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~ 卷四 (8)
卷四 (8)
1. 藿香
味甘辛,性微溫無毒,入肺脾胃三經。開胃口,進飲食,止霍亂,除吐逆。
按:藿香辛溫,入肺經以調氣。甘溫,入脾胃以和中。治節適宜,中州得令,則臟腑咸安,病將奚來?
白話文:
味道甘甜辛辣,藥性稍微溫和且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肺經、脾經和胃經。能增進食慾,促進飲食,止住霍亂,消除嘔吐和反胃。
說明:藿香的辛辣溫熱之性,能進入肺經以調節氣機。甘甜溫和的特性,能進入脾經和胃經以調和中焦。如果能善用藿香來調理,使中焦功能正常運作,那麼各個臟腑都會安定,疾病又怎麼會產生呢?
2. 荊芥
味辛苦,性微溫無毒,入肺肝二經。主結氣瘀血,酒傷食滯,能發汗,去皮毛諸風,涼血熱,療痛癢諸瘡,其治產暈如神,陳久者良。
按:荊芥行血療風,則太陰厥陰之入,固其宜也。今人但遇風證,輒用荊防,此流氣散之相沿爾,不知風在皮裡膜外者,荊芥主之,非若防風之入骨肉也,有汗者勿用。
白話文:
荊芥的味道是辛苦的,藥性稍微溫和且沒有毒性,主要進入肺經和肝經。它能治療氣血鬱結、瘀血、酒後傷身、消化不良等問題。荊芥可以發汗、祛除皮膚毛髮的各種風邪,也能夠涼血退熱、治療疼痛搔癢的各種瘡瘍。特別是治療產後暈眩,效果非常好,存放久一點的荊芥藥效更好。
荊芥能夠活血、治療風邪,因此它能進入手太陰肺經和足厥陰肝經,是很適合的。現在的人只要遇到風邪引起的病症,就常常使用荊芥和防風,這是沿襲使用疏散氣機的舊習慣,卻不知道風邪在皮膚與肌肉之間時,荊芥才適合,並不像防風是深入骨肉的。有汗的人不要使用荊芥。
3. 香薷
味辛,性微溫無毒,入肺胃二經。主下氣,除煩熱,定霍亂,止嘔吐,療腹痛,散水腫,調中溫胃,最解暑氣。
按:香薷性溫,其除熱解暑之功,何若是其著也!不知炎威酷暑,則臟腑伏陰,胸腹有凝結之憂,而皮膚多蒸熱之氣,得香薷之辛以散之,溫以解之,而傷暑之證,從茲遠矣。熱服令人泄瀉,久服耗人真氣。江右硬梗石生者良,土香薷苗軟,但能解暑,其他無效。
白話文:
香薷味道辛辣,藥性稍微溫和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胃經。它可以幫助氣往下運行,消除煩躁發熱的症狀,治療霍亂,止住嘔吐,緩解腹痛,消除水腫,調理脾胃,溫暖胃部,最擅長解除暑氣。
說到香薷藥性溫和,為什麼它消除熱氣、解除暑氣的功效如此顯著呢?因為在炎熱酷暑時,人體內臟腑會潛藏陰氣,胸腹容易有氣血凝滯的憂慮,而皮膚則會因濕熱而感到悶熱,這時如果能用香薷的辛味來發散,用溫性來調和,那麼中暑的症狀自然就會遠離。熱服香薷容易導致腹瀉,長期服用則會耗損人體的元氣。江西一帶生長在堅硬石上的硬梗香薷品質最好,一般的土香薷雖然莖苗柔軟,但只能解除暑氣,其他功效不佳。
4. 佛耳草
味酸,性熱有小毒,入肺經。主肺中有寒,及痰嗽勞嗽,款冬花為使。
按:佛耳專入太陰,大升肺氣。宜少用之,過食損目,以性熱有小毒也。
白話文:
佛耳草,味道酸,性質溫熱且帶有輕微毒性,歸屬於肺經。主要用於治療肺部有寒氣、痰多咳嗽或因勞累引起的咳嗽,可以和款冬花一起使用,效果更好。
總之,佛耳草專門作用於太陰經,能提升肺氣。這種藥材適合少量使用,過量食用會損傷眼睛,因為它性質溫熱且帶有輕微毒性。
5. 蒼耳子
味甘,性溫有小毒,入肺經。主風寒濕痹,頭風腦漏,疔腫困重,疥癬搔癢,血崩,大風癲癇,善能發汗。炒令香,杵去刺用,反豬肉,解狗毒。
按:蒼耳甘溫,故能走表,肺主皮毛,所以入之,肺主風邪,故治療如上。
白話文:
蒼耳子,味道甘甜,藥性溫和但帶有輕微毒性,歸屬於肺經。主要用來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痠痛麻木、頭痛、鼻漏(鼻涕不止)、疔瘡腫痛、皮膚疥癬搔癢、婦女血崩、痲瘋病、癲癇等症狀,它很擅長發汗。使用時要先將蒼耳子炒香,搗碎去除外殼的刺再用。忌與豬肉同食,能解狗肉毒。
說明:蒼耳子味道甘甜,藥性溫和,因此能疏通體表,肺主皮毛,所以歸屬於肺經,肺主風邪,因此可以治療上述病症。
6. 茵陳蒿
味苦,性微寒無毒,入膀胱經。主傷寒大熱,黃疸便赤。治眼目,行滯氣,能發汗,去風濕。去根用,犯火無功。
按:茵陳專理溲便,本為膀胱之劑,又何以治疸?蓋疸之為病,脾受傷也,而脾之所惡,濕乘土也,得茵陳以利水,則濕去土安,而疸自愈矣!疸分陰寒陽熱二種,陽疸熱多,有濕有燥,同梔子用,一治濕疸。同梔子橘皮治燥疸。陰疸寒多,只有一證,同附子治之。
白話文:
茵陳蒿味道苦,屬性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膀胱經。它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高熱,以及黃疸導致的小便赤紅。可以治療眼疾,疏通滯塞的氣,能夠發汗,去除風濕。使用時要去除根部,如果使用到火烤過的,就沒有功效了。
另外,茵陳蒿主要作用是調理小便,本來是治療膀胱的藥物,為什麼又能治療黃疸呢?因為黃疸這種疾病,是因為脾臟受損,而脾臟最怕濕氣侵入,當使用茵陳蒿來利水時,濕氣去除,脾臟就安穩了,黃疸自然就好了!黃疸分為陰寒和陽熱兩種,陽黃疸多為熱證,有濕和燥之分,和梔子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濕性黃疸。和梔子、橘皮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燥性黃疸。陰黃疸多為寒證,只有一種情況,和附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。
7. 使君子
味甘,性溫無毒,入脾胃二經。治小兒五疳,利小便,止白濁,除瀉痢,殺諸蟲,連殼用。
按:使君子甘溫,宜主脾胃,然多食令人發呃,傷胃故也。
白話文:
使君子味道甘甜,藥性溫和且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脾經和胃經。它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因營養不良引起的五疳症狀,還能幫助小便順暢、止住白濁(尿液混濁),消除腹瀉痢疾,殺滅體內各種寄生蟲,使用時連同外殼一起用效果更佳。
說明:使君子藥性甘溫,主要作用於脾胃,但如果吃太多會讓人打嗝,這是因為它會損傷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