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1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1)
1.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
2. 第一卷 風淫病案
3. 冒風夾驚案(兒科)
周小農(住無錫)
病者,厚昆子,年四歲,忘其住址。
病名,冒風夾驚。
原因,素有暮汗,庚申二月十三日寐醒即起,出外冒風,陡聞爆竹而驚。
證候,一起即身熱咳嗽,時發驚竄,咳痰不爽,狀似欲痙而不痙。
診斷,指紋紫,脈搏數。此伏氣在於肝膽,猝因風邪而起。
療法,以荷、蒡、蟬、豉、前、桔、象貝等疏風開痰為君,桑、丹、藤、竹、梔、銀等清泄肝膽以佐之。
處方,蘇薄荷(五分),炒牛蒡(六分),淨蟬衣(四分),淡香豉(八分),前胡(八分),苦桔梗(四分),象貝(五分),焦山梔(八分),冬桑葉(一錢),粉丹皮(八分),雙鉤藤(一錢),銀花(八分),鮮淡竹葉(十片)
復診,一劑即汗,身熱雖減,痰嗽如前,急進三汁飲順氣降痰。
次方,生萊菔(汁),生、雅梨汁(各兩大瓢),鮮薄荷汁(四滴),重湯燉十餘沸,溫服。
三診,溏便五次,咳大減。轉氣逆,微呻多眠,喉有痰聲,口渴喜飲,此熱壅肺也,仍進清肺降痰。
三方,甜葶藶(五分),川、象貝(各五分),馬兜鈴(八分),銀花(八分),淨蟬衣(四分),冬瓜子(一錢),鮮茅根(二錢),鮮蘆根(三錢),鮮竹葉(十片)
另用西月石(三釐),制雄精(一釐),川貝母(四釐),生白礬(二釐),研勻,藥湯調下。
四診,服後吐痰三口,上午熱減,下午熱起,氣逆殊甚,口渴汗黏,指紋紫青,防有肺脹之險,急進加減葦莖湯消息之。
四方,活水蘆根(一兩),冬瓜子(一兩),鮮枇杷葉(一兩,去毛筋淨)
五診,上午喘減,咳加多汗,頭額之熱已輕,姑進辛涼宣達、降胃清熱法。
五方,銀花(八分),連翹(一錢),蟬衣(五分),前胡(八分),焦山梔(一錢),枳實(八分),竹茹(一錢),竺黃(八分),知母(一錢),馬兜鈴(七分),淨楂肉(一錢)
先用鮮枇杷葉(五錢),鮮茅、蘆根(各五錢),鮮竹葉(三十片),煎湯代水。
六診,昨日下午熱勢未作,小溲清者漸紅,眠少,氣逆大平,夜間口渴不作,清晨熱勢更衰,惟咳仍多。
六方,前方去蟬衣、焦桅、知母,加光杏仁一錢、川貝錢半。
七診,熱又較盛,咳氣微促,顴赤、唇乾、小溲紅,仍仿前法加減。
七方,銀花(一錢),連翹(一錢),蟬衣(五分),前胡(八分),栝蔞皮(一錢),枳實(八分),淡竹茹(一錢),知母(一錢),馬兜鈴(一錢),焦山梔(一錢),枯芩(八分),冬瓜子(錢半),象貝(八分)
先用鮮茅、蘆根(各五錢),煎湯代水。
效果,二十日服後,大便一次,乃七日前積矢也。再服二煎,廿一晨吐痰甚多,其熱全清而愈。
白話文:
[冒風夾驚案(兒科)]
病人是住在無錫的周小農的孩子,名字叫厚昆,年齡四歲。
病症是冒風夾驚。
病因是厚昆本來就有晚上出汗的情況,在庚申年二月十三日晚上睡醒後立刻出去玩,不幸吹了冷風,又被突然的爆竹聲嚇到。
病症表現為一醒來身體就發熱並開始咳嗽,時常表現出驚恐的樣子,咳嗽時痰很多但不容易咳出,看起來像是要抽搐但實際上沒有。
