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孫氏醫案》~ 三卷 (34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卷 (34)

1. 新都治驗

次日以小柴胡大加石膏為君,藁本、白芷、竹葉、粳米、生薑、大棗,少頃,汗大出至足,熱始盡退,猶煩躁不睡。仍以小柴胡湯,加桂枝、山梔子、竹茹、竹葉,飲下,煩躁寧而得睡,餘熱悉平,精神爽而向安矣。(一百二十)

一富家婦,當仲秋大小便秘者三日。市師以巴豆丸二帖,大便瀉而小便愈秘,脹悶,臍突二寸余,前陰脹裂,不能坐臥,啼泣呻吟,欲求自盡。此轉脬病也。桕樹東行根皮一寸,滑石二錢,玄胡索、桃仁、當歸、瞿麥各一錢,水煎,臨服入韭菜汁半杯。服後食頃,而小便稍行,玉戶痛甚,小便非極用力努之,則不能出。

改用升麻、桔梗、枳殼、玄胡索,煎成,調玄明粉二錢,乃提清降濁之意。服後大小便俱行,始不脹急。次日報云,每大小便來時,腹中先痛,有淡血水,小便短。再以丹參、丹皮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甘草、青皮、香附、玄胡、茯苓、山梔子、山楂,兩帖各症良安。(一百二十一)

孫文約孺人,年八十有三,胃脘疼痛,手不可近。腹中飢而飲食不能下。兩寸關脈滑大,兩尺沉弱,此血虛氣滯也。先與積氣丸,一服而痛減半,再用生白芍藥、山梔子、五靈脂各一錢,酒炒白芍藥二錢,粉草、山楂、香附各八分,一帖全安。(一百二+二)

應章族弟,三陰瘧發於子午卯酉日,已四越月矣。每發於夜,熱多寒少,左脈微弦,右關滑大。以二陳湯,加柴胡、黃柏、川芎、當歸、黃連,兩帖而熱稍輕。飲食不進,四肢懶倦,脾氣大虛。白朮、何首烏各三錢,鱉甲二錢,青皮七分,烏梅一個,一帖而截。(一百二十三)

太字程好吾,倜儻博洽士也。季春患兩太陽痛,胸脅稍疼,口渴,大便水瀉。左脈浮弦而數,中按有力,右關滑大。予曰:春溫症也。柴胡、前胡、葛根、粉草、青皮、黃芩、知母、桔梗、半夏曲、石膏,半夜後得微汗。因起大便感風,續又發熱,依然口渴,更覺煩躁。石膏三錢,知母、柴胡各二錢,葛根、黃芩各一錢,粉草、桔梗各五分,竹葉二十片。

兩進而汗出熱解,諸症悉平。四肢尚倦,口微干,語言乏力。以生脈湯,加薏苡仁、石斛、甘草、白芍葉、黃芩,調養如初。(一百二十四)

令媳長卿之婦,腹中微疼,經行不流利,喉痛,四肢麻木作戰,不知飢餓。右脈洪大如豌豆。以川芎、香附、麥芽、山楂、烏梅、粉草、桔梗、酒芩、防風、荊芥、白朮、茯苓,四劑而安。次月經水大行十日不止,以黃耆、阿膠、蒲黃各一錢,白芍藥二錢,粉草三分,一帖而止。

此後但覺濁氣下墜,屁從子戶中出。以補中益氣湯,加酒炒黃連,調養而平。(一百二十五)

族子應章之弟,十月發三陰瘧,至次年仲春未止。每發於辰戌丑未日,午後,寒多熱少,夜有盜汗。左脈軟弱,右關尺弦數有力。用白芍藥、當歸各一錢,白朮二錢,柴胡、川芎、粉草、砂仁、桂枝、酒芩各三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再以何首烏、白朮、鱉甲各三錢,柴胡一錢,青皮、酒芩、甘草各五分,烏梅一個,生薑三片,水煎,臨發日五更服之,兩帖而止。後半月,下身大生瘡癤,以東坡四神丹,調理而痊。

白話文:

新都治驗

第二天用小柴胡湯加大劑量石膏為主藥,再加入藁本、白芷、竹葉、粳米、生薑、大棗。不久,大量汗水從腳底冒出,發熱才完全退去,但仍煩躁不安,睡不著。於是又用小柴胡湯,加入桂枝、山梔子、竹茹、竹葉,服下後,煩躁得到平息,得以入睡,餘熱完全消失,精神爽朗,身體舒適。(一百二十)

