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06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106)

1. 疫痘夾疳案

又少陽相火之脈,行耳之前後。凡在耳輪先見紅點者凶。蓋君相二火用事,則燔灼之勢難以撲滅。惟口唇四圍先出先起先靨者吉。因陽明之脈,挾口環唇,胃與大腸主之,無物不受故也。(一說前法亦時有不應,大抵從正額間及兩顴先見者多順,人中口鼻先見者多險。或口唇目胞預為浮腫者,此脾胃受毒尤險。

太陽頤頰腮耳先見者多逆。其不能先見於上而反見於下部者,此元氣不振,起漿收靨亦同。凡初見點於正面吉部,相去一二寸,一顆尖細,淡淡桃紅色者,其痘必稀而輕,若初見於正面凶部,二三相併,五六成叢,或赤或白,頂平而少神者,其痘必密而重。)

三、辨痘疫傳變日期

痘非有外氣來召,則不出,所召或非其類亦不出。出而不能逐去其毒,人即不生。欲逐其毒,悉由氣血固托,元陽蒸化。氣血不能出自一經,心以供血,初傳在心。肝以納之,血足實綻,二傳在肝。肺以供氣,氣到泛白,三傳在肺。腎以納之,腎伏真火,上蒸於脾,四傳在腎。

脾得真火,生氣化血,各經之東道主人,故五傳到脾,而功成循環無端,缺一不可。傳經訣自見點時算起,歷一周有半是也。見點一日半,共十八時,心經主事。第二日下半日,與三日十八時,肝經主事。起脹一日半,共十八時,肺經主事。第二日下半日,與第三日十八時,腎經主事。

貫膿一日半,共十八時,脾經主事,初傳一遍矣。其貫膿第二日下半日,與三日十八時,心經主事,回靨一日半,共十八時,肝經主事。第二日下半日,與第三日十八時,肺經主事。結痂一日半,共十八時,腎經主事。第二日下半日,與第三日十八時,脾經主事,凡傳兩遍方畢。

惟各經之用,有時有日,何經先到何經,後接相連不絕,危而後安,離而復合,若或離絕橋斷,船敗陷溺可。必所以輕重不均,吉凶不一。此傳經之言,要妙微密。時者十八時也,日者一周半也。先後者,氣血之程途也。到與接者,經之傳也。不絕者,各經用命也。危而後安者,氣血之應也。

離而復合者,毒之化也。心到而肝不應,則不高聳。肝到而肺不應,則不橫鋪。肺到而腎不應,則乾枯,或抬空亮。腎到而脾不應,則氣血無來路,而諸證蜂起矣。各經互用,變化相連,毒無所容,必至消化。七日有零,而復一經有疵,氣血至此而敗絕,毒至此而得反攻,不亡何待。

能明乎此,思過半矣。此就急性疫痘而言,若慢性疫痘,發熱三日而後見標,出齊三日而後起脹,蒸長三日而後貫膿,漿滿三日而後收靨,發熱之初,耳尻中指俱冷,耳後起紅絲,呵欠噴嚏,眼目困倦,兩顴之間,有花紋見者,預知其為痘也。

四、辨疫痘用藥宜忌

白話文:

疫痘夾疳案

少陽經的火氣循行於耳前耳後。如果耳輪先出現紅點,預後凶險。因為君火與相火同時活躍,則燔灼之勢難以撲滅。但如果口唇周圍先出現疹子,則預後吉利。因為陽明經脈循行於口唇周圍,胃和大腸主管此處,沒有什麼東西不受其影響。 (也有人說以上方法有時不靈驗,大多數情況下,從前額中間和兩顴骨先出現疹子的預後較好,人中、口鼻先出現疹子的預後較險。或者口唇、眼瞼先出現浮腫,則表明脾胃受毒較重,預後也凶險。)

太陽經循行於面頰、腮部和耳朵,如果這些部位先出現疹子,預後多為逆轉。如果疹子不能先出現在上部,反而出現在下部,則表明元氣不足,起疹、結痂過程也一樣。如果疹子最初出現在面部吉利部位,相隔一兩寸,只有一顆,尖細,顏色是淡淡的桃紅色,則痘疹必稀少而輕微;如果最初出現在面部凶險部位,兩三顆相連,五六顆成簇,顏色或紅或白,頂部平坦且缺乏光澤,則痘疹必密集而嚴重。

痘疹的傳變日期

痘疹不是由外邪入侵而引起,就不會出現;引起的邪氣如果不是痘疹的邪氣,也不會出現。痘疹出現後,不能驅除其毒邪,人就會死亡。要驅除毒邪,全靠氣血固守,元陽蒸騰化氣。氣血不能只來自一條經脈,心臟供應血液,初傳在心經。肝臟收藏血液,血液充足則疹子飽滿,二傳在肝經。肺臟供應氣息,氣息充足則疹子泛白,三傳在肺經。腎臟收藏精氣,腎臟的真火上蒸到脾臟,四傳在腎經。

脾臟得到真火,則生氣化血,各個經脈的主人,因此五傳到脾經,而功成循環,缺一不可。傳經的次序,從疹子出現時開始計算,歷時一周半。疹子出現後一日半,共十八個時辰,心經主事。第二天後半日,以及第三天十八個時辰,肝經主事。疹子腫脹一日半,共十八個時辰,肺經主事。第二天後半日,以及第三天十八個時辰,腎經主事。

痘疹化膿一日半,共十八個時辰,脾經主事,初傳一遍結束。然後化膿第二天後半日,以及第三天十八個時辰,心經主事;痘疹結痂一日半,共十八個時辰,肝經主事。第二天後半日,以及第三天十八個時辰,肺經主事;痘疹結痂一日半,共十八個時辰,腎經主事。第二天後半日,以及第三天十八個時辰,脾經主事,這樣傳遍兩遍才算結束。

但是各經的作用,各有其時間和日期,哪條經脈先到,哪條經脈後接,相連不斷,危急之後轉危為安,分離後又重新結合。如果出現分離斷絕的情況,就像船隻失事沉沒一樣。所以痘疹的輕重程度不一,吉凶也不一樣。這傳經的說法,其奧妙非常細微精密。時辰指的是十八個時辰,日期指的是一周半。先後指的是氣血的行程。到與接指的是經脈的傳遞。不絕指的是各經脈的作用。危而後安指的是氣血的反應。

分離後又重新結合指的是毒邪的轉化。心經到而肝經不應,則疹子不高聳。肝經到而肺經不應,則疹子不橫向擴展。肺經到而腎經不應,則疹子乾燥,或者隆起空癟。腎經到而脾經不應,則氣血沒有通路,各種症狀就會蜂擁而起。各經互相作用,變化相連,毒邪無處藏身,必將被消化。如果七天左右,某一經脈仍然有問題,氣血至此而衰竭,毒邪至此而反攻,不死才怪。

能明白這些,就已經理解了一大半。這是針對急性疫痘而言的,如果是慢性疫痘,發熱三天後才出現疹子,疹子出齊三天後才開始腫脹,腫脹三天後才開始化膿,膿液充滿三天後才開始結痂。發熱初期,耳尖、中指都冰冷,耳後出現紅絲,打呵欠、噴嚏,眼目疲倦,兩顴之間出現花紋,就可以預知是痘疹。

辨疫痘用藥宜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