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19)
二集 傳染病案 (119)
1. 夏熱瘟疹案
張錫純(住天津)
病者,友人朱貢九君之哲嗣交治,年五歲,住奉天北關。
病名,夏熱瘟疹。
原因,素有心下作疼之病。於庚申立夏後,因傳染而出疹,貪食鮮果。
證候,周身壯熱,疹甚稠密,咳嗽喘逆,氣粗喉疼。
診斷,脈甚洪數,舌苔白厚。舌其疹而兼瘟也。
療法,因前一日猶覺作痛,不敢投以重劑,姑用辛涼輕劑以清解之。
處方,生石膏(六錢,搗細),元參(六錢),薄荷葉(一錢),青連翹(二錢),蟬蛻(一錢)
次診,晚間服藥,至翌日午後視之,其熱益甚,喉疼,氣息甚粗,鼻翅扇動,且自鼻中出血少許,有煩躁不安之意。不得已,重用石膏為君,仍佐以發表諸藥。
次方,生石膏(三兩,搗細),玄參(四錢),原麥冬(四錢),薄荷葉(一錢),青連翹(三錢)
三診,翌日視之,則諸證皆輕減矣。然餘熱猶熾,其大便雖下一次,仍系燥糞。詢其心猶煩熱,脈仍有力,遂於前方涼解藥中,仍用生石膏一兩。
效果,連服兩劑,壯熱始退。繼用涼潤清解之劑,調之痊愈。
說明,疹證多在小兒,想小兒臟腑間原有此毒,又外感時令之毒氣而發,一發則表裡俱熱。若溫病初得之劇者,其陽明經府之間,皆為熱毒所瀰漫。故治此證,始則辛涼發表,繼則清解,其有實熱者,皆宜用石膏。至喉疼聲啞者,尤為熱毒上衝,石膏更宜放膽多用。惟大便滑瀉者,石膏知母皆不宜用,可去此二藥,加滑石一兩、甘草三錢。蓋即滑瀉亦非涼證,因燥渴飲水過多,脾胃不能運化故也。故加滑石以利其小便,甘草以和其脾胃,以緩水飲下趨之勢。若其滑瀉之甚者,可用拙擬滋陰宣解湯,滑石一兩(包煎)、甘草三錢、連翹三錢、蟬退三錢(去足土)、生杭芍四錢、淮山藥六錢(生打),既可止瀉,又可表疹外出也。然此證最忌滑瀉,恐其毒因滑瀉內陷,即無力托毒外出矣。是以愚用大劑寒涼治此等證時,必分三四次徐徐溫飲下,俾其藥長在上焦,及行至下焦,其寒涼之性已為內熱所化,自無泄瀉之弊也。而始終又須以表散之藥輔之,若薄荷、連翹、蟬退、殭蠶之類。如清疹湯,生石膏一兩(搗細)、知母六錢、羚羊角二錢、金線重樓三錢(切片)、薄荷葉二錢、青連翹二錢、蟬退錢半(去足土)、殭蠶二錢、鮮葦根四兩(活水中者更佳)先煎代水,則火消毒淨,疹愈之後,亦斷無他患矣。至若升麻、羌活之藥,概不敢用。
廉按:張氏自述云:此證初次授以生石膏、玄參各六錢,其熱不但不退,而轉見增加,則石膏之性原和平,確非大涼可知也。至其證現種種危象,而放膽投以生石膏三兩,又立能挽回,則石膏對於有外感實熱諸證,直勝金丹可知。若因心下素有痛病,稍涉遊移,並石膏、玄參亦不敢用。
白話文:
[夏熱瘟疹案例]
患者是好友朱貢九先生的兒子,年僅五歲,居住在奉天北關。
病症被診斷為夏熱瘟疹。
病因:平時就有心下疼痛的問題,在庚申年的立夏後,因為感染而爆發疹子,加上貪食新鮮水果。
症狀:全身高燒,疹子非常密集,咳嗽伴有喘息,呼吸急促且喉嚨疼痛。
診斷:脈搏非常強烈快速,舌苔白且厚。這顯示疹子併發了瘟疫。
治療方法:由於前一天仍然感到疼痛,不敢使用強效藥物,所以選擇了辛涼輕劑來清除病氣。
處方:生石膏(六錢,研磨細碎),元參(六錢),薄荷葉(一錢),青連翹(二錢),蟬蛻(一錢)。
