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97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97)

1. 疫痘夾驚案

嚴繼春(住紹興安昌)

病者,胡世寶之郎,年約周歲,住馬回橋。

病名,疫痘夾驚。

原因,兒肌蒼黑,素稟多火,三月間痘疹盛行,外感風溫,陡發驚痘。

證候,發熱一日,痘未見點,即現驚竄。甚則手足瘛瘲,神識昏迷。頭部獨灼,兩太陽及耳前,筋皆跳動震手。耳後已起紅絲,呵欠噴嚏,腮紅臉赤,睡臥不寧。

診斷,指紋青紫浮露,舌紅而苔白滑。此翁氏所謂頭身灼熱,不時發驚搐者,痘自心經而出也。其痘瘡發熱之際,正心火妄動之時,切忌舉動匆莽,猝作巨聲。及其痘發灌膿,元氣升浮,營血消耗,尤宜靜攝,否則神不守舍,血不循經。輕則停漿,重則頻頻驚厥,最多悶痘。此皆看護要言,切宜慎重。勿執痘前驚者,多吉率爾大意焉。

療法,平肝息風,透熱發痘,痘出則驚搐自止,錢氏消毒飲加味。

處方,羚角片(五分,先煎)

荊芥穗(七分),炒牛蒡(錢半),生甘草(二分),嫩桑芽(一枚),淡筍尖(一枚)

次診,嬰兒火體,胎毒必盛,故痘未出之先,熱蘊於內,內風為外風引動,即作驚搐。幸而痘出驚止,見點徐徐而出,既出即長,熱緩嗜乳,神氣較靜,指紋舌質漸淡。此為順痘之佳兆。但乳孩身小元弱,全藉助身中元氣,領載充長以化毒為漿。魏氏保元湯為君,略佐三豆飲以解毒。

次方,黨參尖(五分),生耆尖(五分),生西草(二分),杜赤豆(五粒),小黑豆(五粒),生綠豆(十粒)

三診,連進兩劑,漿貫膿厚蒼老,其痘早見者,首先結痂。毒已外泄,元氣內返,謹慎護持,可無變證。惟痂後血液必虛,當以甘潤增液資養胃氣為要。

三方,暹燕根(四分),煎成去渣,乘熱沖。蔗漿二小匙以代糖。

效果,連服四日,諸痘痂靨乾結,肌肉完固而痊。

廉按:痘瘡夾驚搐,或因風熱所激而發,或因心經蘊熱而發,其間先發驚而後發痘者,此熱在痘而不在心,為順;先發痘而後發驚者,此熱在心而不在痘,為逆,其大端也。就余所驗,痘瘡將出,驚搐一二次即止者,可許為順;若驚搐十數次而報點少,其痘必密,報痘一二日而驚搐不止者,其痘多重;或短氣如喘,或嘔或瀉者,最多悶痘,未可概以為順。此案見點徐徐,痘出驚止,既出即長,長即灌漿,一路順風,斯無變證。

案中諄囑病家,言言切要,方皆輕清靈穩,真兒科之三折膿者也。

白話文:

[疫情痘疹兼驚嚇案例]

嚴繼春(居住於紹興安昌)

患者是胡世寶的孩子,年齡約一歲,居住在馬回橋。

疾病名稱是疫情痘疹加上驚嚇。

原因在於小孩肌膚蒼黑,先天體質容易上火,三月份時痘疹流行,外感風溫,突然出現驚嚇和痘疹。

症狀為一天發燒,痘疹尚未出現,就出現驚嚇症狀。嚴重時手腳抽搐,精神意識模糊。頭部特別灼熱,太陽穴和耳朵前的筋都在劇烈跳動。耳後已經出現紅線,常打哈欠和噴嚏,臉頰紅赤,睡眠不安。

