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3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43)

1. 伏暑案(內科)

葉鑑清(住上海)

病者,顧左,年三十餘,嘉定人,寄寓慶祥里。

病名,伏暑。

原因,痰火體質,新涼引動伏暑。

證候,病經五日,得暢汗後,形寒雖和,熱勢反的,身重,渴喜涼飲,口甜膩,脘悶頭重,便閉溺赤。

診斷,脈滑大數,舌尖糙,中根灰膩垢厚。體豐痰多,向來濕熱亦盛,挾伏邪垢滯,充斥陽明,已有化火之漸,病情險重,防昏陷變端。

白話文:

診斷:

  • 脈象:滑而有力,速度快
  • 舌象:舌尖粗糙,舌中部有厚厚的白苔
  • 體型:肥胖,痰液多
  • 病史:過往濕熱較重,體內有邪氣鬱結,導致陽明經被堵塞,逐漸出現化火徵兆
  • 病情嚴重,需注意昏迷等危急狀況的發生

療法,是病暑濕痰食並重,將欲化火,故用蒼朮白虎兩清濕熱為君,再以枳實檳榔、元明粉、萎、貝、萊菔導滯化痰,峻通大便為臣,鬱金開結,佩蘭化濁為佐,通草輕揚,荷梗清暑為使。

白話文:

療法:

針對濕熱痰食並重的患者,在暑邪將化火之前,使用蒼朮和白虎湯來清熱利濕。再配合枳實、檳榔、元明粉、萎稜、貝母、萊菔子來化痰導滯,通利大便。鬱金用於解鬱結,佩蘭用於化解濁氣。通草用於輕揚清氣,荷梗用於清暑。

處方,泗安蒼朮(三錢),肥知母(三錢),花檳榔(錢半),象貝母(四錢),佩蘭葉(錢半),生石膏(八錢,研細),元明粉(錢半,同打),瓜蔞仁(四錢),小枳實(錢半),萊菔子(三錢),廣鬱金(錢半),鮮荷梗(一尺),通草(一錢)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蒼朮(泗安產的,三錢)
  • 肥知母(三錢)
  • 花檳榔(一錢半)
  • 象貝母(四錢)
  • 佩蘭葉(一錢半)
  • 生石膏(八錢,磨成細粉)
  • 元明粉(一錢半,與上粉同時研磨)
  • 瓜蔞仁(四錢)
  • 小枳實(一錢半)
  • 萊菔子(三錢)
  • 廣鬱金(一錢半)
  • 鮮荷梗(一尺)
  • 通草(一錢)

次診,大便連通,先結後溏,舌苔較化,脘悶灼熱稍和,尚渴飲口甜,汗多頭面,脈大較平,滑數依然。垢滯雖得下達,而腸胃之濕熱痰火尚甚,仍防內傳昏陷變端。治再清化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看診時,大便通暢,先結後溏,舌苔較化開,胃脘悶脹和灼熱感稍緩解,仍然口渴且口中有甜味,頭面出汗較多,脈搏較大且平穩,滑脈和數脈仍然存在。雖然積垢阻塞物已能排出,但腸胃濕熱痰火仍較嚴重,仍需預防它們內傳而導致精神昏迷和病情變化。因此,治療仍然是清熱化痰。

次方,生石膏(八錢,研細),生枳實(錢半),瓜蔞仁(四錢),焦山梔(三錢),淡黃芩(錢半),廣鬱金(錢半),佩蘭葉(錢半),生萊菔子(三錢),生苡仁(五錢),象貝母(四錢),陳皮(錢半),生竹茹、葉(各錢半)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生石膏(50克,研成細粉)
  • 生枳實(2.5克)
  • 瓜蔞仁(25克)
  • 焦山梔(15克)
  • 淡黃芩(2.5克)
  • 廣鬱金(2.5克)
  • 佩蘭葉(2.5克)
  • 生萊菔子(15克)
  • 生苡仁(25克)
  • 象貝母(25克)
  • 陳皮(2.5克)
  • 生竹茹、葉(各2.5克)

三診,熱勢大衰,大便又行,黏溏頗多,煩悶渴飲,身重頭重等症亦悉退三舍,脈來六部一律滑數,尚汗多頭面,舌黃根微膩,口淡苦不甜,溺短色赤,伏邪痰火均從大便下達,最為美事,惟體豐痰盛,防其餘邪復熾。

白話文:

三天的觀察中,發熱的勢頭大幅減退,大便通暢,黏糊且水狀的便便很多,煩悶和口渴的症狀也全部消失了。脈象六部動脈均表現為滑數,但頭部和臉上仍出汗較多,舌苔發黃,舌根略微發黏,口中有苦味而不甜,小便量少且顏色發紅。沉伏體內的痰火邪氣都從大便排出,這是非常好的情況。但是由於體型肥胖且痰液旺盛,要防備其他邪氣再次發作。

三方,生石膏(六錢,研細),焦山梔(三錢),冬瓜子(五錢),廣鬱金(錢半),淡黃芩(錢半),象貝母(四錢),生苡仁(五錢),鮮竹茹、葉(各錢半),飛滑石(四錢,包煎),活水蘆根(一兩,去節),通草(一錢),鮮地慄(四枚,切)

白話文:

三方

  • 生石膏:6錢(研磨細)
  • 焦山梔子:3錢
  • 冬瓜子:5錢
  • 廣鬱金:1.5錢
  • 淡黃芩:1.5錢
  • 象貝母:4錢
  • 生苡仁:5錢
  • 鮮竹茹:1.5錢
  • 鮮竹葉:1.5錢
  • 飛滑石:4錢(包起來煎煮)
  • 活水蘆根:1兩(去除節結)
  • 通草:1錢
  • 鮮地慄:4枚(切成片)

此方服一劑,病又輕減。因申地屋小天熱,諸多不便,即回家請醫調治,經月餘又來寓門診調理。

第二次第一診

伏暑大病之後,眠食均安。惟寐醒口氣干苦,咳嗽痰多厚稠,大便不調,小溲淡黃,脈來濡滑,舌黃微膩。胃熱熏蒸,肺不清肅,病後液虛,當清化,參以生津治之,宗千金葦莖湯加減。

白話文:

久病初癒後,睡眠飲食已經正常,但醒來時口氣乾燥發苦,伴有咳嗽和大量黏稠的痰液,大便異常,小便發黃,脈搏濕滑,舌苔黃而略微黏膩。這是由於胃熱上蒸,肺氣不清淨,病後津液不足所致。治療時應以清熱化痰、生津為原則,採用千金葦莖湯加減方。

處方,活水蘆根(一兩,去節),生苡仁(三錢),瓜蔞仁(四錢),杏仁(二錢,去皮),枇杷葉(三片,去毛),冬瓜子(四錢),原金斛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,去心),生竹茹(二錢),白前(錢半)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活水蘆根(10 克,去除節點)
  • 生苡仁(3 克)
  • 瓜蔞仁(4 克)
  • 杏仁(2 克,去皮)
  • 枇杷葉(3 片,去除茸毛)
  • 冬瓜子(4 克)
  • 原金斛(3 克)
  • 川貝母(2 克,去除心)
  • 生竹茹(2 克)
  • 白前(1.5 克)

二診,咳嗽已平,稠痰尚多,大便日行帶溏,痰濕體本以溏便為相宜,脈來濡滑,安寐能食,寐醒仍有口氣,一切黏膩濃厚酒肉等務宜少食,俾不至生痰助火也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看診:

咳嗽已經緩和,但還有很多濃痰,每天大便有點稀。痰濕體質的人本來就容易大便偏稀,這是正常的。脈搏濡滑,能安穩入睡,也能進食,但醒來後還是有口氣。所有的黏膩、濃厚、辛辣的食物都應該少吃,以免生痰助火。

二方,嫩蘆根(一兩),生苡仁(三錢),川貝(二錢,去心),赤苓(四錢),橘白(一錢),冬瓜子(四錢),原金斛(三錢),蛤殼(四錢,生打)生竹茹(錢半),竹瀝半夏(錢半)

白話文:

二方 ,包括兩種方劑:

方劑一

  • 嫩蘆根:1 兩
  • 生苡仁:3 錢
  • 川貝(去心):2 錢
  • 赤苓:4 錢
  • 橘白:1 錢
  • 冬瓜子:4 錢
  • 原金斛:3 錢
  • 蛤殼(生打碎):4 錢
  • 生竹茹:0.5 錢
  • 竹瀝半夏:0.5 錢

方劑二

與方劑一相同,但少了橘白和蛤殼兩味藥。

效果,此方服五劑痊愈。

廉按:伏暑挾痰化火,病情糾葛,用藥頗難。過用辛淡,則傷陰涸液;過與苦寒,則滯氣傷中;若先回護其氣液,又恐助濁增病。此案第一方,蒼朮白虎加減,大有力量,以後四方,亦清靈穩健,配合適度,自非老手不辦。

