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5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5)
1. 頭風害目案(內科)
何拯華(紹興同善局)
病者,張謝氏,年三十六歲,住紹興偏門外張家葑。
病名,頭風害目。
原因,體素肝熱,適感風溫,頭痛屢止屢發,釀變頭風。醫者不辨病源,誤用頭風套方,如荊、防、藁、芎等辛燥升散,遂巔痛而延累左目。
證候,時而頭巔疼,時而左目痛,左目痛輕則巔疼甚,巔疼甚則眼痛輕,互相消長,累月不愈。甚至肝熱衝動水輪,當瞳人處忽變白色,忽微藍色,忽而縮小,忽而昏蒙。
診斷,脈左浮弦搏數,右浮洪或散大,沉按細澀,舌邊紫赤。脈證合參,病之本在於肝,肝之脈絡於巔,肝之竅開於目,而其所以互相消長者,病之標則在於腦。腦有十二對神經,其肝熱沖激於頭巔神經則頭巔疼,沖激於左目神經則左目痛也。其衝動水輪,當瞳人處而形色乍變者,以目系入腦,腦之精為瞳人,全賴玻璃體中之水晶樣液以保護之,今被肝熱沖激,深恐明角罩中之水晶樣液被蒸沖而渾,則瞳人生翳迷濛,不能明辨三光五色矣。故世有一目失明而頭風頓愈者,殆因腦中之血熱,已從目竅排泄而出歟。
療法,首當潛鎮清熄,故以羚角、石決、珠母等具有靈動之性質,潛鎮肝陽以熄內風為君,而羚角尤擅清肝明目、直達巔頂、善平腦熱之長,入於鹹平鎮潛之中,奏功尤速。然諸痛皆屬於心,心熱則肝熱,肝熱則腦熱,故又以童便、川連鹹苦達下以瀉心,白芍、膽草酸苦泄火以瀉肝為臣。佐以酒炒生牛膝,取其上行入腦下行納沖,善引頭目之血熱從速下降。使以青葙子,隨羚角直清腦熱,能散瞳人處昏蒙也。
處方,石決明(一兩,生打),珍珠母(一兩,生打),小川連(八分),龍膽草(一錢),生白芍(五錢),生淮牛膝(五錢,酒炒),青葙子(三錢),羚角尖(一錢,磋研極細,藥湯調下),清童便(兩鍾,分沖)
次診,前方連服四日,巔疼眼痛悉除,當瞳人處變像亦減十之六七,舌邊紫轉紅色,脈搏浮洪弦數均已大減。惟視物不甚清爽者,以目得血而能視,目血為肝熱消耗,精光不足故也,法當滋肝血以益腎陰。
次方,陳阿膠(錢半,烊沖),生白芍(四錢),大生地(四錢),大熟地(四錢),甘杞子(錢半),黃甘菊(二錢),沙苑子(三錢,鹽水炒),菟絲子(三錢,鹽水炒),穀精珠(錢半),羊烏珠(一對)
效果,次方連服十劑,肝血充而腎陰復,目自還光而明矣。
廉按:頭風害目,惟婦女為最多。皆因血鬱生熱,血熱生風,風動而逼血上腦則腦充血,腦充血則神經被逼,著於頭巔之知覺神經則痛在頭巔,著於眼部之知覺神經則癰在眼,此新發明之病理也。此案論病探源,一眼覷定肝腦,則驪珠在握,而選藥處方,自然精切。初方妙在羚角,羚之靈在角,角之靈在腦,其性涼而味鹹,故善平腦熱,其色白而氣腥,故能消肝肺血熱瘀積。凡內障之腦脂下注,瞳神變色,外障之黑珠白珠雲翳遮厚等證,果能重用此藥,奏效如神。
白話文:
病患是一位名叫張謝氏的女士,年齡三十六歲,居住在紹興偏門外的張家葑。
病症是頭風導致眼睛疼痛。
病因是她本來就有肝熱的體質,又不幸感染了風寒,導致頭痛反覆發作,最終形成了頭風。之前的醫生未能準確判斷病源,誤用了針對頭風的一般治療方法,使用瞭如荊芥、防風、藁本、川芎等辛辣且升散的藥材,結果使得頭頂疼痛,並且牽連到左眼。
症狀表現為時常頭頂疼痛,左眼也會感到痛楚,當左眼的疼痛較輕時,頭頂的疼痛會更劇烈,反之亦然,這種相互消長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個月都未能痊癥。甚至在某個時刻,肝熱影響到了眼睛的晶狀體,瞳孔部位的顏色會突然變為白色,或者微微呈現藍色,瞳孔大小也會突然變化,視力變得模糊。
