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80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80)
1. 燥痙昏厥案(兒科)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病者,金阿生,年三歲,住紹城市門閣。
病名,燥痙昏厥。
原因,素因胎熱,現因秋令久晴,新感燥熱而發。
證候,頭痛身熱,唇焦齒乾,神煩驚啼,繼則脊強肢瘛,氣升痰壅,甚則昏厥。
診斷,指紋青紫,直竄命關,舌乾苔焦。此吳鞠通所謂燥氣化火,消爍津液,亦能致痙也。
白話文: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病人: 金阿生,三歲,住在紹興城門閣。
病名: 燥痙昏厥。
病因: 患者天生體熱,再加上秋季久晴天氣乾燥,新近感受燥熱之氣而發病。
症狀: 頭痛發熱,嘴唇乾燥,牙齒乾澀,精神煩躁,哭鬧不安,接著出現脊背僵硬,四肢抽搐,氣血上逆,痰液阻塞,嚴重時昏厥。
診斷: 指紋青紫,直達命關,舌頭乾燥,苔色焦黃。這是吳鞠通所說燥氣化火,消耗津液,也能導致痙攣的症狀。
療法,首當清熱熄風,故以翹、竹、桑、菊、鉤藤為君,其次潤燥舒筋,故以鮮地、元參為臣,木瓜為使。然痙厥兼臻,肝風挾痰,直衝神經,故佐以至寶丹之開竅清神,以定昏厥也。
白話文:
治療方法中,首先要清熱平息風邪,因此以翹艾、竹茹、桑葉、菊花、鉤藤為主藥;其次滋潤燥熱,舒緩筋脈,因此以生地黃、元參為輔藥,木瓜為引藥。然而痙攣和抽搐同時發作,肝風挾帶痰液,直衝腦神經,因此加入至寶丹,具有開竅、清神的作用,用以鎮靜昏厥。
處方,青連翹(一錢),冬桑葉(一錢),雙鉤藤(二錢),鮮生地(錢半),鮮竹葉(一錢),滁菊花(一錢),宣木瓜(七分),烏元參(錢半)
局方至寶丹一粒,研細,藥湯調下。
白話文:
青連翹一錢,冬桑葉一錢,雙鉤藤二錢,鮮生地錢半,鮮竹葉一錢,滁菊花一錢,宣木瓜七分,烏元參錢半,研磨成粉末,與局方至寶丹一粒一同用藥湯送服。
次診,神氣雖清,常欲煩躁,肢瘛雖靜,尚多痰喘,時而鼻煽,時而驚啼,此皆燥火爍肺,肺氣欲痹之危候。急宜五汁飲調猴棗,以潤降之。
白話文:
第二次看診,病人的精神氣息雖然清澈,但常常感到煩躁不安。四肢抽搐雖然平靜了,但仍有許多痰喘。有時鼻子扇動,有時會驚嚇哭泣。這些都是乾燥的火氣灼傷肺部,肺氣將要阻塞的危險徵兆。應立即使用五汁飲調和猴棗,以滋潤和降火。
次方,生萊菔汁(一瓢),荸薺汁(半瓢),杏仁精(十滴),鮮雅梨汁(一瓢),淡竹瀝(一瓢),真猴棗(一分)
上用五汁飲,重湯燉溫,調下猴棗,緩緩與服。
白話文:
次方藥方:
- **萊菔汁:**1 瓢(單位體積)
- **荸薺汁:**0.5 瓢
- **杏仁精:**10 滴
- **鮮梨汁:**1 瓢
- **淡竹瀝:**1 瓢
- **真猴棗:**1 分(單位重量)
三診,痰喘已平,咳逆大減,惟昏昏欲睡,懶於語言,氣怯神弱,身不轉動,幸而指紋己隱,燥去津回。用樊氏五汁飲,甘潤育陰,和中養胃,復其神氣以善後。
白話文:
經過「三診」後,痰喘已經平息,咳嗽和氣逆大幅減輕,但患者仍舊昏昏欲睡,懶得說話,精神萎靡虛弱,身體也不能轉動。慶幸的是指紋已經淡化,說明體內濕熱消退,津液回歸。此時使用樊氏五汁飲,可以滋潤陰液,調和中氣,養護胃氣,幫助恢復精神氣力,作為後續治療。
