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74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74)

1. 寒濕陰黃案(內科)

陳作仁(住南昌中大街四川會館)

病者,盧子敬,年四十八歲,湖北人,寓南昌城內。

病名,寒濕陰黃。

原因,時值暑熱,喜飲冷水,又常於陰涼處當風而臥,以致濕邪不得由汗而出,困於脾家,蓄蘊日久,致成斯疾。

證候,面目遍體黯黃如嫩綠,小便清白,大便溏瀉,不熱不渴,倦臥無神,常若離魂者。

診斷,左右六脈沉遲而緩,來去無神。察其平素所好,參合脈證,知系寒濕陰黃證也。

療法,治宜溫通,議以茵陳蒿加附子乾薑湯主之。仍以茵陳蒿利濕為君,以附子、乾薑回陽溫中為臣,以薏苡仁扶土化濕為佐,以雲茯苓利水除邪為使。

處方,茵陳蒿(八錢),黑附片(三錢),川乾薑(二錢),炒薏苡仁(四錢),雲茯苓(四錢)

效果,此方連進二劑,溏瀉漸止,黃亦稍退,各證均有轉機。仍照原方加焦乾術三錢,杭白芍二錢,廣陳皮錢半,六一散四錢包煎。又接進三劑,六日後各證痊愈。

廉按:陰黃以茵陳四逆為主方,今去甘草而加苓、苡,亦獨具匠心。

白話文:

【病患資訊】患者為盧子敬先生,48歲,來自湖北,現居南昌城內。

【病症】他罹患的是寒濕陰黃。

【病因】正值酷暑,他常喝冷飲,且喜歡在陰涼的地方迎風而睡,導致身體的濕氣無法透過汗水排出,長期積聚在脾臟,終於引發了這場疾病。

【症狀】他的臉色和全身呈現暗黃,像淡綠色一樣,小便清澈,大便稀軟,沒有熱感和口渴,精神疲倦,常常像是魂魄離體。

【診斷】他的脈象沉遲緩慢,缺乏活力。根據他的生活習慣和症狀,確診為寒濕陰黃。

【治療】治療應著重於溫暖疏通,決定以茵陳蒿湯加上附子乾薑為主要治療方案。茵陳蒿作為主要成分以利濕,附子和乾薑用以溫暖中焦,回陽,薏苡仁幫助健脾祛濕,雲茯苓則能利水除濕。

【藥方】茵陳蒿8錢,黑附片3錢,川乾薑2錢,炒薏苡仁4錢,雲茯苓4錢。

【療效】連續服用兩劑後,患者的腹瀉逐漸停止,黃疸也有明顯改善,各項症狀都有了轉機。在原有藥方基礎上,再加入焦乾術3錢,杭白芍2錢,廣陳皮1.5錢,六一散4錢,包煎服用。經過三劑後,六天內所有症狀均得以痊癒。

廉評:對於陰黃,一般以茵陳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案,但此處去掉甘草,增加苓、苡,是獨特且有創意的治療方式。

2. 第三卷 暑淫病案

3. 傷暑腹痛案(婦科)

陳憩南(住潮安金山腳)

病者,曾仰山之妻,年二十六歲,體素弱,澄海人,住汕頭。

病名,傷暑腹痛。

原因,時當盛暑,登樓澆花,至晚頭眩,天明無恙,越數日腹痛,適月事後期,醫作經治,而不知其有暑邪也。

證候,滿床亂滾,時時發昏,四肢發厥,冷汗常流,家人惶駭,驚為不治。

診斷,診得六脈細澀,沉候數而鼓指有力。詢家人曰:畏熱乎?大便秘乎?小便數而無多乎?其夫從旁對曰:然。余曰:病系感暑不發,伏於腸胃,阻礙氣機,因而作痛。脈證合觀,其為暑因誤補而腹痛,可無疑矣。其夫曰:最先延吳醫診治,謂系停汙,服膠艾四物湯加香附,不應。次加紅花、桃仁,不應。繼再加三稜,莪朮,又不應。乃轉請秦姓老醫,謂是中氣大虛,肝風內動,服黃耆建中湯,加入平肝驅風之藥,服三劑而痛轉甚。遂日夜叫呼,飲食俱廢,發昏作厥,病遂日深。更醫多人,毫無寸效。不得已懇救於福音醫院之洋醫(懷醫生、萊醫生),咸謂周身灰白,乃系血流入腹,非剖視不可。舉家商酌,絕對不從。今先生曰傷暑,藥必用涼,但內子虛甚,其能勝乎?余曰:語云,急則治其標。西昌喻氏曰:「議病勿議藥,議藥必誤病。」誠哉其言乎。且夫人惟體正虛,不能托邪外出,是以真面目不露,率爾操觚者,乃致誤耳。經曰:「暑傷氣。」又曰:「肺主氣。」今肺被暑傷則氣虛,氣虛不能統血流行,是以脈見細澀,而外形肺虛之本色,周身灰白,西醫所以誤謂血流入腹也。如果見信,剋日呈功。

