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3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3)

1. 風嗽案(內科)

黃袞甫(住金山呂巷)

病者,吳右,年三十四歲,僱工,住楊秀浜。

病名,風嗽。

原因,風水交襲,表裡不宣所致。

證候,咳嗽漸作,咳痰黏膩,氣逆不舒,額上略有微汗。

診斷,脈右浮弦,左遲,舌上白苔,辨證察脈,知屬風水之咳嗽證也。夫肺主皮毛,皮毛者肺之合也。風水由皮毛而侵及肺,風邪既不外解,水邪又不下滲,壅閉上焦,窒礙呼吸,動則始咳,咳極則喘。

療法,方用杏仁宣表,細辛、乾薑、半夏化飲,五味子、茯苓、紫菀、款冬降氣肅肺,治風水嗽之未化熱者,非辛溫之藥,其孰能愈之。

處方,苦杏仁(三錢),淡乾薑(五分),白茯苓(三錢),生白果(十粒),北細辛(三分),五味子(五分),款冬花(三錢),炙甘草(三分),製半夏(三錢),炙紫菀(三錢)

效果,服藥三劑而咳痊愈。

廉按:風寒外搏,水飲上衝,小青龍湯加減,卻是對證良方。額上既有微汗,去麻黃加紫菀、茯苓宣肺利水,調劑亦有斟酌。

白話文:

【病患資訊】患者為吳右,年齡三十四歲,職業為僱工,居住在楊秀浜。

【病症名稱】風嗽。

【病因】由於風和水兩種邪氣交相侵襲,導致身體表裡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。

【症狀】咳嗽逐漸加重,咳出的痰質地黏稠,呼吸時感到氣短不順,額頭偶爾會出現微微的汗。

【診斷】右手脈象呈現浮弦,左手脈象遲緩,舌面覆蓋一層白苔。根據這些症狀與脈象分析,判定此為風水咳嗽。肺臟主管皮毛,當風水邪氣經由皮毛進入影響肺部,風邪未能有效排除,水邪也無法正常排出,這使得上焦部位受阻,呼吸困難,活動時開始咳嗽,嚴重時甚至會喘息。

【治療方法】採用杏仁以開宣表邪,細辛、乾薑、半夏用於化痰,五味子、茯苓、紫菀、款冬花可降氣肅肺。對於風水咳嗽尚未轉化為熱性的情況,非辛溫類藥物無法達到治療效果。

【處方】使用苦杏仁(三錢)、淡乾薑(五分)、白茯苓(三錢)、生白果(十粒)、北細辛(三分)、五味子(五分)、款冬花(三錢)、炙甘草(三分)、製半夏(三錢)、炙紫菀(三錢)。

【療效】服用藥物三劑後,咳嗽完全康復。

【廉按】外感風寒,水濕上沖,小青龍湯加減的配方,確實是對症下藥。考慮到額頭已出現微汗,去掉麻黃,加入紫菀和茯苓,以宣肺利水,調整藥方時也有進行適當的考量。

2. 風咳失音案(兒科)

孫少培(住南京倉巷)

病者,丁貴之女,年四歲,住南京碑亭巷口。

病名,風咳失音。

原因,春病風溫,病已小愈,越旬日忽咳嗽音啞,某醫誤用溫表,次日即大汗大喘。

證候,面色青黯,頭汗如注,咳喘音嘶,飲水作嗆,目上視,不得眠,頭傾肩抬,口鼻只有出氣。

診斷,脈兩手俱不應指,病勢甚危。其聲啞者,由於肺熱,熱盛則熬液成痰,痰因火而生,火因痰而熾,痰火交結,最易障礙清竅,以致變證叢生,肺失清肅之權也。前哲費建中雲:「肺虛者,咽水嗆喉。」今仿其意,作虛脫證斷。

