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孫氏醫案》~ 三卷 (26)
三卷 (26)
1. 新都治驗
(八十七)
歙潛口汪召南令郎,年十四,患蠱脹,大如覆箕,經醫三十餘人,見症皆駭而走。獨市之幼科養直者,調理數數見效,第此子溺於豢養,縱口腹,不守戒忌,病多反復。一日語召南曰:郎君之症,非求之孫生生者不能成功。召南曰:聞此公多遊吳浙縉紳間,何可以月日致也?養直曰:歸矣!吾有妹適羅田,為方與石丘嫂也,舊歲患症如蠱,治經彌月無功,生生子立全之。吾推轂孫君者,豈有他腸,為郎君也。
召南即浼羅田延予,予至日已晡矣。觀病者腹脹太極,青筋縷縷如蚯蚓大,上自胸脯,至上脘而止,惟喜其不下現也。臍平,四肢面目皆浮大,兩足胻骨上各裂開,大出清水,一日間數為更衣易被,陰囊光腫如泡,淫淫滲濕,發寒熱,脈以手腫不能取,必推開其腫,下指重按,浮而六至。予曰:症可謂重之極矣!僅可恃者,目瞳子有神耳,余皆險惡,將何以治。
養直知予至,亟過相陪,宣言曰:病重不必言,引領先生久矣!幸為投劑,生死無憾。予曰:且先為理表,若表徹稍得微汗,使肺少利,則小水可通。召南喜而亟請藥,乃用紫蘇葉、蘇子、陳皮、麻黃各一錢,桑白皮八分,防風、杏仁各七分,炙甘草、桂枝各三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之。
五更乃有微汗,次早面上氣稍消,胸脯青筋皆退,餘症雖仍舊,機栝則可生矣!仍投前藥,次日腹與四肢皆有皺紋,惟小水未利。乃改用破故紙、蒼朮、赤茯苓、澤瀉、桑白皮、赤小豆、桂心、木香,二帖,而小水利,駸駸已有生意。乃以飲食過度,大便作瀉,又以四君子湯,加苡仁、破故紙、澤瀉、山楂、砂仁,調理而全安。此症予閱歷者,不下數十。
然青筋未有如此之粗。足胻出水有之,未有出水處如點鮎魚口之大。而取效亦未有如此之速。蓋此子體未破而真全,故症雖重而收功速也。數十人間有五六不能成功者,由其縱欲恣情,不守禁忌,非藥之罪也。召南昆仲,見人談醫,輒以不佞為稱首。予笑曰:君得無到處逢人說項斯者耶。
乃汪養直亦醫道中白眉,乃不收功於後,病者不忌口過耳。於養直何尤,養直不矜己之功,亦不伎人之功,所謂忠厚長者非耶。(八十八)
岩鎮鄭景南丈病臥年餘,百治不效。昔體豐腴,今瘦骨立。飲食少進,新都名士,皆辭不治。其家聞昔年方士榮孺人蠱症,時師亦皆辭去,予為起之,因徵予治。時則六月望也。診其脈,左弦大,右關滑大,兩尺俱無,噁心,腹瘦削,狀如仰瓦。腸鳴如雷,晝夜不住。小水不利,肌膚及眼珠色若黃金。
腹中有塊如碟,跳動不止。足膝以下皆冷,飲食不入。予詳思其病機,昔肥而今瘦者,痰也。形雖瘦而目炯炯有神,先以五飲湯姑試之以觀其勢,再為加減。因用旋覆花八分,破故紙一錢,肉桂三分,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陳皮、半夏各八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之。二帖,噁心腸鳴皆止,次早飲食稍進,舉家欣欣色喜。
白話文:
新都治驗
(八十七)
歙縣汪召南的十四歲兒子患了蠱脹,肚子腫得像個大簸箕,找了三十多個醫生都束手無策,見狀都嚇跑了。只有當地一位年輕的醫生汪養直,治療幾次後病情都有好轉,但這孩子沉迷於享受,放縱飲食,不忌口,病症反反覆覆。有一天,他對汪召南說:「令郎的病,只有孫生生才能治好。」汪召南問:「聽說這位先生常在吳越一帶的官紳家中走動,怎麼才能請到他呢?」汪養直說:「不用了!我妹妹嫁到羅田,她夫家與石丘嫂子家是鄰居,去年石丘嫂子也得了這種蠱脹,治療一個多月沒效果,就是孫生生把她治好的。我推薦孫先生,並無其他目的,只是為了令郎的病。」
