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07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107)

1. 疫痘夾疳案

活血宜紫草、紅花,惟見點紅甚,或便滑者忌。山楂散血消積,胃虛不能食則忌,甘草解毒和中,中滿則忌。陳皮健脾行氣,自汗則忌。大腹皮利水治脹,發散則忌。牛蒡子疏風潤色,滑竅通肌,泄瀉則忌。木通疏利膀胱,溺多則忌。訶子、烏梅止瀉渴斂汗,便實則忌。人參、白朮扶元益胃,血燥毒盛則忌。

升麻、葛根升發開提,痘密汗多,毒盛裡實則忌。羌活、白芷敗毒追膿,氣虛則忌。當歸、川芎活血補血,血熱痘爛則忌。芍藥、地黃涼血助陰,血寒不發則忌。辰砂定神除熱卻煩,灰白不發則忌。糯米暖胃實脾,氣滯則忌。防風散風解熱,氣喘則忌。木香調氣散寒,止腹痛瀉青,斑黑燥渴則忌。

厚朴溫胃寬脹,煩渴則忌。細辛發散上行通肺,燥熱則忌。柴胡發表透熱,氣升則忌。前胡除痰治嗽,便泄則忌。半夏消痰止嗽,燥渴則忌。麻黃、紫蘇散表逐寒,表虛則忌。生薑、肉桂助胃溫中,血熱妄行,乾紅焦紫則忌。附子回陽補元,治虛寒厥冷,煩亂則忌。大黃盪滌實熱,胃虛食少則忌。

人牙起發腎邪陷伏,血熱毒陷則忌。山梔降火下行,氣虛便溏則忌。犀角涼血止衄,時值行漿則忌。牡丹皮行血歸經,痘前多汗則忌。肉豆蔻健脾止瀉,便實則忌。桔梗開鬱發導,瀉下則忌。蟬蛻驅風散毒,表虛汗脫則忌。枳殼寬胸下氣,氣虛下陷則忌。胡荽、乳香焚之開竅,血熱毒盛,煩渴衄汗則忌。

黃耆能密腠,痘未出齊則忌。

五、辨疫痘看護宜忌

痘瘡自初出至收靨時,臟腑俱虛,外邪易觸,飲食易傷,凡起居、飲食、服藥皆宜注意。

(一)嚴冬多設炭火,盛暑多置冰水,務使室中寒暖和勻,臥處最要無風,又要通明,忌暗。常令親人看守,夜中燈火莫離。若遇烈風迅雷暴雨之變,更當謹慎。幃幙潔被服,除穢氣,忌見僧道師巫、孝服孕婦、生人六畜、掃地梳頭等事。忌觸油漆氣、燒頭髮氣、吹滅燈燭氣、熏抹瘡藥氣、硫磺腦麝諸香氣、韭蒜糞穢諸濁氣、魚腥煎炒諸油氣、房中淫液氣、婦人月經氣、狐臭氣、諸瘡腥臭氣、死人屍厭氣。忌聞哭泣詈罵呼怒歌樂及鑼鈸金器之聲。

忌洗面,恐生水入瘡而釀他證,生水入目而成眼患。眼鼻部之痘痂,不可動,恐有眼吊鼻齆之患。愈後行坐勿太早,恐成腰痠腳痛之痼疾。

(二)痘初起時,宜食筍尖、雞腦、雞冠,飯內煮肉,酒釀桑蟲。能食者,與鯽魚白鯗之類(脾胃弱者,筍尖、鮮魚,皆不宜食)。至釀膿時,宜食鵝尾肉、雄雞頭,煮爛蓮肉、棗子,年深醃肉、圓眼肉、白黏米粥、嫩羊汁、頂大桑蟲。及收靨時,惟宜清淡,忌食毒物。始終忌食蔥、蒜、韭、薤、茄子、栗子、螃蟹、鮮魚、蜜浸椒辣、時果、圓蛤、雞鵝雞子、糕粽、醋、醬、酒糟、鮮豬肉,及豬之心、腎、血、髓、肝、腸等物。小米麥面、火酒,瓜、柿、梨、杏、櫻桃、荸薺、荔枝、橘子之類。

白話文:

疫痘夾疳案:

活血的藥材如紫草、紅花,但痘疹已明顯紅腫,或大便稀溏者則應忌用。山楂能散血消積,但胃虛無力進食者不宜使用。甘草解毒和胃,但胃脘脹滿者忌用。陳皮健脾行氣,但容易自汗者不宜使用。大腹皮利水消脹,但容易發散者忌用。牛蒡子疏風潤澤肌膚,但腹瀉者忌用。木通能利尿通膀胱,但小便過多者忌用。訶子、烏梅能止瀉止渴斂汗,但便秘者忌用。人參、白朮能補益元氣和脾胃,但血燥毒盛者忌用。

