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74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74)

1. 燥咳動沖案(內科)
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
病者,許君,年三十二歲,業商,住南門外。

病名,燥咳動沖。

白話文:

病人是許先生,今年三十二歲,從商,住在南門外。

病情是乾咳且有氣衝的症狀。

原因,內因腎虛肝旺,外因秋燥司令,一感觸而衝動作咳。前醫連進清燥救肺湯加減(方中人參用太子參),約八劑,而終歸無效,來延予診。

白話文:

原因:

  • 內在因素:腎氣虛弱,肝火旺盛。
  • 外在因素:秋季乾燥氣候盛行。
  • 一旦受到外界刺激,就會誘發咳嗽。

治療經過:

前面看診的醫生連續使用了清燥救肺湯加減治療,其中將人參換成了太子參,但使用了大約八劑後,病情並沒有好轉,患者因此來找我求診。

證候,初起咳逆無痰,喉癢咽乾,夜熱咳甚,動引百骸。繼則臍旁衝脈,動躍震手,自覺氣從臍下逆沖而上,連聲頓咳,似喘非喘。

白話文:

症狀:

初期出現咳嗽和反胃,但沒有痰。喉嚨發癢,咽喉乾燥。到了晚上,發熱和咳嗽加重,稍微一動就牽引到全身。

接下來,臍旁的衝脈異常活躍,導致手部震動。患者感覺氣從臍下向上衝,導致連聲乾咳,類似哮喘,但又不完全是哮喘。

診斷,脈左細澀,右反浮大,按之虛數,舌紅胖嫩。此喻嘉言所謂時至秋燥,人多病咳,而陰虛津枯之體,受傷獨猛,亦即王孟英所謂肺氣失降腎氣失納之沖咳也。

白話文:

在診斷中,左脈細小且澀滯,右脈相反地浮大,按壓時虛軟無力,舌頭紅腫胖嫩。這表示正值秋季乾燥的季節,人們容易咳嗽,而陰氣虛弱、津液枯竭的體質者更容易受到傷害,也就是王孟英所說的肺氣下降、腎氣收納失常導致的咳嗽。

療法,首當潛陽鎮沖,故以三甲、石英為君,其次育陰滋燥,故以膠、麥、地、芍為臣,佐以款冬,使以冰糖,為專治乾咳而設,庶幾潛鎮攝納,納氣歸原,則氣納沖平,不專治咳而咳自止矣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,首先應抑陰斂火、平息浮動,所以用三甲草、石英作為君藥,接著滋陰潤燥,所以用阿膠、麥冬、生地黃、芍藥為臣藥,輔以款冬花,用冰糖調和,這是專門治療乾咳的方劑,希望藉由抑制陽氣、收攝真氣,讓氣息平和,不用特別治療咳嗽,而咳嗽也會自然痊癒。

處方,左牡蠣(四錢,生打),龜甲心(四錢,生打),生鱉甲(四錢,打),生款冬(三錢),陳阿膠(錢半,烊沖),生白芍(五錢),原麥冬(二錢),奎冰糖(三錢)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生牡蠣(四錢,生的,搗碎)
  • 龜甲心(四錢,生的,搗碎)
  • 生鱉甲(四錢,搗碎)
  • 生款冬花(三錢)
  • 陳阿膠(錢半,烊化後用開水沖服)
  • 生白芍(五錢)
  • 原麥冬(二錢)
  • 奎冰糖(三錢)

先用大熟地八錢(切絲)、秋冰三分,開水泡四湯碗,同紫石英一兩,煎取清湯,代水煎藥。

白話文:

使用八錢大熟地(切成絲狀)和三分秋冰,用開水泡四碗湯的量。搭配一兩紫石英,熬煮成清湯,用來取代水煎藥材。

次診,每日兩煎,連投四劑,使水升而火降,故咽乾喉癢均除,俾氣納而沖底,故頓咳連聲大減。惟脈仍虛數,舌尚胖嫩,此伏燥之所以難滋,而陰虛之所以難復也。仍守原方,重加石斛,耐心調補,以靜養之。

次方,原方去石英,加鮮石斛五錢,同切絲大熟地,煎湯代水。

白話文:

再次就診時,我每天熬煮兩劑藥,連續服用了四劑。通過這些藥方,我將體內的水分提升,而火氣下降,因此咽喉部位的乾燥和瘙癢都消失了。同時,藥方還能讓氣息順暢,並緩衝胃部的衝擊,因此劇烈的咳嗽已經大大減輕。

