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石山醫案》~ 卷之下 (3)
卷之下 (3)
1. 耳膿
一人年近六十,面色蒼白,病左耳聾三十年矣。近年來或頭左邊及耳皆腫潰膿,膿從耳出甚多,時或又腫復膿。今則右耳亦聾,屢服祛風去熱逐痰之藥不效。
予診,左手心脈浮小而駛、肝腎沉小而駛,右脈皆虛散而數,此恐乘輿遠來,脈未定耳。來早脈皆稍斂不及五至,非比日前之甚數也。
夫頭之左邊及耳前後,皆屬於少陽也。經曰:少陽多氣少血。今用風藥、痰藥類皆燥劑。少血之經,又以燥劑燥之,則血愈虛少矣。血少則澀滯,澀滯則壅腫,且血逢冷則凝,今復以寒劑凝之,愈助其壅腫,久則鬱而為熱,腐肉成膿,從耳中出矣。漸至右耳亦聾者,脈絡相貫,血氣相依,未有血病而氣不病也,是以始則左病而終至於右亦病矣。
況病久氣血已虛耳,人年六十,血氣日涸;而又出久勞傷氣血,又多服燥劑以損其氣血,膿又大泄,已竭其氣血,則虛而又虛可知矣。以理論之,當以滋養氣血,氣血健旺,則運行有常,而病自去矣。否則不惟病且不除,而腦癰耳疽抑亦有不免矣。
以人參二錢,黃耆二錢,歸身、白朮、生薑各一錢,鼠黏子、連翹、柴胡、陳皮各六分,川芎、片芩、白芍各七分,甘草五分,煎服數十帖而安。
白話文:
有位年近六十的人,他的臉色非常蒼白,左耳已經失聰長達三十年。近幾年,他的左側頭部和耳朵開始出現腫脹並化膿,膿液從耳朵大量流出,有時候這種情況會反覆出現。現在,他的右耳也開始失聰,他嘗試過多次服用祛風、清熱和化痰的藥物,但都沒有見效。
經過我的診斷,發現他的左手心臟和肝腎部位的脈象浮動且急促,右手的脈象則呈現虛弱、散亂且頻率高,這可能是因為他長途跋涉來看診,脈象尚未穩定。第二天早上再診,脈象已經稍微收斂,不到每分鐘五次,與前幾天的高頻率相比已有改善。
人的左側頭部和耳朵周圍,都屬於少陽經的範疇。根據經典所說,少陽經的特點是氣多血少。目前使用的風藥和化痰藥,大多具有燥性。對於血少的經絡,再使用乾燥的藥物,就會讓血液更顯不足。血液不足會導致血液流動受阻,血液流動受阻又會引發腫脹,而且血液遇冷容易凝固,再用寒涼的藥物使其凝固,就會加重腫脹的情況,長期下來,淤積的熱氣會腐蝕肌肉形成膿包,膿液從耳朵流出來。漸漸地,右耳也開始失聰,這是因為身體的脈絡相互連接,氣血互相依存,不可能出現血病而不影響到氣,所以開始是左耳生病,最終右耳也跟著生病了。
況且,長期患病已經讓他的氣血虛弱,人到了六十歲,氣血本就日益乾涸;再加上他長期勞累傷害氣血,又過度服用燥性藥物進一步損耗氣血,膿液的大量流失,更是耗盡了他的氣血,可以想像他已經虛弱到極點。從理論上來說,應該要滋補氣血,讓氣血變得強壯,氣血運行正常,疾病自然就會離他而去。否則,不僅疾病無法根治,甚至可能引發腦炎、耳瘡等更嚴重的疾病。
我建議他服用人參、黃耆各二錢,當歸身、白朮、生薑各一錢,鼠黏子、連翹、柴胡、陳皮各六分,川芎、片芩、白芍各七分,甘草五分,煎煮成藥湯,連續服用數十帖,病情便會有所好轉。
2. 腹痛
一孺人年近五十,病腹痛。初從右手指冷起,漸上至頭,則頭如冷水澆灌,而腹痛大作,痛則遍身大熱,熱退則痛亦止,或過食或不食皆痛。每常一年一發,近來二三日一發,遠不過六七日,醫用四物加柴胡、香附不應;更醫用四君加木香、檳榔亦不效;又醫用二陳加紫蘇、豆蔻;又用七氣湯等劑皆不效。
