。
治療這些症狀,應滋養腎水以控制火氣,保護肺氣以免受到肝木的侵害,這樣,眼部的各種疾病即使不期待也能自然痊癒。不過,加減補陰丸正好針對你的病情,你應該詳細考慮一下。
- 你說腎臟感覺非常衰弱,不敢過度勞動,只要稍有病痛,腰和腳就會痠痛,右腎偶爾會感到疼痛,長時間站立或勞累都會這樣。你認為這是由氣血不足引起的,因此右側的症狀較為嚴重。
人的身體,氣血流通。進一步分析,氣通常集中在右側,血集中在左側。氣集中在右側,那麼右側的氣血就可能氣旺而血弱。而且,你也已經進入中年,氣血逐漸減少。再加上右側氣旺血弱,腰腳痠痛、右腎偶爾疼痛、鬍鬚變白、眼睛發紅等症狀多出現在右側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補腎的藥方,恐怕也離不開加減補陰丸的成分,具體配方我會另外提供。
- 你提到勞累疲倦時,小便會側向噴出,像絲線一樣散開,無法順暢地直出。你認為這可能是氣力不足、藥物效果不顯著、勞累而缺乏養護造成的,對嗎?
你認為這是因為氣力不足、藥效不明顯、勞累而缺乏養護所導致的。從我的角度看,確實不出這三個原因。但你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討論,並沒有實際行動,因此病根未除,時好時壞。
- 你說最近腰部有些微痛,坐久了彎腰伸展不方便。右側腰部與腿部交界處,靠近環跳穴的地方經常感到痠痛。
腰部是腎臟的外部表現。這是由於腎水虛弱,導致腰部或微痛、或彎腰伸展不便、或靠近環跳穴的地方痠痛。環跳穴雖然屬於膀胱,但膀胱也是腎臟的附屬器官,臟器生病,附屬器官也不會無恙。
- 你說孤骨下方有火熱感,有時會上升到右腳大腿,形成一個大約三指寬的圓形區域,有時微熱如燈光照亮。
朱丹溪曾說,火氣從湧泉穴升起,是因為火氣從深處的泉源升起。孤骨屬於膀胱,與腎臟互為表裡,且接近湧泉穴。由此可見,這也是腎水不足,無法抑制火氣,從深處的泉源升起的情況。這應該滋養腎水,以抑制妄動的火氣,正如古籍所言,滋養陰水以抑制陽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