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~ 卷三 (8)
卷三 (8)
1. 菟絲子
味甘辛,性平無毒,入腎經。主男子腎虛精寒,腰膝冷痛,莖中寒,精自出,溺有餘瀝,鬼交泄精,久服強陰堅骨,駐顏明目輕身,令人多子。浸五宿,蒸熟,杵作餅,曬乾研用。山藥,松脂為使,惡藿菌。
按:雷公云:菟絲子稟受中和,凝正陽氣,故宜入補少陰,溫而不燥,不助相火,至和至美之劑,宜常用之。
雷公云:凡使勿用天碧草子,其樣真相似。只是天碧草子,味酸澀,並黏,不入藥用,其菟絲子稟中和正陽之氣所結,補衛氣,助人筋脈。採得去粗薄殼,用苦酒浸二日,漉出,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,至明,微用火煎至干,入臼中熱燒,鐵杵三千餘成粉,並黃精自然汁與菟絲子相對用之。
白話文:
菟絲子,味道甘甜帶辛辣,藥性平和沒有毒性,主要歸入腎經。它主要治療男子腎虛精寒,腰部和膝蓋冷痛,陰莖發冷,精液自行流出,小便淋漓不盡,夢遺泄精等問題。長期服用可以強壯陰氣、堅固骨骼,保持容顏年輕、視力清晰、身體輕盈,並使人容易生育。
使用方法:將菟絲子浸泡五個晚上,蒸熟後搗成餅狀,曬乾研磨成粉末使用。可以配合山藥、松脂一起使用,忌與藿菌同用。
雷公說:菟絲子禀性平和,凝聚純陽之氣,因此適合用來補益腎陰,藥性溫和而不燥熱,不會助長相火,是一種非常平和美好的藥材,應該經常使用。
雷公還說:使用菟絲子時,不要用天碧草的種子來混淆,它們外形非常相似。天碧草的種子味道酸澀,而且黏膩,不能入藥使用。菟絲子稟受平和純正的陽氣而結成,可以補益衛氣,幫助人體的筋脈。採摘後去掉粗糙的外殼,用苦酒浸泡兩天,撈出後用黃精的天然汁液浸泡一夜,到第二天早晨,稍微用火煎煮至乾,放入臼中熱炒,用鐵杵搗三千多下成為粉末,並將黃精的天然汁液與菟絲子粉末搭配使用。
2. 茴香
味辛甘,性溫無毒,入心脾膀胱三經。主一切臭氣,腎臟虛寒,癩疝腫痛及蛇傷。調中止嘔,下氣寬胸。又有一種小茴,氣味稍薄,然治膀胱冷痛疝氣尤奇。
按:茴香氣厚,為陽中之陽,故入少陰太陰,以理虛寒諸證。雖辛溫快脾,亦能耗氣,今內相都入煎爆油膩之物,與火無異,久則致疾,深宜戒之。
白話文:
茴香,味道辛辣帶點甘甜,屬性溫和沒有毒性,可以進入心經、脾經和膀胱經。主要治療各種臭穢之氣、腎臟虛寒、癩病引起的疝氣腫痛以及被蛇咬傷。它能調理腸胃止住嘔吐,使氣往下走而寬鬆胸部。另外還有一種小茴香,氣味稍微淡薄,但是治療膀胱寒冷疼痛和疝氣的效果特別好。
總的來說,茴香氣味濃重,屬於陽氣中的陽氣,所以能進入少陰經和太陰經,用來治療虛寒引起的各種症狀。雖然它辛溫能夠使脾胃暢快,但也容易耗損氣,現在很多人都把茴香用在煎炸油膩的食物中,跟火的性質差不多,長期這樣會導致疾病,應該要深深戒除。
3. 砂仁
味辛,性溫無毒,入脾胃肺大小腸膀胱腎七經。主虛寒瀉痢,宿食不消,腹痛心疼,咳嗽,腹滿奔豚,霍亂轉筋,祛冷逐痰,安胎止吐,下氣化酒食。炒去衣研用。
按:砂仁為行散之劑,故入脾胃諸經,性溫而不傷於熱,行氣而不傷於克,太陰經要劑也,宜常用之。
