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附錄 (3)
附錄 (3)
1. 病用參耆論
夫氣屬陽,血屬陰。陽衛於外,陰守於中。陽動陰靜,動多則發泄而外虛,靜多則神藏而內固。外虛者,邪易入,內固者,疾難攻。故曰邪氣乘虛而入,又曰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是人之安危皆由陽氣之虛實也。
白話文:
氣質屬陽,血液屬陰。陽氣保衛於外,陰氣收斂於內。陽氣活動,陰氣安靜,活動過多就會洩露陽氣,導致外虛;安靜過多就會將精神藏匿,導致內固。外虛的人容易被邪氣入侵,內固的人疾病難以侵襲。所以說邪氣會趁虛而入,又說邪氣聚集的地方,其氣一定虛弱,由此可見人的安危都取決於陽氣的虛實。
經曰陽精所降其人夭,陰精所奉其人壽。蓋陽主發泄,故皮膚疏豁而陽氣不藏,所以多夭;陰主收斂,故湊理閉密而陰不妄泄,所以多壽,是人之壽夭亦由陽氣之存亡也。
白話文:
古書上說,被陽氣耗損的人較早夭折,受到陰精滋養的人較長壽。陽氣主要負責發散,因此皮膚鬆散、陽氣不能儲藏,所以通常較短命;陰精主要負責收斂,因此四肢關節緊密,陰氣不會隨便流失,所以通常較長壽。由此可見,人的壽命長短取決於陽氣的存在與否。
經曰無泄皮膚,使氣亟奪,又曰冬不按蹻,無擾乎陽,是聖人未常不保養其陽矣。故仲景之傷寒,東垣之脾胃,皆以陽氣為主,而參、耆為所必用之藥也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說:「不要暴露皮膚,否則會使陽氣突然流失。」又說:「冬天不要按揉腳踝,以免擾亂陽氣。」這些話說明聖人素來注重保養陽氣。因此,仲景治療傷寒、東垣治療脾胃,都以保護陽氣為หลักการสำคัญ,而人參、黃耆等藥物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或曰:參、耆補陽,經言陽常有餘,而補之,寧不犯實實之戒乎?予曰:慓悍之衛,其氣不虛,無待於補。丹溪曰此氣若虛,則一旦暴絕而死矣。茲所補者,乃榮中之衛,其氣曷常不虛?經曰勞則氣耗,悲則氣消,又曰熱傷氣,精食氣,又曰壯火食氣,非藉於補,安能營運於外而為血所使哉?參、耆之補,補此營中之氣也,補營之氣即補營也,營者,陰血也,丹溪曰人身之虛,皆陰虛者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「人參、耆參都是補陽之藥,但經典上說人體的陽氣向來有餘,再補的話,豈不是違反了過度滋補的戒律?」
我回答說:「暴戾勇猛的衛氣,其氣勢本來就不會虛弱,因此不需要補。朱丹溪說,如果衛氣虛弱的話,稍不注意就會猝死。我們所補的,是榮氣中的衛氣,這種氣怎麼能說常不虛弱?經書上說:勞累會消耗氣力,悲傷會使氣力消散。此外,熱也會傷元氣,精細的食物也會傷元氣,強大的火力也會傷元氣。如果不藉助補藥,怎麼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,供應血液使用呢?人參、耆參的補益作用,是補充榮氣中的氣力,補了榮氣的氣力,也就等於補了榮氣,榮氣屬於陰血。」朱丹溪說:「人體的虛弱都是陰虛造成的。」
或曰:慓悍之衛不受邪也,仲景何謂寒傷營、風傷衛乎?余曰:此亦指營中之衛也。邪之所傷,藥之所治,皆此營衛耳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強悍的衛氣不會遭受邪氣的侵襲,那麼仲景所說的「寒傷營」、「風傷衛」又是什麼意思呢?我認為:這裡的「營」、「衛」指的是營衛中的衛氣。邪氣所損傷的部位,以及藥物所治療的對象,都是指營衛。