療法,肺虛必先補其母,故用潞黨參、淮山藥補脾為君,阿膠、糯米補肺為臣,杏仁、兜鈴清金潤肺,麥冬、五味斂肺定喘為佐,炙甘草、雞子白和中清音為使。

處方,潞黨參(五錢),淮山藥(五錢,生打),陳阿膠(三錢,烊沖),杜兜鈴(錢半),炙甘草(八分),甜杏仁(三錢),原麥冬(二錢),五味子(五分),雞子白(二枚),生糯米(五錢),煎湯代水。

效果,一日連服兩劑頭煎,次日復診,喘平汗止,語言如常。惟咳唾黏痰,肺虛而燥,進甘鹹潤燥法。原方去黨參、淮藥、兜鈴、五味等四味,加暹燕窩一錢,北沙參、川貝、水晶糖各三錢。疊進三劑,再邀診脈,六脈軟滑有神,目灼灼有光,囑其不必服藥,用光燕窩一錢,葡萄乾念粒,真柿霜一錢,調養旬余而愈。

廉按:此因風咳過用散削,肺氣驟虛而變,看似危險,實則根本來漓,故用參麥散合阿膠補肺散大劑培元,挽回得及。若因病久元虛,見此現狀,則肺癆末路,決難救濟,此種方法,亦如水投石矣。

白話文:

【病患資訊】病患是丁貴的女兒,名叫孫少培,現年四歲,居住在南京碑亭巷口。

【病症】她得了風咳失音症。

【病因】春天時,她得了風溫病,病情稍有好轉,但過了十天左右,突然開始咳嗽並聲音嘶啞,某醫生誤用了溫熱解表藥,結果第二天就出現大量出汗和嚴重喘息的情況。

【症狀】她的臉色變得青暗,頭部汗水如雨下,咳嗽和喘息的聲音嘶啞,喝水時會嗆到,眼睛向上看,無法入眠,頭部傾斜,肩膀抬起,口鼻只有出氣。

【診斷】兩手脈搏都未能觸及,病勢非常危急。她的聲音嘶啞是因爲肺部過熱,熱度過高會使體內液體變成痰,痰因火而生,火又因痰而旺,痰和火相互結合,最容易阻礙身體的清竅,導致各種併發症產生,肺部失去清肅功能。前輩費建中曾說:“肺虛者,喝水會嗆到喉嚨。”現在根據這個理論,判定這是虛脫的症狀。

【治療方法】肺虛必須先補其母髒,也就是脾臟,所以使用潞黨參、淮山藥補脾爲首要,阿膠、糯米補肺爲次要,杏仁、兜鈴清金潤肺,麥冬、五味子斂肺定喘爲輔助,炙甘草、雞蛋白和中清音爲引導。

【處方】潞黨參5錢,淮山藥5錢(生打),陳阿膠3錢(烊衝),杜兜鈴1錢半,炙甘草8分,甜杏仁3錢,原麥冬2錢,五味子5分,雞蛋白2個,生糯米5錢,煎湯代水。

【療效】一天內連續服用了兩劑頭煎,第二天再次就診,喘息平息,汗止,語言恢復如常。但仍有咳吐粘痰,肺虛且燥,於是使用甘鹹潤燥法。原方去掉黨參、淮藥、兜鈴、五味等四味,加入暹燕窩1錢,北沙參、川貝、水晶糖各3錢。連續服用三劑,再次邀請醫生診斷脈象,六脈軟滑有神,目光炯炯有神,囑咐不必再服藥,使用光燕窩1錢,葡萄乾20粒,真柿霜1錢,調養十多天後痊癒。

廉按:這起病例是因爲風咳過度使用了散發藥物,導致肺氣驟然虛弱而變,看起來很危險,但實際上是因爲根本的體質虛弱,所以使用參麥散合阿膠補肺散大劑量培元,及時挽回。如果是因爲疾病長期導致元氣虛弱,看到這種現狀,那麼就是肺癆的晚期,幾乎無法救治,這種方法就像水投石一樣無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