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孫氏醫案》~ 三卷 (1)
三卷 (1)
1. 三卷
2. 新都治驗
瓊兄內傷飲食,外感風邪,灑淅惡寒發熱,煩躁不寧,已經表汗瀉吐之後,小水短赤,口渴,腹中疼,夜不能睡,耳聾氣塞,神魂不安,懊憹不已。予脈之,兩寸滑大,左關弦,右關滑,兩尺皆弦,皆七至。據此乃少陽、陽明兩經合病。仲景云:渴而小便不利者,當利其小便。
先與柴苓湯加竹茹進之,耳稍聰,稍得睡,熱仍不退,聞食氣即嘔,以濟生竹茹湯加人參、麥冬、黃連,外與辰砂六一散三錢,服後神稍清,手足心仍熱,用竹葉石膏湯,而熱亦不退,且懊憹殊甚,合目即譫語。按仲景謂:傷寒汗吐下後,懊憹不得眠者,熱在心胸之間,宜輕湧之。
以梔子豆豉湯主之。服後晚間仍不得眠,兩耳氣塞難當。改以小柴胡湯合白虎湯進之,即得睡。睡中汗出二次,耳頓通利,因進食早,及發熱口渴,舌上黃苔,此陽明餘熱復萌,乃用石膏七錢,甘草一錢,知母三錢,黃連一錢五分,百合、竹茹各一錢。竹葉三十片,急進而熱全退,始得獲安。
(一)
程龍丘翁,每行動即作熱,發渴嘔惡,腰與環跳常痛。脈左沉細,右寸滑,關尺濡弱。此上焦有痰火,下焦有濕熱。治當流濕舒筋,然後施補。先用苡仁三錢,蒼朮、威靈仙、牛膝、黃柏、烏藥葉、紫荊皮各一錢,紅花、桂皮、防己各五分,水煎服。外以鹿茸、虎骨、晚蠶沙、仙茅、黃柏、龜板、蒼朮、牛膝、杜仲,蜜丸服之而安。(二)
汪松崗翁,原傷於酒,夜分有熱,咳嗽咯血,不思飲食,左脅氣不調,左寸脈芤,關澀,尺弱,右寸短,關滑。此胃中痰火正旺,氣血俱虛。宜先清胃保肺,然後大補。麥冬、知母、寒水石、甘草、紫菀、人參、牡丹皮、白芍藥、當歸、貝母、桑白皮,煎服一帖,紅仍未止。加側柏葉、茅根四帖而紅止。
過後四月,又為怒氣所傷,血又動,左不能睡。桃仁、滑石、紅花、當歸、人參、貝母、山梔仁、甘草、香附、青皮、牡丹皮,煎服而安。予囑渠令子曰:寄語令堂,諸凡得意事,可與尊翁知之,如不得意者,切不可使之聞也。蓋肝為藏血之所,況血去多,肝火剛燥,心主不足。
《內經》云:主不明則十二官危。不可不謹防之。且左不得眠,肝脹可知,予甚為尊翁慮。後三年果為怒復,乃命使迎予,予固辭謝曰:何曾叮囑,今病之來,非不佞所堪任也。不逾旬而歿。(三)
族妹經不行者八十日,每飲食入腹即疼痛,必盡吐出乃止,居常亦吐酸水。上焦熱,下焦寒,大便半月始一行,食飲不進者四十日。六脈皆數,左滑,右軟弱。妹能事者,以其夫多病,且不諳世故,由是悒悒,病從思慮而得,恐成膈症。今大便燥結,吐酸,乃膈之徵,急宜拂慮,庶藥有功。
先與丁靈丸一粒而吐止,繼用溫膽湯,加大腹皮、薑、連,痛吐全安。改以二陳湯加香附、條芩、山梔仁、丹參、砂仁,調理兩月經行,大便始潤,而膈症斯不作矣。(四)
白話文:
新都治驗
(一)
一位姓瓊的先生,因為內傷加上飲食不節制,又感染了風邪,出現了發冷發熱、煩躁不安的症狀。他已經透過發汗、瀉下、催吐等方式治療過,但症狀沒有改善,反而出現小便短少且顏色發紅、口渴、腹痛、晚上睡不著、耳鳴耳塞、精神不安、心煩意亂等問題。我診斷後,發現他的脈象兩寸脈滑而有力,左關脈弦,右關脈滑,兩尺脈都弦,脈搏速度都很快。根據脈象判斷,這是少陽經和陽明經兩經合併發病的症狀。《傷寒論》說:「口渴且小便不利者,應該利小便。」