或曰:經言水之精氣為營,營行脈中,不能行於脈外,無分晝夜,周流不休,定息數應漏刻,屬於陰也。食之濁氣為衛,衛行脈外,不能入於脈中,晝但行陽二十五度,夜則行陰二十五度,不與營同道,不與息數應,屬於陽也。《內經》所論營衛如此,未聞營中有衛也。予曰:《內經》所論,以陰陽對待言,特舉其大者耳。
細而分之,營中亦自有衛也。《易》曰陽奇陰偶,故悍衛為陽而奇,營血屬陰則兩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《黃帝內經》說水之精氣化為營血,營血在脈中運行,不能運行到脈外,晝夜不停,循環不已,運行速度與漏刻一致,屬於陰。攝取食物產生的濁氣化為衛氣,衛氣在脈外運行,不能進入脈中,白天只運行陽經25度,晚上則運行陰經25度,與營血不同道,不與呼吸次數對應,屬於陽。《黃帝內經》對營衛的論述就是這樣,沒聽說營中有衛。我說: 《黃帝內經》的論述,是用陰陽對比來描述,只是提出最主要的方面而已。
或曰:營中之衛亦分晝夜內外乎?余曰:無分晝夜而內外相通。營行脈中而亦行脈外,凡皮膚有傷,不待內及於經,即便血出,可見亦行於脈外矣。衛行脈外,亦行於脈中,蓋血屬陰而主靜,苟非氣貫其中,安能周流而灌溉?可見亦行於脈中矣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「營氣中的衛氣也會晝夜交替、內外相通嗎?」我答道:「衛氣不分晝夜,內外相通。營氣行於脈中,也行於脈外。凡是皮膚受傷,不一定要傷及經絡,就會見血,這說明營氣也行於脈外。衛氣行於脈外,也行於脈中。這是因為血屬陰,主靜,如果沒有氣貫通其中,怎麼能夠周流不息,滋潤全身呢?這說明衛氣也行於脈中。」
或曰:營中有衛,有所本乎?予曰:本《靈樞》也。《靈樞》曰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藏六府皆以受氣,氣之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。營行脈中,衛行脈外,營周不休。又曰其浮氣循於經者為衛氣,其精氣行於經者為營氣。又曰營衛者,精氣也。又曰營氣衛氣皆津液之所成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中醫提到的「營」和「衛」是有依據的嗎?
我回答:依據記載在《靈樞》中。《靈樞》說,人從食物中得到氣,氣進入胃裡,由胃輸送至肺,五臟六腑都能收到這股氣。其中清澈的氣稱為「營」,渾濁的氣稱為「衛」。「營」運行在脈中,「衛」運行在脈外,「營」周而復始運轉不停息。
《靈樞》又說,在經脈中運行較浮的氣是「衛氣」,在經脈中運行較濃的氣是「營氣」。《靈樞》還說,「營」和「衛」都由津液構成。
是《靈樞》所言,皆營衛同一氣。營衛一氣,則營中有衛可知矣,故曰營與衛異名而同類是也。《內經》分而言之,則榮衛不同道,《靈樞》合而言之,則營衛同一氣也。
白話文:
《靈樞》中記載,營氣和衛氣都是同源的。既然營氣和衛氣同源,那麼營氣中肯定含有衛氣。所以,營氣和衛氣名稱不同,但本質是相同的。《內經》將營氣和衛氣分開論述,認為它們的運行路線不同。《靈樞》則將它們合在一起論述,認為營氣和衛氣同源。
或曰:經言其經氣多血少,某經氣少血多,亦此營衛耶?余曰:此指各經稟受氣血多少而言,非此流行之營衛也。營衛流行,安得行至某經而血加多,行至某經而氣減少耶?然營氣衛氣皆藉水穀而生,故人絕水穀者死。經曰脾胃者,水穀之海。但脾胃受傷不一,經曰飲食傷脾,又曰勞倦傷脾,又曰憂思傷脾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經典上說某條經絡氣多血少,另一條經絡氣少血多,這是不是指運行著的營氣和衛氣?
