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靜香樓醫案》~ 上卷 (2)
上卷 (2)
1. 類中門
類中偏左,於法為逆,猶幸病勢尚輕,可以緩圖取效。原方補少通多,最為合理。惟是陽脈則緩,陰脈則急,所以指節能屈不能伸,此亦病之關鍵處,不可忽也。經云:肝苦急,宜食甘以緩之。於前方中增進陰藥之甘潤者一二,更為美備。
白話文:
病症傾向於左邊,按照中醫理論,這是逆症,還好病勢還不嚴重,可以慢慢治療。原來的藥方補陽藥少,通便藥多,是最合理的。但是陽脈緩慢,陰脈急促,所以手指只能彎曲而無法伸直,這也是病情關鍵所在,不可忽視。經典醫書上說:肝氣苦澀急躁,應食用甘甜的食物來緩和。在原方中再增加一兩味陰藥的甘潤藥材,會更加完美。
人參,茯苓,半夏,白朮,炙草,橘紅,麥冬,竹瀝,薑汁
白話文:
-
人參:補氣強身
-
茯苓:利水滲溼
-
半夏:化痰消食
-
白朮:健脾益氣
-
炙草:止咳化痰
-
橘紅:理氣化痰
-
麥冬:滋陰潤肺
-
竹瀝:清熱化痰
-
薑汁:驅寒溫中
詒按:此六君加麥冬、竹瀝、薑汁也。
再診:加當歸
脈虛而澀,左半手足麻痹,食不知味。此氣血不能運行周體,乃類中之漸也。
白話文:
依照指示加上麥冬、竹瀝、姜汁。
再次診斷:加上當歸。
脈象虛弱且澀,左側手腳麻木,飲食無味。這是氣血無法運行全身,是類似中風的初期表現。
桂枝,茯苓,歸身,半夏,炙草,黃耆,天麻,首烏
詒按:滋養疏化,虛實兼到。
白話文:
桂枝:溫經散寒止痛的藥材
茯苓:利水滲濕的藥材
歸身:補血活血的藥材
半夏:化痰止咳的藥材
炙草:清熱解毒的藥材
黃耆:補氣固表的藥材
天麻:祛風止痙的藥材
首烏:補肝益腎烏髮的藥材
內風本皆陽氣之化,然非有餘也,乃二氣不主交合之故。今形寒跗冷,似宜補陽為是。但景岳云:陽失陰而離者,非補陰無以攝既散之元陽。此證有升無降,舌絳牽掣,喑不出聲,足躄不堪行動。當與河間肝腎氣厥同例,參用丹溪虎潛法。
白話文:
內風本質上是陽氣的變化,但並非陽氣過剩,而是陰陽無法正常交合所致。現在形體寒冷,足部冰冷,似乎應當溫補陽氣才對。然而,景嶽卻說:陽氣失去陰氣的約束而離散,必須補陰才能收束已經渙散的元陽。這個證狀表現為升多降少,舌頭發紅而牽扯不利,聲音嘶啞無法言語,足部痺痛無法行走。應該按照河間的肝腎氣厥論治,同時參考丹溪的虎潛法。
熟地,萸肉,牛膝,鎖陽,虎骨,龜板
詒按:持論明通,立方簡當。
白話文:
-
熟地黃:滋陰補血
-
萸肉:溫腎壯陽
-
牛膝:強筋活絡,利尿通淋
-
鎖陽:補腎壯陽,強筋骨
-
虎骨:強筋骨,壯陽補腎(已禁用,請勿使用)
-
龜板:滋陰潛陽,補腎強骨
再診:地黃飲子去附子,加鹿鞭子,煎膠打丸。
熱風中絡。口歪、舌謇、咽痛。治以清滋。
白話文:
再次診視:去掉地黃飲中的附子,加上鹿鞭子,煎熬成膠狀,製成丸劑。
羚羊角,玄參,鉤藤,甘菊,甘草,石菖蒲,生地,竹瀝
白話文:
羚羊角
玄參
鉤藤
甘菊
甘草
石菖蒲
生地黃
竹瀝
再診:生地,阿膠,麥冬,知母,貝母,甘菊,甘草,玄參
白話文:
再次診療開方:
- 生地黃:涼血滋陰
- 阿膠:補血滋陰
- 麥冬:滋陰潤肺
- 知母:清熱滋陰
- 貝母:清熱化痰
- 甘菊:清熱解毒
- 甘草:調和藥性
- 玄參:清熱涼血
三診:咽喉干痛。滋清不愈,宜從降導。
腎氣丸,淡鹽湯送下
詒按:先清之,繼滋之,終用引火下行之法。步伐井然,凌躐急功者,可取法焉。
白話文:
第三次診治:咽喉乾燥並且疼痛。滋陰清熱後仍未康復,應該採用引導火氣下降的方法。
服用腎氣丸,用淡鹽水送服。
評註:先清熱,然後滋陰,最後使用引導火氣下行的方法。步驟井然有序,對於那些急於求成的人,可以作為借鑒。
方書每以左癱屬血虛,右瘓屬氣虛。據述頻年已來,齒疼舌赤,常有精濁。納穀如昔,卒然右偏,肢痿舌強,口喎語謇,脈浮數動。此乃肝腎兩虛,水不涵木,肝風暴動,神必昏迷。河間所謂肝腎氣厥,舌喑不語,足痱無力之證。但腎屬坎水,真陽內藏,宜溫以攝納,而肝藏相火內寄,又宜涼以清之。溫腎之方,參入涼肝,是為複方之用。