診斷顯示手指紋路呈青紫色且顯露在外,舌頭紅色且舌苔白滑。這就是翁醫師所說的頭部和身體灼熱,偶爾會有驚嚇和抽搐的症狀,痘疹從心臟部位開始出現。痘疹發熱的時候,正是心臟火氣旺盛的時刻,應避免過度活動,突然大聲說話。等到痘疹發出膿包,元氣上升,營養消耗,更應該靜養,否則神智失常,血液不正常循環。輕則停止產生膿包,重則頻繁驚嚇,最壞情況是痘疹無法成熟。這些都是照顧病童的重要事項,必須嚴肅對待。不要以為痘疹前驚嚇,大多數結果良好,而掉以輕心。

治療方式為平肝息風,散熱讓痘疹發出,痘疹出現後驚嚇自然消失,使用錢醫師的消毒飲配方加料。

藥方為:羚羊角碎片(五分,先煎)、荊芥穗(七分)、炒牛蒡(錢半)、生甘草(二分)、嫩桑葉(一枚)、淡筍尖(一枚)。

第二次診斷,嬰兒屬火體質,胎毒必定旺盛,因此痘疹未出現之前,熱量聚集體內,內風被外風引發,造成驚嚇和抽搐。幸好痘疹出現後驚嚇停止,痘疹逐漸出現,出現後迅速成長,熱量減緩,喜歡喝奶,神態較平靜,手指紋路和舌質逐漸轉淡。這是痘疹順利發展的好徵兆。但是嬰兒身體嬌小,元氣不足,完全依賴自身元氣,帶動成長以化解毒素。魏醫師的保元湯為主方,輔以三豆飲來解毒。

第二方為:黨參尖(五分)、生黃耆尖(五分)、生西草(二分)、杜赤豆(五粒)、小黑豆(五粒)、生綠豆(十粒)。

第三次診斷,連續服用兩劑,膿包濃稠老熟,先出現的痘疹,首先結疤。毒素已經排出體外,元氣回到體內,小心照顧,可以避免病情突變。只是痘疹結疤後,血液必然虛弱,應該用甘甜滋潤的食物,增加液體,滋養胃氣。

第三個藥方為:暹燕根(四分),煎煮後去渣,趁熱沖泡。加入兩小匙甘蔗汁代替糖。

效果為:連續服用四天,所有痘疹結疤,肌膚完整康復。

廉醫師補充:痘疹加上驚嚇抽搐,可能因為風熱刺激而發,也可能因為心臟部位熱量聚集而發。如果驚嚇先於痘疹發生,表示熱量在痘疹,而不是心臟,是正常的;如果痘疹先於驚嚇發生,表示熱量在心臟,而不是痘疹,是反常的。根據我的經驗,痘疹將要出現,驚嚇抽搐一兩次即停止,可以認為是正常;如果驚嚇抽搐十幾次,痘疹卻很少,痘疹一定密集,痘疹出現一兩天,驚嚇抽搐還不停,痘疹一定嚴重;或者呼吸急促像喘氣,或者嘔吐或者腹瀉,大多數會有痘疹無法成熟的問題,不能認為是正常的。這個案例痘疹逐漸出現,痘疹出現後驚嚇停止,痘疹出現後迅速成長,成長後就產生膿包,一切順利,沒有病情突變。

案例中叮嚀病患家人,句句重要,處方都輕盈穩定,真是兒科的三折膿高手。

2. 疫痘夾疔案

嚴繼春(住紹興安昌)

病者,徐紹剛君之孫,年七歲,住本鎮。

病名,疫痘夾疔。

原因,素稟體壯多火,適初冬痘疫盛行,遂傳染而痘疔併發。第二日即延余診。

證候,身發壯熱,面赤唇紅,兩顴鼻準皆有黑點。心神煩躁,大叫疼痛,手足麻木,爪甲色紫。痘已見點,色多紫赤。

診斷,脈弦緊搏數,舌紅且紫,間有黑刺。此葉氏所謂痘苗已長,晝夜煩躁不止者,最防隱處發疔也。況兩顴有黑點,兩腋必有疔;準頭有黑點,四肢必有疔,余已歷驗不爽。一經現出,則痘毒不能宣發,痘瘡不能成漿,最為痘證之險候。勿謂言之不預焉。