但是,你的脈象仍然偏虛弱而快速,舌頭也依然肥胖且嫩,這說明體內的燥熱仍然存在,而陰虛的症狀也難以恢復。我仍然採用原來的藥方,並額外添加了石斛,耐心調理和滋補,讓你安心養病。

三診,連進六劑,衝動已平,夜熱亦退,胃納大增,精神頗振,晨起略有單聲咳,脈雖虛而不數,舌雖紅而不胖。病勢幸有轉機,藥餌尚需調補,議以六味地黃湯加減,善其後以復原。

白話文:

經過三次診斷,連續服用了六帖藥後,衝動的症狀已經平息,夜間發熱的現象也退去,胃口大開,精神也振奮了不少。早上起來時有輕微的乾咳,脈搏雖然虛弱但次數並不多,舌頭雖然紅但是不腫大。病情幸好有了轉機,藥物治療還需要調整和補益,打算使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藥方,以促進後續的康復。

三方,春砂仁(二分),拌搗大熟地(五錢),野百合(二錢),大蜜棗(兩枚,擘),山萸肉(三錢),生淮山藥(三錢,打),原麥冬(三錢),金橘脯(兩枚,切片)

效果,連服十劑,單聲咳止,飲食精神,恢復原狀而痊。

白話文:

清心潤肺三方:

  • 春砂仁(約 0.6 克)
  • 熟地黃(約 15 克),搗碎後與砂仁拌勻
  • 野百合(約 6 克)
  • 大蜜棗(2 枚,切開)
  • 山萸肉(約 9 克)
  • 生淮山藥(約 9 克,拍碎)
  • 原麥冬(約 9 克)
  • 金橘脯(2 枚,切片)

康按:燥咳動沖,夢隱謂之沖咳。凡水虧木旺者,一逢秋燥司令,每發此病,予恆數見不鮮,仿王氏治沖咳方(如牡蠣、龜板、鱉甲、紫石英、蓯蓉、茯苓、熟地、歸身、牛膝、冬蟲夏草、胡桃肉等品,或用西洋參、熟地、蓯蓉、二冬、茯苓、龜板、牡蠣、紫石英、玉竹、枇杷葉、橘皮等品),屢投輒驗。此案從吳氏三甲復脈湯加減,大旨相同,競奏全功。

此葉吳王三家學派之所以盛行,到今不衰也。

白話文:

康氏按語:燥咳動氣,夢中咳醒,叫做沖咳。凡是水液不足、肝火旺盛的人,一遇到秋天燥氣當令,常常會發作這種病,我經常見到不少這樣的病例。我仿照王氏治療沖咳的方劑(例如牡蠣、龜板、鱉甲、紫石英、蓯蓉、茯苓、熟地、歸身、牛膝、冬蟲夏草、胡桃肉等藥物,或使用西洋參、熟地、蓯蓉、二冬、茯苓、龜板、牡蠣、紫石英、玉竹、枇杷葉、橘皮等藥物),多次服用都有效。這個病例採用吳氏的三甲復脈湯加加減減,大體上用藥原則相同,都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
2. 燥咳兼瀉案(兒科)

蕭琢如(住湘鄉水口山礦局)

病者,劉君令郎,年六歲,住本鄉。

病名,燥咳兼瀉。

原因,時值夏曆八月,先患寒熱,醫者雜治未愈,始來邀余過診。

證候,身熱咳嗽,無痰口渴,兼以下利清穀,舌色紅而苔白。

診斷,脈浮大,此正喻嘉言所謂肺熱無從宣泄,急奔大腸也。

療法,以清肺熱而兼潤大腸,即與瀉白散加減。

白話文:

蕭琢如(住在湘鄉水口山礦局)

病人:劉先生的兒子,六歲,住在本鄉。

病名:燥咳兼瀉。

病因:現在是農曆八月,病人先前患了風寒,經醫師治療未癒,才邀請我前來診治。

症狀:身體發熱、咳嗽,沒有痰、口渴,並且伴隨腹瀉,排出清澈的糞便,舌頭紅而舌苔白。

診斷:脈象浮大,這正如嘉言所說「肺熱無從宣洩,急奔大腸」。

治療方案:採用清肺熱,同時滋潤大腸的療法,即以瀉白散加減治療。

處方,黃芩(一錢),地骨皮(三錢),光杏仁(錢半,勿研),陳阿膠(一錢,烊沖),生甘草(四分)

效果,一劑瀉即少止,二劑而熱渴俱除,再二劑而咳嗽全瘥矣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黃芩:1 錢
  • 地骨皮:3 錢
  • 光杏仁:1.5 錢(不研磨)
  • 陳阿膠:1 錢(烊化沖服)
  • 生甘草:0.4 錢

