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5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5)
1. 中風半身不遂案(內科)
熊鼎成(住清江樟樹鎮洋湖圩)
病者,楊生厚,年六十七歲,商人,住清江。
病名,中風半身不遂。
原因,素性嗜酒,晚年血氣衰弱,猝感外邪而發。
證候,未病前二日,肝火已動,夜間神煩少寐。病發之日,午膳甫完,忽覺身體不支,猝然倒地,扶至床榻,左半身手足俱覺不仁,口眼歪斜,肢節三日不能移動,動則痛楚不堪,每日僅食粥一杯,不餓亦不便。
診斷,脈浮數而濡,左手微弦。脈證合參,病因嗜酒生濕,濕生熱,熱生風,風自內動,一觸即發。今半身雖不仁,而神識清爽,外無寒熱,先天素強,療治尚早,加意調理,可望復原,久則血脈偏枯為難治。
療法,外以鱔魚血塗口眼歪斜處,牽之使正。內服湯劑,以熄風逐濕活絡清肝為主,手足活動後,改湯為膏,調理自痊。
處方,羚羊角(一錢,另煎,貧寒無力者不用亦可),滁菊花(二錢),明天麻(二錢),雙鉤藤(四錢),杜蒼朮(錢半),川黃柏(三錢),五加皮(四錢),當歸尾(二錢),川牛膝(三錢),石南藤(二錢),白頸蚯蚓(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,嫩桑枝五錢為引。如便秘者,酌加大黃、蘄蛇、蚯蚓研末,淡酒沖服一錢,更妙。
效果,服藥二劑,口眼歪斜處即正。四五劑後,手足漸能活動。半月後以原方十劑,熬成藥膏,加黑驢皮膠、龜膠各二兩,每日開水沖服五六錢,月餘調理而安。藥膏內酌加冰糖則易服。
廉按:東南中風之病,此因最多,丹溪所言,正是閱歷之談,此案斷語,援引愜合,方亦切中病情。
白話文:
病人是楊生厚,他六十七歲,是一個商人,住在清江。
病症是中風導致半身不遂。
病因是他平常喜歡喝酒,到了晚年血氣開始衰弱,突然受到外界的邪氣侵襲就發病了。
發病前兩天,他的肝火已經開始旺盛,晚上精神煩躁,睡眠不足。發病那天,他在吃完午餐後,忽然覺得身體無法支撐,突然倒在地上,被扶到牀上後,發現左半身的手腳都失去了感覺,口眼歪斜,四肢三天都不能移動,只要一動就疼痛難忍,每天只能喝一杯粥,沒有飢餓感也沒有便意。
診斷結果,他的脈象浮數而濡,左手的脈微有弦象。根據脈象和症狀來看,病因是因為他喜歡喝酒導致濕氣過重,濕氣又轉化為熱氣,熱氣再轉化為風氣,風氣在體內自發,一旦觸發就會爆發。現在雖然半身失去知覺,但神智清醒,外表看不出冷熱,身體底子原本就強壯,治療還算及時,如果用心調理,有望恢復健康,但如果拖太久,血液循環會偏向一邊,就難以治療了。
治療方法,外部使用鱔魚血塗抹在口眼歪斜的地方,拉正它。內部服用湯藥,主要目的是平息風氣、驅除濕氣、活絡經絡、清肝,等到手腳可以活動後,改用藥膏調理,自然會康復。
藥方,羚羊角(一錢,另煎,如果經濟條件差可以不用),滁菊花(二錢),明天麻(二錢),雙鉤藤(四錢),杜蒼朮(錢半),川黃柏(三錢),五加皮(四錢),當歸尾(二錢),川牛膝(三錢),石南藤(二錢),白頸蚯蚓(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,嫩桑枝五錢做藥引。如果便祕,可以酌情加入大黃、蘄蛇、蚯蚓磨成粉,用淡酒沖服一錢,效果更好。
