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孫氏醫案》~ 三卷 (41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卷 (41)

1. 新都治驗

用薏苡仁、酒炒白芍藥、粉草、澤瀉、杏仁、桑白皮、陳皮、姜連、茯苓、薑黃、葛根、蘿蔔子,二帖而嗽除。但體乏力。與六君子湯,加補骨脂、薏苡仁、滑石、紅曲、酒炒白芍藥、桔梗、麥芽,調養半月而全瘳。(一百四十五)

侄婿程東山,仲夏患休息痢,所下皆紫血,腹痛,迨清明猶不愈,醫藥備嘗,體倦肌瘦,或三五日一發,或七八日一發,發必三日乃止。予為診之。左澀而右滑。據脈有瘀血痰積。近來小水不利,姑用四君子湯,加滑石、紅曲、陳皮、山楂、澤瀉、升麻,服後微覺有熱,改以四君子湯,加滑石、桃仁、紅曲、酒連,神氣稍旺,脾氣始回。乃用番鴉膽三錢下之,果去紫黑血塊及如敗魚腸者半桶。

從此痛除痢止。次日,以六君子湯,去半夏,加酒炒白芍藥、山楂、紅曲、滑石、桃仁、升麻調之。報云:胸膈作脹,恐積滯未盡,而服參朮,欲再下之。予為再診。兩寸短弱,兩尺洪大,前日滑澀二脈俱無。此陽虛下陷之候,宜當大升大補。以六君子湯,大加黃耆為君,酒炒芍藥為臣,升麻、桔梗為使。

服此胸膈寬快。精神亦好。惟肛門熱。前方加酒連,減半夏,脫然平安。(一百四十六)

陳氏婦,腸鳴腹痛,大便溏瀉,合目即汗出,下午潮熱。醫謂潮熱盜汗乃虛怯之症,加之泄瀉,脾氣壞矣,視為不治。浼予診之,右脈濡數,左脈洪數。予曰:此鬱火痰積症也。蓋憂傷肺,思傷脾,飲食因而不化,積而生痰,故腹痛溏瀉。但理中焦,消去痰積可瘳也。以四君子湯,加半夏曲、滑石、紅曲、麥芽、苡仁、酒炒白芍藥、酒炒黃連、牡蠣、桔梗,八帖而病去如釋。(一百四十七)

九德侄,耳鳴,氣築築然,閉而不通,鼻塞不利,口不知味,痰多而膈熱不清,脈左浮而弦大,右滑大,俱數。《內經》云: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腸胃之所生也。此由胃中痰火上壅,熱極生風。乃以蔓荊子、升麻、木通、赤茯苓、桑白皮、麥門冬、生地黃、前胡、甘菊花、赤芍藥、甘草、石膏,生薑三片,棗子一枚,水煎飲之四帖,左弦雖減半,而症尚如前。

再用甘菊花、橘紅、半夏曲、茯苓、甘草、知母、白芍藥、酒芩、麻黃、石膏、桑白皮、桔梗,加薑棗,又四帖而諸症悉平。後以六君子加酒連、柴胡、川芎、白芍、麥門冬、升麻,兩帖,飲食亦甘味矣。(一百四十八)

陳覺宇丈,常山縣人也,年四十有三,體肥,患痰火十年多矣。每月必一發,或勞心過度則二發。吐痰身熱,吼喘,飲食不進,不能倒頭而睡,合目則亂語,面赤頭痛。遍身痰氣走動,牽扯作痛。必俟吐出痰後,則耳始不鳴,目始不淚。素服風痰藥南星、半夏之類,不效。後服參、耆,則亦僅止四五個月。

白話文:

新都治驗

一、某人患咳嗽,用薏苡仁、酒炒白芍藥、粉草、澤瀉、杏仁、桑白皮、陳皮、薑黃、茯苓、薑黃、葛根、蘿蔔子兩帖藥後咳嗽痊癒,但身體乏力。於是服用六君子湯,加補骨脂、薏苡仁、滑石、紅曲、酒炒白芍藥、桔梗、麥芽,調養半個月後完全康復。

二、程東山先生仲夏患休息痢,排出紫血,腹痛,直到清明節還沒好,各種藥都試過了,身體疲倦消瘦,病情時好時壞,每次發作持續三日。診脈發現左脈澀滯,右脈滑利,判斷是瘀血痰積導致,小便不利。先用四君子湯加滑石、紅曲、陳皮、山楂、澤瀉、升麻,服後略感發熱,於是改用四君子湯加滑石、桃仁、紅曲、酒炒黃連,精神稍好,脾胃功能開始恢復。之後用番鴉膽三錢服下,排出大量紫黑色血塊及像腐爛魚腸一樣的東西。從此疼痛和痢疾都停止了。隔天用六君子湯去半夏,加酒炒白芍藥、山楂、紅曲、滑石、桃仁、升麻調理。病人回報胸膈脹滿,擔心積滯未清,想再服用瀉下藥。再次診脈,發現兩寸脈短弱,兩尺脈洪大,之前滑澀的脈象都不見了,這是陽虛下陷的徵兆,應該大補。於是改用六君子湯,大量增加黃耆為君藥,酒炒白芍藥為臣藥,升麻、桔梗為使藥。服用後胸膈寬暢,精神也好轉,只是肛門有熱感。於是前方再加酒炒黃連,減少半夏,最終痊癒。

三、陳氏婦女,腸鳴腹痛,大便稀溏,閉眼就出汗,下午潮熱。其他醫生認為潮熱盜汗是虛弱之症,加上腹瀉,脾胃功能衰敗,認為難以治療。診脈發現右脈濡數,左脈洪數,判斷是鬱火痰積,憂慮傷肺,思慮傷脾,飲食不化,積聚成痰,所以腹痛腹瀉。只要調理中焦,去除痰積就能痊癒。於是用四君子湯,加半夏曲、滑石、紅曲、麥芽、薏苡仁、酒炒白芍藥、酒炒黃連、牡蠣、桔梗,八帖藥後病情痊癒。

四、九德侄子,耳鳴,氣息阻塞不通,鼻塞不通,味覺異常,痰多,膈熱不清,左脈浮弦而大,右脈滑大,都脈象頻數。《內經》說: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是腸胃所致。這是胃中痰火上壅,熱極生風。於是用蔓荊子、升麻、木通、赤茯苓、桑白皮、麥門冬、生地黃、前胡、甘菊花、赤芍藥、甘草、石膏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服四帖,左脈弦象雖減半,但症狀仍然存在。再次用甘菊花、橘紅、半夏曲、茯苓、甘草、知母、白芍藥、酒炒黃芩、麻黃、石膏、桑白皮、桔梗,加薑棗,又四帖藥後諸症全部痊癒。之後用六君子湯加酒炒黃連、柴胡、川芎、白芍藥、麥門冬、升麻,兩帖,飲食也恢復正常。

五、陳覺宇先生,常山縣人,四十有三歲,體型肥胖,患痰火病十年多,每月必發作一次,勞心過度則發作兩次。症狀是吐痰、身熱、吼喘、飲食不進、不能仰臥,閉眼則胡言亂語,面紅頭痛,全身痰氣流竄,牽扯疼痛,只有吐出痰後,耳鳴和流淚才停止。以前服用南星、半夏等風痰藥無效,服用人參、黃耆等藥也僅能維持四五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