三方,鮮石斛(二錢),鮮生地汁(兩瓢),鮮梨汁(兩瓢),青蔗漿(兩瓢),生藕汁(一瓢),佛手花(一分)
白話文:
三方湯
藥材:
- 新鮮石斛(30 克)
- 新鮮生地黃汁(400 毫升)
- 新鮮梨汁(400 毫升)
- 青甘蔗汁(400 毫升)
- 新鮮蓮藕汁(200 毫升)
- 新鮮佛手花(15 克)
先將鮮石斛煎百餘沸,濾取清汁一杯,再將鮮生地等四汁,煎十餘沸,衝入佛手花,乘熱即服。
效果,調養四日,諸症悉平,胃動納穀而痊。
白話文:
先將新鮮的石斛煎煮一百多分鐘,過濾取出一杯清澈的汁液,再把新鮮生地等四種汁液混合,煎煮十多分鐘,然後沖入佛手花,趁熱馬上服用。
效果方面,調理四天後,所有的症狀都會消失,胃部恢復正常並能進食而痊癒。
廉按:燥與火不同,火為實證,熱盛陽亢,身熱多汗,法宜苦寒奪其實而瀉其熱;燥為虛證,陰虧失潤,肌膚熯燥,法宜甘寒養其陰而潤其燥。此案燥熱發痙,痙而兼厥,病勢不可謂不急矣。幸而初次兩方,清涼甘潤,對症發藥,藥用當而效捷,故能轉危為安。
白話文:
廉姓醫師評論道:燥和熱是有區別的。熱是實證,熱盛陽氣過旺,身體發熱多汗,治療方法是用苦寒的藥物來除去實熱,瀉掉熱氣;燥是虛證,陰氣不足失去滋潤,肌膚乾枯,治療方法是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養陰氣,潤澤肌膚。這個病例是燥熱導致痙攣,痙攣同時伴有厥症,病情不可謂不急迫。幸好第一次開的兩個方劑,清涼甘潤,對症用藥,藥物用得當而且效果迅速,所以才能轉危為安。
2. 溫病案(內科)
袁桂生(住鎮江京口)
病者,史漢泉,年約三十餘歲,住本鎮。
病名,溫病。
白話文:
病人是史漢泉,大約三十多歲,住在本鎮。
他患的是溫病。
原因,庚戌四月,吸受溫熱,病己多日,病家出前醫之方示予,蓋皆不出銀翹散、三仁湯、增液湯之範圍,病勢日漸增劇。
證候,昏沉不語,面垢目赤,鼻孔如煙煤,壯熱爍手,汗濈濈然,手臂搐搦,溲赤。
白話文:
因為,這個庚戌年的四月,我吸入了熱氣,生病已經好幾天了。病人家屬拿出之前醫生的方子給我,上面開的藥方基本上都離不開銀翹散、三仁湯和增液湯的範圍,但是病勢卻一天比一天嚴重。
診斷,兩手脈數疾,舌苔黑燥。問不能言幾日矣?曰:昨猶譫語,今始不能言,然大聲喚之,猶瞠目視人。問近日大便通否?曰:始病曾泄瀉,今不大便已三日矣。予謂此熱病未用清藥,陽明熱極,胃家實之病也,非下不可。
白話文:
診斷: 兩手脈博跳動得很急促,舌苔發黑且乾燥。問病人幾天都不能講話了?病人回答說:昨天還能胡言亂語,今天才不能說話,但大聲呼喚他,他還能睜開眼睛看人。問最近大便是否通暢?病人回答說:剛開始生病時曾經腹瀉過,但已經三天沒有大便了。我認為這是一種熱症,但還沒有用過清熱藥,是陽明經熱極,胃部積實的病症,不瀉火不行。
療法,與調胃承氣湯合三黃石膏湯加味。
白話文:
治療方法,結合調胃承氣湯和三黃石膏湯的加味方劑。
處方,生錦紋(三錢),元明粉(三錢),炙甘草(八分),栝蔞仁(四錢),焦山梔(三錢),黑犀角(一錢),淡黃芩(二錢),小川連(一錢),生川柏(一錢),生石膏(一兩)
次診,接服兩劑,竟未得下,惟矢氣極臭,溲色若血,神識較清,而身熱舌黑如故。
白話文:
藥方:
- 烏梅子(3錢)
- 珍珠粉(3錢)
- 甘草(8分)
- 栝樓仁(4錢)
- 炒梔子(3錢)
