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2)

回本書目錄
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32)

1. 傷寒夾濕案(內科)

丁佑之(住南通東門)

病者,方協恭,年五十三歲,皖人,住南通。

病名,傷寒夾濕。

原因,先伏濕邪,復傷於寒。

證候,惡寒發熱,遍身疼痛,腰肢不舉,不能轉動。

診斷,脈象左浮右緩。浮乃傷寒之徵,緩即蘊濕之候,脈證合參,此傷寒夾濕證也。

白話文:

診斷記錄

**病人:**丁佑之(居住南通東門)

**年齡:**五十三歲

**籍貫:**安徽人

**現住址:**南通

**病名:**傷寒夾濕

**病因:**先受濕邪侵襲,後又受寒邪侵襲。

**症狀:**畏寒發熱,全身疼痛,腰部無力,無法轉動。

**診斷:**脈象左手浮脈,右手緩脈。浮脈為傷寒之象,緩脈為濕邪蘊積之象,脈象與症狀相符,可診斷為傷寒夾濕症。

療法,治宜寒濕兼顧,寒陰互病,閉塞不宣,勢將凝冱,非辛溫大劑不能勝任,擬麻黃加味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:

應兼顧治療寒氣和濕氣,它們相互影響,導致閉塞不通,將會凝結阻滯。因此,必須使用大劑量的辛溫藥物纔能有效,建議使用麻黃加味。

處方,陳麻黃(五分),川桂枝(三錢),光杏仁(三錢),宣木瓜(二錢),薏苡仁(三錢),絲瓜絡(三錢),福澤瀉(二錢),生甘草(五錢),生薑(二片)

效果,初服微效,再服大效,三服痊愈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陳麻黃 5 分
  • 川桂枝 3 錢
  • 光杏仁 3 錢
  • 宣木瓜 2 錢
  • 薏苡仁 3 錢
  • 絲瓜絡 3 錢
  • 福澤瀉 2 錢
  • 生甘草 5 錢
  • 生薑 2 片

廉按:傷寒夾濕一證,江浙兩省為最繁,通用五苓散加羌防,為對證處方之常法。令用麻黃湯加味,辛散淡滲,方雖異而法則同,妙在桂枝與木瓜,辛酸並用,善能舒筋止痛,三服痊愈,信然。惟薏苡仁一味,尚宜重用。

白話文:

廉按:夾雜濕邪的傷寒證候,在江蘇和浙江兩省最為常見。常用的處方是五苓散加上羌活防風,這是針對證候的常規方法。使用麻黃湯加減,辛散淡滲,雖然方子不同,但法則是一樣的。妙處在於桂枝和木瓜,辛酸並用,能很好地舒筋止痛,三服就能痊癒,確實如此。只有薏苡仁這味藥,需要再重用一些。

2. 傷寒夾痰案(內科)

張錫純(住鹽山西門內)

病者,毛姓,年三十餘,藥肆經理,住鹽山城東北張馬村。

病名,傷寒夾痰。

白話文:

病人姓毛,年約三十多歲,是藥店的經理,住在鹽山城東北的張馬村。

病情是傷寒伴有痰症。

原因,其人素有痰飲,曾患痰證甚劇,愚為治愈。隔數月又得傷寒證,經他醫治愈兩次,皆因飲食過度反復,醫者再投以藥不效,迎愚診視。

白話文:

原因:

這個人平時就有痰飲問題,曾經患有嚴重的痰證,我曾為他治癒。幾個月後,他又患上了傷寒,經由其他醫生治癒兩次,但都因飲食過量而復發。醫生再次用藥治療,但沒有效果,於是請我前去診視。

證候,臥床眩暈不起,頭微覺疼,面有火色,而畏食涼物,食梨一口,即覺涼甚,食石榴子一粒,心亦覺涼,視其舌苔淡而潤,不覺燥渴。

診斷,脈洪長有力,右部尤甚,問其大便,數日未行,知其陽明府熱已實也。

白話文:

症狀:臥牀不起,嚴重眩暈,頭部輕微疼痛,臉色發紅,但害怕食用涼性食物。吃一口梨,就感到極度冰冷;吃一粒石榴籽,心中也感覺發冷。觀察患者的舌苔,顏色淡而濕潤,沒有口渴的感覺。

