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靜香樓醫案》~ 上卷 (1)
上卷 (1)
1. 內傷雜病門
陰虧於下,陽浮於上。服八味丸不效者,以附子走竄不能收納耳。宜加減法。
白話文:
身體虛寒氣血不足,陽氣浮游在上面。服用八味丸沒有效果,是因為附子藥性太猛,藥效走得太快,無法收納體內。應該採用加減法來調整用藥。
桂都氣丸
詒按:議論精細,可為用藥者開一悟境。
肝陽盛,肝陰虛,吸引及腎,腎亦傷矣。益肝體,損肝用,滋養腎陰,俾水木相榮,病當自愈。
白話文:
肝臟的陽氣過旺,肝臟的陰氣不足,這會影響到腎臟,使得腎臟也受到傷害。應該增強肝臟的物質基礎,減少其功能活動,滋補腎臟的陰氣,使腎水和肝木能夠相互滋養,疾病自然就會康復。
生地,白芍,小薊,赤芍,當歸,血餘,丹皮,阿膠,甘草,茅根
白話文:
生地黃、白芍藥、小薊草、赤芍藥、當歸、血餘炭、丹皮、阿膠、甘草、茅根
詒按:此必因肝火而見血者,故方藥如此。
左關獨大,下侵入尺。知肝陽亢甚,下吸腎陰,陰愈虧則陽益張矣。滋水清肝,乃正法也。
知柏八味丸加天冬,龜板,杞子
詒按:方中似宜再增清肝之品。
陰不足者,陽必上亢而內燔。欲陽之降,必滋其陰,徒恃清涼無益也。
白話文:
這是因為肝火旺盛導致出血,所以用這個藥方。
左關脈搏跳動明顯,並且向下延伸到尺脈,說明肝陽亢盛,向下吸取腎陰,腎陰不足則肝陽更加亢盛。滋養腎陰、清泄肝火,才是正確的方法。
所以這個藥方需要加上天冬、龜板、枸杞。
這個藥方似乎還需要加入一些清肝的藥物。
陰氣不足,陽氣就會亢盛而內熱。想要使陽氣下降,必須滋養陰氣,單靠清涼藥物是沒有用的。
生地,知母,甘草,黑梔,麥冬,玄參,丹皮,地骨皮
詒按:案語精粹,有名雋氣。
白話文:
生生地黃:清熱涼血,滋陰降火
知母:清熱潤燥,養陰生津
甘草:補中益氣,調和諸藥
黑梔:清熱瀉火,涼血止血
麥冬:養陰清熱,潤肺生津
玄參:滋陰清熱,養血降火
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
地骨皮:清熱瀉火,涼血止血
腎精不足,肝火乘之,故有筋攣骨痿,耳竅二陰氣出等證。夫肝火宜泄,腎精宜閉,於一方之中,兼通補之法,庶幾合理,然非旦夕所能奏功也。
白話文:
當腎臟精氣不足時,肝火就會趁虛而入,導致肌肉抽搐、骨頭軟弱、耳朵和生殖器出現陰氣外溢等症狀。一般來說,肝火旺盛時需要瀉火,而腎精不足時需要補腎,在同一種治療方法中同時兼顧補瀉的方法,才能達到合理的效果。不過,這種方法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。
生地,川楝子,茯苓,阿膠,丹皮,女貞子
白話文:
生地:涼血止血
川楝子:清熱燥濕,驅蟲
茯苓:利水滲濕,健脾寧心
阿膠:補血滋陰,止血
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通絡
女貞子:補益肝腎, 烏髮明目
詒按:論病深中肯綮,方中可增白芍、牡蠣。
肝陰不足,肝火偏勝,傷肺則咳,自傷則脅痛。
白話文:
如果按照這看法,疾病診斷得很深入且恰當,處方中可以增加白芍和牡蠣。
肝臟陰液不足,肝火過旺,會傷及肺部導致咳嗽,肝自身受損則會出現脅痛。
