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21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21)
1. 風熱夾痰案(內科)
梁右齋(住玉山湖塘沿)
病者,朱永興之幼子,二歲,住社稷壇。
病名,風熱夾痰。
原因,客臘發現痰病,三月有餘。前醫屢以搜風化痰,燥熱溫中,愈服愈重,奄奄一息。
證候,滿面青筋扛起,遍身瘦如雞骨,喉間痰聲漉漉,氣喘汗出,十指黑筋扛起,時有寒熱口渴,大便泄青色水糞,溺澀赤短,惟瞳神靈活。
診斷,紋紫脈數,青筋扛起,大便瀉青,此厥陰經風熱為病。
療法,以辛涼清風,潤燥豁痰。
處方,冬桑葉(八分),雙鉤藤(錢半),絲瓜絡(錢半),栝蔞仁(錢半),嫩桑枝(一錢),白池菊(一錢),淡竹茹(錢半),川貝母(八分),枇杷露、旋覆露合成(一兩,分沖)
效果,一劑知,二劑痰熱均減,至四劑病若失。
廉按:風熱夾痰,最易激動肝風,上衝神經,陡變狀如驚癰。似此辛涼熄風,清潤滌痰,處方輕靈可喜,方中如再加羚角,尤為著力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資訊】患者是朱永興的小兒子,年僅二歲,居住在社稷壇。
【病症】他患的是風熱夾雜痰濕的疾病。
【病因】他在去年冬天開始出現痰多的症狀,至今已超過三個月。先前醫生多次使用搜風化痰、燥熱溫中的藥物治療,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,生命垂危。
【症狀】他的臉上青筋突起,全身瘦弱如同雞骨,喉嚨裡常有漉漉的痰音,伴有喘息和大量出汗,手指也呈現青黑色,時有發冷發熱、口渴的情況,排便時拉出青色的水樣糞便,小便則呈現深紅色且量少,只有眼眸還保留靈活的光采。
【診斷】他皮膚上的紋路呈現紫色,脈搏跳動快速,青筋突起,大便呈現青色,這是厥陰經絡風熱引發的病症。
【治療方法】使用辛涼清風,潤燥豁痰的方式來治療。
【藥方】使用冬桑葉8分,雙鉤藤1錢半,絲瓜絡1錢半,栝蔞仁1錢半,嫩桑枝1錢,白池菊1錢,淡竹茹1錢半,川貝母8分,以及枇杷露與旋覆露各半合成1兩,分次服用。
【療效】服用一劑後即見效,服用兩劑後,痰濕和熱象都得到緩解,到了第四劑,病情幾乎完全消失。
廉按:風熱夾痰的病症,最容易刺激肝臟風邪,上衝到神經,突然變得像驚癇的狀態。這種辛涼熄風,清潤滌痰的處方,輕靈而令人欣喜,如果在藥方中再加入羚羊角,效果會更強烈。
2. 風熱夾積案(兒科)
梁右齋(住玉山湖塘沿)
病者,李爿仔之子,半歲,住小西門內陳氏祠堂。
病名,風熱夾積。
原因,七月初旬,患積熱瀉數次,糞如泡成蛋花。醫治以藿香、蒼木、桔梗、葛根等藥,瀉未止而增口渴。易醫又以川樸、法半夏等溫燥藥治,至十四夜,腦陷肢冷而轉重。
證候,面青白,目上竄,口渴,舌苔微黃,神述倦臥,氣逆肢厥,溲長頻頻。
診斷,氣逆口渴溲長,肺有熱也,面青肢厥,肝經風熱甚熾也。幸指紋未射甲,雖危尚可挽救。
療法,順氣清肺,滌熱平肝為主。
處方,北沙參(二錢),原麥冬(一錢),海蛤粉(一(錢,片芩(一錢),知母(錢半),杭白芍(錢半),生甘草(六分),石決明(三錢),全栝蔞(一錢,杵)