白話文:
中醫古籍經常把左半身癱瘓歸因於血虛,右半身癱瘓歸因於氣虛。根據近年來的觀察,有牙痛和舌頭發紅的症狀,還經常有精液混濁的現象。食量一切正常,突然右半身出現偏癱,肢體無力,舌頭僵硬,嘴巴歪斜,言語不清楚,脈絡浮動而快速。這是因為肝腎氣血兩虛,腎水不能滋養肝木,導致肝風暴發,神志不清。就像河間醫家所說的肝腎氣厥,患者舌頭發黑不會說話,雙腳浮腫無力。但是,腎屬坎水,陽氣內藏,需要溫補來修復;而肝藏相火內寄,又需要清涼來緩解。因此,在溫補腎氣的方劑中加入清涼肝火的藥材,構成複方,以對症下藥。
地黃飲子去桂附,加天冬,阿膠
詒按:即古法而化裁之。參詳脈證,斟酌盡善。
寒熱後,邪走手少陰之絡,猝然不語,肩背牽引不舒。宜辛以通之。
白話文:
地黃飲去桂枝、附子,加天冬、阿膠,是根據古方而修改的,需要根據脈證情況仔細斟酌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這種處方適用於寒熱病後,邪氣侵入手少陰經絡,突然失語,肩背疼痛牽引不適的情況,需要用辛溫藥物來通經活絡。
菖蒲,遠志,甘草,木通,當歸,丹皮,丹參,茯苓
白話文:
- 菖蒲
- 遠志
- 甘草
- 木通
- 當歸
- 丹皮
- 丹參
- 茯苓
詒按:方法輕靈,恰合餘邪入絡治法。
脈濡,按之則弦,右肩及手指麻木,兩腿痠癢,難以名狀。此脾飲肝風,相合為病,乃類中之漸,不可不慎。
白話文:
按照這樣的方法來治療,非常靈活,正好適合用來處理餘邪進入經絡的情況。
脈象濡軟,但按下去則呈弦象,出現右肩和手指麻木,兩腿酸癢,感覺難以形容。這是脾虛內有水飲,加上肝風內動,兩者結合導致的病症,是類似於中風的初期症狀,必須謹慎對待。
首烏,天麻,刺蒺藜,羚羊角,炙草,茯苓,半夏,白芍,丹皮,廣皮,薑汁和竹瀝泛丸
白話文:
何首烏、天麻、蒺藜、羚羊角、炙甘草、茯苓、半夏、白芍、丹皮、廣皮,加入薑汁和竹瀝製成丸劑。
詒按:以二陳、薑汁、竹瀝除痰飲,以丹、芍、羚、蒺、首烏、天麻治肝風,兩層俱到。就見證論,歸身、牛膝、橘絡,亦可加入。
白話文:
我認為:用「二陳湯」、「薑汁」、「竹瀝」來化痰除飲;用「丹參」、「芍藥」、「羚羊角」、「蒺藜」、「首烏」、「天麻」來治療肝風;這兩種方法都比較全面。從經驗來說,「歸身」、「牛膝」、「橘絡」也可以加入使用。
2. 痿痹門
脈虛而數,兩膝先軟後腫,不能屈伸。此濕熱乘陰氣之虛而下注,久則成鶴膝風矣。
白話文:
脈搏虛弱且頻率快,兩膝最初感到無力接著腫脹,無法正常彎曲和伸展。這是濕熱趁著體內陰氣虛弱時向下影響所致,時間久了就會形成鶴膝風。
生地,牛膝,茯苓,木瓜,丹皮,薏仁,山藥,萸肉,澤瀉,萆薢
白話文:
生地:生地黃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降火的功效。
牛膝:牛膝根,具有活血通絡、強筋健骨的功效。
茯苓:茯苓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木瓜:木瓜,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丹皮:丹皮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降火的功效。
薏仁:薏仁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胃的功效。
山藥:山藥,具有補脾益氣、健腎固精的功效。
萸肉:萸肉,具有溫腎壯陽、補益肝腎的功效。
澤瀉:澤瀉,具有利水滲濕、清熱利尿的功效。
萆薢:萆薢,具有利水滲濕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詒按:正虛著邪,故補散宜並用。濕而兼熱,故滋燥不可偏。此以六味治陰虛,增入牛膝、木瓜、薏仁、萆薢以除濕熱,所謂虛實兼顧也。
白話文:
吳詒山補充:陰虛體質容易受邪氣侵襲,因此補益和散邪的藥物需同時使用。患者同時有濕熱症狀,所以滋陰和燥濕的藥物不能偏廢。這個方劑以「六味地黃丸」治療陰虛,再加入牛膝、木瓜、薏仁、山藥等藥物以去除濕熱,這就是所謂的「虛實兼顧」。
3. 內風門
肢麻頭運,此肝病也。便溏食減,脾亦病矣。宜節勞養氣,毋致風動為佳。
白話文:
四肢麻木、頭暈,這是肝有問題。大便稀溏、食慾減少,脾也有問題了。應該節制勞累,養好元氣,不要讓風邪侵入才好。
羚羊角,白朮,刺蒺藜,茯苓,炙草,天麻,白芍,廣皮
白話文:
- 羚羊角
- 白朮
- 蒺藜
- 茯苓
- 生甘草
- 天麻
- 白芍藥
- 柑皮
詒按:肝脾兩治,方法周到。
眩運嘔惡胸滿,小便短而數,口中乾。水虧於下,風動於上,飲積於中,病非一端也。
白話文:
肝和脾要一起治療,方法要周全。
頭暈、噁心、胸悶、小便少而頻繁、口乾。這是因為身體下面的水分不足,上面有風氣上升,中間有飲水停積,病情不是只有一種。
羚羊角,細生地,鉤勾,天麻,茯苓,廣皮,半夏,竹茹
白話文:
羚羊角,碾成細粉;鉤吻,天麻,茯苓,廣皮,半夏,竹茹
詒按:病非一端,方欲打成一片,非熟於制方之義者不能。擬再增生牡蠣。
再診:前方去生地,加麥冬
白話文:
再診斷後:之前的處方去掉生地,加入麥冬。在此之前還提到,疾病並非只有一種原因,想要全面治療,如果不是對製方原則非常熟悉的人是做不到的,打算再增加使用牡蠣。
三診:人參,茯苓,麥冬,羚羊角,天麻,半夏,炙草,石斛,廣皮
白話文:
三診:
人參: 補氣益血 茯苓: 健脾利水 麥冬: 滋陰潤肺 羚羊角: 滋陰補腎 天麻: 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 半夏: 化痰止咳 炙草: 清熱解毒,止咳平喘 石斛: 滋陰養胃 廣皮: 清熱利尿
肝陰不足,則火動生風,脾失健運,則液聚成痰。調理肝脾,當漸愈也。
半夏,茯苓,廣皮,鉤勾,生地,竹瀝,麻仁汁
詒按:案屬通論。方中宜加用白芍,方能顧到肝經。
再診:和養中氣。
白話文:
肝陰不足就會導致肝火上升,引發風邪;脾臟運化功能失調,就會導致體內津液積聚成痰。只要調養好肝脾,就能慢慢痊癒。
這個方子裡有半夏、茯苓、廣皮、鉤藤、生地、竹瀝和麻仁汁。
建議添加白芍,這樣才能更好地滋養肝經。
下次就診時,應當著重於調養中氣。
人參,陳皮,生穀芽,石斛,茯苓,木瓜
白話文:
-
人參:一種藥用植物,具有補氣益血的功效
-
陳皮:橘皮經過乾燥後製成的中藥材,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
-
生穀芽:發芽的穀物,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
-
石斛:一種蘭科植物,具有滋陰清熱的功效
-
茯苓:一種真菌,具有利尿健脾的功效
-
木瓜:一種水果,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
肝陽化風,逆行脾胃之分,胃液成痰,流走肝膽之絡。右腿麻痹,胸膈痞悶,所由來也。而風火性皆上行,故又有火升氣逆鼻衄等證。此得之飢飽勞郁,積久而成,非一朝一夕之故也。治法清肝之火,健脾之氣,亦非旦夕可圖也。
白話文:
肝氣上升化為風,逆行脾胃之間,胃液凝聚成痰,流入肝膽經絡。這會導致右腿麻木、胸膈痞悶。
此外,風火性質都向上升,所以還會有火氣上沖、氣喘、流鼻血等症狀。
這些病症是因飢飽不節、勞累憂鬱等因素長時間累積造成的,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。
治療方法是清肝火,健脾氣,但這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。
羚羊角,廣皮,天麻,甘草,枳實,半夏,茯苓,白朮,麥冬
白話文:
**羚羊角:**羚羊角,是一種中藥材。
廣皮: 廣東地區特有的一種植物的根皮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天麻: 天麻,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。
