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下 (4)
卷之下 (4)
1. 耳膿
一人年近六十,面色蒼白,病左耳聾三十年矣。近年來或頭左邊及耳皆腫潰膿,膿從耳出甚多,時或又腫復膿。今則右耳亦聾,屢服祛風去熱逐痰之藥不效。
予診,左手心脈浮小而駛、肝腎沉小而駛,右脈皆虛散而數,此恐乘輿遠來,脈未定耳。來早脈皆稍斂不及五至,非比日前之甚數也。
夫頭之左邊及耳前後,皆屬於少陽也。經曰:少陽多氣少血。今用風藥、痰藥類皆燥劑。少血之經,又以燥劑燥之,則血愈虛少矣。血少則澀滯,澀滯則壅腫,且血逢冷則凝,今復以寒劑凝之,愈助其壅腫,久則鬱而為熱,腐肉成膿,從耳中出矣。漸至右耳亦聾者,脈絡相貫,血氣相依,未有血病而氣不病也,是以始則左病而終至於右亦病矣。
況病久氣血已虛耳,人年六十,血氣日涸;而又出久勞傷氣血,又多服燥劑以損其氣血,膿又大泄,已竭其氣血,則虛而又虛可知矣。以理論之,當以滋養氣血,氣血健旺,則運行有常,而病自去矣。否則不惟病且不除,而腦癰耳疽抑亦有不免矣。
以人參二錢,黃耆二錢,歸身、白朮、生薑各一錢,鼠黏子、連翹、柴胡、陳皮各六分,川芎、片芩、白芍各七分,甘草五分,煎服數十帖而安。
白話文:
有位年近六十的人,他的臉色非常蒼白,左耳已經失聰長達三十年。近幾年,他的左側頭部和耳朵開始出現腫脹並化膿,膿液從耳朵大量流出,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反覆出現。現在,他的右耳也開始失聰,他嘗試過多次服用祛風、清熱和化痰的藥物,但都沒有見效。
經過我的診斷,發現他的左手心臟和肝腎部位的脈象浮動且急促,右手的脈象則呈現虛弱、散亂且頻率高,這可能是因為他長途跋涉來看診,脈象尚未穩定。第二天早上再診,脈象已經稍微收斂,不到每分鐘五次,與前幾天的高頻率相比已有改善。
人的左側頭部和耳朵周圍,都屬於少陽經的範疇。根據經典所說,少陽經的特點是氣多血少。目前使用的風藥和化痰藥,大多具有燥性。對於血少的經絡,再使用乾燥的藥物,就會讓血液更顯不足。血液不足會導致血液流動受阻,血液流動受阻又會引發腫脹,而且血液遇冷容易凝固,再用寒涼的藥物使其凝固,就會加重腫脹的情況,長期下來,淤積的熱氣會腐蝕肌肉形成膿包,膿液從耳朵流出來。漸漸地,右耳也開始失聰,這是因為身體的脈絡相互連接,氣血互相依存,不可能出現血病而不影響到氣,所以開始是左耳生病,最終右耳也跟著生病了。
況且,長期患病已經讓他的氣血虛弱,人到了六十歲,氣血本就日益乾涸;再加上他長期勞累傷害氣血,又過度服用燥性藥物進一步損耗氣血,膿液的大量流失,更是耗盡了他的氣血,可以想像他已經虛弱到極點。從理論上來說,應該要滋補氣血,讓氣血變得強壯,氣血運行正常,疾病自然就會離他而去。否則,不僅疾病無法根治,甚至可能引發腦炎、耳瘡等更嚴重的疾病。
我建議他服用人參、黃耆各二錢,當歸身、白朮、生薑各一錢,鼠黏子、連翹、柴胡、陳皮各六分,川芎、片芩、白芍各七分,甘草五分,煎煮成藥湯,連續服用數十帖,病情便會有所好轉。
2. 腹痛
一孺人年近五十,病腹痛。初從右手指冷起,漸上至頭,則頭如冷水澆灌,而腹痛大作,痛則遍身大熱,熱退則痛亦止,或過食或不食皆痛。每常一年一發,近來二三日一發,遠不過六七日,醫用四物加柴胡、香附不應;更醫用四君加木香、檳榔亦不效;又醫用二陳加紫蘇、豆蔻;又用七氣湯等劑皆不效。
予診,脈皆微弱,似有似無,或一二至一止,或三五至一止,乃陽氣大虛也。以獨參五錢,陳皮七分,煎服十餘帖而愈。
夫四肢者,諸陽之末;頭者,諸陽之會。經曰陽虛則惡寒,又曰一勝則一負。陽虛陰往,乘之則發寒;陰虛陽往,乘之則發熱。今指稍逆冷上至於頭,則陽負陰勝可知矣。陽負則不能健運,而痛大作。痛作而復熱者,物極則反也。及其陰陽氣衰,兩不相爭,則熱歇而痛亦息矣。
況脾胃多氣多血經也。氣能生血,氣不足則血亦不足。仲景曰血虛氣弱,以人參補之。故用獨參湯,服而數年之痛遂愈矣。
白話文:
一位女士年近五十,患有腹痛的毛病。起初,她的病症是從右手手指感到冰冷開始,然後這種冷感逐漸向上蔓延至頭部,到頭部時,她感覺像是被冷水澆灌一樣,同時腹部劇烈疼痛。當她感到疼痛時,全身會發出高熱,但熱度退去後,腹痛也會隨之停止。無論是吃太多或根本沒吃東西,都會引發腹痛。過去,這種情況一年只發生一次,但最近病情加重,每隔二到三天就發作一次,最長也不過間隔六七天。醫生先後使用了四物湯加柴胡和香附、四君子湯加木香和檳榔,甚至二陳湯加紫蘇和豆蔻,以及七氣湯等各種藥方,但都沒有改善病情。
我為她診斷,發現她的脈搏非常微弱,有時甚至出現間歇性停頓,這是典型的陽氣大虛症狀。我開出了獨參湯,用五錢的獨參和七分的陳皮,讓她煎服十多帖後,病情終於有所好轉。
四肢是身體陽氣的末端,頭部則是所有陽氣的匯聚處。根據中醫理論,陽氣虛弱會使人畏寒,而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,會導致一方強盛時,另一方就會相對衰退。現在她的手指到頭部都感到冰冷,這表明她的陽氣已經衰退,陰氣佔據了優勢。陽氣衰退,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腹部劇烈疼痛。當疼痛達到極限時,身體會出現反向反應,即產生高熱。等到陰陽兩氣都衰弱,不再相互爭鬥,熱度和疼痛也就隨之消失。
此外,脾胃是氣血旺盛的臟腑。氣能生成血,如果氣不足,那麼血也會不足。張仲景曾說,當血氣虛弱時,應該用人參來補充。因此,我開出獨參湯,患者服用後,多年來的腹痛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