廉按:肺與大腸相表裡,肺熱無處可宣,即奔大腸,此為順傳,每見食入則不待運化而直出,食不入則腸中之垢汙亦隨氣奔而出,是以瀉利無休也。此案悉遵喻法,以潤肺之藥兼潤其腸,則源流俱清。連投四劑,身熱咳嗽泄瀉一齊俱止,可為治燥咳兼瀉之特效新法。

白話文:

廉先生說:肺部和大腸相互表裡,肺部有熱無法宣發,就會轉移到大腸,這就是「順傳」。我們常常看到,如果病人進食後,食物會在運化前直接排出;如果病人沒有進食,大腸中的糞便也會隨著氣往上沖,造成瀉肚子不停。這個案例完全遵循喻醫師的方法,用滋潤肺部的藥物同時滋潤腸道,這樣就能讓源頭和流動的路徑都得到淨化。連續服用了四劑藥後,病人的發燒、咳嗽、腹瀉全部停了,這可以作為治療燥咳合併腹瀉的有效新方法。

3. 秋燥泄瀉案(內科)

蕭琢如(住湘鄉水口山礦局)

病者,黃君,年三十歲,住本鄉。

病名,秋燥泄瀉。

白話文:

患者是黃先生,今年三十歲,住在本地。

他的病情是秋季乾燥引起的腹瀉。

原因,秋病燥泄,日數十度,身熱微咳。以粗閱醫書,初服消散藥,不應。繼進疏利,亦不應。易以溫補升提,病勢愈劇,特來延診。

證候,形容慘晦,焦急不堪,舌苔淡白而薄,雜露紅點。

白話文:

由於秋天的乾燥導致腹瀉,每天拉肚子好幾十次,身體發熱,輕微咳嗽。看過一些醫書,一開始服用清熱化痰藥,沒有效果。後來換用瀉下通便藥,也沒有效果。改用溫補升提藥,病情反而加重,特地來求診。

診斷,脈浮而虛。余曰:此等證候,從前名家,惟喻嘉言知之,有案可稽。若時醫則無從問津,服藥不對,宜其愈治愈乖也。

白話文:

診斷: 脈搏浮而不實。我說:這樣的症狀,以前的名醫中,只有喻嘉言知道,有記載可查。但是現在的醫生卻無法理解,用藥不對,所以病情越治越糟。

療法,仿喻治吳吉長乃室救誤之方,病者猶疑信參半,乃命家人就鄰舍取喻氏書,請為指示。余為檢出受閱,並告以屢試屢驗,切勿疑阻自誤。

白話文:

此外,治療的方法,就好像治癒吳吉長他夫人的錯誤醫治。病人猶豫不決,半信半疑,於是命令家人去鄰居家拿取喻氏的書,請他指點迷津。我查看了書中的內容,並告訴他(吳吉長)多次驗證過,很有效果,千萬不要猶豫不決,自己耽誤病情。

處方,陳阿膠(三錢,烊沖),生桑皮(五錢),地骨皮(五錢),苦桔梗(錢半),青子芩(二錢),生甘草(一錢)

效果,連服七劑,平復如初。

白話文:

藥方:

  • 陳阿膠(15克,加熱溶解後使用)
  • 生桑皮(25克)
  • 地骨皮(25克)
  • 苦桔梗(7.5克)
  • 青子芩(10克)
  • 生甘草(5克)

廉按:肺為時令燥氣所傷,初但身熱微咳,消散疏利,劫傷肺氣,已為非法,溫補升提,更謬,反使肺氣閉錮,則肺中之燥熱無處可宣,勢必下移於大腸,腸胃之津液隨瀉而泄,故形容慘晦,焦急不堪。今以清金潤燥之劑潔流清源,上下兼治,不止瀉而瀉反自止。方從喻案脫化而來,故前哲驗案,不可不悉心研究也。

白話文:

廉氏按語:肺氣因時令燥氣而受傷,初期僅有發熱、輕微咳嗽。此時若使用消散宣通的藥物,會進一步劫傷肺氣,是錯誤的;而溫補升提的藥物更是荒謬,反而會使肺氣閉塞。如此一來,肺中的燥熱無法宣發,必然下移到大腸,導致腸胃津液隨大便排出。因此,患者會出現面色晦暗、焦急難耐的症狀。

現採用清金潤燥的藥物來清潔水道、清除源頭,上下同時治療。不僅止瀉,反而能自然止瀉。這個處方是從喻氏案例中演變而來,因此研究前人的經驗案例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