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~ 卷五 (6)
卷五 (6)
1. 枸杞子
味苦甘,性微寒無毒,入肝腎二經。主五內邪熱,煩躁消渴,周痹風濕,下胸脅氣,除頭痛,明眼目,補勞傷,堅筋骨,益精髓,壯心氣,強陰益智,去皮膚骨節間風,散瘡腫熱毒。久服延年,惡乳酪,解面毒。
按:枸杞子味苦可以堅腎,性寒可以清肝,五內等證,孰不本於二經。宜其治矣!陶隱居云:去家千里,勿食枸杞,此言其補精強腎也。然惟甘州者有其功,至於土產者味苦,但能利大小腸,清心除熱而已。
雷公云:凡使用採得後,使東流水浸,以物刷去土,用熟甘草湯浸一宿,然後焙乾用,其根若似物形狀者佳。春食葉,夏食子,秋冬食根並子也。
白話文:
枸杞子味道苦中帶甘,藥性稍微偏涼,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腎經。它可以治療體內五臟的邪熱、心煩氣躁、口渴,以及全身麻木的風濕病,還可以疏通胸脅的氣滯,消除頭痛,使眼睛明亮,補益勞損,強健筋骨,增強精髓,強壯心氣,增強陰氣、增進智力,去除皮膚和關節間的風邪,消散瘡腫的熱毒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,但要避免和乳酪一起食用,並能解除臉部的毒素。
枸杞子味苦可以強腎,性寒可以清肝,五臟等疾病,多半源於肝腎兩經的問題,因此枸杞子能治療這些病症是合理的。陶弘景說:「離家千里之外,不要食用枸杞。」這是因為它有補精強腎的功效。但是,只有甘州出產的枸杞才有這樣的功效,其他地方產的枸杞味道較苦,只能夠通利大小腸,清心除熱而已。
雷公說:「凡是使用枸杞,採摘後要用流動的清水浸泡,用東西刷去泥土,然後用煮熟的甘草水浸泡一夜,接著烘乾後使用。它的根如果形狀像某種物體,那就是上品。春天吃葉子,夏天吃果實,秋天和冬天則吃根和果實。」
2. 地骨皮
味苦,性寒無毒,入肺腎二經。療在表無定之風邪,退傳屍有汗之骨蒸,除熱清肺,止嗽解渴,涼血涼骨,利二便。去骨用。
按:地骨皮即枸杞根也。故均入腎,又入肺者,蓋以其為表則其用在表,肺主皮毛,所以入二經。功用與枸杞相同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藥性寒涼沒有毒性,歸屬於肺經和腎經。可以用來治療游走不定、在身體表面的風邪,退除傳染病造成、有汗的骨蒸熱,能清除熱氣、使肺部清爽,止咳、解渴,涼血、退骨熱,使大小便順暢。使用時要去除骨頭。
按: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。所以都歸屬於腎經,又歸屬於肺經的原因,是因為它作用於身體表面,而肺又主管皮膚毛髮,因此歸入這兩條經脈。功效和枸杞相同。
3. 酸棗仁
味酸,性平無毒,入心脾肝膽四經。主筋骨酸寒,夜臥不寧,虛汗煩渴,安和五臟,大補心脾。炒熟去皮尖研用,生者治嗜臥不休。惡防己。
按:棗仁味酸,本入肝經,而心則其所生者也,脾則其所制者也,膽又其相依之腑也,宜併入之。《聖惠方》云:膽虛不眠,寒也,炒熟為末,竹葉湯調服。蓋以肝膽相為表裡,血虛則肝虛,肝虛則膽亦虛,得熟棗仁之酸溫,以旺肝氣,則木來剋土。脾主四肢,又主困倦,所以令人多睡。
又《濟眾方》云:膽實多睡,熱也。生研為末,薑茶湯調服,亦以棗仁秋成者也,生則得全金氣,而能制肝木,肝木有制,則脾不受侮,而運行不睡矣。
雷公云:凡使採得後,曬乾取葉,重拌酸棗仁,蒸半日了,去尖皮了,任研用。
白話文:
