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)
1. 中風閉證案(內科)
陳作仁(住南昌中大街四川會館)
病者,廖大新,年五十二歲,九江人,居鄉。
病名,中風閉證。
原因,其人火體身壯,春感外風,引動內風,風火相煽而發病。
證候,初起頭痛身熱,自汗惡風;繼即猝然昏倒,口眼喎斜,痰湧氣粗,人事不知。
診斷,左關脈浮弦數,右沉弦數,重按來去有力。顯系風火相煽,挾痰涎上壅清竅,陡變昏厥閉證。此即《內經》所謂「血之與氣,井走於上,則為大厥」也。其氣復返則生,不返則內閉而外脫矣。
療法,先以熄風開痰,通其竅閉為首要。急用羚角、鉤藤以熄風,至寶丹合厥證返魂丹以通竅,竹瀝、薑汁以開痰。俟神蘇後,仿繆仲淳法,再進桑葉、菊花、蒺藜、花粉清熱定風為君,石決明、蛤殼、栝蔞、川貝降氣豁痰為臣,佐竹瀝以通絡除痰,鮮石菖蒲汁以通氣清竅。必須風靜痰除,仿許學士珍珠母丸法,以珠母、龍齒潛陽鎮肝為君,棗、柏、茯神清養攝納為臣,佐以西參、地、芍,為滋養陰虛者設法,使以石斛、雞金,為增液健胃以善後。
處方,羚角片(錢半,先煎),雙鉤藤(六錢),淡竹瀝(兩大瓢),生薑汁(四小匙,和勻同沖)
至寶丹(一顆),厥證返魂丹二顆,研細,藥湯調下
次方,冬桑葉(二錢),滁菊花(二錢),白蒺藜(錢半),天花粉(三錢),石決明(一兩),海蛤殼(四錢,同打),栝蔞仁(四錢,杵),川貝母(三錢,去心),淡竹瀝(兩大瓢),鮮石菖蒲汁(一小匙,和勻同沖)
三方,珍珠母(一兩),青龍齒(三錢,同打),炒棗仁(錢半),柏子仁(三錢),辰茯神(三錢),西洋參(錢半),細生地(三錢),生白芍(三錢),鮮石斛(三錢),生雞金(二錢,打)
效果,初方連進三劑頭煎,大吐痰涎,神識清醒。續進次方三劑,已無痰熱上湧,口眼喎斜亦除。連進三方四劑,胃動納食,人能行動而痊矣。
廉按:中風之為病,有觸外風引動內風者,亦有不挾外風而內風自動者。此案雖由邪風外襲,而實則陰虛火亢。內風易動,故一觸即發,亦當從內風主治,急熄風宣竅、順氣開痰為第一要法。所列三方,虛實兼到,層次井然,凌躐急功者,可取法焉。
白話文:
病人是廖大新,五十二歲,來自九江,在鄉間居住。他被診斷出患有中風閉證。
他身體壯碩,易上火,春季受到外部風邪影響,導致內部風邪被激起,風火交加下引發疾病。
起初出現頭痛和身體發熱,自汗怕風的症狀;隨後突然昏厥,口眼歪斜,痰多氣喘,失去意識。
在診斷時,發現他的左關脈浮弦數,右脈沉弦數,重按下去有力度。這表明風火交加,夾帶痰涎上湧,導致突然的昏厥閉證。這符合《內經》所述的“血之與氣,井走於上,則為大厥”,如果氣息回復就能活著,否則就會內閉外脫。
治療上,首先需要熄風開痰,通竅為首要目標。使用羚羊角和鉤藤來熄風,至寶丹和厥證返魂丹通竅,竹瀝和薑汁來開痰。等到病人恢復意識後,再用桑葉、菊花、蒺藜、花粉等清熱定風,石決明、蛤殼、栝蔞、川貝等降氣豁痰,竹瀝通絡除痰,鮮石菖蒲汁通氣清竅。最後,待風靜痰除後,再使用珍珠母丸等潛陽鎮肝,棗、柏、茯神清養攝納,西參、地、芍滋養陰虛,石斛、雞金增液健胃。
藥物包括:羚羊角片、雙鉤藤、淡竹瀝、生薑汁,至寶丹和厥證返魂丹,以及冬桑葉、滁菊花、白蒺藜、天花粉、石決明、海蛤殼、栝蔞仁、川貝母,珍珠母、青龍齒、炒棗仁、柏子仁、辰茯神、西洋參、細生地、生白芍、鮮石斛、生雞金。
