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機

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中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中 (9)

1. 楊梅瘡

一人色蒼黃瘦,年三十餘,病遍身惡瘡,因服輕粉而腳拘攣,手指節腫,額前神庭下腫如雞卵大。方士令服孩兒骨,其法取初生孩兒,置磚地上,周以炭火煏,使死孩成灰,紙裹放地上,出火毒為末,空心或酒或湯調二三錢,謂能補也。邀予診視,脈皆濡緩而弱。

予曰:病已三年,毒已盡矣。但瘡潰膿血過多,以致血液衰少,筋失所養,故腳為之拘攣。況手指節間,頭上額前,皆血少運行難到之處,故多滯而成腫,理宜潤經益血,行滯散腫。今服孩骨,猛火炮炙,燥烈殊甚,且向所服輕粉,性亦燥烈。丹溪曰:血難成易虧。今外被瘡膿所涸,內被燥劑所熯。

以難成易虧之血,曷能當此內外之耗乎?不惟腫不能消,殆必壽亦損也。問曰:《本草》輕粉辛冷,何謂燥烈?予曰:《本草》注云,硃砂伏火者,大毒殺人,水銀乃火煅硃砂而成,其性滑動,走而不守,氣味俱陽,從可知矣。陽屬熱火,故毒比硃砂為甚,入耳蝕腦,入肉百節拘攣也。

然輕粉又水銀和入皂礬,再加火煅而成,是為陽中之陽,又復資以礬之燥烈,非大毒燥烈而何?

又問:此瘡從何而生?予曰:肝屬風而急暴,腎屬水而主液,為相火所寄。淫夫淫婦,擾動厥陰之火,泄其腎水,既無以制火之沖逆,而反以為相火之助,經曰「火自水中起」是也。故腎之液皆被火鬱成痰,濁痰瘀血,流注莖頭,發為奸瘡,久而毒熱不解,復於兩腿厥陰經分,又生惡瘡。以其瘡狀類楊梅,故俗為楊梅瘡,亦有如豌豆者,由其毒有微甚也。

旬日之間,延及遍體者,以厥陰屬風而急暴,又得相火以為之助,宜其發之暴且速也。

初生之時,體氣壯,大便堅,飲食進,惟防風通聖散為最宜。體氣弱,大便溏,飲食少,則用四物加玄參、連翹、射干為主。大便稍泄,除射干。上體多者,黃芩或防風為佐;下體多者,黃柏或牛膝為佐,引以皂莢針之鋒銳,和以甘草節之甘緩,卻厚味,絕房帷,隨症出入服之,久久無有不安。

或有惡湯藥者,壯盛之人,則以三補丸加大黃、生地,用豬膽汁丸服;怯弱之人,則似三補丸加玄參、生地,亦用豬膽汁丸服,似亦簡便。

世人慾求速效,皆用輕粉,濕痰被劫,三五日間,瘡因暫愈,然燥熱尚在,不越一旬二旬,瘡又復作,翻思前藥,又劫又愈,愈又復發,展轉不休。殊不知用一次劫藥,增一次燥熱,由是肢體或癰潰,或攣曲,遂成痼廢。《論語》「欲速不達」,厥有旨哉。

又問:何以能相染也?予曰:其人內則素有濕熱,外則表虛腠疏。或與同廁,而為穢氣所蒸;或與共床而為瘡汁所潰,邪氣乘虛而入,故亦染生此瘡。經曰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是也。亦有同廁同床而不染者,蓋由內無濕熱之積,外無表虛疏湊之患,是以邪不能入,而瘡不相染矣。雖然,子之所慎齋戰疾,然亦不可自恃而不加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有個人臉色蒼白枯黃、身形消瘦,年約三十多歲,全身長滿惡瘡。因為服用輕粉,導致腳抽筋彎曲,手指關節腫脹,額頭正下方腫得像雞蛋一樣大。有個江湖術士叫他吃嬰兒骨頭,方法是取剛出生的嬰兒,放在磚地上,四周用炭火烘烤,讓嬰兒燒成灰,再用紙包起來放在地上,去除火毒後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酒或湯調服二三錢,說是能補身體。我被請去診視,他的脈象虛弱且緩慢。