白話文:
砂仁味道辛辣,藥性溫和沒有毒性,可以進入脾、胃、肺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、腎這七條經脈。主要治療虛寒引起的腹瀉、痢疾,消化不良造成的食物積滯,腹部疼痛、心口痛,咳嗽,腹部脹滿、氣向上衝的奔豚症,霍亂引起的抽筋,可以去除寒冷、驅除痰液,安胎止吐,降氣、幫助消化酒食。使用時需炒過、去除外殼再研磨成粉。
砂仁屬於疏散氣機的藥物,所以能進入脾胃等經脈,藥性溫和但不會過於燥熱,能疏通氣機但不會過於耗散,是脾胃經的重要藥物,適合經常使用。
4. 白豆蔻
味辛,性溫無毒,入肺脾胃三經。主消寒痰,下滯氣,退目中翳,止嘔吐,開胃進食,除冷瀉痢及腹痛心疼。炒去衣研用,白而圓滿者佳。
按:白豆蔻辛宜入肺,溫為脾胃所喜,故併入之。大抵辛散之劑,不能補益,藥性稱其補上焦元氣,恐無是理。但不甚克削耳,世俗不察而信之,誤人不小。治寒氣神效,肺腎中有火及虛者忌之。
白話文:
白豆蔻,味道辛辣,性質溫和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肺、脾、胃三條經脈。它主要的功能是消除因寒冷引起的痰液,化解停滯的氣,去除眼睛中的翳障,停止嘔吐,能開胃促進食慾,排除因寒冷引起的腹瀉、痢疾以及腹痛和心痛。使用時要炒過後去除外殼再研磨成粉,其中以顏色潔白、形狀圓潤飽滿的為佳。
說明:白豆蔻味道辛辣所以適合進入肺經,性質溫和所以脾胃喜歡它,因此它能同時作用於肺、脾、胃三經。一般來說,辛散的藥物不能夠補益身體,但藥書上說它能補上焦元氣,這恐怕是不合道理的。只不過它藥性不至於太過於耗損身體而已,世俗之人不仔細了解就相信這些說法,實在是誤導人。白豆蔻對於治療寒氣有很好的效果,但如果肺腎中有火氣或體虛的人則要避免使用。
5. 肉豆蔻
味苦辛。性溫無毒,入肺胃二經。療心腹脹痛,卒成霍亂,脾胃寒弱,宿食不消,虛冷瀉痢,小兒傷乳吐瀉,尤為要藥。糯米粉裹煨,忌見鐵器。
按:肉豆蔻即肉果,辛溫之性。宜入脾胃,有未去之積者,不可先用。
雷公云:凡使須以糯米作粉,使熱湯搜裹豆蔻於糖灰中炮,待米糰子焦黃熟,然後出去米,其中有子取用,勿令犯鐵。
白話文:
肉豆蔻味道苦又辛辣,藥性溫和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胃經。可以治療心腹脹痛、突然發生的霍亂、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因虛寒引起的腹瀉痢疾,以及嬰幼兒因傷食導致的嘔吐腹瀉,是很重要的藥材。使用時,將肉豆蔻用糯米粉包裹後煨烤,忌諱接觸到鐵器。
要注意的是,肉豆蔻就是肉果,性味辛溫。適合作用於脾胃,如果體內有未消化的積滯,不可以先使用。
雷公說:凡是要使用肉豆蔻,必須用糯米粉,用熱水調和後包裹肉豆蔻,放在糖灰中炮製,等到糯米糰子烤至焦黃熟透,再取出糯米,取用裡面的果實,過程中不要讓它碰到鐵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