- 黑犀牛角(1錢)
- 黃芩(2錢)
- 連翹(1錢)
- 柏子仁(1錢)
- 生石膏(1兩)
次方,栝蔞仁(六錢,杵),焦山梔(三錢),淡黃芩(二錢),小川連(一錢),生川柏(一錢),黑犀角(一錢),生石膏(一兩,研細),炙甘草(八分),鮮生地(一兩),雅梨汁(一兩),萊菔汁(五錢,同沖)
白話文:
處方:
- 瓜蔞仁(6 錢,搗碎)
- 焦山梔子(3 錢)
- 淡黃芩(2 錢)
- 小川連(1 錢)
- 生川柏(1 錢)
- 黑犀角(1 錢)
- 生石膏(1 兩,磨成細粉)
- 炙甘草(8 分)
- 新鮮生地黃(1 兩)
- 梨汁(1 兩)
- 萊菔子汁(5 錢,與梨汁一同沖服)
三診,熱減神清,黑苔漸退,脈息亦較平,時吐黏痰,目睛轉黃。遂改用小陷胸湯加蘆根、菖蒲等芳香清冽之品,以分消膈中痰熱。
白話文:
三次診脈後,發熱的情況減輕,神智清朗了許多,舌苔上的黑色逐漸消退,脈搏也比較平穩。有時會吐出帶有黏液的痰,眼睛開始泛黃。於是改用小陷胸湯,再加入蘆根、菖蒲等能清香涼爽的中藥材,用來分別化除胸膈中的痰熱。
三方,栝蔞仁(四錢),小川連(六分),仙露夏(二錢),淡竹茹(二錢),冬瓜仁(四錢),全青蒿(錢半),川貝母(二錢,去心),石菖蒲(錢半),漢木通(一錢),鮮茅根(一兩,去衣),活水蘆根(二兩),以上二味,煎湯代水。
白話文:
三方合劑:
- 栝蔞仁:4錢
- 小川連:6分
- 仙露夏:2錢
- 淡竹茹:2錢
- 冬瓜仁:4錢
- 全青蒿:半錢
- 川貝母:2錢(去心)
- 石菖蒲:半錢
- 漢木通:1錢
- 鮮茅根:1兩(去外衣)
- 活水蘆根:2兩
除了鮮茅根和活水蘆根外,將其他材料煎煮成湯藥,作為日常飲水使用。
四診,接服四劑,胸部頸項間遍出白㾦,如水晶珠,腹部腿畔亦發白㾦,於是身熱全清,知飢進粥,但精神疲弱耳。
白話文:
經過四診,服用四劑藥後,病人的胸部、頸部之間長出了許多白色的珠子,就像水晶珠一樣;腹部、腿部也長出了白色的珠子。這時,病人的發燒完全退了,覺得飢餓開始吃粥,只是精神還比較疲弱。
四方,西洋參(錢半),原麥冬(二錢),鮮石斛(三錢),生苡仁(三錢),川貝母(錢半,去心),淡竹茹(二錢),鮮枇杷葉(三片,去毛,抽筋)
白話文:
四方:
- 西洋參:0.5 錢
- 原麥冬:2 錢
- 鮮石斛:3 錢
- 生苡仁:3 錢
- 川貝母:0.5 錢(去心)
- 淡竹茹:2 錢
- 鮮枇杷葉:3 片(去毛,抽筋)
效果,調養數日,始解黑燥屎數次。當時兩進大黃而不下者,蓋其戚友中有知醫者,潛將大黃減去一錢,每劑只用二錢,故但有解毒之功,而無攻下之力,而奏效亦較緩也。然究勝於粗工之濫用硝黃而僨事者矣。
白話文:
效果:調養幾天,才排出幾次烏黑的乾燥大便。當時用大黃兩次都沒有排便,是因為他的親戚朋友中有人懂醫,將大黃減去一錢,每劑只用二錢,所以只能解毒,沒有攻下之力,因此效果也較為緩慢。但總比那些粗心的庸醫濫用硝黃而誤事的做法要好。
廉按:此為溫病實證,治法初用寒瀉,繼用清潤,終用清養,選藥處方,層次一絲不亂,藥皆極有力量,似此佳案,堪為後學之師範。
白話文:
廉氏按:這是一個溫病實證的案例,治療方法是先用寒涼藥物瀉下,再用清潤藥物,最後用清養藥物,選藥和處方層次分明,所用藥物皆有強大效力,像這樣的好病例,可以作為後學之楷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