經過診斷,她的左手脈象浮弦且搏動頻繁,右手脈象浮洪或者散大,若深入按壓則脈象細澀,舌邊呈現紫赤色。根據脈象和症狀,可以判斷出病根在肝臟,因為肝脈絡通向頭頂,肝竅開於眼睛,之所以會出現相互消長的情況,病徵則在於腦部。腦部有十二對神經,當肝熱衝擊到頭頂神經,就會感到頭頂疼痛,當肝熱衝擊到左眼神經,就會感到左眼疼痛。當肝熱影響到晶狀體,使得瞳孔位置的顏色和形態發生變化,這是因為眼睛的神經連接到腦部,而腦部的精華就是瞳孔,它依賴玻璃體中的透明液體來保護。現在受到肝熱的影響,可能會導致瞳孔上的透明液體被蒸騰而混濁,這會讓瞳孔產生翳障,無法清楚辨別色彩。因此,有些人會在一隻眼睛失明後,頭風的症狀會立即改善,可能是因為腦部的熱血已經從眼睛排出。
治療上,首先應該安撫肝臟,使其平靜下來,清除肝熱。使用如羚羊角、石決明、珍珠母等具有靈活特性的藥材作為主要治療,用以平息肝臟的內風。其中,羚羊角尤其擅長清肝明目,能夠直接抵達頭頂,並有平息腦熱的效果,在平和的藥物中加入,效果更佳。然而,所有疼痛都與心臟有關,心臟熱度高則肝臟也會跟著熱,肝臟熱則腦部也會受影響。因此,還應使用如童便、黃連等鹹苦的藥材,以降心火,以及白芍、龍膽草等酸苦的藥材,以降肝火。輔助治療上,使用酒炒過的生牛膝,可以幫助血液循環,將頭部的熱血迅速下降。使用青葙子,配合羚羊角直接清腦熱,可以緩解瞳孔的混濁。
處方如下:石決明(一兩,生打)、珍珠母(一兩,生打)、小川連(八分)、龍膽草(一錢)、生白芍(五錢)、生淮牛膝(五錢,酒炒)、青葙子(三錢)、羚角尖(一錢,研磨極細,用藥湯調和服用)、清童便(兩杯,分次沖泡)。
經過四天的治療,頭頂和眼睛的疼痛都消失了,瞳孔部位的變化也減少了七成,舌邊的紫色轉為紅色,脈象的浮洪弦數也大幅減輕。但視力仍然不太清晰,因為眼睛需要血液供應才能看清楚,而肝熱消耗了眼睛的血液,導致視力不足。接下來的治療重點應該是滋補肝血,增強腎臟陰虛。
第二次處方:陳阿膠(一錢半,溶化沖泡)、生白芍(四錢)、大生地(四錢)、大熟地(四錢)、甘杞子(一錢半)、黃甘菊(二錢)、沙苑子(三錢,鹽水炒)、菟絲子(三錢,鹽水炒)、穀精珠(一錢半)、羊烏珠(一對)。
經過連續十天的治療,肝血得到補充,腎臟陰虛得到恢復,視力自然恢復明亮。
廉按:頭風導致眼睛疼痛的情況,多見於女性。通常是由於血液淤積產生熱度,熱度又產生風邪,風邪使得血液向上衝擊腦部,導致腦部充血。腦部充血使得神經受到壓力,當影響到頭頂的知覺神經,就會感到頭頂疼痛;當影響到眼部的知覺神經,就會感到眼痛。這是新發現的病理。這個案例中,對病情進行深入分析,一眼就看出問題在肝臟和腦部,掌握關鍵,選藥處方自然精準。第一次治療中,羚羊角的使用非常巧妙,羚羊的靈性在於角,角的靈性在於腦,其性質涼且味道鹹,因此能平息腦熱。其顏色白且氣味腥,能消除肝肺的血液熱毒。對於內障導致的腦脂下垂、瞳孔顏色改變,或是外障導致的黑眼珠、白眼珠雲翳遮蓋等症狀,如果能大量使用此藥,效果如同神靈一般。
清肝明目、平息風邪和鎮痙方面,羚羊角有獨特的功效。可惜的是,現在羚羊角價格高昂,如果想尋找替代品,只有羖羊角一種,也就是俗稱的黑羚羊,其性質和功效與羚羊角相似,但價格便宜一半。第二次治療中,穀精珠和羊睛的使用也非常巧妙。對於各種眼疾症狀消失後,長期滋養但視力仍不清晰的情況,可能有兩個原因:一是靈竅未通,二是睛光未復。穀精珠能打通靈竅,羊睛能恢復睛光,因此十天就能恢復原本的視力,正是因為這些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