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55)
二集 傳染病案 (155)
1. 鼠疫結核案
陳務齋(住梧州四方井街)
病者,黃樹文,年三十九歲,廣西容縣,住鄉。
病名,鼠疫結核,西名腺百斯篤,又名黑死病。
原因,素因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酸鹹,及生冷物質,消化不良。誘因各鄉鼠疫流行,桿菌傳播,由口鼻吸受而傳染。
證候,驟然惡寒發熱,頭目骨節皆疼,四肢麻木。繼則全體大熱,狂躁譫語,目白深紅,血絲敷蓋,膝黯不見,面唇緊黑,耳聾聲嘎,燥渴異常,小便赤澀,神識昏迷,氣逆喘急。後現脛腺起核三枚,赤腫堅實,疼痛灼熱。
診斷,左右六脈皆浮大數,大則滿指,數則九至,按之則散,檢驗體溫,升騰達一百零七度。脈證合參,鼠疫之結核症也。由微菌熱毒,直中血分,則血瘀不行,阻遏神氣。其瘀血熱毒,勢將攻心,病已危而不治,惟一息尚存,不得不議方救治。
療法,湯劑用除疫羚犀敗毒湯。取羚、犀、芩、連、膽草,瀉心肝伏火,清透毒疫為君,生地、紅花、石膏、知母,涼血去瘀,平胃清熱為臣,大青、地丁、人中白、銀花、真珠,敗毒滅菌,鎮心安魂為佐,紫葛解表透毒,生津潤燥為使。
處方,羚羊角(二錢),磨犀尖(三錢),鮮生地(六錢),紫地丁(三錢),葛根(二錢),鮮大青(四錢),人中白(四錢),生石膏(一兩,杵),肥知母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西紅花(二錢),真珠粉(五分,沖),川黃連(三錢),龍膽草(三錢),川柴胡(二錢),黃芩(二錢)
次診,連三服後,人事始醒,體熱略減。惟脛腺起核,灼熱疼痛,燥渴仍前。診脈浮大已除,現轉洪數。用羚犀桃花敗毒湯,取其去瘀涼血,清熱平心肝,生津平胃,敗毒滅菌。
次方,羚羊角(二錢),原桃仁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生石膏(一兩),犀角尖(三錢,磨),西紅花(二錢),牛蒡子(四錢),赤芍藥(三錢),人中白(三錢),大青葉(四錢),粉葛根(二錢),淮木通(二錢),蓮子心(五錢)
三診,連五服,並外敷拔毒膏後,痛止核消,燥渴亦減,惟不能安眠,診脈弦數。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,取其清泄心肝,涼血潤燥,平胃生津。
三方,犀角尖(二錢),生白芍(三錢),生石膏(五錢),粳米(五錢,荷葉包),川柴胡(二錢),鮮生地(五錢),牡丹皮(二錢),肥知母(四錢),甘草(一錢),青子芩(三錢)
四診,連五服後,燥平渴止能眠,食量略進,惟咳嗽頻頻,聲破而嘎,診脈弦澀。用百合固金湯,加黃柏、杏仁、桑白皮,取其潤肺降逆,清熱瀉火,生津化痰。
四方,野百合(三錢),生地(五錢),歸身(錢半),元參(四錢),苦桔梗(三錢),原麥冬(三錢),熟地(三錢),白芍(三錢),川貝(二錢),生甘草(一錢),川黃柏(三錢),光杏仁(五錢),桑白皮(四錢)
白話文:
[鼠疫結核案]
病患黃樹文,三十九歲,廣西容縣人,住在鄉下。
他得的病是鼠疫結核,西醫稱作腺鼠疫,也叫黑死病。
病因是平時飲食不節制,吃太多辛辣酸鹹及生冷的食物,導致消化不良。誘因則是各地鼠疫流行,桿菌傳播,經由口鼻吸入而感染。
症狀是突然感到怕冷發熱,頭痛、眼睛痛、骨頭關節都痛,四肢麻木。接著全身發高燒,變得狂躁說胡話,眼白深紅,布滿血絲,膝蓋黯淡無光,面色和嘴唇都緊繃發黑,耳朵聽不清楚聲音嘶啞,極度口渴,小便赤紅且排尿困難,神智不清,呼吸急促。之後在小腿上出現三個硬塊,紅腫堅硬,疼痛發熱。
診斷是左右兩手的脈象都浮大且快,脈搏粗大到幾乎滿指,脈搏一分鐘跳到九次,按下去感覺鬆散無力,測量體溫高達攝氏一百零七度。綜合脈象和症狀判斷,是鼠疫引起的結核症。因為細菌熱毒直接進入血液,造成血瘀不通,阻礙了精氣運行。這種瘀血熱毒,可能即將侵犯心臟,病情危險,雖然病人只剩下一口氣,也必須開藥治療。
治療方法,用除疫羚犀敗毒湯。用羚羊角、犀牛角、黃芩、黃連、龍膽草,瀉心肝的潛藏火氣,清熱解毒為主藥,生地黃、紅花、石膏、知母,涼血化瘀,平和腸胃清除熱毒為輔藥,大青葉、紫花地丁、人中白、金銀花、珍珠,解毒殺菌,鎮定心神為佐藥,紫葛解表散毒,生津潤燥為使藥。
處方:羚羊角(二錢),磨犀角尖(三錢),鮮生地(六錢),紫花地丁(三錢),葛根(二錢),鮮大青葉(四錢),人中白(四錢),生石膏(一兩,搗碎),知母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紅花(二錢),珍珠粉(五分,沖服),黃連(三錢),龍膽草(三錢),柴胡(二錢),黃芩(二錢)。
第一次複診,連續服藥三次後,病人開始清醒,體溫稍微下降。但小腿上的硬塊依然發熱疼痛,口渴依舊。把脈發現浮大的脈象消失,轉為洪大且快。改用羚犀桃花敗毒湯,主要作用是化瘀涼血,清熱平心肝,生津平胃,解毒殺菌。
處方:羚羊角(二錢),桃仁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生石膏(一兩),磨犀角尖(三錢),紅花(二錢),牛蒡子(四錢),赤芍藥(三錢),人中白(三錢),大青葉(四錢),葛根粉(二錢),木通(二錢),蓮子心(五錢)。
第二次複診,連續服藥五次,並外敷拔毒膏後,疼痛停止硬塊消退,口渴也減輕,但無法安睡,把脈發現脈象弦數。改用犀角地黃湯合白虎湯,主要作用是清除心肝火氣,涼血潤燥,平和腸胃生津液。
處方:犀角尖(二錢),白芍藥(三錢),生石膏(五錢),粳米(五錢,用荷葉包),柴胡(二錢),鮮生地(五錢),牡丹皮(二錢),知母(四錢),甘草(一錢),青子芩(三錢)。
第三次複診,連續服藥五次後,口渴平復能夠入睡,食量稍微增加,但咳嗽頻繁,聲音嘶啞。把脈發現脈象弦澀。改用百合固金湯,加入黃柏、杏仁、桑白皮,主要作用是滋潤肺部,降逆氣,清除熱邪,生津化痰。
處方:野百合(三錢),生地(五錢),當歸身(一錢半),玄參(四錢),桔梗(三錢),麥冬(三錢),熟地(三錢),白芍(三錢),川貝(二錢),甘草(一錢),黃柏(三錢),杏仁(五錢),桑白皮(四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