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20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20)
1. 三陽風熱證案(內科)
五方,參耆寧神湯方
花旗參(三錢),生白芍(三錢),破麥冬(四錢),淮山藥(三錢),開蓮米(四錢),薏苡(五錢),酸棗仁(二錢),云茯神(四錢),川杜仲(二錢),正龜膠(一錢),炙黃耆(二錢),煎服。
效果,十日燥平渴止,譫語已除,人事已醒,熱退體和,二十日食量大迸,三十日元氣已復,精神壯健。
廉按:此肝絡伏熱,因感外風,從陽明而外潰,故一發即熱盛風動,病勢劇烈,非犀羚白虎湯加減不足以殺其勢,大承氣湯不足以芟其根,善後二方,亦有力量,故能效如桴鼓。惟方中柴葛,劫肝陰而傷胃汁,究宜慎用。
白話文:
三陽風熱證案(內科)
此案例使用參耆寧神湯治療。藥方包含:人參三錢、生白芍三錢、麥門冬四錢、淮山藥三錢、蓮子四錢、薏苡仁五錢、酸棗仁二錢、茯神四錢、杜仲二錢、龜板膠一錢、黃耆二錢,煎服。
治療效果顯著,服用藥物十天後,口乾舌燥、口渴症狀消失,譫語停止,神智清醒,發熱退去,身體舒適。二十天後食慾大增,三十天後元氣恢復,精神充沛強健。
分析:此病屬於肝經伏藏的熱邪,因感受外邪風邪,從陽明經外洩,所以發病初期即表現為高熱和風邪盛行,病情危急。單靠犀角地黃湯與白虎湯加減不足以控制病情,大承氣湯也不足以根治,因此採用此善後方,效果如同桴鼓齊鳴般迅速。不過,方中柴胡和葛根會耗傷肝陰和胃液,使用時需謹慎。
2. 風熱咳血案(內科)
韓緒臣(住鎮江薛家巷)
病者,李鏡湖,年三十六歲,學界,揚州人。
病名,風熱咳血。
原因,初因感風,舍肺咳嗽,自以為操勞過度,妄食滋補,風從熱化,肺絡乃傷。
證候,咳聲不揚,顴紅氣促,右脅隱痛,痰中夾血。
診斷,脈浮而芤,左勝於右。蓋肺居高部,乃一身行氣之司令臟也,處氣交之中,最有直接關係,六淫之侵,易於感觸,故傷於風者,上先受之。風舍肺腧則咳,若能節飲食、慎起居,風散則咳自己。妄食滋補,助痰遏風,風居肺絡,久而釀熱,氣道為痰所壅,則咳聲不揚,風熱因郁難伸,則痰中夾血,氣壯之人,肺癰因此,氣虛之輩,肺痿由來,右脅隱痛者,乃氣痹不宣也。所服之方,罔不從虛論治,徒然塞氣生痰,吾所不取也。
療法,輕清透達,理氣活痰,君以旋覆、杷葉、桑菊清肺絡以開肺痹,佐以橘皮絡、川貝、鬱金、萊菔子開其痰結,絲瓜絡、金橘皮、新絳之屬,清營理郁,兼能化瘀。
處方,旋覆花(一錢,布包),枇杷葉(三錢,去毛),冬桑葉(三錢),杭菊花(錢半),橘皮、絡(各一錢半),川貝母(三錢),廣鬱金(錢半),萊菔子(錢半),絲瓜絡(三錢),金橘皮(一錢),新絳屑(一錢)
效果,日服一劑,別無加減,約半月,咳暢痰豁,血止氣舒而愈。
廉按:清肺通絡,順氣豁痰,不專止血而血自止,為治咳血之巧法,學者直注意之。
白話文:
病人是李鏡湖,三十六歲,是一位學者,來自揚州,住在鎮江薛家巷。
他得的是風熱型的咳血癥。
起初,他因為受風邪影響,開始咳嗽,他自己認為是過度勞累,隨便吃了一些滋補的食物,結果風邪轉化為熱,導致肺部的微細血管受損。
他的症狀包括咳嗽聲音低沉,臉頰泛紅且呼吸急促,右側胸部隱隱作痛,而且痰中帶有血跡。
經過診斷,他的脈象浮而空虛,左脈比右脈強。肺臟位在身體上部,負責全身的氣流運行,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,尤其是風邪,會首當其衝。風邪進入肺部後會引發咳嗽,如果能控制飲食,注意生活作息,風邪自然就會消散,咳嗽也會自行痊癒。但他隨便吃了一些滋補的食物,反而加重了痰濕,阻礙了風邪的排出。風邪長時間滯留在肺部,最終轉化為熱,導致呼吸道被痰液堵塞,咳嗽聲音變得低沉。熱邪和痰液無法排出,痰中就夾帶著血跡。對於體質強壯的人來說,可能會發展成為肺癰;而體質較弱的人,可能會發展成為肺萎縮。右側胸部隱隱作痛,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所致。他之前吃的藥,都是從虛弱的角度來治療,只會讓氣血更不通暢,痰液增多,這種治療方式我並不認同。
治療方法是使用輕清透達的藥物,調理氣血,化解痰濕。主要使用旋覆花、杷葉、桑菊等清熱解毒,開通肺部的微細血管,輔以橘皮、川貝、鬱金、萊菔子等藥物來化解痰結,並用絲瓜絡、金橘皮、新絳等藥物來清熱解毒,同時也能化解瘀血。
藥方如下:旋覆花1錢(需用布包),杷葉3錢(需去掉毛),冬桑葉3錢,杭菊花1.5錢,橘皮和絡各1.5錢,川貝母3錢,廣鬱金1.5錢,萊菔子1.5錢,絲瓜絡3錢,金橘皮1錢,新絳屑1錢。
服用此藥方,每日一劑,不增不減,大約半個月後,咳嗽舒暢,痰液變得清澈,血止氣順,病情痊癒。
總結:清熱解毒,疏通肺部的微細血管,調理氣血,化解痰濕,不是專門止血,但血自然會停止,這是治療咳血的有效方法,值得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