甘草: 甘草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枳實: 枳實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行氣消積的功效。
半夏: 半夏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化痰止嘔的功效。
茯苓: 茯苓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。
白朮: 白朮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麥冬: 麥冬是一種中草藥,具有養陰潤肺的功效。
詒按:持論明通,立方周匝,看似平淡無奇,實非老手不辦。亦當加入白芍。
此肝風挾痰上逆之證,肢冷自汗,有似陽脫,實非脫也。目與唇口牽引,時復歌笑。治宜先卻邪氣,而後養正。
白話文:
編者按:這篇文章論點清晰透徹,方劑的配伍全面周到,看起來平實無華,實際上若非經驗豐富的老手是無法做到的。也應該加入白芍。
這是肝風夾雜痰飲向上逆犯的症狀,四肢冰冷並且自汗,看起來好像陽氣要脫散,但實際上並不是脫散。眼睛和嘴唇會不自主地抽動,時常不由自主地歌唱或笑。治療應當先去除邪氣,然後再養正氣。
羚羊角,白茯苓,竹茹,鬱金,半夏,甘草,鉤勾,橘紅
白話文:
白茯苓、竹茹、鬱金、半夏、甘草、鉤藤、橘紅
詒按:治法的當。時復歌笑,是心臟受邪之象。菖蒲、遠志、膽星、清心牛黃丸之類,均可選入。
肝屬風木,性喜沖逆,其變動為振搖強直,其治法宜柔木熄風。
白話文:
醫家評語:治療方法得當,時不時唱歌發笑,這是心臟受到邪氣侵犯的徵兆。菖蒲、遠志、膽星、清心牛黃丸等藥物都可以選擇服用。
細生地,鉤勾,歸身,茯苓,阿膠,天麻,羚羊角,山藥,柏子仁,刺蒺藜
白話文:
細辛、鉤藤、歸身、茯苓、阿膠、天麻、羚羊角、山藥、柏子仁、刺蒺藜
詒按:此方可加木瓜、白芍。
脾失運而痰生,肝不柔而風動,眩運食少所由來也。
白朮,天麻,首烏,廣皮,半夏,羚羊角,茯苓,鉤勾
詒按:案語簡煉,方亦純淨。
四肢稟氣於脾胃,脾胃虛衰,無氣以稟,則為振顫。土虛木必搖,故頭運也。
歸芍六君子湯加黃耆,天麻
詒按:案語說理樸實,立方以扶正為主。似宜再加熄風之品。其所加之黃耆,恐非肝風升動者所宜。
木旺乘土,土氣不宣,痰涎郁聚,傳走經絡,故頭旋腳弱,有似虛象,實則未可徒補也。
首烏,橘紅,茯苓,薏仁,木瓜,鉤藤,刺蒺藜,半夏,炙草
詒按:首烏似嫌其澀,不如用生於術為妥。擬再加牛膝、竹瀝、薑汁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可以加入木瓜和白芍。
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會導致痰濕產生,肝臟失調會導致風邪外動,所以出現頭暈目眩、食慾不振。
白朮、天麻、首烏、廣皮、半夏、羚羊角、茯苓、鉤藤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,功效明確,方劑也十分精煉。
四肢的氣血來源於脾胃,脾胃虛弱,氣血不足,就會導致四肢顫抖。脾土虛弱,肝木就會失衡,所以頭部會出現眩暈。
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和天麻,可以扶正祛邪。不過,黃耆可能不適合治療肝風上擾的眩暈。
肝木過旺克制脾土,脾土氣機不暢,痰濕停滯,沿著經絡傳播,就會導致頭暈目眩、腳軟无力,看起来像是虛症,但實際上不能只用補益之法。
首烏可能偏於澀性,不如用生薑代替更為合適。可以考慮再加入牛膝、竹瀝、薑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