予診,脈皆微弱,似有似無,或一二至一止,或三五至一止,乃陽氣大虛也。以獨參五錢,陳皮七分,煎服十餘帖而愈。
夫四肢者,諸陽之末;頭者,諸陽之會。經曰陽虛則惡寒,又曰一勝則一負。陽虛陰往,乘之則發寒;陰虛陽往,乘之則發熱。今指稍逆冷上至於頭,則陽負陰勝可知矣。陽負則不能健運,而痛大作。痛作而復熱者,物極則反也。及其陰陽氣衰,兩不相爭,則熱歇而痛亦息矣。
況脾胃多氣多血經也。氣能生血,氣不足則血亦不足。仲景曰血虛氣弱,以人參補之。故用獨參湯,服而數年之痛遂愈矣。
白話文:
一位女士年近五十,患有腹痛的毛病。起初,她的病症是從右手手指感到冰冷開始,然後這種冷感逐漸向上蔓延至頭部,到頭部時,她感覺像是被冷水澆灌一樣,同時腹部劇烈疼痛。當她感到疼痛時,全身會發出高熱,但熱度退去後,腹痛也會隨之停止。無論是吃太多或根本沒吃東西,都會引發腹痛。過去,這種情況一年只發生一次,但最近病情加重,每隔二到三天就發作一次,最長也不過間隔六七天。醫生先後使用了四物湯加柴胡和香附、四君子湯加木香和檳榔,甚至二陳湯加紫蘇和豆蔻,以及七氣湯等各種藥方,但都沒有改善病情。
我為她診斷,發現她的脈搏非常微弱,有時甚至出現間歇性停頓,這是典型的陽氣大虛症狀。我開出了獨參湯,用五錢的獨參和七分的陳皮,讓她煎服十多帖後,病情終於有所好轉。
四肢是身體陽氣的末端,頭部則是所有陽氣的匯聚處。根據中醫理論,陽氣虛弱會使人畏寒,而陰陽之間的相互制約,會導致一方強盛時,另一方就會相對衰退。現在她的手指到頭部都感到冰冷,這表明她的陽氣已經衰退,陰氣佔據了優勢。陽氣衰退,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腹部劇烈疼痛。當疼痛達到極限時,身體會出現反向反應,即產生高熱。等到陰陽兩氣都衰弱,不再相互爭鬥,熱度和疼痛也就隨之消失。
此外,脾胃是氣血旺盛的臟腑。氣能生成血,如果氣不足,那麼血也會不足。張仲景曾說,當血氣虛弱時,應該用人參來補充。因此,我開出獨參湯,患者服用後,多年來的腹痛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。
3. 淋
一人年逾三十,神色怯弱。嘉靖八年客外,七月患熱淋,諸藥不效,至十一月行房方愈。九年正月復作,亦行房而愈。至三月傷寒,咳嗽有痰,兼事煩惱,延至十月少愈,後復作,服蘆吸散而愈。但身熱不解,因服小便,腹內膨脹,小腹作痛。後又因晚臥,左脅有氣觸上,痛不能睡,飲食減半,四肢無力。
食則腹脹痛或瀉,兼胸膈飽悶。口舌乾燥,夜臥盜汗。從腰已下常冷,久坐腰痛腳軟,手心常熱。
診其左手心脈浮數而滑,腎肝二脈沉弱頗緩,右手肺脈浮虛而駛,脾脈偏弦而駛,命門散弱而駛。第二日再診,心肝二脈細軟,稍不見駛矣。腎脈過於弱,肺脈浮軟,亦不見駛。脾脈頗軟,命門過浮略堅。
予曰:膀胱者,津液之府,氣化出焉。淋者,由氣餒不能運化,故津液鬱結為熱而然也。房後而愈者,則鬱結流利而熱解矣。三月天日和煦,何得傷寒?多由肺氣不足,莫能護衛皮毛,故為風邪所襲,鬱熱而動其肺,以致痰嗽也。得蘆吸散而愈者,以辛溫豁散其痰與熱也。嗽止、身熱不退者,因嗽久肺虛,肺虛則脾弱,脾肺之氣不能榮養皮肉,故熱作也。
