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上 (4)
卷之上 (4)
1. 莖中蟲出
休邑西山金舉人嘗語人曰,渠嘗病小腹甚痛,百藥不應。一醫為灸關元十餘壯,次日,莖中淫淫而癢,視之如蟲,出四五分,急用鐵鉗扯出,果蟲長五六寸。連日蟲出如此者七條,痛不復作。初甚驚恐,復視以為嘗,皆用手扯,此亦事之偶中也。仲景云火力須微,內攻有力。
白話文:
休邑西山的金舉人曾經告訴別人說,他曾經患有小腹劇痛,用了很多治療方法都無效。有一位醫生為他灸了關元穴十幾壯,第二天,他的生殖器瘙癢難耐,查看後發現像蟲子一樣的東西,伸出四五分,他急忙用鐵鉗把它拉了出來,果然是一條長五六寸的蟲子。連續幾天,他都拉出了這樣的蟲子,總共有七條,腹痛也不再發作了。
剛開始他感到非常恐懼,後來仔細觀察後,他把蟲子都用手拉了出來。這也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。仲景說,火灸的力度要適中,內部才會產生強烈的治療效果。
蟲為火力所逼,勢不能容,故從溺孔中出也。其人善飲御內,膀胱不無濕熱,遇有留血瘀濁,則附形蒸郁為蟲矣。經云濕熱生蟲,有是理也。故癆蟲、寸白蟲皆由內濕熱蒸鬱而生,非自外至者也。正如春夏之交,濕熱鬱蒸,而諸蟲生焉是矣。此亦奇病,故記之。
白話文:
寄生蟲在體內受到火熱的逼迫,無法生存,因此從尿道排出。這個人平時喜歡喝酒吃肉,膀胱難免會有濕熱,碰到殘留的血污瘀濁,就會附著形成寄生蟲,蒸鬱而生。經書上說濕熱會生蟲,正是這個道理。所以癆蟲、寸白蟲都是由內部的濕熱蒸鬱而產生,並不是從外部進來的。就像春夏交接之際,天氣濕熱鬱蒸,就會產生各種蟲子一樣。這也是一種奇特的疾病,因此記錄下來。
2. 身癢
一人年逾六十,形瘦蒼紫。夜常身癢,搔之熱,蒸皮內肉磊如豆粒,癢止熱散,肉磊亦消矣。醫用烏藥順氣、升麻和氣等不效。詣予診之。脈皆細濡近駛。
白話文:
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,身形瘦弱,面色青暗。晚上經常感到身體發癢,用手抓撓後會發熱,皮膚內部鼓起像豆粒一樣的肉疙瘩。瘙癢停止後,熱度消散,肉疙瘩也隨之消失。之前有醫生給他使用了烏藥順氣、升麻和氣等藥物,但沒有效果。他來找我診治,我為他把脈,發現各路脈象都細弱、濡濕、略微急促。
曰:此血虛血熱也。醫為順氣和氣,所謂誅罰無過,治非所宜。遂以生地、玄參、白蒺藜、歸、芎、耆、芍、黃芩、甘草、陳皮煎服,月餘而愈。
白話文:
醫生說:這是血虛血熱造成的。治療應該順氣和氣,過度懲罰是不合適的。於是開了生地、玄參、白蒺藜、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芍藥、黃芩、甘草、陳皮煎服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3. 膈噎
一人年六十逾,色紫。平素過勞好酒,病膈。食至膈不下,就化為膿痰吐出,食肉過宿,吐出尚不化也。初臥則氣壅不安,稍久則定。醫用五膈寬中散、丁沉透膈湯,或用四物加寒涼之劑,或用二陳加耗消之劑,罔有效者。來就余治。脈皆浮洪弦虛。
白話文:
一位六十多歲的人,面色發紫。平常因過度勞累和嗜酒,患有膈氣滯留的病症。食物到了膈膜處下不來,就化成膿水或痰液吐出來。吃肉後存放一夜再吐出來,肉還沒有消化。剛躺下時氣滯不暢,過一會兒才會平穩。醫生用過「五膈寬中散」、「丁沉透膈湯」,或用四物湯加寒涼藥物,或用二陳湯加消導藥物,都沒有效果。後來找我求診。脈象都浮大、緊而無力。
予曰:此大虛症也。醫見此脈,以為熱症,而用涼藥,則愈助其陰,而傷其陽。若以為痰為氣,而用二陳香燥之劑,則愈耗其氣,而傷其胃,是以病益甚也。況此病得之酒與勞也。酒性酷烈,耗血耗氣,莫此為甚。又加以勞傷其胃,且年逾六十,血氣已衰,脈見浮洪弦虛,非吉兆也。
白話文:
我說:這是嚴重的虛證。醫生見了這樣的脈象,誤認為是熱症,於是使用寒涼的藥物,這樣反而會加重陰盛的病症,損傷陽氣。如果認為這是痰氣引起的,使用二陳、香燥之類的藥方,就會更加耗損氣血,損傷脾胃,導致病情更加嚴重。
況且,這個病是喝酒和過度勞累引起的。酒性猛烈,極大地耗損氣血。再加上過度勞累損傷脾胃,而且病人已過六十歲,氣血本來就衰弱,脈象浮而洪大,弦而無力,這不是好的預兆。
宜以人參三錢,白朮、歸身、麥門冬各一錢,白芍藥八分,黃連三分,乾薑四分,黃芩五分,陳皮七分,香附六分,煎服五帖,脈斂而膈頗寬,食亦進矣。
