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65)
二集 傳染病案 (65)
1. 急性疫痢案
三方,參歸蓮子湯
西洋參(三錢),當歸身(二錢),生白芍(三錢),開蓮子(四錢),淮山藥(五錢),雲茯苓(四錢),阿膠珠(二錢),炒薏仁(六錢),云楂肉(三錢),南芡實(五錢),閩澤瀉(二錢),粉甘草(錢半),煎服
四方,急止痛瀉丸
川黃連(五錢),廣木香(三錢),延胡索(三錢),生白芍(四錢),茅蒼朮(一錢),雲茯苓(六錢),川鬱金(三錢),藿香梗(二錢),制香附(二錢),良薑片(一錢),川厚朴(二錢),粉甘草(一錢),罌粟殼(四錢),閩澤瀉(四錢),共為細末,蜜丸,每重一錢,用好濃茶送服二丸。
效果,十日燥平渴止,痢減,急重除,食量略進。二十日痢止食進,元氣已復。
說明,是年乙卯,噤口痢疾死亡者不少。所起症狀無異,各人原因不同,而症有差異。施治不對症者,而症變亂複雜,多莫能救。是役余所治者,不下數百人,療法亦不外如是,隨症加減,亦無不愈。
廉按:此疫痢中之胃腸炎,其症最急而重。凡赤痢、赤白痢、五色痢等起病之初,屬於實熱性質者,則由病原菌所釀成之病毒,充滿於腸內,宜先之以通利劑掃蕩腹內之郁毒,而後以調理劑作後療法,乃為至當之順序。若不先掃蕩病毒,而惟下痢之是恐,先防遏之,則死於腹滿熱盛苦悶之下,是即由逆治致逆證者也。此時之逆證,與實證相一致。
今觀此案,可知其因證方藥之所以然矣。
白話文:
急性疫痢案
此案使用兩種方劑治療急性疫痢。第一方「參歸蓮子湯」成分包含西洋參、當歸、白芍、蓮子、淮山藥、茯苓、阿膠珠、炒薏仁、山楂肉、芡實、澤瀉、甘草,用以調理腸胃。第二方「急止痛瀉丸」成分包含黃連、木香、延胡索、白芍、蒼朮、茯苓、鬱金、藿香梗、香附、良薑、厚朴、甘草、罌粟殼、澤瀉,以止痛瀉痢。
治療效果:患者服藥十日後,口渴和痢疾症狀減輕,食慾略增;二十日後,痢疾痊癒,食慾恢復,元氣已復。
說明:乙卯年疫痢盛行,死亡人數眾多。雖然症狀相似,但病因和病情有所差異,治療方法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筆者治療數百名患者,皆採用此類方法,隨症加減,均獲痊癒。
分析:此疫痢屬於急性胃腸炎,病情危急。赤痢、赤白痢、五色痢等實熱型疾病,應先使用通利劑清除腸道毒素,再用調理劑調理,不可本末倒置。若只顧著止瀉而未先清除毒素,則可能導致腹脹、高熱、痛苦等症狀加重,甚至死亡。此案的處方和用藥,正是基於此種診斷和治療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