我先給他服用柴苓湯,並加入竹茹,服用後,他的耳朵稍微聽得清楚些,也能稍微入睡,但發熱仍然沒有退去。他一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想嘔吐。於是我改用濟生竹茹湯,並加入人參、麥冬、黃連,同時外用辰砂六一散三錢。服藥後,他的精神稍為清醒,但手心和腳心仍然發熱。接著我使用竹葉石膏湯,但發熱仍然不退,而且心煩意亂更加嚴重,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會說胡話。依照《傷寒論》的說法,傷寒透過發汗、催吐、瀉下後,如果出現心煩意亂、無法入睡的情況,表示熱邪在心胸之間,應該用輕微的催吐方式來治療。
所以我給他開了梔子豉湯。服藥後,晚上仍然無法入睡,兩耳的氣塞感非常難受。於是,我改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,他才終於睡著。睡覺時出了兩次汗,耳朵馬上就通暢了。因為他太早進食,又開始發熱口渴,舌苔變黃,這表示陽明經的餘熱又復發了。所以我用石膏七錢、甘草一錢、知母三錢、黃連一錢五分、百合一錢、竹茹一錢、竹葉三十片,緊急服用後,發熱完全消退,他才終於恢復健康。
(二)
一位姓程的老翁,每次一活動就會發熱、口渴、想嘔吐,而且腰部和髖關節常常疼痛。診斷他的脈象,左脈沉細,右寸脈滑,關脈和尺脈都濡弱。這表示他的上焦有痰火,下焦有濕熱。治療上應先排除濕氣,舒筋活絡,然後再補益身體。我先開了薏仁三錢、蒼朮、威靈仙、牛膝、黃柏、烏藥葉、紫荊皮各一錢,紅花、桂皮、防己各五分,用水煎服。同時外用鹿茸、虎骨、晚蠶沙、仙茅、黃柏、龜板、蒼朮、牛膝、杜仲,做成蜜丸服用,病症就痊癒了。
(三)
一位姓汪的老翁,因為之前飲酒過量而傷身,每到夜晚就會發熱,咳嗽帶血,不想吃東西,左邊的胸脅氣血不調,左寸脈空虛,關脈澀滯,尺脈虛弱,右寸脈短,關脈滑。這表示他胃中的痰火正盛,氣血都虛弱。治療上應先清除胃中痰火,保護肺部,然後再大力補益身體。我開了麥冬、知母、寒水石、甘草、紫菀、人參、牡丹皮、白芍、當歸、貝母、桑白皮,煎服一帖,咳血的狀況仍然沒有止住,於是又加入側柏葉、茅根,再服四帖,咳血才停止。
過了四個月,他又因為生氣而傷身,導致血又動了起來,左側身體無法入睡。我開了桃仁、滑石、紅花、當歸、人參、貝母、山梔仁、甘草、香附、青皮、牡丹皮,煎服後,病症才痊癒。我囑咐他的兒子說:「請轉告您的母親,凡是開心的事,可以告訴您的父親,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,千萬不要讓他知道。因為肝是藏血的地方,而且他之前失血過多,肝火容易旺盛,心氣也不足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『主不明則十二官危』,必須謹慎防範。而且他左側身體無法入睡,可以知道他的肝臟脹滿,我很為您的父親擔心。」三年後,這位老翁果然因為再次生氣而復發,他的家人來請我為他診治,我堅決推辭說:「我之前已經叮囑過,如今病成這樣,不是我所能處理的了。」沒過幾天,他就過世了。
(四)
我的族妹月經停了八十天,每次吃東西到肚子裡就會疼痛,一定要吐出來才會停止,平常也常常吐酸水。她上身發熱,下身發冷,大便半個月才排一次,已經四十天沒辦法好好進食了。診斷她的脈象,六脈都快,左脈滑,右脈軟弱。我妹的親人告訴我,因為她丈夫體弱多病,而且不諳世事,所以她常常憂愁,這種病是從思慮過度而引起的,我擔心她會形成食道癌。現在她大便乾燥,吐酸水,這是食道癌的徵兆,必須趕快消除憂慮,藥物才能發揮功效。
我先給她服用丁靈丸一粒,嘔吐就止住了。接著用溫膽湯,加入大腹皮、生薑、黃連,疼痛和嘔吐都完全消失了。之後,我改用二陳湯,加入香附、條芩、山梔仁、丹參、砂仁,調理了兩個月,月經終於來了,大便也開始順暢,食道癌的症狀也就消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