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45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145)

1. 腺鼠疫案

陳務齋(住梧州四方井街)

病者,梁建廷,年五十歲,廣東南海縣,住廣西容縣友記店,商界。

病名,腺鼠疫(又名核疫證、西名百斯篤證、又名黑死證、傳染病)。

原因,素因不究衛生,飲食不節,過食辛辣酸鹹,腸胃蓄濕生熱。誘因鼠疫流行,城市疫斃甚眾,菌毒飛揚,由口鼻吸受直接傳染而發。

證候,驟然頭痛,惡寒發熱,頸股腋下發結核十餘枚,灼熱疼痛,全體大熱,晝夜不休,面色紫黑,目赤血絲敷蓋,唇色瘀黑焦腫,氣逆粗喘,呃逆頻頻,神識昏迷,皮膚髮赤,灼熱如焚。

診斷,左右六脈洪大弦數,一吸已動七至,體溫升騰達一百零六度。脈證合參,斷為腺鼠疫證。其菌毒侵逼諸腺,故頸股腋下結核腫實,堅如鐵石,灼熱疼痛,勢甚凶猛,危在旦夕。是日延醫十餘會診,無一立方,本在不治之證,今承病家懇求甚切,不得不力圖援救也。

療法,內外並治。先用竹茹刀柿湯以止呃平喘,取竹茹、柿蒂、刀豆降逆下氣,開胸快膈為君;膽草、白芍降肝膽之沖逆為臣;釵斛、知母、生地平胃逆,涼陰血為佐;花粉、杏仁潤肺降逆,生津化痰為使。服後呃逆已除,氣平不喘。又用除疫羚犀敗毒湯,取羚羊、犀角、川連、膽草、黃芩瀉心肝伏火而清三焦,生地、紅花涼血去瘀,石膏、知母平胃清熱,大青、地丁、中白、銀花、真珠敗毒滅菌,蘆筍、茅根透解毒熱,連進五服。並外敷清熱敗毒之藥,常熱常換。疼痛已除,人事漸醒,體熱略退,始能瞬息。惟皮膚多現結核,大者如指,小者如豆,全體布滿,形似熟荔枝狀。診脈洪大已減,只現弦數。又用羚犀桃花敗毒湯,取清熱降火,涼血解毒,去瘀生新,連進五服後,則結核俱消,體熱己除,能起立,略進食。惟睡眠不寧,咽乾口燥,頭部微暈,體中內熱,診脈仍數。又用犀角地黃湯合人參白虎湯加杭菊花,取其清熱涼血,潤燥生津,解表和里也。

處方,竹茹刀柿湯

柿蒂(三錢),馬刀豆仁(二十枚,燒存性),鮮竹茹(五錢),龍膽草(三錢),生白芍(三錢),知母(四錢),鮮生地(六錢),鮮釵斛(三錢),天花粉(四錢),苦杏仁(四錢,去皮)

次方,除疫羚犀敗毒湯

羚羊角(二錢),犀角尖(三錢,磨沖),鮮生地(六錢),鮮大青(四錢),紫地丁(三錢),人中白(一錢),生石膏(一兩,研細),肥知母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西紅花(三錢),川黃連(三錢),龍膽草(三錢),淡黃芩(四錢),真珍珠(五分,研末沖服)

先用活水蘆根三兩(去節)、鮮茅根二兩(去皮),煎湯代水。

三方,羚犀桃花敗毒湯

羚羊角(二錢),犀角尖(三錢),光桃仁(五錢),金銀花(三錢),西紅花(二錢),生石膏(一兩,研細),粉葛根(五錢),生赤芍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鮮大青(四錢),牛蒡子(四錢,杵),人中白(三錢),淮木通(二錢),蓮子心(五錢),煎服。

白話文:

腺鼠疫案例

患者:梁建廷,五十歲,廣東南海人,在廣西容縣友記店經商。

病名:腺鼠疫(也叫核疫、西醫稱百斯篤病、又名黑死病,是種傳染病)。

病因:平時不注重衛生,飲食不節制,過量食用辛辣酸鹹食物,導致腸胃積濕生熱。又恰逢鼠疫流行,城市裡因疫病死亡的人很多,帶菌的病菌四處散播,經由口鼻吸入直接感染發病。

症狀:突然頭痛,發冷發熱,頸部、大腿內側和腋下長出十多個腫塊,灼熱疼痛,全身發高燒,白天晚上都持續發熱,臉色呈現紫黑色,眼睛佈滿血絲,嘴唇瘀黑腫脹,呼吸急促,頻繁打嗝,神志不清,皮膚發紅,灼熱如同火燒。

診斷:兩手的脈象都呈現洪大弦數,一吸氣脈搏就跳動七次,體溫高達攝氏41.1度。綜合脈象和症狀判斷,是得了腺鼠疫。病菌侵襲各個腺體,所以頸部、大腿內側和腋下長出腫塊,堅硬如石頭,灼熱疼痛,病情非常兇猛,情況危急。當天請了十多位醫生會診,都束手無策,本來是無法治癒的疾病,現在承蒙病人家屬懇切請求,不得不設法盡力救治。

治療方法:內服藥和外敷藥同時進行。先用竹茹刀柿湯來止住打嗝,平順喘氣,用竹茹、柿蒂、刀豆來降逆氣,疏通胸膈;膽草、白芍來平肝膽的逆氣;釵斛、知母、生地來調理胃氣,滋養陰血;花粉、杏仁來潤肺降逆,生津化痰。服藥後打嗝停止,呼吸平穩。再用除疫羚犀敗毒湯,用羚羊角、犀牛角、黃連、膽草、黃芩來瀉心肝的火,清除三焦的熱邪,生地、紅花來涼血化瘀,石膏、知母來平胃清熱,大青、地丁、人中白、銀花、珍珠來解毒滅菌,蘆筍、茅根來疏散毒熱,連續服用五劑。同時外敷清熱解毒的藥,經常更換。疼痛消除,逐漸恢復意識,體溫稍退,開始能眨眼睛。但是皮膚長出很多腫塊,大的像手指,小的像豆子,全身佈滿,形狀像熟透的荔枝。脈象洪大的情況減輕,只呈現弦數。又用羚犀桃花敗毒湯,用來清熱降火,涼血解毒,化瘀生新,連續服用五劑後,腫塊都消失了,體溫也恢復正常,能夠站立,稍微能吃東西。但是睡眠不安穩,咽喉乾燥,口渴,頭部微微暈眩,身體內還有熱,脈象仍然是數。再用犀角地黃湯合人參白虎湯加上杭菊花,用來清熱涼血,滋潤乾燥,生津止渴,疏散表邪,調理裡氣。

處方

竹茹刀柿湯:柿蒂(九克),馬刀豆仁(二十枚,燒成灰),鮮竹茹(十五克),龍膽草(九克),生白芍(九克),知母(十二克),鮮生地(十八克),鮮釵斛(九克),天花粉(十二克),苦杏仁(十二克,去皮)。

除疫羚犀敗毒湯:羚羊角(六克),犀牛角尖(九克,磨成粉沖服),鮮生地(十八克),鮮大青(十二克),紫地丁(九克),人中白(三克),生石膏(三十克,研成細粉),肥知母(十五克),金銀花(九克),西紅花(九克),川黃連(九克),龍膽草(九克),淡黃芩(十二克),真珍珠(一點五克,研成粉沖服)。 先用鮮蘆根(九十克,去節)、鮮茅根(六十克,去皮)煮水代茶飲用。

羚犀桃花敗毒湯:羚羊角(六克),犀牛角尖(九克),光桃仁(十五克),金銀花(九克),西紅花(六克),生石膏(三十克,研成細粉),粉葛根(十五克),生赤芍(九克),鮮生地(十五克),鮮大青(十二克),牛蒡子(十二克,搗碎),人中白(九克),淮木通(六克),蓮子心(十五克)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