治療結果:使用首方三次後,病人大量吐痰,恢復意識。再使用第二方三次,已無痰熱上湧,口眼歪斜的症狀消失。連續服用第三種藥方四次後,開始進食,並能行走,最終痊癒。
總結:中風病可能因外部風邪引動內部風邪,也可能完全由內部風邪引起。本案雖然由外部風邪引發,但實際上是由於陰虛火旺,內部風邪容易被激起,所以一旦觸發就立即發病。治療應從內部風邪主導,首先熄風宣竅、順氣開痰。列出的三個治療方案,虛實兼顧,層次分明,對於追求快速見效的患者來說,值得借鑒。
高糺云(住贛州生佛壇前)
病者,潘世傑,年四十九歲,商界,山東人。
病名,中風閉證。
原因,元氣素弱,久患痰火鬱積,適中外風,引動內風而猝發。
證候,猝然昏倒,舌強不言,喉中痰塞,噫噫有聲,四肢微瘛,不省人事。
診斷,脈浮滑數,右寸尤甚,舌苔黃滑,此《內經》所謂風癔也。由內風挾痰,閉塞清竅,故猝倒。足太陽脈貫舌本、散舌下,足少陰脈循喉嚨、挾舌本,風邪猝中,而其脈不至舌本,故舌強不言。幸身軟不直,尚可救療。
療法,先用周少川牛黃清心九,以二參竹瀝湯送下,使清竅開而神氣自爽,客邪去而脈自至舌本,口自能言。繼用外臺竹瀝飲,搜剔絡痰,以清熄內鳳。
處方,蘇扎參(二錢),西洋參(錢半),生薑汁(四滴),清童便(一杯),淡竹瀝(一兩,和勻同沖),調下牛黃清心丸兩顆。
接方,淡竹瀝(兩大瓢),甜水梨汁(兩大瓢),生葛汁(一瓢),生薑汁(四滴),和勻,重湯燉,溫服。
效果,一劑,神識醒。去牛黃丸,再服二劑,各症減。三劑,語言清亮。終用竹瀝飲,善其後而愈。
廉按:此治虛火沖逆、熱痰壅塞、猝致昏僕之方法。故同一昏聵顛仆,而病因不同,則用藥當然各異也。《資生經》云,凡中風由心腹中多大熱而作,所謂猝中外風者,特其激動內風之引線耳。前哲繆仲淳、顧松園、葉香岩、王孟英輩,多用熄風清熱、順風開痰而效者,良有以焉。
白話文:
【病症案例】(內科) 中風閉證
病人,潘世傑,49歲,從商,山東籍。
病症,中風閉證。
病因,他本來元氣就較弱,長期受痰火鬱積影響,最近受到外在風邪侵襲,導致內風被觸發,突然發病。
症狀,他突然失去意識,舌頭僵硬無法說話,喉嚨有痰阻塞,發出噓噓的聲音,四肢微微抽搐,完全失去意識。
診斷,他的脈象浮滑且快,右手寸部特別明顯,舌苔黃且滑,這是《內經》所描述的風癎症狀。因為內風攜帶痰濕,阻塞了頭腦的通道,所以會突然倒地。足太陽脈貫穿舌根,足少陰脈沿著喉嚨,當風邪突然侵襲,導致這些脈絡到達不到舌根,所以舌頭僵硬無法說話。幸好他的身體還保持柔軟,並未僵直,還有治療的機會。
治療方式,先使用周少川的牛黃清心丸,以二參竹瀝湯送服,讓頭腦清醒,神智恢復,邪氣去除,脈搏自然能到達舌根,嘴巴也能開口說話。接著使用外臺竹瀝飲,清除痰濕,以平息內風。
藥方,蘇扎參(6克),西洋參(4.5克),生薑汁(4滴),清童便(一杯),淡竹瀝(30毫升,混合均勻後服用),配合牛黃清心丸兩粒。
後續藥方,淡竹瀝(大量),甜水梨汁(大量),生葛汁(適量),生薑汁(4滴),混合均勻後,用溫水燉煮,溫熱時服用。
療效,服用一劑後,意識恢復。去掉牛黃丸,再服用兩劑,各項症狀逐漸減輕。第三劑後,說話清晰流利。最後使用竹瀝飲,病情得到良好控制,最終痊癒。