汪召南於是派人去羅田請孫先生。孫先生到達時已經傍晚了。他觀察病人的病情:腹部腫脹得厲害,青筋一條條像蚯蚓一樣粗,從胸脯一直延伸到上腹部,幸好沒有往下蔓延。肚臍平坦,四肢和臉都浮腫,兩腳踝骨上方各裂開一道口子,不斷湧出清水,一天要換好幾次衣服被褥。陰囊腫脹得像泡一樣,不斷滲出濕液,發寒發熱。脈搏因為手腫摸不到,必須撥開腫脹的手指,用手指用力按壓才能摸到,脈搏浮而六次/分鐘。孫先生說:「這個病症可以說是到了極點了!唯一能讓人抱有一線希望的是,他的瞳孔還有神采,其他的都非常危險,該怎麼治療呢?」
汪養直知道孫先生來了,急忙過來陪同,說道:「病情嚴重不必多說,早就盼著先生您來了!希望您能開方治療,死活我們都不會怨恨。」孫先生說:「先調理表症,如果表症好轉,略微出點汗,讓肺部稍微舒暢一些,小便就能通了。」汪召南高興地立刻請求開藥,於是開了紫蘇葉、蘇子、陳皮、麻黃各一錢,桑白皮八分,防風、杏仁各七分,炙甘草、桂枝各三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五更時分就開始微微出汗,第二天早上臉上的氣色好轉,胸脯上的青筋都退了,其他症狀雖然還沒有完全好轉,但病情有了轉機!繼續服用之前的藥,第二天肚子和四肢都出現了皺紋,但小便還沒有通暢。於是改用破故紙、蒼朮、赤茯苓、澤瀉、桑白皮、赤小豆、桂心、木香,兩劑藥後,小便通暢了,病情明顯好轉。由於飲食過度,大便稀溏,又用四君子湯,加入苡仁、破故紙、澤瀉、山楂、砂仁調理,最終痊癒。這種病症我見過不少,不下數十例。
但是青筋從來沒有像這次這麼粗,腳踝處出水的情況也有,但出水的地方從來沒有像鮎魚嘴那麼大。而且療效也沒有這次這麼快。大概是因為這個孩子身體沒有受損,元氣充沛,所以雖然病重,但療效迅速。幾十個病例中,有五六個沒有治好,是因為他們放縱慾望,不遵守禁忌,並非藥物無效。汪召南兄弟,逢人就談起我的醫術,都誇我醫術高明。我笑道:「你們是不是到處跟人吹噓我的醫術啊?」
汪養直也是醫術高明之人,卻沒能治好這個孩子的病,原因是病人不忌口。這怎麼能怪汪養直呢?汪養直不誇耀自己的功勞,也不詆毀別人的功勞,這才是真正忠厚長者啊。(八十八)
岩鎮鄭景南先生臥床一年多,各種治療都無效。以前身體肥胖,現在瘦骨嶙峋。飲食很少,新都的名醫都拒絕治療。他家人聽說我以前治好了榮孺人中了蠱的病,(當時其他醫生都拒絕治療),於是請我治療。當時是六月望。我診脈,左寸脈弦大,右關脈滑大,兩尺脈全無,噁心,腹部消瘦,像反扣的瓦片。腸鳴如雷,晝夜不停。小便不通,皮膚和眼珠顏色像黃金。
腹部有一個像碟子一樣大的腫塊,不斷跳動。腳踝以下都冰冷,飲食不進。我仔細思考他的病機,以前肥胖現在消瘦,是痰濕。雖然形體消瘦,但眼睛炯炯有神,先用五苓散試一試,再根據情況加減藥物。於是使用旋覆花八分,破故紙一錢,肉桂三分,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陳皮、半夏各八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兩劑藥後,噁心和腸鳴都停止了,第二天早上飲食稍微增加了一些,全家人都非常高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