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2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2)
1. 肺風痰喘案(兒科)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病者,王姓孩,年一歲零兩月,住琶山。
病名,肺風痰喘。
原因,素因兒衣太厚,內有伏熱,繼因風傷肺而暴發。
證候,身熱面紅,頓咳抱首,痰鳴氣壅,忽然大喘,胸高鼻扇,右脅陷下。
診斷,脈不足憑,看指紋青浮而滯。此《內經》所謂「乳子中風熱,喘鳴肩息」,龔雲林所云「俗稱馬脾風」也。小孩最多,病勢最急而險。
療法,必先辛涼散其風,故以薄荷為君,辛潤豁其痰,故以梨汁、薑汁為臣,然病勢如此急烈,不得不用急救之藥,故以保赤散為佐,庶能降痰如奔馬,使以白蜜,不過緩保赤散之烈性而已。
處方,薄荷霜(一釐),雪梨汁(一杯),生薑汁(兩滴),淨白蜜(一小匙)
上藥和勻,器盛,重湯燉一時許,調下保赤散三釐。
效果,一劑即大吐痰而熱退,二劑喘嗚已平,即能吮乳。原方去保赤散、薄荷霜,加鮮桑瀝一小匙,疾競痊瘳。
廉按:小兒風熱暴喘,較之各種疾喘,尤為難療,俗稱馬脾風者,言其病勢之危急也。兒科名醫萬氏密齋曰:午屬馬,為少陰君火。心主熱,脾主虛,心火乘肺,脾之痰升,故肺脹而喘,謂之馬脾風。馬脾風者,肺脹也。上氣喘急,兩脅扇動,鼻張悶亂,喘鳴聲嗄,痰涎壅塞,其症危惡,宜急攻之。
若至胸高肩聳,汗出發潤,則不可治矣。此案方用保赤散,善能通氣開痰,先使痰從口吐出,繼則從大便而出,適合急攻之法,調入於降痰四汁飲之中,以柔濟剛,處方配合頗有巧思,非雜湊成方者可比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資訊】,患者為一位王姓的小孩,年齡一歲又兩個月,居住在琶山。
【病症】,被診斷為肺風痰喘。
【病因】,由於平時孩子穿著過多導致身體內部有潛藏的熱氣,後因風邪侵襲肺部而突然爆發。
【病徵】,出現體溫升高臉色潮紅,短促劇烈咳嗽並抱頭,痰多呼吸困難,忽然間大口喘氣,胸部膨脹鼻翼煽動,右側肋骨下方凹陷。
【診斷】,脈象無法完全依賴,觀察手指紋路呈現青色且顯得滯澀。此病症正如《內經》所述的「哺乳期的孩童受到風熱影響,會出現喘鳴和呼吸急促」,以及龔雲林所描述的「民間常稱的馬脾風」。這種疾病在小孩身上很常見,病情發展迅速且危險。
【治療方法】,首先使用辛涼藥材散除風邪,因此選用薄荷為主要藥物,再使用辛潤藥材來化痰,所以以梨汁和薑汁為輔助藥物,但因病情如此急劇,不得不使用急救藥物,因此以保赤散為輔助藥物,這樣纔能有效快速地排出痰液,再加入白蜜,僅僅是緩和保赤散的強烈性質。
【處方】,薄荷霜(1釐),雪梨汁(一杯),生薑汁(兩滴),淨白蜜(一小匙)。
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,盛於容器中,隔水燉煮約一小時,再加入保赤散3釐服用。
【療效】,服藥一次後,大量吐痰且體溫下降,第二次服藥後,喘鳴已經平息,小孩也能吸吮母乳。之後,去掉保赤散和薄荷霜,加入新鮮桑葉汁一小匙,疾病就完全康復了。
廉按:小兒因風熱引起的急喘,比起其他種類的喘病更難治療,民間常稱的馬脾風,是形容其病情的危急。兒科名醫萬氏密齋曾說:午時屬馬,是少陰君火的時間。心臟主管熱度,脾臟主管虛弱,當心臟的熱度影響到肺部,加上脾臟產生的痰液上升,會導致肺部脹大並喘息,這就是馬脾風。馬脾風就是肺部脹大的意思。患者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,兩側肋骨煽動,鼻子張開感到混亂,喘息聲音沙啞,痰液堵塞,病情非常危險,應立即治療。
如果到了胸部高聳,肩膀抬高,汗出如雨,就無法治療了。此病例使用的保赤散,能夠很好的通氣和化痰,先讓痰液從口中吐出,接著再從大便中排出,正好符合立即治療的方法,加入到化痰四汁飲中,以柔克剛,處方的配伍很有巧思,不是隨意拼湊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