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37)
二集 傳染病案 (137)
1. 瘄夾水痘案
嚴繼春(住紹興安昌瑞安橋)
病者,徐子青之令嬡,年十四歲,住遺風。
病名,瘄夾水痘。
原因,素稟體肥多濕,適逢春末夏初,瘄疫盛行,感染其氣。先發瘄,後發水痘。
證候,身熱煩悶,咳嗽鼻塞,面目有水紅光,喉痛氣急,指尖時冷,二日即現瘄點,色鮮紅,頭面先見,顆粒分明。
診斷,脈右浮洪搏數,左弦小數,舌紅,苔白膩。此雖時瘄之順證,而濕熱內郁,所防者水痘之夾發耳。
療法,先用防風解毒湯加減,發表透瘄。
處方,防風(八分),炒牛蒡(錢半),光杏仁(錢半),前胡(一錢),生甘草(三分),荊芥(八分),青連翹(錢半),廣皮紅(七分),桔梗(七分),青箬尖(一錢)
次診,第三日下午赴診,據述一日三潮,潮則熱勢盛而煩躁,逾時方退。三日共作九潮,瘄已透齊。現已徐徐回退,惟面目手足微腫,小溲短熱,渴不喜飲,便溏不爽,脈右軟滯,左微弦帶數,苔白微黃。此瘄毒雖出,而濕熱為患也。姑以杏蘇五皮飲消息之。
次方,光杏仁(錢半),新會皮(錢半),冬瓜皮(三錢),絲通草(一錢),嫩蘇梗(錢半),浙苓皮(三錢),大腹皮(錢半),生薑皮(一錢)
三診,連服兩劑,身又發熱,皮膚覺癢,水痘先現於頭面,漸及周身四肢,小如蠶豆,大如豌豆,狀如水泡,中多凹陷,脈浮滑沉緩,舌苔黃白相兼。此內蘊之濕熱,化為水痘而發泄也。治以七葉蘆根湯透解之。
三方,藿香葉(錢半),佩蘭葉(錢半),炒黃枇杷葉(五錢,去毛筋淨),薄荷葉(一錢),青箬葉(二錢),淡竹葉(錢半)
先用活水蘆筍一兩、鮮荷葉一錢、北細辛五分,煎湯代水。
四診,一劑而水痘色淡漿稀,二劑而乾燥成為灰色,勢將結痂,身熱大減,胃動思食,便黃而溏,溺亦漸利,脈轉緩滑,舌苔黃薄。此濕熱從肌皮而出也。治以調中開胃,兼利余濕。
四方,新會皮(一(錢,浙茯苓(二錢),川黃草(二錢),生穀芽(一錢),炒穀芽(一錢),生薏苡(三錢),金橘脯(一枚,切片),陳南棗(一枚)
效果,胃能納穀,精神復舊而瘥。
廉按:色淡漿稀,故曰水痘。多由濕熱兼風,鬱於肌表而發。約有黃赤二種:色黃而含有氣水者,曰黃痘,一出如豆殼水疱,東醫名含氣性水痘;色赤而含有血液者,曰赤痘,一出有紅點水疱,東醫名出血性水痘。始初為透明漿液,繼則變為不透明乳液狀,且帶膿性,皆從水疱膿疱而結痂,然總不如正痘之根窠圓淨緊束也。其間有夾疹而出者,亦有夾正痘而出者,間有夾喉痧而出者。
此案先出瘄,後發水痘,其瘄及痘皆輕者,因病毒從雙方排泄。故前後四方皆屬尋常藥品,能奏全功。
白話文:
病人是徐子青的女兒,住在遺風,名叫嚴繼春,現年十四歲。她的病症是麻疹併發水痘。
她體質偏胖,體內溼氣重,在春末夏初時節,麻疹疫情盛行,她因此感染了病氣,先是發麻疹,後發水痘。
她的症狀包括身體發熱,煩躁不安,咳嗽鼻塞,臉部有紅色光澤,喉嚨疼痛呼吸困難,指尖有時冰冷,兩天後出現麻疹點,顏色鮮紅,首先出現在頭部和臉部,顆粒清晰。
診斷髮現,她的脈象右側浮洪搏數,左側弦小數,舌頭紅,舌苔白膩。雖然這是麻疹的正常表現,但是體內的溼熱積聚,可能會導致水痘併發。
治療方法是先使用防風解毒湯加減,幫助發表透疹。
第二次就診時,病人的病情有了變化,每天有三次熱勢,熱勢來時,病人煩躁,過一段時間才退熱。三天內共有九次熱勢,麻疹已經完全顯現。現在正在慢慢消退,只是臉部和手腳有些微腫,小便短熱,口渴但不想喝水,大便溏稀,脈象右側軟滯,左側微弦帶數,舌苔白微黃。這表示麻疹毒雖已排出,但溼熱還在作祟。所以,改用杏蘇五皮飲進行治療。
第三次就診時,連服兩劑藥後,身體再次發熱,皮膚感到癢,水痘先在頭面部出現,逐漸擴散到全身四肢,大小從蠶豆到豌豆不等,形狀像水泡,中間多有凹陷,脈象浮滑沉緩,舌苔黃白相間。這表示體內的溼熱轉化成水痘,正在通過皮膚髮泄出來。於是,使用七葉蘆根湯進行治療。
第四次就診時,一劑藥後,水痘的顏色變淡,漿液稀薄,二劑藥後,水痘乾燥變成灰色,即將結痂,體溫大幅下降,胃口好轉,大便黃色但溏稀,尿液也漸漸通暢,脈象轉爲緩滑,舌苔黃薄。這表示溼熱從皮膚排出。治療方法改爲調理脾胃,同時利除餘溼。
最終,病人的胃口恢復,精神狀態良好,病情得到控制。
總的來說,這個案例中,先發麻疹,後發水痘,由於病毒從兩個方面排泄,所以病症較輕。使用的藥物都是常見的藥材,能夠有效地治療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