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中 (2)
卷之中 (2)
1. 吐血(咳血)
修者短,短者亦不得以終其命矣。譬如火之失灰,且移之風外,左吹右擊,無復全體。壽者夭,夭者不得盡其數矣。故曰君子修之吉,小人悖之凶。又曰靜者壽,動者夭。又曰自作孽,不可活。又曰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。聖賢叮嚀告戒,無非欲人自保其命,不可戕害其命也。
脈則氣血之徵兆,氣血和則脈和,氣血病則脈病,但可以知其病耳。命則在人,不在於脈也,故曰命在我。
一人五十,形色蒼白。性急,語不合,則叫號氣喊嘔吐。一日,左奶下忽一點痛。後又過勞,惱怒,腹中覺有穢氣衝上,即嗽極吐。或亦乾咳無痰,甚則嘔血,時發如瘧。或以瘧治,或以痰治,或以氣治,藥皆不效。予往診之,脈皆浮細,略弦而駛。
曰:此土虛木旺也。性急多怒,肝火時動。故左奶下痛者,肝氣鬱也;穢氣上衝者,肝火凌脾而逆上也;嘔血者,肝被火擾不能藏其血也;咳嗽者,金失所養又受火克而然也;嘔吐者,脾虛不能運化,食鬱為痰也;寒熱者,水火交戰也。茲宜泄肝木之實,補脾土之虛,清肺金之燥,庶幾可安。
遂以青皮、山梔各七分,白芍、黃耆、麥門冬各一錢,歸身、阿膠各七分,甘草、五味各五分,白朮錢半,人參三錢。煎服月餘,諸症盡釋。
一人年逾三十,形色清癯,病咳嗽,吐痰或時帶紅。飲食無味,易感風寒,行步喘促,夜夢紛紜,又有㿗疝。醫用芩連二陳,或用四物降火,或用清肺,初服俱效,久則不應。邀予診之。脈皆浮濡無力而緩,右手脾部濡弱頗弦。
曰:此脾病也。脾屬土,為肺之母,虛則肺子失養,故發為咳嗽;又肺主皮毛,失養則皮毛疏豁,而風寒易入;又脾為心之子,子虛則竊母氣以自養,而母亦虛,故夜夢不安。脾屬濕,濕喜下流,故入肝為㿗疝,且㿗疝不痛而屬濕。宜用參、朮、茯苓補脾為君,歸身、麥門冬、黃芩清肺養心為臣,川芎、陳皮、山楂散郁去濕為佐,煎服累效。後以參四錢,耆三錢,術錢半,茯苓一錢,桂枝一錢,嘗服而安。
暘源謝大尹,年四十時,房勞,病咳血,頭眩腳弱,口氣夢遺,或時如冷水滴於身者數點,詣予診視。脈皆濡緩而弱,獨左關沉微,按之不應。
曰:此氣虛也。彼謂房勞咳血夢遺皆血病也,左關沉微亦主血病,且聞肥人白人病多氣虛,今我形色蒼紫,何謂氣虛?予曰:初病傷腎。經云腎乃胃之關也。關既失守,胃亦傷矣,故氣壅逆,血隨氣逆而咳也。又,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,男子少精,女子不月。二陽者,腸胃也。
腸胃之病,必延及心脾,故夢遺亦有由於胃氣之不固也。左手關部,細而分之,須屬肝而主血;概而論之,兩寸俱主上焦而察心肺,兩關俱主中焦而察脾胃,兩尺俱主下焦而察肝腎,是左關亦可以察脾胃之病也。古人治病,有憑症,有憑脈者,有憑形色者。今當憑症憑脈,而作氣虛證治焉。
白話文:
吐血(咳血)
古人認為壽命長短與個人修養息息相關,修養好則長壽,反之則短命。這就像火失了灰燼,被風吹來吹去,最終無法完整保存。因此,要注重自身修養,才能保全性命,不可自我戕害。
脈象可以反映氣血的狀況,但決定壽命的並非脈象,而是自身。
一位五十歲的人,面色蒼白,性情急躁,言語不和時會大喊大叫,嘔吐。有一天,左乳房下方突然感到一點疼痛。之後因過度勞累和惱怒,感覺腹部有穢氣衝上,劇烈咳嗽並吐血,有時也會乾咳無痰,發作像瘧疾一樣。曾用治療瘧疾、痰症和氣症的方法治療,但都無效。我診治後,發現脈象浮細,略帶弦脈而快速。
我判斷這是脾土虛弱,肝木旺盛。性情急躁易怒導致肝火旺盛,所以左乳房下方疼痛是肝氣鬱結;穢氣上衝是肝火凌犯脾胃而逆上;吐血是肝臟被火擾亂,無法藏血;咳嗽是肺金失養,又受肝火克制;嘔吐是脾虛不能運化,飲食積滯成痰;寒熱交替是水火不平衡。因此,治療應當瀉肝木之實,補脾土之虛,清肺金之燥,以期痊癒。
於是,我使用了青皮、山梔各七分,白芍、黃耆、麥門冬各一錢,阿膠、歸身各七分,甘草、五味子各五分,白朮半錢,人參三錢,煎服一個多月,諸症皆消。
另一位三十多歲的人,形體消瘦,咳嗽,吐痰有時帶血。飲食無味,容易受風寒,走路喘促,夜裡夢多,還有疝氣。曾用芩連二陳湯、四物湯降火、清肺等方法治療,初期有效,但時間久了就不見效。他請我診治,脈象浮弱無力而緩,右手脾經部位濡弱而略帶弦脈。
我判斷這是脾虛。脾屬土,是肺的母臟,脾虛則肺失養,所以咳嗽;肺主皮毛,失養則皮毛疏鬆,容易受風寒;脾又是心的子臟,子虛則奪母之氣以自養,母亦虛,所以夜裡睡不安穩。脾屬濕,濕邪喜向下流,所以導致肝臟出現疝氣,且疝氣不痛,屬於濕邪所致。因此,治療應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補脾為君,阿膠、麥門冬、黃芩清肺養心為臣,川芎、陳皮、山楂散結去濕為佐,煎服後療效顯著。之後,改用人參四錢,黃耆三錢,白朮半錢,茯苓一錢,桂枝一錢,服用後病情穩定。
謝大尹,四十歲,因房事過度,患咳嗽吐血,頭暈腳軟,口臭遺精,有時感覺像冷水滴在身上幾滴,來找我診治。脈象濡緩而弱,唯獨左關脈沉微,按之不應。
我判斷這是氣虛。有人認為房勞、咳血、遺精都是血病,左關脈沉微也主血病,而且肥胖體質和面色蒼白的人多氣虛,但他面色蒼紫,為何是氣虛呢?我解釋說:初期疾病傷及腎臟,經書記載腎是胃的關隘,關隘失守,胃也受傷,所以氣機壅滯逆亂,血隨氣逆而咳血。經書還記載,二陽之病(腸胃病)會影響心脾,男子精少,女子月經不調。
腸胃疾病必然影響心脾,所以遺精也與胃氣不足有關。左手關脈,細分來說屬肝主血;概括來說,兩寸脈都主上焦,觀察心肺;兩關脈都主中焦,觀察脾胃;兩尺脈都主下焦,觀察肝腎,所以左關脈也可以觀察脾胃的疾病。古人治病,有的憑症狀,有的憑脈象,有的憑面色。現在要根據症狀和脈象,進行氣虛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