療法,先除疔毒為首要,急用銀針刺破四圍以泄毒血。後用四聖膏貼患處,內服清毒活血湯加減。

處方,紫草(錢半),生赤芍(錢半),皂角刺(五分),銀花(二錢),炒牛蒡(二錢),丹皮(錢半),藏紅花(七分),蒲公英(三錢),青連翹(三錢)白頸蚯蚓(三錢)

先用紫花地丁八錢、鮮菊葉梗根一兩、燈心三分,煎湯代水。

四聖膏,真綠豆粉(五分),珍珠粉(一分),羅漢豆四十粒,火煅存性,血餘炭(一分)

以上四味,共研細末,以蔥頭和白蜜搗勻成膏,塗之,再用桑皮紙蓋之。

次診,前於兩腋及兩手臂間,見有痘疔各一,用挑痘疔法逐一挑破,頭面胸前兩手,痘已起發。惟兩腿之疔各一,前雖刺破,仍然硬脹,手捻有核,則疔已成根。故其證仍壯熱,心尚煩躁,大渴唇焦,便閉溺澀,脘腹腿足痘點隱約。舌生芒刺,脈弦洪數。病勢尚在險途,急急內外並治,希望由險轉順。外用拔疔根法,內服歸宗湯加減。

次方,生錦紋(三錢),鮮生地(六錢),藏紅花(八分),紫草(錢半),小川連(七分),生石膏(八錢,研細)

蜜炙川甲(一錢),皂角刺(七分),炒牛蒡(二錢),乾地龍(三錢)

先用紫花地丁一兩、鮮茅根一兩,去皮節,燈心三分,煎湯代水,臨服調下犀角粉五分。

拔疔根法,用銀刀從痘疔四邊剖開,以小鉗鉗出,其形如釘,有半寸許長,拔去其疔。外用山慈菇、蜣螂肉各一錢,搗爛塗之。

三診,服藥一劑,及疔根拔出後,痘疔四旁皆起紅色細瘡,毒已外泄,脘腹兩腿痘已催齊起脹。大便紫黑,溺赤而利,痛止神安。舌紅潤,紫色退,脈雖搏數,洪弦已減。當以涼血解毒,助痘灌漿為正治。

三方,生玳瑁(一錢),藏紅花(五分),西紫草(一錢),銀花(錢半),活桑蟲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粉丹皮(錢半),生赤芍(錢半),連翹(二錢)青蔗漿(兩瓢,分沖)

四診,疊進兩劑,先起脹者,痘先灌漿,漸漸肥滿,色多光澤,然間有漿行收早,或痘根紫豔,或痘皮軟薄,或血泡夾雜於痘中,脘腹尚灼,口乾不渴。舌色鮮紅,脈尚搏數。此餘熱尚在血分,毒未化盡也。議仍仿前法,涼血清毒飲加減。

白話文:

[疫痘夾疔案]

嚴繼春(住在紹興安昌)

**病人:**徐紹剛先生的孫子,七歲,住在本地。

**病名:**疫痘夾疔(即得了傳染性痘疹,同時併發疔瘡)。

**病因:**病人平時體格健壯,火氣比較大。剛好入冬時痘疹疫情流行,因此被傳染,導致痘疹和疔瘡同時發作。第二天就請我(指醫生)去看診。

**症狀:**全身發高燒,臉色通紅,嘴唇也紅,兩邊顴骨和鼻頭都有黑點。心神煩躁不安,大聲喊痛,手腳麻木,指甲顏色發紫。身上已經出現痘疹,顏色大多是紫紅色。

**診斷:**脈象呈現弦脈、緊脈且跳動快速,舌頭紅且發紫,上面還有黑色的芒刺。這就如同葉天士說的,痘疹的毒已經在體內長出來了,才會日夜煩躁不停,最需要提防的是隱藏部位長出疔瘡。況且兩顴有黑點,兩腋下一定會有疔瘡;鼻頭有黑點,四肢也一定會有疔瘡,這些是我過去多次驗證過的,屢試不爽。一旦疔瘡長出來,痘毒就無法順利散發,痘疹也無法形成膿液,這是痘疹中最危險的情況。希望你們不要認為我沒有事先警告。

