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19)
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(19)
1. 三陽風熱證案(內科)
陳務齋(住梧州四方井街)
病者,吳興,年三十歲左右,廣西藤縣。體壯。
病名,三陽風熱證。
原因,勞心太甚,晝夜不能安眠,心神焦躁,火熱漸升。誘因出巡,適值天氣乍寒乍熱,感受風邪。素因性直而剛,過於疲勞,往往肝氣鬱怒,久鬱而火暴發。
證候,起則頭目疼痛,肢體困倦,肢表麻木攣急,骨節疼痛,寒熱往來,目赤唇焦,渴飲嘔逆,呻吟不息。繼則全體大熱,晝夜不休,鼻乾口燥,氣逆喘急,口苦耳聾,形容憔黑,譫語昏狂,危殆異常。
診斷,左則浮洪弦數,右則浮滑數,六脈有力而實。脈證合參,風熱證也。奈閱前醫之方,以溫散治風之藥,愈服則風愈生、火愈盛,而病豈不危乎。今所幸者,脈尚未脫,諒能救治。
療法,湯劑用疏風羚犀鉤藤湯。取蓮心、玉竹、羚羊、磨犀清心肝鬱熱柔潤熄風為君,鉤藤、柴胡、蟬退、木瓜解表和里舒筋活絡為臣,石膏、知母、膽草、粉葛平陽明胃熱潤燥生津為佐,木通、皂角利水化痰通關開竅為使。二服則燥熱已減,譫語已除,人事醒而不昏,肢表不攣。惟頭部仍痛,體中發熱,診脈浮洪已除,只見弦數,又用平陽退熱湯,取其清心肝而平君相,疏表和里,清熱解肌,生津平胃。連數服,熱退體和,頭痛已除,渴飲亦止。惟腹滿大便燥結十日不行,診脈數而有力。又用大承氣湯,推蕩大腸去鬱熱。連三服,得下十餘次,腹中不滿,略能進食。惟四肢重倦無力,步履困難。又用榮筋逐濕湯,取其活血榮筋,宣通筋絡,清熱去濕。連數服,則肢不倦。惟元氣太弱,語言艱澀,診脈已弱無力。又用參耆寧神湯,取其補氣生津,清心寧神,運脾健胃,滋陰去濕。
處方,疏風羚犀鉤藤湯方
羚羊角(錢半),磨犀尖(二錢),鉤藤勾(五錢),生石膏(五錢),蓮子心(五錢),川柴胡(一錢),明玉竹(三錢),生葛根(一錢),川木瓜(三錢),蟬退(錢半),肥知母(四錢),牙皂角(一錢),龍膽草(二錢),漢木通(錢半),煎服。
次方,平陽退熱湯方
生石膏(五錢),釵石斛(三錢),知母(四錢),膽草(二錢),川萆薢(三錢),羚羊角(一錢),蓮子心(四錢),絲瓜絡(三錢),木通(錢半),青蒿(三錢),煎服。
三方,大承氣湯方
川厚朴(三錢),川枳實(四錢),生大黃(四錢),元明粉(三錢),煎服。
四方,榮筋逐濕湯方
川木瓜(三錢),桑寄生(五錢),威靈仙(二錢),川黃柏(三錢),生土薏(六錢),歸身(錢半),雲茯苓(三錢),絲瓜絡(三錢),生牛膝(三錢),防己(二錢),嫩桑枝(六錢),煎服。
白話文:
患者是住在梧州四方井街的陳務齋,
患者資料,吳興,大約三十歲,來自廣西藤縣,身體壯碩。
病症名稱,三陽風熱證。
病因,由於過度操勞,日夜無法安穩入眠,導致心神焦躁,體內熱火逐漸升高。加上外出巡視時,恰逢天氣忽冷忽熱,感染了風邪。患者性格直率且堅韌,經常過度疲勞,導致肝氣鬱積,久而久之,怒火突然爆發。