酸棗仁,味道酸澀,性質平和沒有毒性,可以進入心經、脾經、肝經、膽經這四條經絡。主要治療筋骨痠痛寒冷、夜晚睡不安穩、虛弱盜汗、口渴煩躁等症狀,能安和五臟,大補心氣和脾氣。炒熟後去除外皮和尖端,磨成粉末使用。生的酸棗仁則可以治療嗜睡不醒的狀況。忌與防己一起使用。
按:酸棗仁味道酸澀,本來是進入肝經的,但心是肝所生的,脾是肝所剋制的,膽又是和肝互相依存的臟腑,所以也應一同歸納進來。《聖惠方》記載:膽虛導致失眠,屬於寒症,將酸棗仁炒熟磨成粉,用竹葉湯調服。這是因為肝和膽互為表裡,血虛則肝虛,肝虛則膽也虛,服用熟酸棗仁的酸溫性質,可以增強肝氣,這樣肝木就會去剋制脾土。脾主管四肢,也主管困倦,所以會讓人想睡覺。
另外,《濟眾方》記載:膽氣實熱導致嗜睡,屬於熱症,將生的酸棗仁磨成粉末,用薑茶湯調服。也是因為酸棗仁在秋季成熟,生的酸棗仁可以得到完整的金氣,能夠制約肝木,當肝木受到制約,脾就不會受到欺侮,而能正常運轉,人就不會嗜睡了。
雷公說:凡是使用酸棗仁,採摘後曬乾,取葉子,再用酸棗仁拌勻,蒸半天後,去除尖端和外皮,就可以研磨使用了。
4. 益智
味辛,性溫無毒,入脾胃腎三經。主遺精虛漏,小便餘瀝,益氣安神,和中止嘔,去皮鹽炒用。
按:益智辛溫,善逐脾胃之寒邪,而土得所勝,則腎水無相剋之虞矣。遺精諸證,吾知免矣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屬性溫和無毒,歸入脾經、胃經、腎經三條經脈。主要治療遺精、虛弱導致的漏精、小便滴瀝不盡等症狀,能補益氣力、安定心神、調和脾胃、止住嘔吐,使用時要去除外皮,並用鹽炒過。
按:益智性味辛溫,擅長驅除脾胃的寒邪,當脾胃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,就能防止腎水受到剋制。這樣一來,遺精等相關症狀,自然就能避免了。
5. 檳榔
味辛甘澀,性溫無毒,入胃大腸二經。主消穀逐水,宣臟利腑,攻堅行滯,除痰癖,殺三蟲,卻伏屍,療寸白,攻腳氣,解諸蠱。墜藥性如鐵石,治厚重如奔馬,見火無功。
按:檳榔甘溫之品,宜於胃家,沉陰之性,宜於大腸。考諸功驗,取其下墜,非取其破氣,廣閩多服之者,蓋以地暖淫蒸,居民感之,氣亦上盛,故服此以降之爾。尖長者,快銳速效。
雷公云:凡使存坐穩正堅實不虛者,心堅有錦紋者妙。半白半黑,並心虛者,不入藥用。凡修事即頭圓矮毗者為榔,身形尖紫紋者為檳,榔力小,檳力大,欲使先以刀刮去底,細切,勿經火。
白話文:
檳榔味道辛辣、甘甜又帶澀味,性質溫和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胃和大腸兩條經脈。它主要能幫助消化、排除體內多餘水分,疏通內臟,使氣機順暢,攻破堅硬的積塊、消除阻滯,去除痰液和癖積,殺死多種寄生蟲,包括伏屍蟲、寸白蟲等,也能治療腳氣,解各種蠱毒。它能使藥性下沉,效果強勁如鐵石,治療頑固的疾病有如奔馬一般快速,但經過火烤則會失去藥效。
檳榔屬於甘溫的藥物,適合用於調理胃部,其沉降的特性也適合作用於大腸。考量它的功效,主要是取其下墜的特性,而非破氣的作用。廣東、福建一帶的人多服用檳榔,是因為當地氣候溫暖潮濕,居民容易感受濕熱,導致氣往上走,所以服用檳榔來使氣下行。檳榔外型尖長,藥效快速而顯著。
雷公說:使用檳榔時,要選擇外觀完整、堅實不虛的,且內心有錦紋的為佳。如果檳榔呈現半白半黑,或是內心空虛的,則不能入藥使用。處理時,頭圓矮短的稱為「榔」,身形尖長帶紫紋的稱為「檳」,「榔」的藥力較小,「檳」的藥力較大。若要使用,先用刀刮去底部,再切成細片,切勿經過火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