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20)
二集 傳染病案 (120)
1. 夏熱瘟疹案
再認定疹毒宜托之外出,而多發表之品,則翌日現證之危象,必更加劇,即後投以大劑涼藥,亦不易挽回也。目睹耳聞,知孺子罹瘟疹之毒,為俗醫藥誤者甚多,故於記此案時,而再四詳為申明,願任救人之責者,尚其深思愚言哉。觀此,則凡屬瘟疹,皆由口鼻感染疫氣,熏蒸肺胃,故當以清解瘟毒為君,發表透疹為輔,如張氏清疹湯一方,為治瘟疹之良法。案後說明,語多精確,堪為後學師範。
白話文:
夏熱瘟疹案
再次強調,疹毒應該讓它自然排出體外。如果使用過多的發汗藥物,隔天病情危急的徵兆就會加重,即使之後用大量的寒涼藥物治療,也很難挽回。我親眼所見、耳聞所聞,很多孩童因為瘟疹而被庸醫誤治,所以再次詳細說明這個案例,希望所有負責任的醫生,都能仔細思考我的看法。總之,各種瘟疹都是因為口鼻吸入疫氣,熏蒸肺胃所致,因此治療應該以清解瘟毒為主,發汗透疹為輔,像張氏清疹湯這樣的方劑,就是治療瘟疹的好方法。此案例說明詳盡精確,可以作為後輩學習的典範。
2. 夏熱疫點案
錢赤楓(住東臺青蒲莊)
病者,沈伯陽子,年未周歲,住東臺羅村。
病名,夏熱疫點,俗名痧子,亦名疹子,又名麻子,又俗名痧斑。
原因,五月間發有疫點,解托未透,時靨時現。前醫疊治,依然如故。
證候,遍身疫點,紅而夾紫,右目焮腫,身熱如灼,神煩喘喝,乳汁不進,大便秘結。
診斷,疫點系六淫之氣混淆不分,變為一種癘疫。發是點者,沿門傳染,若役使然。經云:丑未之歲,二之氣,溫癘大行,遠近咸若。又云:少陽司天,客勝則丹疹外發。又云:少陰有餘,病皮痹隱疹。此兒疫點初見,由前醫誤用燥烈溫散,津被熱劫,絡邪未解,肺胃反受其災,所以疹點紅而夾紫,證變危篤。此時非大隊辛涼苦甘鹹寒急清肺胃之熱,斷不能化疫毒於無形,起沉疴於片晌也。
療法,立進自制瘟疫復生湯,蓋疫點久延,梟毒已甚,故用石膏、知母、黃芩、蘆根直入肺胃二經,使其敷布於各臟各腑,清其疫熱。再以犀角、羚羊、黃連、丹皮、山梔清心肝之疫火;蔞皮、蔞根、貝母、竹葉、竹茹清肌絡之熱;元參、麥冬既能清熱,又有救陰;單以一味人中黃解其疫毒,使之從濁道而出,共成解疫清熱之功。彼時有議其人小藥重,請減分兩。愚曰:杯水車薪,焉能濟事,遂令急煮兩頭煎,陸續用茶匙灌之。
處方,生石膏(八錢),黃芩(錢半),犀角(四分,磨服)
羚羊角(四分,磨服),小川連(五分),粉丹皮(三錢),生山梔(三錢),連心麥冬(三錢),瓜蔞皮、根(各三錢),元參(三錢),人中黃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竹葉(三十片),竹茹(錢半),蘆根(一兩),同石膏煎代水
效果,服前方一劑便通,點色轉紅,目腫微消。二帖神安,知吮乳,點漸回靨。去犀角、羚羊,加連翹、銀花各三錢。接服二帖,去黃連,加赤芍二錢。前後計進石膏八帖,後以此兒祖父禁止用石膏,並止服藥,疫毒未清,臑部發癰,潰後服藥,調理而愈。