白話文:

廉先生按語:伏暑夾痰化火,病情複雜糾纏,用藥很困難。如果太過使用辛散之藥,就會損傷陰液,使津液枯竭;如果太過使用苦寒之藥,就會滯氣傷中;如果先調理氣息和津液,又擔心會助長病邪,加重病情。此案第一個方劑,蒼朮白虎湯加減,藥力強大,後四個方劑,也清靈穩健,配合得當,非老練之醫不能如此。

黃仲權(住宿遷東門口)

病者,範重華,年十七歲,高等小學學生,住本城。

病名,伏暑。

原因,於七月間,忽然頭暈嘔吐,小便澀痛,曾服他醫利小便藥而愈。九月再發,仍服前醫之八正散芒硝及散藥至劇。又易數醫,皆作癆治,病更甚,乃延余診治。

白話文:

原因是,約在七月間,他突然感到頭暈嘔吐,小便困難且疼痛。他曾服用別的醫生的利尿藥而痊癒。九月時再次發作,仍服用先前醫生的八正散,再加芒硝和其他強烈藥物。後來又換了好幾位醫生,都診斷是癆病,但他的病情卻更加嚴重。於是他的家人請我診治。

證候,發熱咳嗽,痰中帶血,耳聾便濁,每溺澀痛難忍,心煩頭點,苦狀莫名,飲食不進。

診斷,脈象浮滑有似細數。竊思若系癆損,必然耳目聰明,各恙必緩,何至如此其急。前賢王潛齋云:「鼻塞治心,耳聾治肺。」溺痛便濁,皆伏暑之變象也,遂斷為肺竅伏熱。

白話文:

診斷: 脈象浮滑,像細小的水珠。我猜想,如果是肺癆,那麼耳目一定會聰明,各種症狀也會緩慢,怎麼會這麼急迫?前人王潛齋說:「鼻塞要治療心臟,耳聾要治療肺部。」小便渾濁疼痛,這些都是伏暑的變異徵象。因此,斷定為肺竅隱伏熱症。

療法,以清透肺經伏暑為君,佐以芳涼通竅,辛潤消痰,用千金葦莖湯加味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:

以清肺散熱為主要目的,配合清熱通竅、滋潤化痰的藥物,使用千金葦莖湯加減加減方。

處方,生薏仁(六錢),冬瓜仁(五錢),原桃仁(三分),飛滑石(三錢,包煎),鮮菖蒲(一錢),天花粉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扁豆衣(三錢),厚朴花(一錢),白通草(錢半),鮮葦莖(二十寸,為引)

白話文:

藥方:

  • 生薏仁:6錢
  • 冬瓜仁:5錢
  • 原桃仁:3分(約1克)
  • 滑石(包煎):3錢
  • 鮮菖蒲:1錢
  • 天花粉:3錢
  • 川貝母:2錢
  • 扁豆衣:3錢
  • 厚朴花:1錢
  • 白通草:1.5錢
  • 鮮葦莖:20寸(作為引子藥,引導其他藥物進入經絡)

效果,服後各恙均減,轉方以瀉白散石葦冬葵子瞿麥,再服三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效果:服用後,各種症狀都減輕了。隨後轉服瀉白散,並加入石葦、冬葵子和瞿麥,再服用三劑就痊癒了。

廉按:伏暑,即伏熱也,所伏之淺深不一,病狀之發現各殊。此案暑伏肺經,誤用清補,往往釀成肺癆,吳氏師朗所謂「不虛而做成虛,非癆而做成癆」也。今以千金葦莖湯加味,輕清靈透,用得卻好。惟樸花不如易鮮刮淡竹茹,清絡熱以除痰、又能止血以監製桃仁,較為切當。

白話文:

廉先生說:伏暑,就是隱藏的熱邪,隱藏的深度不同,出現的症狀也不一樣。這個案例中,暑邪隱藏在肺經,錯誤地使用了清補的藥物,常常導致肺癆,吳氏醫家說「本來不虛卻變虛了,本來不屬於肺癆卻變成了肺癆」。現在用《千金要方》中的葦莖湯加味,輕清靈透,用得很好。只是樸花不如用鮮刮淡竹茹,清熱化痰,還能止血以監控桃仁,比較合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