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93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93)
1. 孕婦熱竄隧絡案(婦科)
嚴繼春(住紹興安昌瑞安橋)
病者,徐氏婦,年三十一歲,住本鎮徐家摟。
病名,熱竄隧絡。
白話文:
病患是徐家的一位女性,今年三十一歲,住在本鎮的徐家樓。
她的病情是因為熱邪侵入經絡。
原因,孕已五月,時值夏令,手足初覺麻木,繼則劇痛。專科恐其胎隕,用四物湯加減以安胎,四劑不應,來延予診。
白話文:
原因:
一位懷孕已五個月的孕婦,正值夏季,手腳開始發麻,接著劇烈疼痛。專科醫生擔心是流產徵兆,使用了四物湯加加減減調理安胎,但服用四劑後仍不見改善,前來尋求我的診治。
證候,腹熱口乾,四肢串痛,不可屈伸,小溲短數。
診斷,脈兩尺弦滑,右關洪數,舌紅苔黃。予斷之曰:此伏熱橫竄隧絡也。
療法,清宣絡熱以除痛,痛止則胎自安。
白話文:
證候:腹部感覺熱且口乾,四肢連綿作痛,無法正常屈伸,小便量少且頻繁。
診斷:把脈時發現兩尺部位的脈象呈弦滑狀,右關部位則是洪數,舌頭偏紅,舌苔為黃色。我判斷這是潛藏的熱邪在經絡中橫向竄動所致。
療法:應清解並宣散經絡中的熱邪來消除疼痛,當疼痛停止後胎兒自然會安定。
處方,鮮竹茹(三錢),焦山梔(三錢),白知母(三錢),大豆卷(三錢),冬桑葉(二錢),青子芩(錢半),東白薇(錢半),鮮荷梗(五寸)
白話文:
藥方:
- 鮮竹茹(15克)
- 焦山梔(15克)
- 白知母(15克)
- 大豆卷(15克)
- 冬桑葉(10克)
- 青子芩(7.5克)
- 東白薇(7.5克)
- 鮮荷梗(五寸長)
先用絲瓜絡一兩、嫩桑枝一兩,煎湯代水。
效果,連服二劑,痛止胎安,不勞他藥而痊。
廉按:伏熱橫竄隧絡,病從旁枝而出,乘其勢而宣通之,通則不痛,兩劑而痊,信然。
白話文:
先用一兩絲瓜絡和一兩嫩桑枝煎湯,把湯水當水喝。這樣連續喝兩劑,疼痛就能止住,胎兒也安穩,不用再服用其他藥物就能痊癒。
廉按:這是因為暑熱橫行,竄入經絡,病症從旁枝蔓延出來,所以用此方乘勢宣通,通則不痛,兩劑就能痊癒,確實可信。
2. 胃腸實熱案(內科)
鄭叔漁,莊虞卿(住麗水第十一中學)
病者,劉式聰乃室,年逾四稔,體強,住西鄉石牛。
病名,胃腸實熱。
原因,初患溫熱,又復生產,邪熱乘虛而陷入陽明,遂成實熱之症。
證候,單熱不寒,舌黑口渴,兩耳無聞,腹痛胸滿,大便旬余不解。
白話文:
鄭叔漁、莊虞卿(麗水第十一中學)
病患:劉式聰,是位婦人,年紀超過四十歲,體格強健,住在西鄉石牛。
病名:胃腸實熱。
病因:起初患了溫熱病,後來又生產,邪熱乘虛而侵入陽明經絡,於是形成了實熱的病症。
症狀:單純發熱不寒,舌頭發黑口渴,兩耳聽不見,肚子痛胸部滿悶,大便十多天未解。
診斷,脈左手沉數,右手沉實。脈證合參,此手足陽明實熱證也。口渴舌黑,邪火內焚者,火極似水也。大便閉、耳無聞者,熱蒸清竅也。夫胃氣以下行為順,今為邪熱蘊結,失其下行之效用,遂致腹痛胸滿。病已結熱在裡,非下奪決無生理,勿守丹溪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之誡,宜遵景岳產後有火,不得不清,有內傷停滯,不得不開通之訓。俟下後病退,再服調補之劑。
白話文:
診斷:
左手脈沉且數(急),右手脈沉且實。脈象與症狀相結合,判斷為手足陽明經氣血實熱。
症狀:
口渴,舌色發黑,說明邪火在體內灼燒,形成虛火假寒的現象。大便不通,耳朵聽力受損,是熱氣蒸騰影響頭部清竅所致。
病理分析:
胃氣本來應該向下運行,現在邪熱阻滯,導致胃氣下行功能失常,從而引起腹痛、胸悶。病邪已經在體內形成熱證,不瀉火熱就無法恢復正常生理功能。不要拘泥於丹溪派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的戒條,應該遵照景嶽派的教導,產後有熱火,必須清熱;有內傷停滯,必須疏通。等瀉火後病情好轉,再服補益氣血的藥物。
