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5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5)
1. 風瘧案(內科)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痛者,韓瑞寶,年三十五歲,業商,住東關鎮。
病名,風瘧。
原因,夏令受暑,潛伏膜原,至秋感涼風而發。
證候,風襲於表,頭疼自汗,淅淅惡風,暑伏於裡,寒少熱多,其狀如瘧,便溏溺熱。
診斷,脈右浮弦,左浮滯沉數,舌邊尖紅,苔白兼黃。脈證合參,內經所謂「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」也。
療法,初用辛散開達,達原飲加減;繼用和解表裡,柴芩湯加減;終用養陰開胃,麥門冬湯加減。
處方,荊芥穗(錢半),草果仁(五分),花檳榔(一錢),焦山梔(三錢),防風(一錢),卷川樸(一錢),木賊草(一錢),淡香豉(三錢)
次方,川柴胡(一錢),生枳殼(一錢),廣皮紅(八分),青子芩(錢半),苦桔梗(一錢),仙露夏(錢半),鮮生薑(一錢),細芽茶(一錢),陰陽水煎藥。
三方,原麥冬(錢半),北沙參(一錢),北秫米(三錢,荷葉包煎),仙半夏(一錢),鮮石斛(二錢),鮮稻穗(二支)
效果,服初方一劑,頭痛除、惡風已,寒熱分清。服次方二劑,寒熱雖減而不止。原方送下半貝丸三分,一日兩次。四服而瘧住。終服第三方,連進三劑,胃氣健而病愈。
康按:凡瘧疾之因,外感不外風寒暑濕,內傷不外痰食。此案雖名風瘧,但暑為內因,風為外因,先解其外,後清其內,此用藥一定之步驟。其得力在第二方,和解清透,效果昭然。
白話文:
【風瘧案例(內科)】
患者是韓瑞寶,35歲,從商,住在東關鎮。
病症是風瘧。
病因是夏季受到暑熱,熱氣潛藏在體內,到了秋季,感受了涼風而引發疾病。
症狀表現為風邪侵襲肌表,頭痛且自汗,對風有明顯的畏懼感,身體有冷熱交替的情況,但熱多寒少,類似瘧疾的症狀,排泄物稀薄,尿液則偏熱。
診斷結果顯示右手脈象浮弦,左手脈象浮滯沉數,舌頭邊緣和舌尖呈紅色,舌苔白中帶黃。綜合脈象和症狀判斷,符合《內經》所說的“夏季暑熱未散,到秋季會形成風瘧”。
治療方法,首先使用辛散開達的藥物,使用達原飲加減;然後使用調和表裡的藥物,使用柴芩湯加減;最後使用滋養陰津,開胃的藥物,使用麥門冬湯加減。
第一個處方是:荊芥穗1.5錢,草果仁0.5錢,花檳榔1錢,焦山梔3錢,防風1錢,卷川樸1錢,木賊草1錢,淡香豉3錢。
第二個處方是:川柴胡1錢,生枳殼1錢,廣皮紅0.8錢,青子芩1.5錢,苦桔梗1錢,仙露夏1.5錢,鮮生薑1錢,細芽茶1錢,用陰陽水煎煮藥材。
第三個處方是:原麥冬1.5錢,北沙參1錢,北秫米3錢(用荷葉包好煎煮),仙半夏1錢,鮮石斛2錢,鮮稻穗2支。
治療效果,服用第一劑藥後,頭痛消失,不再畏風,寒熱分明。服用第二劑藥兩次後,寒熱雖然減輕但仍未完全消除。再服用下半貝丸0.3錢,每日兩次。服用四次後,瘧疾得到控制。最終服用第三劑藥,連續服用了三次,胃氣得到恢復,病情痊癒。
康按:瘧疾的病因,外因不外乎風、寒、暑、濕,內因不外乎痰、食。此案例雖然被稱為風瘧,但暑熱是內因,風邪是外因,先解外邪,後清內邪,這是用藥的一貫步驟。治療效果顯著的是第二劑藥,能調和清熱,效果顯著。
2. 伏風陰瘧案(內科)
莊虞卿(住麗水第十一中學校)
病者,呂仲遠,年逾三稔,體弱,住太平坊。
病名,伏風陰瘧。
原因,平素體衰,因感風伏而不發,直至深秋,發為陰瘧。
證侯,寒熱往來,三日一發,汗多苔白,飲食少思。
診斷,脈左寸虛大,右關弦緩。脈證合參,此由伏風而變三陰瘧也。夫胃者衛之源,脾者營之本,飲食少思,脾胃之衰弱可知,正因脾胃累虛,營衛不和,而作寒熱,正《內經》所謂秋成風瘧也。
療法,只宜脾胃雙補,不必治瘧,俾營衛調而寒熱自已,此從源本施治,上乘法也。用桂枝、黃耆護衛,歸、芍養營,參、草補益脾胃,薑、棗調和營衛。
處方,川桂枝(一錢),生黃耆(三錢),當歸(二錢),生白芍(二錢),西潞黨(二錢),清炙草(一錢),生薑(一錢),大棗(三枚)
效果,十日寒熱勢衰,繼以補中益氣湯善其後,兩旬瘧遂痊愈。
廉按:陰瘧之為病,陽分大虛必挾寒,陰分大虛必挾熱。況汗多苔白,飲食少思,脾胃之虛寒,尤為顯著。方用桂枝湯加參、耆、當歸,營工雙調,確是對證療治,自有奇功可據也。寒甚者,丁香、附子亦可加入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資訊】莊虞卿,住在麗水第十一中學附近。
患者是呂仲遠,年齡超過三歲,身體素質較弱,居住在太平坊。
【疾病名稱】伏風陰瘧。
【病因】他平時身體就比較虛弱,因為感受了風邪潛伏在體內未能即刻發出,直到深秋,風邪才引發了陰瘧。
【症狀】他有寒熱交錯的情況,每三天就會發作一次,出汗多且舌苔呈白色,對食物的慾望也減少了。
【診斷】他的左手寸脈虛弱且大,右手關脈呈現弦緩,綜合症狀與脈象判斷,這是因為潛伏的風邪轉變為三陰瘧。胃是防禦的源頭,脾是營養的根本,飲食慾望減少,可見脾胃功能的衰退,正是由於脾胃虛弱,營衛失調,才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,這正如《內經》所描述的秋風引發的瘧疾。
【治療方式】應當同時補充脾胃,不需要專門治療瘧疾,讓營衛恢復正常,寒熱自然會消失,這是從根本治療的高級方法。使用桂枝、黃耆保護防禦系統,當歸、白芍滋養營養系統,人參、甘草補充脾胃,薑、棗調節營衛。
【處方】川桂枝一錢,生黃耆三錢,當歸二錢,生白芍二錢,西潞黨二錢,清炙草一錢,生薑一錢,大棗三枚。
【治療結果】十天後,寒熱的症狀已經減輕,再以補中益氣湯鞏固療效,兩個星期後,瘧疾完全痊癒。
廉按:對於陰瘧這種病,陽氣嚴重不足必定會伴隨寒氣,陰氣嚴重不足必定會伴隨熱氣。況且他出汗多,舌苔呈白色,對食物慾望減少,脾胃虛弱且寒涼的情況更加明顯。方子使用了桂枝湯加上人參、黃耆、當歸,營養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調整,確實是對症下藥,自然能有神奇的效果。如果寒氣更重,可以加入丁香、附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