療法,主用清熱則暑邪自除,通氣則腹痛可止,清熱通氣湯極效。午後三時,水煎取服,翌日再服。

處方,清熱通氣湯

羚羊角(一錢,先煎),金銀花(二錢),鉤藤(錢半),滑石粉(三錢,包煎),小青皮(一錢),全青蒿(錢半),陳枳殼(一錢),甘菊花(錢半),川厚朴(一錢),淡竹葉(錢半),條黃芩(二錢),杭白芍(三錢)

效果,一劑能眠,二劑思食,適月事通,病良已。

廉按:傷暑腹痛,何至滿床亂滾,實因諸醫不明因症,漫用成方,誤補致劇。此案診斷時,全在一番問答,始得查明其原因,對症發藥。藥既對症,自能應如桴鼓。故診斷精詳,為醫家第一之要務。

白話文:

病人是陳憩南的妻子,住在潮安金山腳,她是澄海人,現在住在汕頭,年僅二十六歲,身體一向虛弱。她的病情是因為暑熱造成的腹痛。

事情發生在炎熱的夏季,她在樓上澆花,到了晚上感到頭暈,但第二天早上似乎沒事。然而幾天後她開始腹痛,那時她的月經剛過期,醫生認為這是月經問題而進行治療,卻忽略了她可能感染了暑熱。

她痛苦到在牀上輾轉反側,時常陷入昏迷,四肢冰冷,常流冷汗,家人非常恐慌,以為這病無法救治。經過診斷,發現她的脈象細澀,脈搏沉而有力。詢問家人得知,她怕熱,大便乾結,小便頻繁但量不多。因此,我判斷她的病是由於暑熱潛藏在腸胃,阻礙了氣血運行,導致腹痛。

最初,一位吳姓醫生診斷她為血液瘀滯,開了四物湯加香附,但無效。隨後,又加了紅花和桃仁,仍舊無效。再試著加了三稜、莪朮,但仍然沒有好轉。於是換了一位秦姓老醫生,他認為這是中氣大虧,肝風內動,開了黃耆建中湯,加入平肝驅風的藥物,服了三劑後反而腹痛更厲害。她日夜喊痛,無法進食,時常昏厥,病情日益加重。接下來多位醫生都束手無策。最後求助於福音醫院的洋醫,他們認為全身灰白是血液流入腹腔,必須開刀檢查。但全家商量後,堅決不同意。現在我說她是暑熱導致的病,藥物肯定要用涼性,但她體虛嚴重,能夠承受嗎?我回答,古語有雲,緊急時應先處理表面的病狀。西昌喻氏說:「討論病情不要只看藥物,專注藥物必會誤診病情。」這句話確實有道理。況且她身體虛弱,無法把病邪排出體外,所以真實病情沒有顯現,一般的醫生才會誤診。經典上說:「暑熱傷害元氣。」又說:「肺主氣。」現在肺被暑熱所傷,氣虛,氣虛無法正常運行血液,所以脈象細澀,外表呈現肺虛的特徵,全身灰白,西方醫生才會誤認為血液流入腹腔。如果願意相信我的診斷,很快就能見效。

治療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暑,暑熱消除了,腹痛自然可以緩解。我用清熱通氣湯,效果非常好。下午三點用水煎煮服用,第二天再服一次。

處方:清熱通氣湯

羚羊角(一錢,先煎),金銀花(二錢),鉤藤(錢半),滑石粉(三錢,包煎),小青皮(一錢),全青蒿(錢半),陳枳殼(一錢),甘菊花(錢半),川厚朴(一錢),淡竹葉(錢半),條黃芩(二錢),杭白芍(三錢)

結果,服用一劑後,她能夠入睡;服用兩劑後,她有了食慾,月經也來了,病情已經大大好轉。

總結:暑熱引起的腹痛,怎麼會痛到在牀上輾轉反側,這是因為之前的醫生沒有清楚瞭解病因,胡亂使用現成的藥方,錯誤的補藥讓病情更加嚴重。這個案例中,診斷過程主要通過詳細的問答,才查出真正的病因,對症下藥。藥物對症,當然能迅速見效。因此,精確詳細的診斷,是醫生最重要的任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