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附錄 (3)
附錄 (3)
1. 病用參耆論
夫氣屬陽,血屬陰。陽衛於外,陰守於中。陽動陰靜,動多則發泄而外虛,靜多則神藏而內固。外虛者,邪易入,內固者,疾難攻。故曰邪氣乘虛而入,又曰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是人之安危皆由陽氣之虛實也。
經曰陽精所降其人夭,陰精所奉其人壽。蓋陽主發泄,故皮膚疏豁而陽氣不藏,所以多夭;陰主收斂,故湊理閉密而陰不妄泄,所以多壽,是人之壽夭亦由陽氣之存亡也。
經曰無泄皮膚,使氣亟奪,又曰冬不按蹻,無擾乎陽,是聖人未常不保養其陽矣。故仲景之傷寒,東垣之脾胃,皆以陽氣為主,而參、耆為所必用之藥也。
或曰:參、耆補陽,經言陽常有餘,而補之,寧不犯實實之戒乎?予曰:慓悍之衛,其氣不虛,無待於補。丹溪曰此氣若虛,則一旦暴絕而死矣。茲所補者,乃榮中之衛,其氣曷常不虛?經曰勞則氣耗,悲則氣消,又曰熱傷氣,精食氣,又曰壯火食氣,非藉於補,安能營運於外而為血所使哉?參、耆之補,補此營中之氣也,補營之氣即補營也,營者,陰血也,丹溪曰人身之虛,皆陰虛者也。
或曰:慓悍之衛不受邪也,仲景何謂寒傷營、風傷衛乎?余曰:此亦指營中之衛也。邪之所傷,藥之所治,皆此營衛耳。
或曰:經言水之精氣為營,營行脈中,不能行於脈外,無分晝夜,周流不休,定息數應漏刻,屬於陰也。食之濁氣為衛,衛行脈外,不能入於脈中,晝但行陽二十五度,夜則行陰二十五度,不與營同道,不與息數應,屬於陽也。《內經》所論營衛如此,未聞營中有衛也。予曰:《內經》所論,以陰陽對待言,特舉其大者耳。
細而分之,營中亦自有衛也。《易》曰陽奇陰偶,故悍衛為陽而奇,營血屬陰則兩也。
或曰:營中之衛亦分晝夜內外乎?余曰:無分晝夜而內外相通。營行脈中而亦行脈外,凡皮膚有傷,不待內及於經,即便血出,可見亦行於脈外矣。衛行脈外,亦行於脈中,蓋血屬陰而主靜,苟非氣貫其中,安能周流而灌溉?可見亦行於脈中矣。
或曰:營中有衛,有所本乎?予曰:本《靈樞》也。《靈樞》曰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藏六府皆以受氣,氣之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。營行脈中,衛行脈外,營周不休。又曰其浮氣循於經者為衛氣,其精氣行於經者為營氣。又曰營衛者,精氣也。又曰營氣衛氣皆津液之所成。
是《靈樞》所言,皆營衛同一氣。營衛一氣,則營中有衛可知矣,故曰營與衛異名而同類是也。《內經》分而言之,則榮衛不同道,《靈樞》合而言之,則營衛同一氣也。
或曰:經言其經氣多血少,某經氣少血多,亦此營衛耶?余曰:此指各經稟受氣血多少而言,非此流行之營衛也。營衛流行,安得行至某經而血加多,行至某經而氣減少耶?然營氣衛氣皆藉水穀而生,故人絕水穀者死。經曰脾胃者,水穀之海。但脾胃受傷不一,經曰飲食傷脾,又曰勞倦傷脾,又曰憂思傷脾。
與夫房勞、大怒、大驚,莫不皆傷脾與胃也。是以諸病亦多生於脾胃,此東垣所以拳拳於脾胃也。脾胃有傷,非藉甘溫之劑,烏能補哉?經曰脾胃喜溫而惡寒,參、耆味甘性溫,宜其為補脾胃之聖藥也。脾胃無傷,則水穀可入,而營衛有所資,元氣有所助,病亦不生,邪亦可除矣。
故諸病兼有嘔吐泄瀉、痞滿食少、怠倦嗜臥、口淡無味、自汗體重、精神不足、懶於言語、惡風惡寒等證,皆脾胃有傷之所生也,須以參、耆為主,其他諸證,可隨證加入佐使,以兼治之。但佐使分兩不可過多於主藥耳。或者病宜參、耆,有用之而反害者,非參、耆之過,乃用者之過也。
如病宜一兩,只用一錢,而佐使分兩又過於參、耆,則參、耆奪於群眾之勢,弗得以專其功矣。以此而歸咎於參、耆,寧不惑哉?或者病危,有用參、耆無益者,經曰神不使也。夫藥氣賴神氣而為助,病壞神離,雖參、耆亦無如之何矣。
又謂參、耆性溫,只恐積溫成熱;又謂參、耆補氣,尤恐氣旺血衰。殊不知有是病用是藥,有病則病氣當之,何至於積溫成熱、氣旺血傷乎?且參、耆性雖溫,而用芩、連以監之,則溫亦從而輕減矣。功雖補氣,而用枳、樸以制之,則補性亦從而降殺矣。虛其滯悶也,佐之以辛散;慮其助氣也,輔之以消導,則參、耆亦莫能縱恣而逞其惡矣。
或曰:吐血、衄血、血崩,明是血病,今見亦用參、耆,寧免血愈虛耶?東垣曰:脫血,益氣,古聖人之法也。仲景曰:陽旺則生陰。《靈樞》曰: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、充身、澤毛,若霧露之溉,是謂氣;中焦受氣取汁,變化而赤,是謂血,是能生血可知矣。且造化之理,氣惟陽能生陰,而陰不能生陽。
故血虛也,仲景以人參補之;血崩也,東垣以參、耆固之。今之得醫道正傳者,其治血病,或用參、耆,蓋本於此,夫豈率意而妄用哉!
予幸受業於石山汪先生,見其所治之病,多用參、耆,蓋以其病已嚐遍試諸醫,歷嘗諸藥,非發散之過,則降泄之多,非傷於剛燥,則損於柔潤,胃氣之存也幾希矣。而先生最後至,不得不用參、耆以救其胃氣,實出於不得已也,非性偏也。其調元固本之機,節宣監佐之妙,又非庸輩可以測識。
是以往往得收奇效全功,而人獲更生者,率多以此。或者乃謂其不問何病,而專以參、耆為劑,是不知先生也。
予嘗得之於觀感之餘,而心獨識之,故筆之於篇,誠恐或有所遺忘也。若以此而語之人,則必笑而且誹,謂予何愚之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