外針少商穴三呼。
復診,據述夜半十句鍾,手足溫而神蘇。惟氣促便溏,形瘦神弱。急以提補平劑消息之。
複方,東洋參(六分),炒麥冬(五分),生玉竹(八分),抱木茯神(一錢),杭白芍(八分,炒),炒扁豆(八分),炒糯米(一撮),服五劑。
效果,經兩星期調補而痊。
按:凡春末及夏秋之間,小兒患燒熱泄瀉,糞如泡成蛋花,或如菜綠色,泄出直射甚遠,糞門焮紅,指紋細淡紅沉滯,腹痛嘔噦,四肢逆冷,甚至目竄倦臥,氣逆痰壅,均屬太陰陽明,燥病居多,或兼暑風。初起治法,宜清涼兼微辛微苦之藥。若熱稍減,而舌苔淡薄,速宜清淡滋養之品,調補肺脾津液。
若舌黃膩燥黑,急宜調胃承氣湯下之以救津液為要。穆十數年來,試驗準確,毫無疑義,茲錄初起及善後大法於下,就有道而正之。
廉按:嬰兒風熱夾積,患者最多,病亦善變,全在醫者隨機策應,對證發藥,未可以一定之成法執而不化也。此案方法及案後按語,特其臨症一得之見識耳。
白話文:
【病患資訊】病患是李爿仔的兒子,只有半歲,住在小西門內的陳氏祠堂。
【病症】他得了風熱夾積的疾病。
【病因】在七月初,他因為積熱引起多次腹瀉,糞便像泡沫中的蛋花。醫生用藿香、蒼木、桔梗、葛根等藥物治療,但腹瀉並未停止反而讓他更口渴。換了另一個醫生,使用了川樸、法半夏等溫燥藥物治療,直到十四號晚上,出現腦部凹陷、四肢冰冷,病情加重。
【病徵】他面色青白,眼睛向上翻,口渴,舌頭上的苔呈微黃色,精神疲憊只想躺著,呼吸困難,四肢冰冷,尿頻且量多。
【診斷】呼吸困難、口渴和尿頻,這表示肺部有熱;面色青白、四肢冰冷,表示肝臟的風熱非常嚴重。幸運的是,手指的紋路尚未到達指甲,雖然情況危急,但仍有挽救的機會。
【治療方式】主要以順暢氣血、清肺熱、消除肝熱為主。
【處方】北沙參二錢、原麥冬一錢、海蛤粉一錢、片芩一錢、知母錢半、杭白芍錢半、生甘草六分、石決明三錢、全栝蔞一錢,外加針灸少商穴三次。
【復診】據說在半夜十一點,他的手腳開始回暖,精神也恢復。只是仍然氣喘、腹瀉,身形消瘦,精神虛弱。立即使用提補平劑進行調整。
【複方】東洋參六分、炒麥冬五分、生玉竹八分、抱木茯神一錢、杭白芍八分、炒扁豆八分、炒糯米一小撮,服用五劑。
【結果】經過兩周的調理和補充,他已經完全康復。
【結論】在春末和夏秋之間,兒童如果出現高燒和腹瀉,糞便像泡沫中的蛋花或菜綠色,糞便門口紅腫,指紋細淡紅沉滯,腹痛嘔吐,四肢冰冷,甚至眼睛向上翻、疲憊想睡,呼吸困難、痰多,這些都屬於太陰陽明燥病,或者加上暑風。治療初期,應使用清涼且微辛微苦的藥物。如果熱度降低,舌苔變淡薄,應該立即使用清淡滋養的食品,調補肺脾的津液。
如果舌頭呈黃膩燥黑,應立即使用調胃承氣湯,以救津液為首要。我經過十幾年的實踐,這個方法非常準確,毫無疑問,現在把治療初期和後期的方法記錄下來,供有經驗的醫生評估修正。
【附註】嬰兒的風熱夾積是最常見的病症,且病情容易變化,完全取決於醫生的靈活應變,根據病情開藥,不能死守既定的治療方法。這個案例的治療方法和案例後的附註,只是一個醫生的臨牀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