一位富家婦女,仲秋時節大小便祕三天。城裡的醫生給她用了兩帖巴豆丸,結果大便瀉下,小便卻更加閉塞,腹部脹滿、疼痛,肚臍突出兩寸多,陰部腫脹疼痛,無法坐臥,哭喊呻吟,想要自殺。這是膀胱氣滯的病症。取桕樹東向生長的樹根皮一寸,滑石二錢,玄胡索、桃仁、當歸、瞿麥各一錢,水煎服,服藥前加入半杯韭菜汁。服藥後一會兒,小便稍通,但尿道疼痛劇烈,小便必須用力努掙才能排出。

改用升麻、桔梗、枳殼、玄胡索煎服,再加入玄明粉二錢,這是為了提昇清氣,降濁之意。服藥後大小便都通暢了,腹部也不再脹痛。第二天病人說,每次大小便前腹部都會先疼痛,並排出少量淡血水,小便量少。於是再次使用丹參、丹皮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甘草、青皮、香附、玄胡索、茯苓、山梔子、山楂,兩帖藥後症狀痊癒。(一百二十一)

孫文約夫人,八十三歲,胃脘疼痛,手碰都不能靠近。腹部飢餓,但吃不下東西。寸關脈滑大,尺脈沉弱,這是血虛氣滯的病症。先給她服用積氣丸,一劑藥後疼痛減輕一半,再次服用生白芍藥、山梔子、五靈脂各一錢,酒炒白芍藥二錢,粉草、山楂、香附各八分,一帖藥後痊癒。(一百二十二)

應章的族弟,三陰瘧疾發作在子午卯酉日,已經持續四個月了。每次發作都在晚上,發熱多,發冷少,左脈微弦,右關脈滑大。用二陳湯,加入柴胡、黃柏、川芎、當歸、黃連,兩帖藥後發熱略微減輕。飲食不進,四肢倦怠,脾胃極度虛弱。用白朮、何首烏各三錢,鱉甲二錢,青皮七分,烏梅一個,一帖藥就痊癒。(一百二十三)

太字程好吾,一位才智過人、博學多才的士人。季春時節患兩太陽頭痛,胸脅略微疼痛,口渴,大便稀溏。左脈浮弦而數,按之有力,右關脈滑大。我說這是春溫病。用柴胡、前胡、葛根、粉草、青皮、黃芩、知母、桔梗、半夏曲、石膏,半夜後微微出汗。因為起床大便時受了風寒,又再次發熱,仍然口渴,更加煩躁。用石膏三錢,知母、柴胡各二錢,葛根、黃芩各一錢,粉草、桔梗各五分,竹葉二十片。

兩劑藥後汗出熱退,所有症狀都消失了。但四肢仍覺疲倦,口微乾,說話無力。用生脈湯,加入薏苡仁、石斛、甘草、白芍藥葉、黃芩,調養後恢復如初。(一百二十四)

令媳長卿的妻子,腹部輕微疼痛,月經不通暢,喉嚨痛,四肢麻木痠痛,不知飢餓。右脈洪大如豌豆。用川芎、香附、麥芽、山楂、烏梅、粉草、桔梗、酒炒黃芩、防風、荊芥、白朮、茯苓,四劑藥後痊癒。下個月月經量大,持續十天不止,用黃耆、阿膠、蒲黃各一錢,白芍藥二錢,粉草三分,一帖藥就止住了。

此後只感覺濁氣下墜,放屁從肛門排出。用補中益氣湯,加入酒炒黃連,調養後痊癒。(一百二十五)

族子應章的弟弟,十月患三陰瘧疾,直到次年仲春還沒痊癒。每次發作在辰戌丑未日,下午發作,發冷多,發熱少,晚上盜汗。左脈軟弱,右關尺脈弦數有力。用白芍藥、當歸各一錢,白朮二錢,柴胡、川芎、粉草、砂仁、桂枝、酒炒黃芩各三分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再次使用何首烏、白朮、鱉甲各三錢,柴胡一錢,青皮、酒炒黃芩、甘草各五分,烏梅一個,生薑三片,水煎,在發病日五更服用,兩帖藥後痊癒。半個月後,下體長了很多瘡癤,用東坡四神丹調理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