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里醫案》~
1. 卷二
2. 濕
論姚伯昂學使病案奉到鈞諭祗悉種種,初時便乾艱跗微腫莖皮微厚溺色黃赤,馴至胃鈍欲嘔是濕熱之邪襲入手陽明大腸,上擾足陽明胃也。濕熱內蒸則微渴,梨蔗汁稍多即作瀉,濕家本易瀉但不可多瀉耳。食入欠連是濕阻於中,則胃氣不下行而反上逆,所以頭亦為之眩脹也。
普洱茶溫中化滯與建曲同,江浙閩廣初交濕令之神藥也。凡遇胸腹痞滿頭目眩脹,不論何病,隨飲一二盞最妙。南方卑濕地土浮薄溽淖,一遇天氣陰晴蒸熱,人易昏悶,亦幾似瘴癘之病,所謂痧脹也。若覺神思不快,或痞滿嘔瀉,或頭脹肢麻,即以平安散搐鼻或點眼角即解,重則用冷水點服二三釐大,可闢暑濕痧穢嵐瘴不正之氣。今奉上一緘,聊備左右不時之需,以小瓶貯之,勿使泄氣。
杭省精一堂合制者亦佳,購之甚便。今跗腫未全退,小溲尚未清長,敬遵諭擬奉一方呈:電蔗漿枇杷除煩養胃最佳,梨桃黃瓜皆易滑泄,鰻鱔壅滯均當忌也。此體氣既小有違和,飲食亦不宜強進,且願稍稍節勞為祝(方未見)。
梅里張腸風下血經年至今冬才止,陽明腑絡皆虛矣。初夏寒熱發斑亦是風濕為病,癍後風濕之邪似未清解,風動厥陰則右側腰胯痛,少腹攻脹,濕阻少陰則右腿痹痛,不能屈伸轉側,風濕相合鬱蒸為熱,則身熱惡寒,汗多溺黃,便反結閉,舌白不渴,胃鈍食少矣。近復痰涎上壅,咳咳不爽,亦是濕濁所化,脈虛而弦,總之皆外邪風濕未清之故。
然風輕濕重,尤宜通陽化濕為主,必先退其鬱蒸之熱,務使汗斂便調,庶無虛脫之慮。至於痹痛不妨緩圖。生冬朮(一錢五分) 枳殼(一錢) 橘皮(一錢五分) 絲瓜絡(二錢) 滑石(三錢) 米仁(三錢) 石膏(二錢) 蘆根(尺許) 杏仁(三錢) 防己(一錢五分) 茯苓(三錢)
又蒸熱漸止,熱時仍有汗泄,稍寐便亦稍潤,右胯疝阻與右髀痹痛相連,以致轉側屈伸不能,皆適舌白口膩,胃鈍溺少而黃,脈又弦遲,總之濕蒸熱鬱腑絡皆痹,其痹之所以難通者,中有疝氣橫膈,升降之氣皆為所阻,而厥陰既不調暢,陽明益加壅塞矣。疏厥陰以平疝氣,通陽明以和腑格,幸冀緩緩向安。
洋參(一錢五分) 橘皮(一錢五分) 米仁(二錢) 石膏(煨一錢五分) 稀簽草(二錢) 麥冬(一錢五分) 茯苓(二錢) 防己(一錢五分) 忍冬藤(四錢) 絲瓜絡(三錢) 威靈仙(三錢) 川楝子(兩枚) 青酒皮(八分) 川牛膝(二錢)
烏鎮楊陽虛濕勝之體,兼之起居飲食不能慎攝,或胸悶或便溏或夢泄,面黃形瘦,舌白脈滯,反覆不常,何以調理計?惟常服丸劑緩以圖之。若能謹慎自愛,庶有康復之期。資生丸,鮮藿香
白話文:
關於姚伯昂學使的病情報告,初時他排便困難,腳踝微有腫脹,皮膚略顯厚實,尿液呈現黃紅色,這都是濕熱的邪氣侵入了手陽明大腸經,並影響到了足陽明胃經。體內濕熱蒸騰導致他有些微渴,喝些梨蔗汁稍微多了就會拉肚子,患濕病的人容易拉肚子,但是不能過度腹瀉。飲食消化不良是因為濕氣阻礙了脾胃運作,使得胃氣無法下行反而向上逆流,因此頭部也會感到眩暈脹痛。
普洱茶能溫暖中焦,化解滯留,與建曲的作用相似,這是江浙閩廣等地在初交濕季時的神奇藥物。遇到胸腹脹滿、頭目眩暈的情況,不論是什麼病,喝一兩杯都很有效。南方地區潮濕,土地浮薄,一旦天氣陰晴不定,濕熱蒸騰,人們容易感到昏沉悶熱,這種情況類似於瘴癘病,也就是所謂的痧脹。如果感覺精神不佳,或是胸脹嘔吐,或是頭脹肢麻,立即使用平安散吸入鼻孔或點在眼角即可解除,若是嚴重,可用冷水送服二三釐大的量,可以避免暑濕痧穢嵐瘴等不正之氣。現送上一小瓶,以備不時之需,要放在小瓶子裡保存,不要讓氣味洩漏。
