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~
1. 卷三
2. 草部中
3. 玄參
味苦鹹,性微寒無毒,入心肺腎三經。主腹中寒熱積聚,女子乳癰諸疾,補腎氣,除心煩,明眼目,理頭風,療咽喉,消癭瘤,散癰腫,解熱毒。惡黃耆、乾薑、大棗、山茱萸,反藜蘆,勿犯銅器,餌之噎喉損目。
按:玄參氣輕清而苦,故能入心肺,以清上焦之火,體重濁而咸,故能入腎部,以滋少陰之火,所以積聚等證,靡不療之。
雷公云:凡採得須用蒲草重重相隔,入甑苤兩伏時,後出曬乾,使用時勿令犯銅器,餌之墜人喉,損人目,揀去蒲草用之。
白話文:
玄參味道苦鹹,藥性稍微寒涼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心經、肺經和腎經。可以治療腹中寒熱交雜的積聚,以及女性的乳房膿腫等疾病。它能補益腎氣,消除心煩,使眼睛明亮,調理頭風(頭痛),治療咽喉疾病,消除癭瘤,散去癰腫,解除熱毒。玄參不宜與黃耆、乾薑、大棗、山茱萸同用,而且會與藜蘆產生相反作用。使用時不可接觸銅製器皿,否則服用後可能會造成喉嚨噎住和損傷眼睛。
玄參的氣味輕清且帶苦味,所以能進入心肺,以清除上焦的火氣。它質地厚重且帶鹹味,所以能進入腎部,滋養少陰之火,因此對於積聚等症狀,沒有不能治療的。
雷公說:凡是採到玄參,必須用蒲草重重隔開,放入蒸籠蒸兩個時辰,取出曬乾。使用時切記不要接觸到銅製器皿,否則會導致藥物墜入喉嚨,損害眼睛。使用時要揀去蒲草。
4. 丹參
味苦,性微寒無毒,入心經。養神定志,破結除症,消癰散腫,排膿止痛,生肌長肉,治風邪留熱,眼赤狂悶,骨節疼痛,四肢不遂。破宿血,補新血,安生胎,落死胎,理婦人經脈不調,血崩帶下。
按:丹參色赤屬火,味苦而寒,故入手少陽經,以療諸般血證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藥性稍微寒涼且沒有毒性,歸屬於心經。可以滋養心神、安定心志,破除體內瘀結、消除腫塊,消散癰瘡腫脹,排出膿液、止痛,促進肌肉生長、癒合傷口。能治療風邪侵入導致的發熱、眼睛紅腫、煩躁不安、骨骼關節疼痛、四肢活動不靈活。能夠破除體內舊的瘀血,補充新的血液,使孕婦安胎,也能幫助排除死胎,調理婦女月經不順、經血崩漏、白帶異常等問題。
註解:丹參顏色赤紅,屬性為火,味道苦而帶寒性,因此歸入足少陽經,用來治療各種血證。
5. 苦參
味辛,性寒無毒,入胃大腸肝腎四經。主結氣積聚,伏熱黃疸,腸風燥渴,溺有餘瀝,逐水消癰,明目止淚,去濕殺蟲療大風及一切風熱細疹。以糯米泔浸一宿,去浮面腥氣,曬用。玄參為使,惡貝母、漏蘆,菟絲子,反藜蘆。
按:苦參屬水,有火性下降,本少少陰心,又入手足陽明及足厥陰經者,以其善主濕也。蓋勝則生熱,熱勝則生風,而結氣等證,從茲有矣。今以苦參燥濕,治其本也。東南卑濕,尤為要藥。丹溪曰:能峻補陰氣,或得之而腰重者,以其氣降而不升。非傷腎也。
雷公云:凡使不計多少,先須用糯米濃泔浸一宿,上有腥穢氣,並在水面上浮去,須重重淘過,即蒸,從巳至申,出曝乾,細銼用之。
白話文:
苦參,味道辛辣,藥性寒涼,沒有毒性,主要作用於胃、大腸、肝、腎這四條經絡。可以治療體內氣機鬱結、腫塊積聚,以及因內伏熱邪引起的黃疸病症,腸風下血、口渴煩躁,小便淋漓不盡,還能利水消腫、消除癰瘡腫毒,有明目、止淚的作用,並能去除濕氣、殺滅寄生蟲,治療麻風病和各種風熱引起的細小疹子。使用前先用糯米淘米水浸泡一晚,去除表面的腥味,然後曬乾使用。玄參可以輔助苦參的藥效,但它與貝母、漏蘆、菟絲子同用會產生不良反應,並與藜蘆相剋。
苦參屬性為水,但具有火性下降的特性,本質上與少陰心經有關,又與手足陽明經、足厥陰經有關,這是因為它擅長祛濕。因為濕氣過盛會產生熱,熱過盛會產生風,而氣機鬱結等病症,就是由此產生的。現在用苦參來燥濕,是治療這些病症的根本。在東南地區濕氣重的環境下,尤其需要用到這味藥。朱丹溪說:苦參能大補陰氣,有些人服用後感到腰部沉重,是因為藥性下行,而沒有上升的緣故,並不是傷到腎臟。
雷公說:凡是使用苦參,不論用量多少,都要先用濃厚的糯米淘米水浸泡一晚,上面會有腥穢的氣味,這些氣味會浮在水面上,要把它們去除掉,然後要反覆淘洗乾淨,再蒸,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,蒸好後拿出來曬乾,切成細碎狀使用。
6. 紅花
味辛,性溫無毒,入心肝二經。逐腹中惡血,而補血虛。除產後敗血,而止血暈。療跌撲損傷,瘡毒腫脹,老人血少便結,女子經閉不行,催生下胎衣及死胎。酒漬用,其苗生搗敷腫毒,其子吞數粒,主天行痘瘡不出。
按:紅花下行血海,宜入足厥陰而逐血。潔古云:苦溫為陰中之陽,故又入手少陰而補血,然長於行血,欲其補血須少用,或佐補劑。
白話文:
紅花,味道辛辣,藥性溫和且無毒,主要作用於心經和肝經。它能驅逐腹中的瘀血,同時也能補養血虛的狀況。紅花可以清除產後殘留的惡血,並能止住產後血暈。對於跌打損傷、瘡瘍腫痛等症狀也有療效。此外,它還能改善老年人因血虛引起的便秘,以及治療女性經閉不行,還能幫助催生、排出胎盤和死胎。通常會用酒浸泡後使用。紅花的莖葉搗碎後外敷可以治療腫毒。它的種子吞服幾粒,可以治療天花等傳染病,使其發出。
總的來說,紅花能使氣血下行,歸於血海,適合作用於足厥陰肝經,以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。金元名醫張元素認為,紅花味苦性溫,屬於陰中之陽,所以也能作用於手少陰心經,發揮補血的功效。然而,紅花主要長於活血,若要用它來補血,必須少量使用,或是搭配補益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