效果,服藥兩劑後,口眼歪斜的情況就得到了改善。四五劑後,手腳開始能活動。半個月後,用原來的藥方十劑,熬成藥膏,加上黑驢皮膠、龜膠各二兩,每天用開水沖服五六錢,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,病情得到了穩定。藥膏裡可以適量加入冰糖,讓藥更容易入口。
附註:在東南方,中風這種病,這種原因是最常見的,丹溪的說法,正是經驗之談,這個病例的結論,引用得恰到好處,藥方也很符合病情。
2. 風溫案(內科)
張錫純(住鹽山西門內)
病者,趙印龍,年近三旬,業農,住鹽山城北許孝子莊。
病名,風溫。
原因,孟秋下旬,農成忙甚,因勞力出汗甚多,覆在樹陰乘涼過度,遂得風溫病。
證候,胃熱氣逆,服藥多嘔吐。因此屢次延醫,服藥旬余無效。及愚診視,見其周身壯熱,心中亦甚覺熱,舌苔黃厚,五六日間飲食分毫不進,大便數日未行。問何不少進飲食?自言有時亦思飲食,然一切食物聞之,皆臭惡異常,強食之即嘔吐,所以不能食也。
診斷,其脈弦長有力,右部微有洪象,知其陽明府熱已實,又挾沖氣上衝,所以不能進食,服藥亦多嘔吐也。
療法,欲治此症,當以清胃之藥為主,而以降沖之藥輔之,則沖氣不上衝,胃氣亦必隨之下降而嘔吐能止,即可以受藥進食矣。
處方,生石膏(三兩,細末),代赭石(一兩,細末),知母(八錢),潞黨參(四錢),粳米(三錢),甘草(二錢),煎湯一大碗,分三次溫服下。此方乃白虎加人參湯,又加赭石也。為其胃腑熱實,故用白虎湯,為其嘔吐已久,故加人參,為其沖胃上逆,故又加赭石。
效果,服藥盡一劑,嘔吐即止。次日減去赭石,又服一劑,大便通下,熱退強半。至第三日減去石膏一兩,加玄參六錢,服一劑,脈靜身涼,而仍分毫不能飲食,憎其臭味如前。愚曉其家人曰:此病已愈,無須用藥,所以仍不飲食者,其胃氣不開也。夫開胃之物莫如萊菔,可用鮮萊菔切絲,香油炒半熟,加以蔥醬煮湯勿過熟,少調以綠豆粉俾服之。至作熟時,病人仍不肯服,迫令嘗少許,始知香美,須臾服盡兩碗,從此飲食復常。
廉按:熱盛沖逆,用白虎湯加赭石清熱鎮沖,方極穩健。惟潞黨參宜易西洋參。孟英謂西參與古時人參味苦微寒者相同,故案中人參白虎湯每用洋參,良有以也。
白話文:
病患是趙印龍,年約三十歲,他是一位農夫,住在鹽山城北的許孝子莊。
病症是風溫。
病因是初秋下旬,正值農忙,他因為勞動過度而出汗很多,在樹蔭下乘涼過久,因而得了風溫病。
症狀是胃熱氣逆,吃藥後多次嘔吐。他多次尋求醫生治療,吃了十多天的藥都無效。我診察時,發現他全身發高燒,心裡感覺非常熱,舌苔黃厚,已經五、六天滴水未進,也多日未排便。我問他為什麼不進食,他說偶爾會想吃東西,但所有食物聞起來都有異常的惡臭,強迫自己吃下去就會嘔吐,所以無法進食。
診斷結果,他的脈象強而有力,右手的脈搏有輕微的洪象,顯示他的腸胃部位有實熱,並夾雜著一股氣往上沖,這就是他無法進食,吃藥也會嘔吐的原因。
治療方式,要治這種病,應該以清胃的藥物為主,再輔以降氣的藥物,這樣就可以讓那股氣不再往上沖,胃氣也會跟著下降,嘔吐就能停止,就可以開始進食了。
開出的藥方是,生石膏(三兩,磨成細末),代赭石(一兩,磨成細末),知母(八錢),潞黨參(四錢),粳米(三錢),甘草(二錢),煎成一大碗湯,分三次溫服。這是白虎加人參湯,再加入赭石。因為他的腸胃實熱,所以用了白虎湯,因為他嘔吐很久,所以加了人參,因為他有氣逆的問題,所以又加了赭石。