廉按:此即余師愚所謂疫疹,王孟英所謂瘄疫也。方亦從清瘟敗毒飲加減,卻是對證友藥。如病勢極重,已成悶瘄者,必先用紫雪,辛涼芳透,始能轉危為安。去年冬及今年春,吾紹此證盛行,能用此種方藥者,輒多幸全。若初起誤服俗傳粗草紙、櫻桃核、棉紗線等單方者,每不及救。
白話文:
[夏熱疫情案例]
患者為沈伯陽之子,尚在襁褓之中,居於東臺羅村。
病症被稱為夏季熱疫情點,民間俗稱為痧子,疹子,麻子,或痧斑。
病因是五月間爆發疫情,病癥未能完全顯露與恢復,時隱時現。前醫多次治療,病情未見好轉。
症狀表現為全身出現疫情點,呈現紅色夾雜紫色,右眼紅腫,身體高熱,精神煩躁,呼吸急促,無法進食母乳,大便乾結。
診斷認為,疫情點是由六淫之氣混亂產生的一種瘟疫。這種疾病會通過接觸傳播,類似於被役使一般。經典記載:醜未之年,第二季節,溫病瘟疫肆虐,遠近皆受到影響。又說:少陽主導天空,若客邪佔優,就會引發皮膚疹子。還提到:少陰過盛,會導致皮膚病和隱疹。這孩子初現疫情點,因前醫錯誤使用燥熱藥物,導致津液被熱力消耗,絡脈之邪未能解除,肺胃受到侵害,因此疹點呈現紅色夾紫,病情轉為危急。此時必須大量使用辛涼苦甘鹹寒藥物,迅速清熱肺胃,才能無形化解疫情毒,快速康復。
治療上,立即使用自製瘟疫復生湯。因為疫情點長期未愈,毒性已深,所以選用石膏、知母、黃芩、蘆根直接作用於肺胃,讓其在各臟腑之間廣泛分佈,清除疫情熱毒。再用犀角、羚羊角、黃連、牡丹皮、山梔子清心肝的疫火;用瓜蔞皮、瓜蔞根、貝母、竹葉、竹茹清肌膚和絡脈的熱毒;用玄參、麥冬既清熱又滋陰;單用人中黃解疫情毒,使其通過排泄系統排出,共同完成解毒清熱的任務。當時有人擔憂小孩太小,藥量太重,要求減少份量。我答:少量的水無法滅掉大火,如何有效?於是,馬上煎煮兩劑,陸續用茶匙餵食。
處方:生石膏(八錢),黃芩(錢半),犀角(四分,研末服用)
羚羊角(四分,研末服用),小黃連(五分),粉牡丹皮(三錢),生山梔(三錢),連心麥冬(三錢),瓜蔞皮、根(各三錢),玄參(三錢),人中黃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竹葉(三十片),竹茹(錢半),蘆根(一兩),與石膏一起煎煮代替水。
效果:服藥一劑後,大便通暢,疹點顏色轉為鮮紅,眼睛腫脹略有緩解。第二劑後,精神狀態穩定,開始吸吮母乳,疹點逐漸消失。去掉犀角和羚羊角,加入連翹、銀花各三錢。繼續服藥兩劑,去掉黃連,加入赤芍二錢。總計服用了八劑含石膏的藥,後來因孩子的祖父禁止使用石膏,並停止服藥,疫情毒未完全清除,導致胳膊部位出現膿腫,膿腫破裂後再次服藥,經過調理,最終痊癒。
廉按:這就是我的老師所說的疫情疹,以及王孟英所說的瘄疫。方子也是從清瘟敗毒飲進行增減,非常符合病症需求。對於病情極重,已經成為悶瘄的情況,必須先用紫雪,辛涼芳香,才能轉危為安。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,這種病症在我們紹興流行,使用這種方藥的人,大多數都倖存下來。如果在初期誤服民間流傳的粗草紙、櫻桃核、棉紗線等偏方,往往無法挽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