**治療方法:**首要任務是先排除疔瘡的毒素,立即用銀針刺破疔瘡周圍,讓毒血流出來。然後用四聖膏貼在患處,同時內服清毒活血湯加減藥材。

**處方:**紫草(一錢半),生赤芍(一錢半),皂角刺(五分),銀花(二錢),炒牛蒡(二錢),丹皮(一錢半),藏紅花(七分),蒲公英(三錢),青連翹(三錢),白頸蚯蚓(三錢)。

先用紫花地丁八錢、新鮮的菊花葉梗根一兩、燈心草三分,煎煮成湯代替開水飲用。

**四聖膏:**真正的綠豆粉(五分),珍珠粉(一分),羅漢豆四十粒,用火燒過留下藥性,血餘炭(一分)。

以上四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蔥頭和白蜂蜜搗勻成膏狀,塗在患處,再用桑樹皮紙蓋住。

**第二次看診:**之前在兩腋下和兩手臂之間,發現各有疔瘡一個,用挑破疔瘡的方法逐一挑破,頭部、臉部、胸前和兩手都開始長出痘疹。只有兩腿各有疔瘡一個,之前雖然刺破了,仍然堅硬腫脹,用手摸有硬塊,表示疔瘡已經扎根。所以病人仍然高燒不退,心神煩躁,非常口渴,嘴唇乾裂,大便不通,小便困難,腹部、腿部和腳部的痘疹點點隱約可見。舌頭上長出芒刺,脈象呈現弦脈、洪脈且跳動快速。病勢仍然很危險,要趕快內外兼治,希望可以轉危為安。外用拔疔根的方法,內服歸宗湯加減藥材。

**處方:**生錦紋(三錢),鮮生地(六錢),藏紅花(八分),紫草(一錢半),小川連(七分),生石膏(八錢,研磨成細末)。

蜜炙川甲(一錢),皂角刺(七分),炒牛蒡(二錢),乾地龍(三錢)。

先用紫花地丁一兩、新鮮的茅根一兩(去掉外皮和節),燈心草三分,煎煮成湯代替開水飲用,服用時加入犀角粉五分。

**拔疔根法:**用銀刀從疔瘡四邊切開,用小鉗子夾出疔瘡,它的形狀像釘子,大約有半寸長,拔出疔瘡。外用山慈菇、蜣螂肉各一錢,搗爛塗在患處。

**第三次看診:**服用一劑藥後,加上疔瘡的根拔出後,疔瘡四周都長出紅色細小的瘡,毒素已經向外排泄,腹部和兩腿的痘疹也開始密集長出腫脹。大便呈紫黑色,小便赤紅且排泄順暢,疼痛停止,神情安定。舌頭紅潤,紫色消退,脈象雖然跳動快速,但洪脈和弦脈的現象已經減輕。應該以涼血解毒,幫助痘疹形成膿液為主要治療方向。

**處方:**生玳瑁(一錢),藏紅花(五分),西紫草(一錢),銀花(一錢半),活桑蟲(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粉丹皮(一錢半),生赤芍(一錢半),連翹(二錢),青甘蔗汁(兩瓢,分開沖服)。

**第四次看診:**連續服用兩劑藥,先長出來的痘疹,先形成膿液,慢慢變得飽滿,顏色光亮,但是有的痘疹膿液太早收乾,有的痘疹根部呈現紫色,有的痘疹外皮軟薄,有的痘疹中夾雜著血泡,腹部仍然灼熱,口乾但不覺得渴。舌頭顏色鮮紅,脈象仍然跳動快速。這是體內餘熱還在血液中,毒素沒有完全清除的現象。建議仍然仿照之前的療法,服用涼血清毒飲加減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