阿膠,兜鈴,丹參,炙草,歸身,白芍,玉竹,川斛
白話文:
龜甲膠(阿膠)、細辛(兜鈴)、丹參、炙甘草、當歸身、白芍、玉竹、川貝
詒按:既有脅痛見證,似當兼與通絡清肝,宜加丹皮、山梔、青皮、橘絡、旋覆等味。
白話文:
我的見解:既然有肋部疼痛的症狀,好像應該同時讓氣血通暢、清肝火,建議加上丹皮、山梔、青皮、橘絡、旋覆這些藥材。
咯血脅痛,項下有核,脈數惡熱,咽痛便溏。此肝火乘脾之證,反能食者,脾求助於食,而又不能勝之則痞耳。治在制肝益脾。
白話文:
胸腔或脇肋疼痛,頸部下方有腫塊,脈搏快速且有發熱感,咽喉疼痛,大便溏稀。這屬於肝火侵犯脾胃的證狀,還能進食是因為脾胃虛弱,需要靠進食來幫助消化,但又無法承受過量的食物,因此會出現痞滿症狀。治療方法是抑制肝火,強化脾胃。
白芍,茯苓,川連,牡蠣,炙草,木瓜,益智,阿膠
詒按:論病明快,方中擬加丹、梔、夏枯草。
白話文:
白芍,茯苓,黃連,牡蠣,甘草,木瓜,益智仁,阿膠。
另外提到,根據病情的明確判斷,在處方中打算加入丹皮、梔子、夏枯草。
飲食既少,血去過多,陰氣之傷,蓋已甚矣。茲復憂勞驚恐,志火內動,陰氣益傷,致有心煩、體痛、頭疼等證。是當滋養心肝血液,以制浮動之陽者也。
白話文:
由於飲食不足,失血過多,所以陰氣已經受到嚴重損傷。這時候如果再遭遇憂慮、勞累、驚嚇,就會導致體內心火旺盛,進一步損傷陰氣,引起心煩、身體疼痛、頭痛等症狀。因此,此時應當滋養心肝之血,以抑制亢奮的陽氣。
生地,石斛,麥冬,丹皮,玄參,知母,茯苓,甘草
詒按:肝陰既虧,肝火上升,宜再加歸、芍,以滋養之,羚羊、菊、梔,以清泄之。
白話文:
生地、石斛、麥冬、丹皮、玄參、知母、茯苓、甘草。
肝臟陰虛已經不足,肝火上昇,應該再加入當歸和白芍來滋養,以及羚羊角、菊花、梔子來清熱降火。
肝臟失調,侵脾則腹痛,侮肺則乾咳,病從內生,非外感客邪之比。是宜內和臟氣,不當外奪衛氣者也。但脈弱而數,形瘦色槁,上熱下寒,根本已漓,恐難全愈。
白話文:
肝臟失衡,會影響脾臟導致腹痛,損傷肺部導致乾咳。這種病症是由內部因素引起的,與外在邪氣入侵不同。應該調和內部的臟腑之氣,而不是過度耗損體表的衛氣。不過,此人脈象虛弱且頻率快,身體消瘦、面色枯槁,身體上部有熱,下部有寒,身體的根本已經衰弱,恐怕難以完全康復。
歸身,白芍,炙草,茯苓,桂枝,飴糖
詒按:此內補建中法,宜於腹痛,而不宜於乾咳。宜加清肝保肺之味,乃為周匝。
形盛脈充,兩尺獨虛,下體麻痹,火浮氣急。此根本不固,枝葉雖盛,未足恃也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以補益中焦為主,適合治療腹痛,但不適合乾咳。應該加入清肝潤肺的藥物,才能達到全面的效果。
如果患者身體強壯,脈象有力,但兩尺脈卻虛弱,下肢麻痺,呼吸急促,說明雖然表象看似健康,但根本虛弱,並不可靠。
熟地,山藥,沙苑,杞子,丹皮,茯苓,桑椹,牛膝
詒按:如此脈證,似可參用腎氣法以溫攝之。
白話文:
- 當歸(熟地):補血養陰
- 山藥:健脾益胃
- 沙苑(沙苑子):滋陰潤肺
- 枸杞:滋補肝腎
- 丹皮:清熱涼血
- 茯苓:利水滲濕
- 桑椹:養血明目
- 牛膝:強筋壯骨