症狀,開始時出現頭痛眼痛,全身疲憊,皮膚麻木緊繃,關節疼痛,寒熱交替,眼睛紅腫,嘴脣乾裂,口渴嘔吐,不停呻吟。隨後全身高燒不退,日夜不停,鼻子乾燥,口腔燥熱,呼吸困難,口中苦澀,耳朵聽力下降,面色黧黑,出現妄言和昏迷,病情極其危險。
診斷,左手脈象浮洪弦數,右手脈象浮滑數,六脈強而有力。結合症狀與脈象判斷,確診為風熱證。然而,查看先前醫生的治療方案,使用的是溫熱散風的藥物,結果反而讓風邪更盛,火熱更旺,病情自然更加危急。幸好患者的脈象尚未顯示脫離生命危險的跡象,預計仍可進行救治。
治療方式,採用疏風羚犀鉤藤湯。其中蓮心、玉竹、羚羊、磨犀清心肝鬱熱,柔潤熄風,為主要成分;鉤藤、柴胡、蟬蛻、木瓜解表和裡,舒筋活絡,作為輔助成分;石膏、知母、膽草、粉葛平陽明胃熱,潤燥生津,為輔佐成分;木通、皁角利水化痰,通關開竅,為調和成分。服用兩劑後,燥熱已減輕,妄言已消除,意識清醒不再昏迷,皮膚不再緊繃。只是頭部仍感疼痛,體內仍有熱感,脈象已無浮洪,僅剩弦數,於是改用平陽退熱湯,目的是清心肝,平定君相,疏表和裡,清熱解肌,生津平胃。連續服用幾次,熱度消退,身體恢復平衡,頭痛消失,口渴停止。但腹部脹滿,大便燥結,十天未排便,脈象仍強有力。接著使用大承氣湯,清除大腸的鬱熱。連續服用三次,排便十多次,腹部不再脹滿,可以稍微進食。然而四肢仍然疲倦無力,行走困難。再用榮筋逐濕湯,促進血液循環,滋養筋絡,清熱去濕。連續服用幾次,四肢不再疲倦。只是體質過於虛弱,說話困難,脈象已經虛弱無力。最後使用參耆寧神湯,補氣生津,清心安神,調理脾胃,滋陰去濕。
藥方,疏風羚犀鉤藤湯:
羚羊角15克,磨犀尖20克,鉤藤50克,生石膏50克,蓮子心50克,川柴胡10克,明玉竹30克,生葛根10克,川木瓜30克,蟬蛻15克,知母40克,牙皁角10克,龍膽草20克,漢木通15克,煎煮後服用。
第二個藥方,平陽退熱湯:
生石膏50克,釵石斛30克,知母40克,膽草20克,川萆薢30克,羚羊角10克,蓮子心40克,絲瓜絡30克,木通15克,青蒿30克,煎煮後服用。
第三個藥方,大承氣湯:
川厚朴30克,川枳實40克,生大黃40克,元明粉30克,煎煮後服用。
第四個藥方,榮筋逐濕湯:
川木瓜30克,桑寄生50克,威靈仙20克,川黃柏30克,生土薏60克,當歸15克,雲茯苓30克,絲瓜絡30克,生牛膝30克,防己20克,嫩桑枝60克,煎煮後服用。
第五個藥方,參耆寧神湯:
花旗參30克,生白芍30克,破麥冬40克,淮山藥30克,開蓮米40克,薏苡50克,酸棗仁20克,雲茯神40克,川杜仲20克,正龜膠10克,炙黃耆20克,煎煮後服用。
療效,十天後燥熱平息,口渴停止,妄言消失,意識清醒,熱度消退,身體恢復平衡。二十天後食慾大增。三十天後體力恢復,精神旺盛。
廉按:這是肝絡潛藏的熱毒,因外感風邪,從陽明經脈向外爆發,所以一發作就熱度高漲,風邪活動,病情非常嚴重,非犀羚白虎湯加減不足以控制其勢頭,大承氣湯不足以根除其源頭,善後兩個藥方也有一定效果,因此能像擊鼓般迅速見效。只是藥方中的柴胡和葛根,可能消耗肝陰並傷害胃液,應該謹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