第二天晚上服用藥物,到隔天下午檢查,發現病情反而更嚴重,喉嚨更疼,呼吸更粗,鼻子翼煽動,甚至從鼻子流血,表現出焦躁不安的跡象。於是決定加重石膏的用量,並搭配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。
第二次處方:生石膏(三兩,研磨細碎),玄參(四錢),原麥冬(四錢),薄荷葉(一錢),青連翹(三錢)。
第三天檢查,所有症狀都減輕了,但仍有殘留的熱度,大便雖然排出了一次,但是乾燥的糞便。詢問之下,心臟依然煩熱,脈搏仍然有力,因此在之前的藥方中,繼續使用生石膏一兩。
效果:連續服用兩劑後,高燒開始消退。接著使用涼潤清熱的藥物,調整後病情完全康復。
說明:疹子通常發生在兒童身上,可能是兒童的臟腑中原本就存在這種毒素,再加上受到外界的病毒影響而爆發,一旦爆發,身體內外都會發熱。對於劇烈的溫熱疾病,陽明經絡和腑臟都被熱毒充斥。因此治療這種病症,開始時用辛涼的藥物來解表,接下來清熱解毒,如果存在實熱,都應該使用石膏。對於喉嚨疼痛和聲音沙啞,這是熱毒上沖的徵兆,更應該大膽地大量使用石膏。但若是大便滑瀉的情況,就不適合使用石膏和知母,可以去掉這兩種藥物,改用滑石一兩、甘草三錢。即使滑瀉也不是冷證,可能是因為口渴喝水過多,脾胃無法消化。因此加入滑石以幫助排尿,甘草來調和脾胃,以緩和水飲向下趨勢。如果滑瀉情況非常嚴重,可以使用我設計的滋陰宣解湯,滑石一兩(包煎)、甘草三錢、連翹三錢、蟬退三錢(去足土)、生杭芍四錢、淮山藥六錢(生打),既能止瀉,又能讓疹子從體表排出。然而這種病症最怕滑瀉,擔心毒素因滑瀉而內陷,導致無力托出毒素。因此我使用大量寒涼藥物治療時,一定分成三四次慢慢溫飲,讓藥物停留在上焦,等到進入下焦時,其寒涼性質已被體內熱度化解,就不會有腹瀉的副作用。並且始終要配以散發藥物,如薄荷、連翹、蟬退、殭蠶等。例如清疹湯,生石膏一兩(研磨細碎)、知母六錢、羚羊角二錢、金線重樓三錢(切片)、薄荷葉二錢、青連翹二錢、蟬退錢半(去足土)、殭蠶二錢、鮮葦根四兩(活水中者更佳)先煎代水,這樣可以消除毒素,疹子癒合後,也不會有其他後遺症。至於升麻、羌活這類藥物,我都不會使用。
廉按:張氏自己說:在這種病症中,首次使用生石膏和玄參各六錢,熱度不僅沒有降低,反而增加了,由此可見石膏本質上是平和的,確實不是極寒的藥物。然而當病症出現各種危險徵兆,大膽地使用生石膏三兩,卻立即能扭轉局面,這顯示對於有外感實熱的症狀,石膏的效果堪比金丹。如果因為心下平時有疼痛的問題,而猶豫不決,甚至不敢使用石膏和玄參。
再說,確定疹毒需要從體表排出,而使用許多散發藥物,那麼隔天病情的危急徵兆必定會更嚴重,即使後來使用大量涼藥,也不容易挽救。親眼目睹,親耳聽到,知道很多兒童受到瘟疹的毒害,被常規醫生誤治的情況非常多,因此在記錄這個案例時,我反覆詳細說明,希望擔負救人的責任者,能夠深入思考我的話。由此看來,所有瘟疹都是通過口鼻感染病毒,燻蒸肺胃所致,因此應以清解瘟毒為主要目標,輔以散發透疹,如張氏的清疹湯就是一個很好的治療瘟疹的方法。案例後面的說明,語言精確,值得後學借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