療法,愚舍證從脈,欲投以大劑白虎湯。前醫者在座,疑而問曰:此證心中不渴不熱,且舌苔白潤,畏食寒涼,無實火可知,以余視之,雖清解藥亦不宜用,果何所據而用大劑白虎湯乎?答曰:其脈洪長有力,原系陽明實熱之確徵,投以白虎湯,洵為對症的方。其不覺渴與熱,且舌苔淡白而潤者,以其素有痰飲,濕勝故也;其畏食寒涼者,因胃中痰飲與外感之熱,互相膠漆,致胃府轉從其化,與涼為敵也。病者之父,素曉醫理,遂篤信愚言,促為疏方。

白話文:

療法:

我根據脈象判斷,準備給他服用重劑的白虎湯。之前的主治醫生也在場,他疑惑地問我:這個病人沒有口渴、不發燒,而且舌苔潤白,怕吃寒涼的東西,沒有明顯實熱的症狀。在我看來,即使是清熱解毒的藥物也不適合,你為什麼要給他服用重劑的白虎湯呢?我回答說:他的脈象洪大有力,這是陽明經實熱的明確徵兆。服用白虎湯,是對症的療法。他沒有感到口渴和燥熱,舌苔也淡白而潤澤,這是因為他有痰飲,濕邪過重。他怕吃寒涼的東西,是因為胃中的痰飲與外感之熱互相糾纏,導致胃部發生變化,與寒涼之物對抗。病人的父親對醫理有所瞭解,他堅信我的話,催促我開方。

處方,生石膏細末(四兩),知母(一兩),清半夏,甘草(各三錢),粳米(四錢)

俾煎湯一大碗,分三次溫飲下。此方加半夏於白虎湯中者,因其素有痰飲也。

白話文:

處方:

  • 生石膏,碾成細末(240 克)
  • 知母(60 克)
  • 清半夏(18 克)
  • 甘草(18 克)
  • 粳米(24 克)

效果,兩日夜間,上方略有加減,共服藥四大劑,計用生石膏斤許,霍然痊愈,愚亦旋里。隔兩日倉猝復來迎愚,言病人陡然反復,形狀異常,有危在頃刻之虞。因思此症治愈甚的,何遽如此反復。及至,見其痰涎壅盛,連連咳吐不竭,精神恍惚,言語錯亂,身體顫動,診其脈象平和,微嫌胃氣不甚暢舒。愚恍然會悟,因謂其家人曰:前者兩次因飲食過度而病復,今則又因戒飲食過度而復也。其家人果謂有鑑前失,每日所與飲食甚少。愚曰:此次勿須用藥,飽食即可愈矣。時已屆晚八點鐘,至明飲食三次,每次仍撙節與之,病若失。

白話文:


這劑藥見效了,兩天夜裡,上方略有調整,共服了四劑藥,用了約一斤生石膏,(病人)突然康復了,我也回老家了。過了兩天,倉促地又來迎請我,說病人突然病情反覆,狀況異常,好像隨時有生命危險。我心想這個病已經治好了,怎麼突然反覆啊。到了(病人)那裡,見他痰液壅盛,連續咳嗽吐出不止,精神恍惚,語言錯亂,身體顫動,診其脈象平和,稍微覺得胃氣有點不暢。我恍然大悟,對他家人說:前兩次是因為飲食過度才復發的,現在又是因為戒飲食過度才復發的。他的家人果然說,鑑於之前犯的錯,這幾天只給他很少的飲食。我說:這次不必用藥,吃飽就好了。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了,(病人)到第二天吃了三頓飯,每次都節制地給他吃,他的病就好像失蹤一樣消失了。

廉按:此證初起,用越婢加半夏湯,為對證處方之常法。今側重脈象,放膽重用膏、知,舍證從脈,別具卓識,非學驗兼優者不辦。

白話文:

廉先生指出:此證在剛發病時,經常使用越婢加半夏湯來對症治療。現在側重於脈象,大膽使用人參膏和熟地黃,捨棄對症治療而從脈象入手,另有一番見解,沒有學識與經驗兼優的人無法辦到。

3. 傷寒夾陰案(內科)

燕慶祥(住永修官塘區)

