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50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50)
1. 鶴膝風案(內科)
莊虞卿(住麗水第十一中學)
病者,武桂章,年逾四稔,體弱,寓上真殿。
病名,鶴膝風。
原因,平素氣血衰弱,風寒濕三氣乘虛而痹於膝。
證候,兩膝腫大,上下股脛枯細,足膝疼痛,筋脈不舒。
診斷,脈左尺浮緩,右尺遲弦。脈證合參,此鶴膝風證也。膝內隱痛,寒勝也,筋急而攣,風勝也,筋緩無力,濕勝也,風寒濕三氣合痹於膝,故脛細而膝腫。但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治宜養其氣血,俾肌肉漸榮,後治其膝可也。此與治左右偏枯之證大同,夫既偏枯矣,急溉其未枯者,得以通氣而復榮,切不可急攻其痹,以致足痿不用。
療法,用當歸、川芎、酒芍、西潞、生耆、炙草、生白朮、茯苓以補其氣血,細辛、獨活、靈仙、防風、秦艽、桂枝以祛其風寒,防己、川斷、苡仁、木瓜、淮牛膝、五加皮舒筋而滲濕,加海桐皮、片薑黃、海風藤宣絡而止痛。
處方,全當歸(二錢),川芎(一錢),酒白芍(二錢),生黃耆(三錢),炙甘草(八分),生於術(錢半),雲茯苓(三錢),北細辛(七分),威靈仙(一錢),獨活(一錢),青防風(錢半),左秦艽(錢半),川桂枝(一錢),生苡仁(五錢),木瓜(一錢),淮牛膝(錢半),五加皮(錢半),海桐皮(錢半),片薑黃(一錢),海風藤(錢半),每日服二劑。
效果,十日痛稍愈,足能伸縮,兩旬膝腫退,四旬扶杖能行,兩月步履如常矣。
廉按:鶴膝風初起,膝蓋骨內作癰,如風氣一樣,因循日久,膝腫粗大,上下股脛枯細,形似鶴膝。總由足三陰虧損,風寒濕流注之為病也。此案發明因證,確實詳明,方從大防風湯加減,看似藥品太多,實則如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,四旬扶杖能行,兩月步履如常,信然。
白話文:
【鶴膝風案例(內科)】
病人是武桂章,居住在麗水第十一中學,已經超過四年,身體虛弱,住在上真殿。
他的疾病被稱為鶴膝風。
病因是他的體質平時就氣血不足,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趁著身體虛弱時侵襲膝部,導致疾病。
症狀為雙膝部腫大,大腿和小腿卻顯得枯瘦,腳膝疼痛,筋脈無法得到舒展。
經過診斷,他的左手脈搏浮而緩,右手脈搏遲且弦,綜合症狀和脈象,確診為鶴膝風。膝蓋內側隱隱作痛,是寒氣過盛的表現;筋肉緊繃,是風氣過盛的表現;筋肉無力,是濕氣過盛的表現。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共同作用在膝蓋,所以小腿顯得纖細,膝蓋卻腫大。然而,邪氣之所以會聚集,是因為身體的正氣不足。治療應該先補充氣血,讓肌肉逐漸康復,然後再處理膝部問題。這與治療半身不遂的情況相似,一旦出現半身不遂,應立即滋養未受影響的部分,以便通氣和恢復活力,切不可急著治療受影響的部位,以免造成更嚴重的萎縮。
治療方法是使用當歸、川芎、酒芍、西潞、生耆、炙草、生白朮、茯苓來補充氣血,細辛、獨活、靈仙、防風、秦艽、桂枝來驅除風寒,防己、川斷、苡仁、木瓜、淮牛膝、五加皮來舒筋活絡並排濕,並加入海桐皮、片薑黃、海風藤來宣導經絡,止痛。
開出的處方為:全當歸2錢,川芎1錢,酒白芍2錢,生黃耆3錢,炙甘草8分,生於術1錢半,雲茯苓3錢,北細辛7分,威靈仙1錢,獨活1錢,青防風1錢半,左秦艽1錢半,川桂枝1錢,生苡仁5錢,木瓜1錢,淮牛膝1錢半,五加皮1錢半,海桐皮1錢半,片薑黃1錢,海風藤1錢半,每天服用兩次。
治療效果:十天後,疼痛有所減輕,腳部能自由伸縮;二十天後,膝部腫脹消退;四十天後,他能夠拄著柺杖行走;兩個月後,他行走自如。
廉按:鶴膝風初期,膝蓋骨內部會像風氣一樣產生腫塊,隨著時間推移,膝部會變得腫大,大腿和小腿卻會變得纖細,形狀類似鶴的膝蓋。總體而言,這是因為足三陰的損失,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侵入所導致的疾病。這個案例詳細地闡述了病因和症狀,處方基於大防風湯進行增減,雖然藥材種類多,但實際上就像韓信帶兵,越多越好,四十天後能拄著柺杖行走,兩個月後行走自如,這是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