療法,急則治標,仿仲景治產後實熱例,用大承氣湯以奪其邪。下後,即用歸、芍、地以養其血,元、麥、生草以滋其液,治分標本先後,庶無實實虛虛之弊。
白話文:
治療方法: 對於緊急情況,採用對症治療的方法。仿效仲景《傷寒論》中治療產後實熱的案例,使用大承氣湯來驅邪。
服用大承氣湯後,再使用當歸、芍藥、地黃等藥材來補血;元參、麥門冬、生石膏等藥材來滋補津液。先治標後治本,這樣才能避免實虛相兼的負面影響。
處方,生錦紋(三錢),芒硝(錢半),川樸(一錢),枳實(一錢),水六杯,先煮枳、樸,後納硝、黃,煮取三杯,分二次服,一劑知,即勿服。
白話文:
處方:
- 生錦紋:三錢
- 芒硝:半錢
- 川樸:一錢
- 枳實:一錢
作法:
用水六杯先煮枳實和川樸,然後加入芒硝和生錦紋。繼續煮,直到水份減至三杯。
服用方法:
將藥液分兩次服用。服用一劑後有效果,就立即停止服用。
又方,當歸身(三錢),大生地(四錢),生白芍(三錢),元參(錢半),破麥冬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
白話文:
另一個處方:
- 當歸身:3 錢
- 大生地:4 錢
- 生白芍:3 錢
- 元參:1.5 錢
- 破麥冬:3 錢
- 生甘草:0.8 錢
效果,一日大便利,耳能聞,舌黑退,胸腹舒。改服次方,旬余就痊。
廉按:辨證處方,殊有卓識,非精研《金匱》婦人方者不敢用。
白話文:
效果方面,病人在服用後一天內大便通暢,聽力恢復,舌頭黑色消退,胸部和腹部感到舒適。改為服用下方後,十多天就能康復。
廉評:根據症狀開出藥方,顯示出卓越的見解,若非對《金匱要略》中的婦人方有深入研究的人,不敢使用此方。
3. 熱鬱腹痛證案(內科)
陳務齋(住梧州四方井街)
病者,封其光,年三十餘歲,廣西容縣,住梧州市,軍政界。
病名,熱鬱腹痛證。
白話文:
病人是封其光,三十多歲,來自廣西容縣,住在梧州市,是軍政界人士。他的病情是熱郁腹痛證。
原因,勞心過度,思慮抑鬱。誘因飲食不節,過飽過醉,食積停滯,消化不良。素因腸胃積鬱,腹中膨脹,濕蓄氣聚。
白話文:
原因:
- 過度用腦,思慮過度,導致心情鬱悶
誘發因素:
- 飲食不節制,暴飲暴食導致食物積滯,消化不良
基礎因素:
- 長期腸胃不適,導致腹部脹氣,濕氣和氣體積聚
證候,胸腹脹滿,隱隱疼痛,食則嘔吐。繼則腹中絞痛,大小便不通,輾轉反側,眠睡不能,坐立更甚。歷旬余之久,晝夜痛劇欲死,肢表厥冷,絕粒不食,肌肉消瘦,面唇指甲青白,精神已失,奄奄一息。
白話文:
症狀:
胸部和腹部脹滿,隱隱作痛,吃東西就會嘔吐。接著腹部劇烈絞痛,大小便無法排出,在牀上翻來覆去,無法入眠,坐著或站著情況更嚴重。
這種狀況持續了一個多月,白天和黑夜都疼痛難忍,想要死去,四肢冰冷,完全不吃東西,肌肉消瘦,臉色、嘴脣和指甲發青發白,精神已經喪失,奄奄一息。
診斷,診左右六脈沉伏,驗診體溫升騰,聽診中左呈高音,兼帶水泡音。以脈參證,定為熱鬱腹痛證。由食積停滯,中氣不暢,脾不運則胃逆;尤復過飽過醉,傷及脾胃,助濕生熱;且煩勞抑鬱,肝木不能下行疏泄,木橫助火,連合君火升提,爍肺刑金。金不生水,水乾木鬱,脾土益受其克,消運之官能盡失,清陽不能上升,濁氣糟粕不能降泄,以致二便不通,氣聚熱生,濕鬱火動,肝氣一陷,痛遂立發。前醫謂濕寒之症,用附桂理中湯治之,致熱伏心肝,血熱凝瘀,則肝氣更郁,而痛更劇。再以溫中治之,則外象愈寒,脈愈沉細。再以溫中理氣治之,而熱愈深,則脈伏肢厥,至成危而欲絕。
白話文:
診斷:
- 左手六脈沉弱無力
- 體溫升高
- 左肺部聽診有高音,伴有水泡音
根據脈象和症狀,診斷為熱鬱腹痛。
病因:
- 食積停滯,中氣不暢,脾胃運化不良導致胃氣上逆。
- 過度飲食和醉酒,損傷脾胃,助長濕熱。
- 煩惱抑鬱,肝氣無法正常疏泄,導致肝氣橫逆,助長心火上升。
- 心火上升,灼傷肺部,肺氣受損。
- 肺氣不能化生津液,導致津液枯竭,肝氣鬱結。
- 脾胃運化功能受阻,清陽之氣無法上升,濁氣和糟粕無法排出。
- 導致大便不通,氣滯化熱,濕熱鬱結,肝氣陷入。
誤診:
- 前期醫生誤診為濕寒證,使用附桂理中湯治療,結果導致熱毒鬱結於心肝,血熱凝滯,肝氣更加鬱結,疼痛加劇。
- 後期使用溫中治療,外在症狀更加寒冷,脈象更加沉細。
- 再使用溫中理氣治療,熱邪更加深入,脈象沉伏,四肢冰冷,病情危重,瀕臨死亡。
療法,急救湯劑,用大承氣湯加減。方取生軍、芒硝、桃仁推蕩大腸,去宿清熱為君,白芍、黃芩、紅花平肝瀉火,去舊生新為臣,厚朴、枳實、鬱金寬中下氣而開鬱結為佐,竹瀝水、絲瓜絡通關化痰,疏通經絡為使。一服後,痛則略減,惟大便仍不通。用手術洗滌大腸,始得立下燥糞數次,而痛立除,肢表不厥,面唇已新,能眠能睡,食量略思。診脈左右弦數,又用清熱逐濕化氣湯,取厚朴、扁豆、蒼朮、川連、茯苓、延胡、鬱金、木通、生軍、白芍、青皮、土薏理氣開鬱,運脾土濕,清熱降火,通經利水。三服後,大小便如常,腹中舒暢,食量已進。診脈已緩,惟元氣已弱,又用補氣運脾逐濕湯,取其補氣生津,健脾和胃,利水滲濕,活絡寧神。
處方,大承氣湯加減方
白話文:
治療方法
急救湯劑:
- 配方:生軍(生大黃)、芒硝、桃仁(推動大腸蠕動)
- 作用:清熱去宿便(君藥)
- 配伍:白芍、黃芩、紅花(平肝瀉火,促進新陳代謝)(臣藥)
- 佐藥:厚朴、枳實、鬱金(寬中下氣,消除鬱結)
- 使藥:竹瀝水、絲瓜絡(通便化痰,疏通經絡)
服用後,疼痛稍減,但大便仍未通。
手術治療:
- 清洗大腸後,取出大量乾硬糞便
- 疼痛立即消退,四肢冰冷消失,面色恢復紅潤,能睡能吃,食慾略有恢復
診脈:左右弦數(脈搏快而緊)
清熱逐濕化氣湯:
- 配方:厚朴、扁豆、蒼朮、川連、茯苓、延胡、鬱金、木通、生軍、白芍、青皮、土薏(理氣開鬱,健脾化濕,清熱降火,通經利水)
服用後,大小便恢復正常,腹中舒暢,食慾增加
診脈:脈搏已緩,但元氣已弱
補氣運脾逐濕湯:
- 配方:補氣生津,健脾和胃,利水滲濕,活絡寧神
生軍(四錢),厚朴(三錢),芒硝(四錢),桃仁(三錢),白芍(三錢),黃芩(四錢),紅花(二錢),鬱金(三錢),枳實(三錢),絲瓜絡(五錢),煎後,加竹瀝水一鍾和服。
又方,清熱逐濕化氣湯方
白話文:
生薑(4錢),厚朴(3錢),芒硝(4錢),桃仁(3錢),白芍(3錢),黃芩(4錢),紅花(2錢),鬱金(3錢),枳實(3錢),絲瓜絡(5錢),煎煮後,加入竹瀝水一杯調和服用。
厚朴(二錢),扁豆(四錢,炒),蒼朮(一錢),黃連(二錢),茯苓(五錢),延胡(二錢),鬱金(三錢),木通(錢半),生軍(三錢),白芍(三錢),青皮(二錢),土薏(六錢,炒),煎服。
三方,補氣運脾逐濕湯方
白話文:
-
厚樸 2 錢
-
扁豆 4 錢(炒過)
-
蒼朮 1 錢
-
黃連 2 錢
-
茯苓 5 錢
-
延胡索 2 錢
-
鬱金 3 錢
-
木通 1.5 錢
-
砂仁 3 錢
-
白芍 3 錢
-
青皮 2 錢
-
薏苡仁 6 錢(炒過)
將以上材料一起煎煮並服用。
防黨(五錢),五味(錢半),黃耆(二錢),白朮(錢半),淮山藥(五錢),茯苓(五錢),麥冬(三錢),土薏(五錢,炒),棗仁(二錢),桑寄生(三錢),煎服。
效果,五日腹痛已除,肢表不厥,十日食量已迸,二十日元氣已復。
廉按:辨證既明,處方亦有條理。
白話文:
五錢防風,一錢半五味子,二錢黃耆,一錢半白朮,五錢淮山藥,五錢茯苓,三錢麥冬,五錢炒土薏,二錢棗仁,三錢桑寄生。用水煎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