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,又曰脾胃喜溫而惡寒。今服小便之寒涼,寧不愈傷其脾肺耶?是以腹脹作痛,脅氣觸上,或瀉或汗種種諸病,皆由損其脾肺也。而脈時或變易不常者,亦由氣血兩虛,虛而為盈,難乎有常矣。
遂用參、耆各一錢,茯苓、白朮各一錢,歸身、牛膝各七分,厚朴、陳皮、木香、甘草各五分,薄桂三分。煎服二十餘帖,諸症悉退。
後因解頭勞倦,諸症復作。來就予治,脈與前頗同,但不數不駛而已。仍用參、耆各三錢,麥門冬、歸身、厚朴、枳實、甘草、黃芩等劑而愈。
白話文:
有一個人已經超過三十歲,看起來精神比較虛弱。在嘉靖八年的外出期間,他在七月時得了熱淋(一種尿路感染),各種藥物治療都沒有效果,直到十一月進行了性行爲後病情才得以緩解。到了九年正月,他的病再次發作,也是通過性行爲治好了。然而到了三月,他感染了傷風感冒,咳嗽且有痰,加上生活中的煩惱,病情一直拖到十月才稍微好轉,後來病情再次復發,服用了蘆吸散(一種中藥)後病情得到控制。但是身體的熱度始終沒有消退,他因爲服用了小便(可能指某種藥物或偏方),腹部開始膨脹,小腹疼痛。之後,由於晚上睡覺姿勢不當,左邊脅部有氣體往上頂,疼痛得無法入睡,飲食減少了一半,四肢無力。
吃飯後腹部會脹痛或腹瀉,同時伴有胸口飽悶感。口乾舌燥,夜晚睡覺時盜汗。腰部以下經常感到寒冷,長時間坐着腰疼腳軟,手心常常發熱。
診斷他的脈象,左手心脈浮數而滑,腎肝兩脈沉弱且緩,右手肺脈浮虛而急,脾脈偏弦且急,命門脈散弱且急。第二天再次診斷,心肝兩脈細軟,稍有好轉,不再那麼急促。腎脈過弱,肺脈浮軟,也沒有那麼急促。脾脈較爲柔軟,命門脈過浮略硬。
我說:膀胱是體內水分代謝的主要器官,氣化作用在此進行。淋病,是由氣餒(氣虛)導致不能正常代謝水分,所以水分積聚變成熱氣,從而引發病症。性行爲後病情緩解,是因爲積聚的熱氣隨着精液排出體外,使得熱氣得以解除。三月天氣溫和,怎麼會受涼感冒?主要是因爲肺氣不足,不能保護皮膚,所以被風邪侵襲,熱氣影響到肺部,引起咳嗽和痰。服用蘆吸散後病情好轉,是因爲藥物辛溫散寒,幫助散去痰和熱氣。咳嗽停止後,身體熱度沒有消退,是因爲長期咳嗽導致肺虛,肺虛則脾弱,脾肺兩髒的氣血不能滋養肌膚,所以體溫持續升高。
古籍記載,受寒飲冷會傷害肺部,又說脾胃喜歡溫暖而不喜歡寒冷。現在服用的小便藥物性質寒涼,難道不會進一步傷害脾肺嗎?因此腹部脹痛,脅部有氣體上衝,或腹瀉或出汗等各種症狀,都是因爲脾肺受損造成的。脈象時有變化,也是因爲氣血兩虛,虛則變實,很難保持常態。
於是,我使用了人參、黃芪各一錢,茯苓、白朮各一錢,當歸身、牛膝各七分,厚朴、陳皮、木香、甘草各五分,薄桂三分。熬製藥湯,連續服用二十多劑,所有症狀都得到了緩解。
後來,他因爲過度勞累,各種症狀再次出現。來找我診治,脈象與之前相似,只是不再那麼急促。我仍然使用了人參、黃芪各三錢,麥門冬、當歸身、厚朴、枳實、甘草、黃芩等藥劑,最終病情得到控制。
4. 五志
書曰:五志過為病,非藥可治,須以情勝。古今方書多略而不言,遇有此疾,無例可推。因搜求前賢治例,著之於後,以示將來者焉。
如怒傷肝,肝屬木,怒則氣並於肝,而脾土受邪,木太過則肝亦自病;喜傷心,心屬火,喜則氣並於心,而肺金受邪,火太過則心亦自病;悲傷肺,肺屬金,悲則氣並於肺,而肝木受邪,金太過則肺亦自病;恐傷腎,腎屬水,恐則氣並於腎,而心火受邪,水太過則腎亦自病;思傷脾,脾屬土,思則氣並於脾,而腎水受邪,土太過則脾亦自病。