我說:這句話是指各條經絡本來所含的氣血多少,而不是指運行著的營氣和衛氣。營氣和衛氣運行著,怎麼可能走到某條經絡時血就變多,走到另一條經絡時氣就變少呢?
但是,營氣和衛氣都要靠水穀(飲食)才能產生,所以人一旦斷了水穀就要死。經典上說:脾胃是水穀的海洋。但是脾胃受到的傷害種類很多。經典上說:暴飲暴食會損傷脾胃,勞累過度也會損傷脾胃,憂思過度也會損傷脾胃。
與夫房勞、大怒、大驚,莫不皆傷脾與胃也。是以諸病亦多生於脾胃,此東垣所以拳拳於脾胃也。脾胃有傷,非藉甘溫之劑,烏能補哉?經曰脾胃喜溫而惡寒,參、耆味甘性溫,宜其為補脾胃之聖藥也。脾胃無傷,則水穀可入,而營衛有所資,元氣有所助,病亦不生,邪亦可除矣。
白話文:
縱慾過度、大發雷霆、驚嚇過度,都會損傷脾胃。因此,許多疾病也源於脾胃,這也是「東垣」先生特別重視脾胃的原因。脾胃受損,如果不藉助溫熱甘甜的藥物,怎麼能補益呢?《黃帝內經》中說脾胃喜溫而怕寒,人參、黃耆味道甘甜且溫和,因此是滋補脾胃的良藥。脾胃若未受損,則水穀可以吸收,而營養氣血、幫助元氣,病邪也不會產生,邪氣也能夠祛除。
故諸病兼有嘔吐泄瀉、痞滿食少、怠倦嗜臥、口淡無味、自汗體重、精神不足、懶於言語、惡風惡寒等證,皆脾胃有傷之所生也,須以參、耆為主,其他諸證,可隨證加入佐使,以兼治之。但佐使分兩不可過多於主藥耳。或者病宜參、耆,有用之而反害者,非參、耆之過,乃用者之過也。
白話文:
因此,各種疾病同時伴有嘔吐腹瀉、腹脹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、疲倦嗜睡、口淡無味、自發性盜汗、體重減輕、精神不振、懶得說話、怕風怕冷等症狀,都是脾胃受傷所致。治療時應以人參、黃耆為主,其他症狀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入輔助藥物,以綜合治療。但是,輔助藥物的用量不可過多,超過主藥。有些人適合服用人參、黃耆,卻反而產生了負面影響,這並不是人參、黃耆的過錯,而是用藥者錯誤使用所致。
如病宜一兩,只用一錢,而佐使分兩又過於參、耆,則參、耆奪於群眾之勢,弗得以專其功矣。以此而歸咎於參、耆,寧不惑哉?或者病危,有用參、耆無益者,經曰神不使也。夫藥氣賴神氣而為助,病壞神離,雖參、耆亦無如之何矣。
白話文:
如果病情只適合服用一兩藥物,卻只用了十分之一兩,而輔助藥物卻使用了過多,超過了人參和黃耆的用量,那麼人參和黃耆就會被其他藥物壓制,無法發揮它們的專門功效。以此歸咎於人參和黃耆,豈不是錯了? 或者病情危急,使用人參和黃耆也沒有好處,經典上說這是因為神氣沒有幫助的緣故。藥物的藥效需要依賴神氣的幫助,如果病重神魄離散,即使是人參和黃耆也無濟於事。
又謂參、耆性溫,只恐積溫成熱;又謂參、耆補氣,尤恐氣旺血衰。殊不知有是病用是藥,有病則病氣當之,何至於積溫成熱、氣旺血傷乎?且參、耆性雖溫,而用芩、連以監之,則溫亦從而輕減矣。功雖補氣,而用枳、樸以制之,則補性亦從而降殺矣。虛其滯悶也,佐之以辛散;慮其助氣也,輔之以消導,則參、耆亦莫能縱恣而逞其惡矣。
白話文:
有人說人參、黃耆性溫,只怕積蓄溫熱成熱症;又說人參、黃耆補氣,尤恐氣盛而血虛。殊不知有這樣的病症就要用這樣的藥,有病就不能讓病氣肆虐,怎麼會積溫成熱、氣盛而傷血呢?況且人參、黃耆雖有溫性,但用黃芩、黃連來調節,溫性也會輕而減弱。人參、黃耆雖有補氣之功,但用枳實、厚朴來制約,補性也能降低。排除腹中滯留沉悶,可以用辛散的藥物輔助;擔心補氣過剩,可以用消導的藥物抑制,這樣人參、黃耆就不能放縱自己的特性而逞其惡了。
或曰:吐血、衄血、血崩,明是血病,今見亦用參、耆,寧免血愈虛耶?東垣曰:脫血,益氣,古聖人之法也。仲景曰:陽旺則生陰。《靈樞》曰: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、充身、澤毛,若霧露之溉,是謂氣;中焦受氣取汁,變化而赤,是謂血,是能生血可知矣。且造化之理,氣惟陽能生陰,而陰不能生陽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吐血、流鼻血、崩漏,明顯是血虧,現在卻用人參、黃耆補益,豈不是讓血更虛嗎?
東垣先生說:傷失了血,必須補益氣血,這是古聖人傳承的法則。
仲景先生說:陽氣旺盛,就能滋生陰液。《靈樞》記載:上焦受氣後能消化食物,使營養物質布滿全身,滋養皮膚和毛髮,就像露水滋潤萬物一樣,這就是「氣」的作用。中焦受氣後能吸收營養,轉化成紅色的血液,可見「氣」能生血。況且自然界中,「氣」(也就是陽)才能生「液」(也就是陰),而「液」不能生「氣」。
故血虛也,仲景以人參補之;血崩也,東垣以參、耆固之。今之得醫道正傳者,其治血病,或用參、耆,蓋本於此,夫豈率意而妄用哉!
白話文:
因此缺血的情形,張仲景用人參來補強;血崩時,李東垣則用人參和黃耆來固斂。現在得承中醫正統傳承的醫生,在治療血病時,有的會使用人參或黃耆,這正是源自於前輩的論述。難道他們會隨意妄用這些藥材嗎?
予幸受業於石山汪先生,見其所治之病,多用參、耆,蓋以其病已嚐遍試諸醫,歷嘗諸藥,非發散之過,則降泄之多,非傷於剛燥,則損於柔潤,胃氣之存也幾希矣。而先生最後至,不得不用參、耆以救其胃氣,實出於不得已也,非性偏也。其調元固本之機,節宣監佐之妙,又非庸輩可以測識。
是以往往得收奇效全功,而人獲更生者,率多以此。或者乃謂其不問何病,而專以參、耆為劑,是不知先生也。
白話文:
我幸運地跟隨石山汪先生學習,看到他治療的病人大多使用了人參和黃耆。這是因為這些病人已經久病遍訪名醫,服用了各種藥物,有的因為過度發散而損傷了身體,有的因為過度瀉下而元氣大傷,有的因為治療過於剛烈而損傷了身體,有的因為治療過於滋潤而導致身體過於虛弱,他們的胃氣已經所剩無幾了。而汪先生作為最後一位治療者,不得不使用人參和黃耆來拯救他們的胃氣,這實在是因為不得已而為之,並不是他個人偏好。汪先生在調養身體、固本培元的治療思路,以及節制藥物、協調各種藥效的巧妙手法,都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和掌握的。
予嘗得之於觀感之餘,而心獨識之,故筆之於篇,誠恐或有所遺忘也。若以此而語之人,則必笑而且誹,謂予何愚之甚。
白話文:
我曾經在觀察體會之中得到了一些東西,並且用心記住了這些,所以把它們寫下來,是因為害怕可能會忘記。如果把這件事告訴別人,他們一定會笑我並且質疑我,說我為什麼這麼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