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中梓

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~ 卷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)

1. 秦艽

味苦辛,性微溫無毒,入胃大小腸三經。主骨蒸,腸風瀉血,活筋血,利大小便,除風濕,療黃疸,解酒毒,去頭風。菖蒲為使,羅紋者佳。

按:秦艽苦則湧泄,為陰,故入大小腸以療諸濕;辛則發散,為陽,故入陽明經以療諸風骨蒸之證;亦濕勝風淫所致,宜並理之。

雷公云:凡使秦艽,須於腳紋處,認取左紋,列為秦,治疾,右紋列為艽,即髮腳氣。凡用秦艽,以布拭去黃白毛盡,然後用還元湯,浸一宿,日曝乾用之。

白話文:

秦艽的味道是苦且帶有辛辣,藥性稍微溫和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胃、大腸和小腸這三條經脈。它主要能治療骨蒸(一種發熱的疾病)、腸風瀉血(腸道出血引起的腹瀉),能使筋骨和血液活絡,促進大小便的排出,能去除風濕,治療黃疸,解除酒精中毒,還能去除頭風(頭痛)。使用時,可以搭配菖蒲來加強藥效,其中以有羅紋的秦艽品質最好。

說明:秦艽的苦味有向下疏泄的作用,屬於陰性,所以能進入大腸和小腸來治療各種濕邪引起的疾病;它的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,屬於陽性,所以能進入陽明經來治療各種風邪和骨蒸的症狀。這些症狀也可能是濕邪過盛和風邪侵入所引起的,因此需要同時治療。

雷公說:凡是使用秦艽,必須注意它根部的紋路,左邊紋路的稱為「秦」,可以治療疾病;右邊紋路的稱為「艽」,會導致腳氣病。凡是使用秦艽,要用布擦拭乾淨它表面的黃白色毛,然後用還元湯浸泡一個晚上,再曬乾使用。

2. 遠志

味苦,性溫無毒,入心腎二經。補不足,除邪氣,益智慧,明耳目,寧怔忡,定驚悸,利九竅,治健忘,壯陽道,益精氣,長肌肉,助筋骨。及婦人血禁失音,小兒驚風客忤,皮膚熱,面目黃,久服悅顏色延年。湯泡,去心用,得茯苓、冬葵子、龍骨良,畏珍珠、藜蘆、蜚蠊齊蛤,忌諸肉、生蔥、冷水,殺天雄、附子毒,葉名小草,主蘿泄。

按:遠志苦入心經,溫能滋腎,而不足等證,咸本二經,故都治之。

雷公云:遠志凡使先須捶去心,若不去心,服之令人悶,去心了,用熟甘草湯浸一宿,漉出,曝乾用之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質溫和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心經和腎經。它可以補益身體的不足,去除邪氣,增長智慧,使耳聰目明,平定心悸不安,鎮定驚嚇,疏通全身孔竅,治療健忘,增強男性性功能,補益精氣,強壯肌肉,幫助筋骨。還可以治療婦女產後失音,小兒驚風、受到驚嚇,以及皮膚發熱、臉色發黃。長期服用可以使容貌美麗,延年益壽。煎湯服用時,要去除中間的芯,和茯苓、冬葵子、龍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,忌與珍珠、藜蘆、蜚蠊、蛤蟆一起使用,忌食各種肉類、生蔥、冷水。可以解除天雄、附子的毒性。遠志的葉子又叫做小草,主要治療泄瀉。

說明:遠志味苦能入心經,性溫能滋補腎氣,而身體的不足等症狀,多半源於心經和腎經的問題,所以遠志都能治療。

雷公說:使用遠志時,必須先敲去中間的芯,如果沒去除芯,服用後會讓人感到胸悶。去除芯後,用甘草煮熟的湯浸泡一晚,撈出晒乾後才能使用。

3. 破故紙

味苦辛,性大溫無毒,入腎經。主五勞七傷,陽虛精滑,腰痛膝冷,囊濕腎寒。酒浸一宿,水浸三日,蒸用,惡甘草,忌羊肉、羊血、蕓薹。

按:破故紙苦能堅腎,且性大溫,故專走少陰,然氣燥不宜多用,命門有火及津枯者忌之。

白話文:

破故紙,味道苦且辛辣,藥性非常溫熱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腎經。它可以治療因過勞引起的五勞七傷,以及陽氣虛弱導致的精液滑脫、腰痛膝蓋發冷、陰囊潮濕、腎臟虛寒等症狀。使用時,可以將破故紙浸泡在酒中一個晚上,或浸泡在水中三天,然後蒸熟使用。它與甘草藥性相剋,並且服用時應避免食用羊肉、羊血和蕓薹。

說明:破故紙的苦味可以強健腎臟,加上藥性溫熱,因此主要作用於腎經。然而,因為藥性燥熱,不宜過量服用,如果命門有火或是體內津液不足的人,則應避免使用。

4. 葫蘆巴

味苦,性溫無毒,入腎膀胱二經。得桃仁,大茴,療膀胱疝氣;得硫黃、黑附,理腎臟虛寒。

按:葫蘆巴雖入腎與膀胱,考諸《本經》,無佐使不能獨成功也。

白話文:

葫蘆巴的味道是苦的,藥性溫和且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腎經和膀胱經。如果與桃仁、大茴香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膀胱疝氣;如果與硫黃、黑附子一起使用,可以調理腎臟虛寒的症狀。

重點說明:葫蘆巴雖然作用於腎經和膀胱經,但根據《本經》的記載,它必須搭配其他藥物才能發揮作用,單獨使用效果不佳。

5. 何首烏

味苦甘澀,溫無毒,十二經絡所不收。觀其藤夜交,乃補陰之劑也。消瘰癧,散癰腫,療五痔,止腸風,烏鬚髮,美容顏,補勞瘦,助精神,長肌肉,堅筋骨,添精髓,固腰膝,除風濕,明眼目,及治婦人產後帶下諸血。老年尤為要藥,久服令人多子延年。去粗皮酒浸,拌黑豆末蒸之,水中復加黑豆及酒,曬乾,九次為度。

春夏採鮮者,赤白合用,兼補氣血,茯苓為使,畏豬羊血、無鱗魚、蘿蔔,忌鐵器。

按:何首烏大能補益,全在蒸曬如法,大者剖開,其中有鳥獸山嶽之形,亦神物也。傳云:五十年如拳大,號山奴,服之一年,髮鬢青黑。百年如碗大,號山哥服,服之一年,顏色紅悅,一百五十年如盆大,號山伯,服之一年,齒落重生,二百年如斗大,號山翁,服之一年,顏如童子,行及奔馬,三百年如栲栳大,號山精,服之一年,延齡益壽,純陽之體,久服成仙,邇來漸能用之,惜末能如法制之耳。

白話文:

何首烏,味道苦、甘、澀,性溫和無毒,它不歸屬於十二經絡所吸收。觀察它的藤蔓在夜晚交纏,可知它是滋補陰液的藥物。可以消除瘰癧,消散癰腫,治療痔瘡,止住腸道出血,使鬚髮烏黑,使容貌美麗,能補虛勞消瘦,增強精神,生長肌肉,強健筋骨,增添精髓,鞏固腰膝,去除風濕,使眼睛明亮,以及治療婦女產後的白帶和各種出血症狀。對於老年人來說,尤其重要,長期服用可以使人多子延年益壽。

使用時要去除粗糙的外皮,用酒浸泡,再拌入黑豆粉蒸煮,蒸煮時水中再加入黑豆和酒,曬乾,這樣重複九次。

春夏季節採摘新鮮的何首烏,紅色的和白色的可以一起使用,兼有補氣血的功效,使用時可以搭配茯苓,它忌諱豬血、羊血、無鱗魚和蘿蔔,使用時要避免接觸鐵器。

總之,何首烏有很強的補益功效,關鍵在於是否經過如法地蒸曬處理,大的何首烏切開後,裡面會有鳥獸山嶽的形狀,這也是神奇的地方。傳說,五十年大小像拳頭的何首烏,被稱為「山奴」,服用一年,頭髮就會變得烏黑;一百年大小像碗的,被稱為「山哥」,服用一年,氣色會變得紅潤;一百五十年大小像盆的,被稱為「山伯」,服用一年,脫落的牙齒會重新長出來;二百年大小像斗的,被稱為「山翁」,服用一年,容顏會像童子一樣,行走如奔馬;三百年大小像盛東西的竹筐的,被稱為「山精」,服用一年,能延年益壽,成為純陽之體,長期服用可以成仙。現在人們已經逐漸懂得使用它,可惜的是,很少有人能按照正確的方法炮製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