寒傷形,形屬陰,寒勝血則陽受邪,寒太過則陰亦自病;熱傷氣,氣屬陽,熱勝寒則陰受病,熱太過則陽亦自病。
凡此數者,更相為治。故悲可以治怒,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;喜可以治悲,以謔浪褻狎之言戲之;恐可以治喜,以逼遽死亡之言怖之;怒可以治思,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;思可以治恐,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。凡此五者,必詭譎怪詐,無所不至,然後可以動人耳日,易人視聽,若胸中無材器之人亦不能用此法也。熱可以治寒,寒可以治熱,逸可以治勞,習可以治驚。
經曰驚者平之。夫驚以其忽然而遇之也,使習見習聞,則不驚矣。惟勞則氣耗,恐則氣奪者,為難治。喜者少病,百脈舒和之故也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中的「五志」理論,認為情緒過度會對身體造成影響,這種情況並非單純服藥就能治療,必須透過調整情緒來改善。古代的醫書大多略過了這部分,當遇到這種疾病時,就沒有參考案例可循。因此,作者搜尋前人的治療案例,將其記錄下來,希望未來的人能有所借鏡。
例如,生氣會傷害肝臟,肝臟屬木,當人生氣時,氣會集中在肝,導致脾臟(屬土)受到影響,因為木過盛,連肝臟本身也會受損;開心得過頭會傷心,心臟屬火,當人開心得過頭,氣會集中在心臟,導致肺部(屬金)受到影響,因為火過盛,連心臟本身也會受損;過度悲傷會傷肺,肺部屬金,當人過度悲傷,氣會集中在肺,導致肝臟(屬木)受到影響,因為金過盛,連肺部本身也會受損;過度恐懼會傷腎,腎臟屬水,當人過度恐懼,氣會集中在腎,導致心臟(屬火)受到影響,因為水過盛,連腎臟本身也會受損;過度思考會傷脾,脾臟屬土,當人過度思考,氣會集中在脾,導致腎臟(屬水)受到影響,因為土過盛,連脾臟本身也會受損。
寒冷會傷害身體,身體屬陰,當寒冷過盛,血液就會受影響,因為寒氣過盛,連陰也會受損;過度的熱會傷害氣,氣屬陽,當熱氣過盛,寒冷就會受影響,因為熱氣過盛,連陽也會受損。
這些情緒與身體的影響,彼此之間是互相制衡的。所以,悲傷可以治療生氣,用令人悲痛的話語來感動他;開心可以治療悲傷,用輕浮玩笑的話語來逗樂他;恐懼可以治療開心,用突然死亡的話語來嚇唬他;生氣可以治療過度思考,用侮辱欺騙的話語來刺激他;思考可以治療恐懼,用專注一事,忘記其他事情的話語來轉移他的注意力。這些方法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和技巧,才能達到效果,否則無法讓人改變視聽。另外,熱可以治療寒,寒可以治療熱,休息可以治療勞累,習慣可以治療驚嚇。
經典中提到,驚嚇可以透過習慣來緩解。因為驚嚇通常是突然遭遇的,如果經常接觸或聽到,就不會感到驚訝了。只有過度勞累和過度恐懼是最難治療的。開心的人很少生病,這是因為開心能讓全身的血液流暢,身體和諧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