杭州省精一堂製造的也很好,購買方便。現在腳踝的腫脹還沒完全消退,小便也還沒有清澈,我遵循指示,準備了一個處方:電蔗漿和枇杷對於滋養胃氣,解除煩躁的效果最好,梨桃黃瓜容易導致滑泄,鰻鱔等食物會造成壅滯,都應當忌口。身體既然已經有些不適,飲食也不宜強迫進食,希望你能稍稍節制勞累。
梅里的張先生長期腸風下血,直到今年冬天才停止,他的陽明腑絡都已經虛弱。初夏時的寒熱發斑,也是風濕造成的病症。發斑後,風濕之邪似乎仍未完全清除,風動影響到厥陰,導致右側腰胯疼痛,少腹攻脹;濕氣阻礙少陰,則右腿感到痹痛,無法屈伸轉側;風濕相合,鬱蒸為熱,導致身體發熱,畏寒,汗水多,尿液黃,大便反而結閉,舌苔白,口不渴,胃口差。最近又出現痰涎上湧,咳嗽不暢,這也是濕濁所造成的,脈象虛弱且弦,總之,這些都是外邪風濕未清除的緣故。
然而風邪較輕,濕邪較重,更應該以通陽化濕為主,必須先退去鬱蒸的熱氣,務必要讓汗出得恰到好處,大便調理順暢,這樣才能避免虛脫的風險。至於痹痛的問題,不妨慢慢來解決。以下是藥方:
生冬朮1.5錢,枳殼1錢,橘皮1.5錢,絲瓜絡2錢,滑石3錢,米仁3錢,石膏2錢,蘆根1尺許,杏仁3錢,防己1.5錢,茯苓3錢。
又,蒸熱逐漸停止,熱的時候仍然有汗出,稍微睡一會兒,便也稍微潤滑,右胯疝阻與右大腿的痹痛相連,導致無法轉側屈伸,舌苔白,口膩,胃口差,小便少且黃,脈象弦遲,總之,濕熱鬱蒸,腑絡都被痹住,之所以難以疏通,是因為疝氣橫膈,升降之氣都被阻擋,厥陰經絡不調暢,陽明經絡更加壅塞。疏浚厥陰以平息疝氣,通陽明以調和腑格,希望能緩緩恢復健康。
西洋參1.5錢,橘皮1.5錢,米仁2錢,石膏(煨)1.5錢,稀薟草2錢,麥冬1.5錢,茯苓2錢,防己1.5錢,忍冬藤4錢,絲瓜絡3錢,威靈仙3錢,川楝子2枚,青皮8分,川牛膝2錢。
烏鎮的楊先生,屬陽虛濕勝的體質,再加上生活飲食未能妥善控制,有時胸悶,有時便溏,有時夢遺,面色黃瘦,舌苔白,脈象滯澀,反覆無常,該如何調理呢?唯有常服用丸劑,緩慢進行調理。如果能謹慎自愛,或許有康復的機會。資生丸,新鮮藿香。
3. 火
吳娑顧兩耳鳴次第失聰,皆因外風內襲而來。據述胸腹氣火上升為鼻淵齒衄,胸痹痰多下迫為痔瘍便難或溏。今脈得細弦遲,全屬少陽陽明風火痰三者為病矣。
潞黨參陳皮枳殼穭豆衣法半夏茯苓胡麻炒杭菊麥門冬丹皮桑皮竹茹。光按此症磁朱丸亦可選用。
杭州裘五內如焚,起滅無定時,易怒多疑,舌膩口甜,脈弦左尤甚。肝熱由於膽寒,脾癉由於胃滯,所謂五志火動,神明內擾也。隆冬蟄藏之時,宜用育陰潛陽法。
大熟地(三錢) 阿膠(一錢五分) 天冬(一錢五分) 茯神(二錢) 竹茹(八分) 牡丹皮(一錢五分) 牡蠣(三錢) 佩蘭葉(一錢) 蓮心(十粒) 白芍(二錢) 澤瀉(一錢五分) 棗仁(二錢) 黑芝麻(三錢) 另服硃砂安神丸連心糊丸。
光按此方與症絲絲入扣。
王涇江張女病閱六年,初因氣滯飲聚,久則絡逆火升。兩月來才得平臥血止,然飲沫上溢日必碗許,咳嘔眩悸齒血牙疳頸癧面浮,氣阻絡痹,輒覺郁痛。此皆由於氣火之郁,偏寒偏熱,非調郁法也。緩圖尚可少安,第難欲速耳。
