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69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69)

1. 寒痹案(內科)

楊華亭(住煙臺老電報街靖安公司)

病者,謝誠一,年三十八歲,山東福山縣人,住獅子匡,經商芝罘。

病名,寒痹。

原因,筋肉肥大,全身富脂肪,身重一百六十餘磅,略為運動則呼吸困難,商戰過勞,少年房事過度,精神窘迫,談話之間即睡去。

證候,於甲子年五月十二夜間,因熱去衣,赤身乘涼於天井內,瞬息睡去,少時被友喚醒。至第二日晨起時,稍覺項強,第三日項強之症見重,右臂微痛,至理髮處,用按摩法,稍微見輕。於十六日晨七時,突患右肩背及手臂盡痛,呻吟之聲不絕,痛汗如珠,右半身起臥不得自由。

診斷,脈兩手寸關浮而洪大,惟右則重按而滑,左則沉取而澀,兩尺微弦。脈證合參,此為寒痹。《靈樞·邪客》篇所謂「脈大以澀者為痛痹」。《素問·痹論》「寒氣勝者為痛痹」也。其脈浮者屬風,滑者屬痰,洪大者屬火,澀者屬血瘀,外寒搏內熱,經絡凝滯,以致肩背手部疼痛,惟痛有定處,不似歷節之走注流痛而腫,亦非半枯之無痛。因客邪由外入者,必入經絡之內,經絡所藏者無非氣血,氣血若被外寒所激,則腦氣筋被氣血所壓,何處被壓,必有疼痛之症。此人肥胖太甚,陽虛則不能外固,忽被風寒乘虛而入。經云:「邪入於陰則痹」也。夫血既以邪入而血痹於外,陽亦以血痹而閉於中,此仲師以針為治痹之先著,而揭諸章之首,以示後世之人也。乃近世針灸失傳,俱以用藥療之,須知此病當疼苦萬狀之時,非藥所能即止其疼苦,惟針則能手到疼止也。

療法,針藥並用,先用刺法,以止其疼,後服藥以和之。刺手太陽經曲垣穴針入五分,秉風穴針入五分,天宗穴針入五分,臑俞穴針入八分,手太陰經尺澤穴針入三分(此穴速出針微血出),手陽明經合谷穴針入三分,少時睡去。因用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為君,以和血中之凝滯,經云: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,用秦艽、羌活為臣,以去經絡之風,用半夏、雲苓為佐以去痰,用制香附、地龍為使以通之。予臨行雲:此寒痹之症,非一二次所能治愈,初用針可止二三少時之疼,二次能止五六少時,至三四次,可望痊愈。下午一時召予治之,問其肩背之痛已退,起臥自由,惟臂與手部,其疼如前。再刺手少陽經天井穴針入五分,支溝穴針透間使穴陽池穴針入二分,中清穴針入二分,復又睡去。

第二日晨七時召予,問其臑臂之疼退盡,惟五指痛而且脹。即刺手陽明經陽谿穴針入二分,手少陽經中渚穴針入二分,液門穴針入二分,大指少商穴、食指商陽穴、中指中衝穴、無名指關衝穴、小指少衝穴各用細三稜針刺之微血出,將前方內加薏苡仁、防己以利濕。

白話文:

病人是謝誠一,三十八歲,來自山東福山縣,居住在獅子匡,從事芝罘的商業活動。

病症名稱是寒痹。

病因是患者肌肉肥厚,全身脂肪豐富,體重達一百六十磅以上,稍作運動便會呼吸困難。由於商務繁忙過勞,年輕時性生活過度,精神常感緊張,甚至在交談中就會睡著。

在甲子年五月十二日的夜晚,他因為天熱脫下衣服,在院子裡裸露身體乘涼,瞬間就睡著了,不久被朋友叫醒。第二天早晨起牀時,他感到脖子有些僵硬,到了第三天,脖子僵硬的症狀加重,右臂微痛。他去理髮店接受按摩,感覺稍微好些。但在十六日早晨七點,他突然感到右肩、背部及手臂劇烈疼痛,痛苦的呻吟聲不斷,痛得汗水直流,右側身體無法自由移動或翻身。

經過診斷,他的雙手脈象浮而洪大,但右手脈重按則滑,左手脈深按則澀,雙腳脈象微弦。綜合脈象和症狀,這是寒痹。根據《靈樞·邪客》篇所說「脈象大且澀者為痛痹」,《素問·痹論》所言「寒氣佔優勢者會導致痛痹」。脈象浮代表風邪,滑代表痰濕,洪大代表火熱,澀代表血瘀,外寒與內熱相搏,導致經絡凝滯,造成肩背手部疼痛。但這種疼痛位置固定,不像歷節那樣疼痛會在各部位間遊走,也不是半枯那樣完全無痛。邪氣從外部進入,必定會侵入經絡內部,而經絡中藏的無非是氣血。如果氣血受到外寒的刺激,腦部和神經會受到壓迫,被壓迫的地方必然會產生疼痛。這位病人體型過於肥胖,陽氣虛弱,無法固守體表,忽然被風寒乘虛而入。經典有云:「邪氣進入陰分就會形成痹證」。血液因為邪氣入侵而導致外周血瘀,陽氣也因為血瘀而在體內閉塞,這就是張仲景用針刺來治療痹證的原因,並且在各篇章中將其列在首位,以警示後人。然而,近世針灸技術失傳,大多採用藥物治療。必須知道的是,在這種病痛萬狀的情況下,藥物無法立即緩解疼痛,只有針刺才能立即止痛。

治療方式是針刺和藥物並用,先用針刺止痛,然後服用藥物調和。首先針刺手太陽經的曲垣、秉風、天宗、臑俞等穴位,以及手太陰經的尺澤穴,手陽明經的合谷穴。病人隨後入睡。使用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作為主藥,以調和血液中的凝滯,根據古籍記載:「治療風邪應先治療血液,血液流通,風邪自然消失」,使用秦艽、羌活作為輔助藥,以去除經絡中的風邪,使用半夏、雲苓去除痰濕,使用香附、地龍作為引導藥,以疏通經絡。

我臨行前告知:這種寒痹病症,不是一次或兩次就能完全治癒的。初次針刺可以止痛二到三個小時,第二次可以止痛五到六個小時,第三次後有望痊癒。下午一點病人再次請我治療,詢問後得知他的肩背疼痛已經消退,能夠自由移動,只是手臂和手部的疼痛仍然存在。再次針刺手少陽經的天井、支溝、陽池、中清等穴位,病人再次入睡。

第二天早晨七點,病人再次請我診治,詢問後得知他的上臂疼痛已經完全消退,只剩手指痛且腫脹。隨即針刺手陽明經的陽谿穴,手少陽經的中渚、液門穴,以及大拇指的少商穴,食指的商陽穴,中指的中衝穴,無名指的關衝穴,小指的少衝穴,讓少量血液流出,並在藥方中加入薏苡仁和防己以利尿除濕。

開出的處方包括:全當歸四錢,川芎一錢,桃仁三錢半,紅花二錢,秦艽二錢,羌活一錢,半夏三錢,雲苓三錢,香附三錢,乾地龍一錢。

第二天在藥方中增加薏苡仁六錢和防己二錢。

第三天,病人的肩背手臂疼痛痊癒。他在家休養三天後,回到芝罘繼續從商。

廉按:這是治療寒痹的一個很好的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