治療效果,吃完一劑藥,嘔吐就停了。第二天去掉赭石,再吃一劑,大便就通了,熱也退了一大半。到了第三天,減少一兩的石膏,增加玄參六錢,再吃一劑,脈搏平穩,身體涼爽,但是還是完全不能進食,對食物的味道依然噁心。我告訴他的家人,他的病已經好了,不需要再吃藥,他之所以還不能進食,是因為胃氣未開。最好的開胃食物莫過於蘿蔔,可以用新鮮蘿蔔切成絲,用香油炒到半熟,加上醬油和蔥煮湯,但不要煮太久,再加入少量的綠豆粉讓他服用。煮好後,他還是不肯吃,我們逼他嘗一點點,他才發現味道很香很好吃,很快就喝完了兩碗,從此恢復正常的飲食。
廉按:對於熱氣旺盛,氣沖逆的狀況,使用白虎湯加赭石來清熱鎮沖,是一個非常穩健的方法。只是潞黨參最好換成西洋參。孟英認為西洋參和古時的人參一樣,味道苦,性質微寒,所以在這個病例中,每次用人參白虎湯時都會使用西洋參,這是很有道理的。
過允文(住宜興徐舍)
病者,朱熙臣令郎,年十五歲,住宜興竹巷。
病名,風溫。
原因,感受溫風,首先犯肺,早服滋養,邪熱留戀。
證候,咽喉腫痛發熱,咳嗽音啞不揚,痰黏胸痞。
診斷,脈右浮數,舌邊尖紅,苔白薄滑,證屬風熱傷肺。治宜辛平宣透,而乃誤投滋膩,致邪膠固,久延恐成肺癆。
療法,達邪宣肺,清肅氣機,故以牛蒡、蔞皮為君,佐以沙參、杷葉、杏、桔等品,以冀熱退咳爽。
處方,牛蒡子(二錢),苦桔梗(一錢),栝蔞皮(三錢),北沙參(三錢),光杏仁(三錢),冬桑葉(錢半),鮮竹茹(三錢),枇杷葉(五片,去毛)
先用生蘿蔔四兩、鮮青果兩枚煎湯代水。服三劑,熱雖退,咳不止。
又方,京川貝(三錢),款冬花(錢半),浙茯苓(三錢),前胡(二錢),冬瓜子(三錢),栝蔞皮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枇杷葉(三片,去毛)北沙參(二錢)
效果,五劑咳止而痊。
康按:藥用輕清,方效葉案,此風溫輕證之治法。
白話文:
病人是朱熙臣的兒子,現年十五歲,居住在宜興竹巷。
病症爲風溫。
病因是他受到了溫暖的風吹襲,首先影響到肺部,早先服用的滋養藥物,使得邪熱停留在體內。
症狀表現爲咽喉腫痛伴有發熱,咳嗽聲音嘶啞且無力,痰液粘稠並有胸悶感。
診斷結果爲脈搏右側浮數,舌尖和邊緣呈現紅色,舌苔白且薄滑,屬於風熱傷害了肺部。治療應採取辛平宣透的方式,但誤用了滋膩藥物,導致邪氣固結,長期下去恐怕會形成肺癆。
治療方法爲驅邪宣肺,清理肺部的氣機,因此主要使用牛蒡、蔞皮作爲主藥,再輔以沙參、杷葉、杏仁、桔梗等,希望達到熱退咳止的效果。
處方爲牛蒡子(二錢),苦桔梗(一錢),栝蔞皮(三錢),北沙參(三錢),光杏仁(三錢),冬桑葉(錢半),鮮竹茹(三錢),枇杷葉(五片,去毛)
先使用生蘿蔔四兩、新鮮青果兩個煮湯代替水。服用三劑後,雖然熱度已退,但咳嗽仍未停止。
另一處方爲京川貝(三錢),款冬花(錢半),浙茯苓(三錢),前胡(二錢),冬瓜子(三錢),栝蔞皮(二錢),光杏仁(三錢),枇杷葉(三片,去毛)北沙參(二錢)
效果爲服用五劑後,咳嗽停止並且病情痊癒。
康按:用藥輕清,方法有效,這是針對輕微風溫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