西洋參(一錢五分) 驢皮膠(二錢) 金石斛(三錢) 穭豆衣(三錢) 茯苓(二錢) 蛤殼(三錢) 石決明(三錢) 旱蓮草(二錢) 川貝母(二錢) 海石粉(三錢)
光按此方清平穩妥,頗足法則。
嘉善沈尤愁過度,手足厥陰動而不靜,以致疝聚於中,火升於上,精泄於下。脘右痞脹妨食,齦腫目昏額痛瞤慍痿耎等症紛擾數年不已,甚至心神不能自。王宜緩調手足厥陰以安心胃。
大熟地(三錢) 白芍(一錢五分) 穭豆衣(三錢) 龍骨(二錢) 荔枝(兩枚) 紫石英(三錢) 棗仁(二錢) 胡麻仁(二錢) 池菊(一錢五分) 金櫻子(三錢) 牡蠣(三錢) 建蓮子(十紋) 芡實(三錢)
光按柔育心肝似已周到,唯於痞脹妨貪似未顧及。綠萼梅砂仁亦可加入。
杭州裘服育陰潛陽藥以來,春時竟不夢遺是可喜也。然晨易心悸,悸即易怒多疑懊憹。此肝膽包絡尚有鬱熱。凡鬱熱之沖,原無定時,而心胃獨當其沖,所以目淚鼻血齒痛口乾舌黃便溺不能了了,脈弦實相因而來也。宜清肝之用,養肝之體,以調疏泄之職,則膽與包絡皆和矣。
西洋參(一錢五分) 白芍(一錢五分) 陳海蜇(二錢炒) 山梔(一錢五分) 霜桑葉(一錢五分) 大生地(三錢) 丹皮(一錢五分) 金石斛(三錢) 白蒺藜(二錢) 石決明(三錢) ��
白話文:
吳娑顧兩耳開始響,然後逐漸聽不到聲音,這都是因為外來的風邪入侵體內所致。根據他的描述,胸口和腹部的氣火上升,導致鼻塞流涕和牙齦出血;胸口憋悶,痰多,向下壓迫,形成痔瘡,排便困難或稀軟。現在脈象細弦遲緩,顯示這是少陽、陽明風火和痰濕三種病因造成的疾病。
治療上,選擇了潞黨參、陳皮、枳殼、穭豆衣、法半夏、茯苓、胡麻、炒杭菊、麥門冬、丹皮、桑皮、竹茹等藥物。此外,磁朱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杭州的裘先生內心像在燃燒,情緒起伏不定,容易發怒且多疑,舌苔厚膩,口中常有甜味,脈象弦硬,左側更為嚴重。肝臟熱度來自膽囊寒冷,脾臟虛弱來自胃部滯滯不暢,所謂的五志火動,精神受到幹擾。在嚴冬蟄伏的季節,應該使用滋陰潛陽的方法。
王涇江的女兒已經患病六年,起初是因為氣滯和飲食積聚,久而久之,經絡逆亂,火氣上升。兩個月來,她才能平躺,血止住,但每天仍會有飲食殘渣從口中冒出,咳嗽、嘔吐、頭暈、心悸、牙齦出血、頸部腫塊、面部浮腫,氣血受阻,經常感到鬱悶疼痛。這些都是因為氣火鬱結,不管是偏寒還是偏熱,都不是調理鬱結的方法。緩慢調理可以稍微安撫病情,但是不能期望快速痊癒。
嘉善的沈先生過度憂慮,手足厥陰經脈活動頻繁,導致疝氣聚集在腹部,火氣上昇,精液下泄。右側胸部脹滿影響進食,牙齦腫脹,視力模糊,前額疼痛,眼瞼跳動,肌肉萎縮,這些症狀纏繞他多年,甚至心神無法自控。治療上,應緩慢調理手足厥陰經脈以安定心胃。
杭州的裘先生自服用滋陰潛陽藥以來,在春季竟然沒有出現夢遺,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。然而,早晨容易心悸,一旦心悸就容易發怒,多疑且焦躁不安。這是因為肝膽和包絡仍有鬱熱。鬱熱的爆發,並無固定時間,但心臟和胃部首當其衝,因此會出現眼睛流淚、鼻血、牙痛、口乾、舌黃、大小便不順等症狀,脈象弦實相隨而來。應該清肝,養肝,調理肝臟的疏泄功能,這樣膽囊和包絡都會和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