真陽以腎為宅,以陰為妃,腎虛陰衰,則陽無偶而蕩矣。由是上炎則頭耳口鼻為病,下走則膀胱二陰受傷。自春及秋,屢用滋養清利之劑,欲以養陰,而適以傷陽,不能治下,而反以戕中。內經所謂熱病未已,寒病復起者是也。鄙意擬以腎氣丸,直走少陰,據其窟宅而招之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之道也。
白話文:
腎臟是陽氣的居所,陰氣是它的配偶。如果腎氣不足,陰氣衰竭,那麼陽氣就會失去配偶而散亂。這樣,陽氣就會向上運行,導致頭部、耳部、口部和鼻部的疾病;向下運行,會損傷膀胱和陰部。從春天到秋天,人們經常使用溫補清熱的藥物,希望滋養陰氣,但是這樣卻會損傷陽氣。它們無法治療下半身的疾病,反而會損害身體的中央。內經中提到的「熱病未愈,寒病又起」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我的建議是使用腎氣丸,直接作用於少陰經,直搗它的老巢,召回陽氣,這符合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的原理。
所慮者,病深氣極,藥入不能制病,而反為病所用,則有增劇耳。
腎氣丸
詒按:立論透切,醫案中僅見之作。
白話文:
所擔心的是,病情深重,氣息將盡,藥物進入體內無法控制病情,反而被病情所影響,使得病情更加嚴重。
腎氣丸
評論認為:這是一個透徹精確的論點,在醫學案例中是罕見的見解。
真陽氣弱,不榮於筋則陰縮,不固於里則精出,不衛於表則汗泄。此三者,每相因而見,其病在三陰之樞,非後世方法可治。古方八味丸,專服久服,當有驗也。
白話文:
當人體陽氣不足時,不能滋養筋骨,就會導致筋縮。不能固守於體內,就會導致精氣外泄。不能保護身體表面,就會導致汗液洩散。這三種情況往往同時出現,其病根在於人體陰陽平衡之樞紐,不是後世所傳的方法可以治好的。古方八味丸,專門服用,長期服用,必定能看到效果。
八味丸
詒按:見識老到,議論明確,此為可法可傳之作。
胃寒背冷,食入則倦,喜溫惡清。以背為陽位,胃為陽土,土寒則食不運,陽傷則氣不振也。治宜溫養陽氣。
白話文:
八味丸
我認為:這篇文章見解成熟,論點清晰,是可以學習和傳承的好作品。
如果出現胃部寒冷、背部感覺冷的症狀,吃東西後容易感到疲倦,喜歡溫熱而害怕清冷。因為背部屬於陽的位置,胃是陽性的臟器,當胃寒時食物就不能很好地消化,陽氣受損則會導致氣力不足。治療上應該注重溫補陽氣。
人參,桂枝,益智仁,厚朴,炮姜,茯苓,炙草,白朮
詒按:此溫中和氣,平正通達之方。
白話文:
人參、肉桂、益智仁、厚朴、炮製的生薑、茯苓、炙製的甘草、白朮
中氣虛寒,得冷則瀉,而又火升齒衄。古人所謂胸中聚集之殘火,腹內積久之沉寒也。此當溫補中氣,俾土厚則火自斂。
白話文:
內臟虛弱且怕冷,遇冷則腹瀉,同時還有火氣上炎導致牙齒出血。古人說這是因為胸中聚集了餘火,腹部累積了寒氣。因此,應當溫補內臟元氣,讓脾胃強健,火氣自然會收斂。
四君子湯加益智仁,乾薑
詒按:議病立方,均本喻氏。近時黃坤載亦有此法。
白話文:
四君子湯加上益智仁和乾薑。
根據前人的經驗來制方治療疾病,這都是基於喻氏的方法。近期黃坤也使用這種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