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手指紋路呈紫色,心跳速度很快。這是因為他原本的氣血藏在肝臟和膽囊中,突然因為受風而引發出來。
治療方式是以荷葉、牛蒡、蟬蛻、豆豉、前胡、桔梗、象貝等疏風解表、化痰止咳的草藥為主,輔以桑葉、丹皮、鉤藤、竹葉、梔子、銀花等清熱解毒,疏肝利膽的草藥。
藥方如下:蘇薄荷5分,炒牛蒡6分,淨蟬衣4分,淡香豉8分,前胡8分,苦桔梗4分,象貝5分,焦山梔8分,冬桑葉1錢,粉丹皮8分,雙鉤藤1錢,銀花8分,鮮淡竹葉10片。
經過第一次治療,孩子流了很多汗,身體的熱度雖然減退,但是咳嗽和痰的問題依然存在,醫生緊接著給予順氣降痰的三汁飲。
第二次藥方是:生萊菔汁,生、雅梨汁各兩大瓢,鮮薄荷汁四滴,用重湯燉十餘沸,溫服。
第三次診療,孩子出現了五次稀便,咳嗽明顯減少。但是呼吸有些困難,微微呻吟,睡覺時間變長,喉嚨有痰的聲音,口渴想喝水,這顯示肺部有熱氣,醫生繼續使用清肺降痰的治療。
第三次藥方如下:甜葶藶5分,川象貝各5分,馬兜鈴8分,銀花8分,淨蟬衣4分,冬瓜子1錢,鮮茅根2錢,鮮蘆根3錢,鮮竹葉10片。
另外使用西月石3釐,制雄精1釐,川貝母4釐,生白礬2釐,研勻,用藥湯調和服用。
第四次診療,服用藥物後,孩子吐出了三口痰,上午的熱度減退,但下午又開始發燒,呼吸困難的情況非常嚴重,口渴,汗水黏稠,手指紋路呈現紫青色,醫生擔心可能會有肺脹的風險,於是緊急使用加減葦莖湯進行治療。
第四次藥方如下:活水蘆根1兩,冬瓜子1兩,鮮枇杷葉1兩(去毛筋淨)。
第五次診療,上午的喘息有所改善,但是咳嗽增加且出汗很多,額頭的熱度已經減輕,醫生決定採用辛涼宣達、降胃清熱的方法。
第五次藥方如下:銀花8分,連翹1錢,蟬衣5分,前胡8分,焦山梔1錢,枳實8分,竹茹1錢,竺黃8分,知母1錢,馬兜鈴7分,淨楂肉1錢。
首先使用鮮枇杷葉5錢,鮮茅蘆根各5錢,鮮竹葉30片,煎湯代替水。
第六次診療,昨天下午沒有再次發燒,尿液從清澈逐漸變紅,睡眠時間減少,呼吸困難的情況大大改善,夜間不再口渴,清晨的熱度進一步下降,只是咳嗽仍然很多。
第六次藥方是在第五次藥方基礎上去掉蟬衣、焦桅、知母,加入光杏仁1錢、川貝錢半。
第七次診療,熱度再次升高,呼吸稍微急促,臉頰泛紅,嘴脣乾燥,尿液呈紅色,醫生依舊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進行調整。
第七次藥方如下:銀花1錢,連翹1錢,蟬衣5分,前胡8分,栝蔞皮1錢,枳實8分,淡竹茹1錢,知母1錢,馬兜鈴1錢,焦山梔1錢,枯芩8分,冬瓜子錢半,象貝8分。
首先使用鮮茅蘆根各5錢,煎湯代替水。
最終效果,二十日服藥後,孩子排了一次大便,那是七天前積累的糞便。再服用兩次藥,到了二十一日早晨,孩子吐出大量的痰,體溫完全恢復正常,病情得到治癒。
總結:這個案例就是常見的急驚風。從整個病情看來,很明顯是因為體內熱氣和痰液影響肺部導致膨脹,早期使用清潤的藥物反而讓熱氣無法排出,多次使用清熱宣肺、降胃滌痰的治療方法纔有效。這顯示了兒童痰症的治療不容易,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能急躁,急躁反而達不到效果。對於想要快速見效的病患來說,這是一個很好的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