病者,姜孔進,年近四旬,住江西永修北鄉官塘區。

病名,傷寒夾陰。

原因,其人冒寒邪微熱未除,入房耗精,更使寒邪乘虛直入前陰。

證候,大寒不止,少腹極疼,腰痛而墮,睪丸縮小,冷汗遍身,膝脛拘急。

白話文:

患者是姜孔進,年近四十歲,住在江西永修北鄉的官塘區。

病情是傷寒夾雜陰症。

病因是他受了寒邪後輕微發燒尚未消除,就進行房事耗損了精氣,使得寒邪趁虛直接侵入下體。

症狀表現為全身極度寒冷不停,小腹部非常疼痛,腰痛得感覺往下沈,睪丸有縮小的情況,身上冷汗直流,膝蓋和小腿部位肌肉緊繃不舒。

診斷,兩手尺脈非常沉細,按至骨乃有一毛之延,惟寸關稍和。以脈合證,此少陰傷寒兼夾陰也。《傷寒論淺注》云:奇經衝任督三脈,皆行少腹之前,前陰受傷,故少腹痛,陰中拘攣,熱上衝胸,膝脛拘急。蓋由傷寒微熱未除,男女交媾,邪從前陰而入也。是既感寒邪,又復耗精,宜其腰痛冷汗,陰莖拘急也。固屬危證,然求醫尚早,脈未盡絕,猶可於危中而得生全之路。

白話文:

診斷: 兩手的尺脈非常細弱,按到骨頭纔有一絲脈象,但寸關兩脈稍和。結合脈象和症狀,這是少陰傷寒併發陰證。

《傷寒論淺注》說:任脈、督脈、沖脈等奇經都走行於小腹前面。下腹部受寒,因此小腹疼痛,陰中抽搐,熱氣上衝胸部,膝蓋小腿發緊。這是因為傷寒時體內還有餘熱沒有完全消除,再加上男女交媾,邪氣從下腹部侵襲。

這種情況既感受了寒邪,又耗損了精氣,所以會腰痛、出冷汗、陰莖發緊。這是一種危重證候,但是求醫尚早,脈象還沒完全消失,還有機會在危難中保全性命。

療法,用黑附、黑姜為君,回陽益火以祛寒,用婦人裩襠燒灰為臣,取其能引邪仍由原路而去,肉桂為佐,俾虛火仍歸原位,使以艾葉、甘草,引寒邪達外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:使用黑附子、黑薑作為主藥,溫陽補火以驅除寒氣;使用婦人經血浸染過的布料燒成灰作為輔助藥物,取其能將邪氣引導回原本的途徑;使用肉桂作為佐藥,讓虛火重新回到原位;再使用艾葉和甘草,引導寒邪排出體外。

處方,黑附(錢半),黑姜(一錢),肉桂(八分),艾葉(八分),甘草(六分),以婦人裩襠燒灰,共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用藥方:

  • 黑附子(半錢)
  • 黑薑(一錢)
  • 肉桂(八分)
  • 艾葉(八分)
  • 甘草(六分)

以上藥材共用婦女的內褲燒成灰,再加水煎服。

效果,服一劑,陰莖頭上微腫,病即減半。連服二劑,病痊愈。後更用附桂地黃湯加敗龜板,服四劑,月餘復舊矣。

白話文:

_治療效果_服用一劑藥後,龜頭略微腫脹,病情減輕一半。連續服用兩劑藥後,病情完全痊癒。後來再服用附桂地黃湯加上龜板四劑,一個月後病症完全康復。

廉樓:此證似陰陽易而實非,非女勞復而卻是,今用四逆湯合裩襠散加味,方較程鍾齡用人參三白湯,馬良伯用五苓散合豭鼠矢湯,尤為周到,所引陳修園說發明病理,語亦精鑿,真苦心孤詣之佳案也。

白話文:

廉樓:這種病徵看似陰陽錯亂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它不是因為女性過度勞累而復發,而是其他原因。現在使用四逆湯配合裩襠散加上其他藥材,比程鍾齡使用人參三白湯,馬良伯使用五苓散配合豭鼠矢湯,更為全面有效。所引用的陳修園的說法闡明瞭病理,語言也很精湛,的確是用心良苦的絕妙妙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