我說:「這個病已經三年了,毒素已經排得差不多了。只是瘡瘍潰爛流出太多膿血,導致血液虧損,筋脈失去滋養,所以腳才會抽筋。況且手指關節、頭部和額頭這些地方,都是血液循環比較難到達的地方,因此更容易因為血液滯留而腫脹。應該用滋潤經脈、補益血液、疏通行氣、消散腫脹的方法來治療。現在服用嬰兒骨,又用猛火燒烤,性質非常燥烈。而且之前服用的輕粉,也是性燥熱的藥。朱丹溪說過:『血很難生成,卻容易耗損。』現在外面被瘡瘍膿血所損耗,內裡又被燥熱的藥物所烤灼。

本來就難以生成的血液,怎麼能承受內外的這種耗損呢?這樣下去,不僅腫脹無法消除,恐怕連壽命也會受到影響啊。」他問:「《本草》裡說輕粉是辛冷的,為什麼說它燥烈呢?」我說:「《本草》注釋說,用硃砂伏火煉製的丹藥,毒性很大,會殺人。而水銀是把硃砂用火煅燒而成的,它的性質滑動,流動而不停留,氣味屬陽,由此可知它屬性陽熱。陽屬於熱火,所以毒性比硃砂還大,進入耳朵會腐蝕腦,進入肌肉會導致全身關節拘攣。

而且輕粉又是把水銀和皂礬混合,再用火燒煉而成,是陽性中的陽性,又加上礬的燥熱之性,不是大毒燥烈的藥物是什麼呢?」

他又問:「這種瘡是怎麼產生的呢?」我說:「肝屬於風,性質急躁暴烈;腎屬於水,主宰人體的津液,同時也寄託著相火。淫蕩的男女,會擾動肝經的相火,耗泄腎水,使腎水無法制約相火的逆行,反而助長相火的勢力。《內經》說:『火從水中生』,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腎的津液都被火鬱結成痰,濁痰瘀血流注到陰莖頭部,就形成奸瘡。時間久了,毒熱無法消除,又會侵犯到大腿內側肝經所屬的部位,再次長出惡瘡。因為這種瘡的形狀類似楊梅,所以俗稱楊梅瘡,有的像豌豆一樣,這是因為毒性有輕微之別。

在十天半個月內,就蔓延到全身,因為肝經屬風,性質急躁暴烈,又得到相火的幫助,所以發作起來非常快速且猛烈。

剛開始發病時,身體強壯、大便正常、食慾好的人,最適合用防風通聖散來治療;身體虛弱、大便稀溏、食慾不振的人,則要用四物湯加上玄參、連翹、射干為主來治療。如果大便稍微稀瀉,就把射干去掉。上身瘡多的,可以用黃芩或防風來輔助;下身瘡多的,可以用黃柏或牛膝來輔助。用皂莢針的鋒銳之氣引導藥力,用甘草的甘緩之性來調和,還要減少肥膩的食物,避免性生活,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物服用,長久下來,自然會痊癒。

如果有人不喜歡喝湯藥,身體強壯的人,可以用三補丸加上大黃、生地黃,用豬膽汁和丸服用;身體虛弱的人,可以用類似三補丸加上玄參、生地黃,也用豬膽汁和丸服用,這樣似乎也比較簡便。

世人想要快速見效,都用輕粉來治療,雖然能暫時劫去濕痰,三五天內瘡瘍會暫時好轉,但燥熱依然存在,不用一、兩個星期,瘡瘍又會復發。回頭再吃之前的藥,又再劫去濕痰又暫時痊癒,但又會復發,如此反覆不已。殊不知每一次使用劫藥,都會增加一次燥熱,於是肢體可能潰爛或彎曲,最後變成殘疾。《論語》說:「欲速則不達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!

他又問:「這種病是怎麼傳染的呢?」我說:「這個人本身體內就有濕熱,外在又表虛腠理疏鬆。如果和他共用廁所,就會被穢氣所蒸;如果和他同床,就會被瘡汁所感染。邪氣趁虛而入,所以也會感染這種瘡。正如《內經》所說:『邪氣所侵入的地方,一定是氣虛之處。』也有人和他同用廁所、同睡一張床,卻沒有被傳染的,那是因為他們體內沒有濕熱積聚,體表也沒有虛弱疏鬆的毛病,所以邪氣無法侵入,瘡瘍也就不會被傳染。雖然如此,你們還是要小心謹慎,潔身自愛,但是也不能因為自己身體健康就掉以輕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