白話文:
可以用三錢人參、一錢白朮、一錢歸身、一錢麥門冬、八分白芍藥、三分黃連、四分乾薑、五分黃芩、七分陳皮、六分香附,煎服五劑。脈象收斂,膈膜也比較舒展,食慾也有所提升了。
4. 淋
一人形肥蒼白,年五十餘,病淋,砂石澀痛。醫用五苓或琥珀八正散之類,病益加。邀余往診。脈皆濡弱而緩近駛。
白話文:
有一位身材肥胖、面色蒼白的男子,年紀五十多歲,患有尿路結石,排尿時感到疼痛。醫生給他用五苓散或琥珀八正散之類的藥物,但病情反而加重。便請我去診治。他的脈象都很濡弱緩慢,但最近卻變得急促了。
曰:此氣血虛也。經云膀胱者,津液之府,氣化出焉。今病氣虛,不惟不能運化蒸溽,而亦氣餒不能使之出也。經又云血主濡之。血少則莖中枯澀,水道不利,安得不淋?醫用通利,血愈燥,氣愈傷矣。遂用大補湯加牛膝,煎服月餘,病減。仍服八味丸,除附子,加黃耆,服半月餘,遂獲安。
白話文:
醫者說:這是氣血虛弱的緣故。醫書上說膀胱是津液儲藏的地方,氣化由此而生。現在病人氣虛,不僅不能將津液蒸發為汗,而且氣弱也無法將津液排出。醫書上又說血的作用是滋潤。血少了,尿道就會乾燥,排尿不順,怎麼能不尿頻呢?醫生用通利的方法治療,但血反而更乾燥,氣也更受傷了。於是改用大補湯加上牛膝,煎服一個多月,病情有所減輕。接著服用八味丸,去掉附子,加上黃耆,服用了半個多月,病情終於痊癒。
5. 眼目
一婦年逾四十,兩眼昏昧,咳嗽頭痛似鳴,而痛若過飢,噁心。醫以眼科治之,病甚。予診脈皆細弱,脾部尤近弦弱。
白話文:
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,雙眼昏暗,咳嗽頭疼,好像有東西在鳴響,餓得厲害了,頭才停止痛,噁心想吐。醫生按照眼科的病症治療,病情加重。我診脈時發現脈象都很細弱,脾部的脈象尤其近於弦弱。
曰:脾虛也。東垣云五藏六府,皆稟受於脾,上貫於目。脾虛,則五藏精氣皆失所司,不能歸明於目矣。邪逢其身之虛,隨眼系入於腦,則腦鳴而頭痛。心者,君火也,宜靜。相火化行其令,勞役運動則妄行,侮其所勝,故咳嗽也。醫不理脾養血,而從苦寒治眼,是謂治標不治本。
白話文:
說是脾虛引起的。東垣說,五臟六腑,都接受脾的滋養,而脾又通過經絡上達於眼睛。脾虛了,五臟的精氣也就不能各司其職,不能把精氣輸送到眼睛了。邪氣乘虛而入,循著眼系的經絡進入腦部,就會腦鳴頭疼。心是君火,應該靜。如果相火太旺,就會妄動,欺壓它所剋制的脾,所以引起咳嗽。醫生不從補脾養血著手,而用苦寒之藥治療眼睛,這是治標不治本。
乃用參、耆錢半,麥門冬、貝母各一錢,歸身八分,陳皮、川芎、黃芩各七分,甘草、甘菊花各五分,麥芽四分,煎服二帖,諸症悉除。
白話文:
用人參、山茱萸、麥門冬和貝母各一錢,當歸八分,陳皮、川芎、黃芩各七分,甘草和甘菊花各五分,麥芽四分,煎熬後分成兩帖服用,各種症狀都能消除。
6. 白濁
一人年逾三十。季夏日午,房後多汗,晚浴又近女色,因患白濁。醫用胃苓湯,加右眼作痛。用四物湯入三黃服之,睡醒口愈加苦,又加左膝腫痛。仲冬不藥濁止。漸次延至背痛,不能轉側,日輕夜重。嚏則如繩束撮,腰脅痛不可忍,呵氣亦應背痛。或時夢遺。次年正月請予診治。脈皆緩弱無力,左脈緩而略滑。
白話文:
有一個人年過三十歲。在夏季末的正午,他在房間後方流了很多汗,晚上又沐浴並且接近了女性,因此患上了白濁。
醫師用胃苓湯治療他,但他的右眼開始疼痛。醫師又用四物湯加入三黃藥服,但他睡醒後口腔更加苦澀,並且左膝腫痛。到了仲冬時分,白濁的症狀才停止。但隨後逐漸演變成背痛,他無法轉動身體,白天症狀較輕,晚上較重。
他打噴嚏時感覺像被繩索束縛著,腰部和脅部疼痛難忍,甚至呼氣時也會引起背痛。有時他還會發生夢遺。次年的正月,他請我診治。
他的脈象皆為緩弱無力,左脈緩而略滑。
曰:此脾腎病也。遂以人參黃耆各二錢,茯、朮、歸身、麥門冬各一錢,牛膝、神麯、陳皮、黃柏各七分,甘草、五味各五分,煎服三十餘帖,仍以龜板、參、耆、黃柏各二兩,熟地、山萸肉、枸杞、杜仲、歸、茯、牛膝各一兩,丸服而愈。
白話文:
大夫說:這是脾腎虛寒的病症。於是,用人參、黃耆各二錢,茯苓、白朮、當歸身、麥門冬各一錢,牛膝、神曲、陳皮、黃柏各七分,甘草、五味子各五分,煎熬湯藥,服用三十多劑。接著,用龜板、人參、黃耆、黃柏各二兩,熟地黃、山茱萸肉、枸杞、杜仲、當歸、茯苓、牛膝各一兩,製成藥丸服用,病症才治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