升麻、葛根能升發解表,但痘疹密集、汗多、毒盛裡實者忌用。羌活、白芷能敗毒消腫,但氣虛者忌用。當歸、川芎能活血補血,但血熱痘疹潰爛者忌用。芍藥、地黃能涼血滋陰,但血寒痘疹不發者忌用。辰砂能鎮靜安神、清熱除煩,但痘疹灰白不發者忌用。糯米能溫胃健脾,但氣滯者忌用。防風能散風解熱,但氣喘者忌用。木香能理氣散寒止痛,但痘疹色黑乾燥、口渴者忌用。

厚朴能溫胃消脹,但煩渴者忌用。細辛能發散上行通肺,但燥熱者忌用。柴胡能發表透熱,但氣機上逆者忌用。前胡能化痰止咳,但腹瀉者忌用。半夏能消痰止咳,但燥渴者忌用。麻黃、紫蘇能散表逐寒,但表虛者忌用。生薑、肉桂能溫中和胃,但血熱妄行,痘疹顏色乾紅焦紫者忌用。附子能回陽救逆,治虛寒厥冷,但煩躁者忌用。大黃能瀉熱通便,但胃虛食少者忌用。

人牙(指牙齒)發育不良,可能是腎邪內伏,血熱毒盛者忌用相關藥物。山梔能清熱瀉火,但氣虛便溏者忌用。犀角能涼血止血,但痘疹正在出疹期忌用。牡丹皮能活血化瘀,痘疹前汗多者忌用。肉豆蔻能健脾止瀉,但便秘者忌用。桔梗能宣肺利咽,但腹瀉者忌用。蟬蛻能驅風散毒,但表虛汗多者忌用。枳殼能理氣寬胸,但氣虛下陷者忌用。胡荽、乳香燃燒後能開竅,但血熱毒盛,煩渴出血者忌用。

黃耆能固表,痘疹未完全出透者忌用。

五、辨疫痘看護宜忌

痘瘡從開始出疹到結痂癒合期間,臟腑都較虛弱,容易受外邪侵襲,飲食也容易傷身,因此起居、飲食、用藥都要特別注意。

(一)冬天要多生炭火取暖,夏天要多準備冰水降溫,保持室內溫度適宜,臥室要避風,又要明亮通風,忌諱陰暗。要經常有人照看,夜間更要點燈。遇到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,更要謹慎小心。床帳被褥要清潔,去除污穢之氣,忌諱接觸僧道、穿孝服者、孕婦、生人、牲畜,以及掃地、梳頭等活動。忌諱接觸油漆味、燒頭髮味、吹滅燈燭的氣味、熏抹瘡藥的氣味、硫磺、麝香等香料氣味、韭菜蒜頭糞便等污濁氣味、魚腥煎炒的油膩氣味、房事後的氣味、婦女經血氣味、狐臭氣味、各種瘡瘍的腥臭氣味、死屍的厭惡氣味。忌諱聽到哭泣、辱罵、呼喊、憤怒、唱歌、演奏樂器(如鑼鈸金屬器皿)等聲音。

忌諱洗臉,以免水進入痘瘡而導致其他病症,生水入眼會引起眼疾。眼鼻部的痘痂不要觸碰,以免留下眼瞼下垂或鼻塌陷等後遺症。痘瘡痊癒後,不要太早活動,以免造成腰痠背痛等慢性疾病。

(二)痘瘡初起時,宜吃筍尖、雞腦、雞冠,在米飯裡加煮熟的肉,酒釀桑蟲。能吃東西的病人,可以吃鯽魚、白鯗等(脾胃虛弱者,筍尖、鮮魚等都不宜食用)。痘瘡化膿時,宜吃鵝尾肉、雄雞頭,煮爛蓮子、紅棗,陳年醃肉、龍眼肉、白米粥、嫩羊肉、大桑蟲。痘瘡結痂時,飲食宜清淡,忌食有毒的食物。始終要忌食蔥、蒜、韭菜、薤、茄子、栗子、螃蟹、鮮魚、蜜餞、辛辣食物、時令水果、蛤蜊、雞蛋、糕點、粽子、醋、醬、酒糟、鮮豬肉,以及豬的心、腎、血、髓、肝、腸等內臟。小米、麥麵、烈酒、瓜、柿、梨、杏、櫻桃、荸薺、荔枝、橘子等也應忌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