廉按:這是治療虛火上沖、熱痰壅塞,導致突然昏迷的方法。即使同樣是昏迷,但病因不同,使用的藥物當然也會不同。《資生經》提到,中風通常是由於心臟和腹部產生過多的熱氣所引起,所謂的外風只是觸發內風的導火線罷了。前輩如繆仲淳、顧松園、葉香巖、王孟英等人,常用熄風清熱、順風開痰的方式治療,效果顯著。
高糺云(住贛州生佛壇前)
病者,嚴文元,年五十歲,商界,住南京。
病名,中風閉證。
原因,素因氣虛多痰,適感冷風而猝發。
證候,卒然痰涎壅塞,牙關緊閉,兩手握固、屈而不伸,四肢厥冷。
診斷,六脈沉弦而緊,舌苔滑白淡黑。脈證合參,確為中風挾寒,寒痰壅塞氣機之閉症。
療法,先用冰片、麝香開竅宣氣,皂角、附片溫通開痰,以四味研末吹鼻,先通其閉。繼宗薛氏用三生飲加參汁通陽益氣,再入戈製半夏以驅痰涎。
處方,吹藥麝香(五釐),皂角(四分),冰片(七分),附片(五分),研末吹鼻。
湯方,生南星(一錢),生川烏(一錢),蘇扎參(五錢,煎汁沖服),生附片(一錢),鮮生薑(三錢),廣木香(五分),戈製半夏(五分)
效果,吹藥一次即嚏,四肢隨溫,牙關得松。旋進湯藥,一劑知,五劑已。後以廣東參茸衛生丸調補而痊。
廉按,薛院判人參三生飲,施於中風挾寒、寒痰壅閉之危證,確係急救良法,若誤用於積熱釀痰、肝風沖逆,以致壅塞氣道者,則反速其斃。故醫者不必拘於西北多真中、東南多類中,及真中屬實、類中屬虛等說,以橫於胸中,總須隨證辨其虛實,析其寒熱,而施治法也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資訊】患者為嚴文元先生,50歲,從事商業活動,居住於南京。
【病症】他罹患的是中風閉證。
【病因】他原本就氣虛且多痰,又不幸受了冷風,導致病情突然爆發。
【症狀】突然間大量口涎壅塞,牙關緊閉,雙手握拳無法伸直,四肢冰冷。
【診斷】他的脈象顯示為沉弦且緊繃,舌苔呈現滑白微黑。綜合脈象和症狀,可以確定是中風挾帶寒氣,寒痰阻塞氣道的閉證。
【治療方式】首先使用冰片和麝香開竅宣氣,再用皁角和附片溫通開痰。將這四種藥材磨成粉末吹入鼻子,以先通其閉塞。接續採用三生飲加上人參汁以通陽益氣,並加入半夏來驅除口涎。
【外用藥方】吹鼻藥物包括麝香(五釐)、皁角(四分)、冰片(七分)、附片(五分)。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,吹入鼻子。
【內服藥方】生南星(一錢)、生川烏(一錢)、蘇扎參(五錢,煎汁沖服)、生附片(一錢)、鮮生薑(三錢)、廣木香(五分)、戈製半夏(五分)。
【療效】使用吹鼻藥物一次後,他就開始打噴嚏,四肢隨即回暖,牙關也得以鬆開。接著服用湯藥,吃了一劑就見效,五劑後病情大有改善。之後,服用廣東參茸衛生丸調理補身,最終康復。
廉按,薛院判人參三生飲,對於中風挾寒、寒痰壅閉的危險病症,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急救方法。但如果誤用在因積熱產生痰液、肝風上衝,導致氣道壅塞的情況下,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。因此,醫生不應固守西北地區多見真中風、東南地區多見類中風,以及真中風屬於實證、類中風屬於虛證的觀念,而是應該根據症狀辨別虛實,分析寒熱,再進行適當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