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62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62)

1. 乾霍亂案

莊虞卿(住麗水第十一中學)

病者,馬金玩乃室,年逾三稔,體強,住回回堂後。

病名,乾霍亂。

原因,痰食停滯,胸悶不食,復受暑穢,倏忽病作。

證候,心腹絞痛,欲吐不吐,欲瀉不瀉,面青舌強,足膝拘攣。

診斷,左手脈澀,右關滑實。脈證合參,此於霍亂證也。既因停積而壅塞腑氣,復受穢濁而阻逆經氣,則中州擾亂,胃脘氣逆,此腹痛而不吐瀉等證所由作也。面青舌強者,是邪已入營,營血凝而不流之象。驟發之病,勿慮其虛,非內外急救,鮮克有濟。周時內飲食米湯,切勿下咽,免致脹逆莫救。

療法,內外兼治。以磁鋒刺委中穴深青色之筋出血,以泄其毒,復用鹽湯探吐,以宣其滯。得吐後,再以梔子豉湯加香附、益母草、川樸、菖陽、法夏、茯苓、生草,調氣行血,解毒安中,以善其後,日服二劑。

處方,磁鋒,極尖銳者(二枚)

鹽(一撮),放刀上用火炙透,用陰陽水和服,以鵝羽探吐。

又方,梔炭(一錢五分),香豉(三錢),制香附(二錢),川樸(一錢),菖蒲(八分),法夏(一錢),茯苓(三錢),益母草(二錢),生草(五分)

效果,磁鋒砭後,手足遂舒。用鹽湯探吐,當吐黃碧色之痰涎碗許,腹痛遂愈。三日胃能納食,五日康健如常矣。

廉按:乾霍亂病因不一,驟傷飲食者宜探吐,宿食為患者宜消導,氣鬱感邪者宜宣豁,暑火直侵者宜清解。前哲張三錫、郭右陶早有發明。張氏曰:「乾霍亂俗名絞腸痧,急宜探吐,得吐則生,不吐則死。吐後方可理氣和中,隨症調治。」郭氏曰:「心胸脹悶,腹中㽲痛,或如板硬,或如繩縛,或如筋吊,或如錐刺刀刲,雖痛極而不吐瀉者,名乾霍亂。乃邪已入營,宜以針刺出血,則毒有所泄,然後再審其因而藥之。

」此案內外急救,深得兩家之心傳?宜其應手奏功也。

白話文:

[乾霍亂案例]

莊虞卿(住在麗水第十一中學)的病人,是馬金玩的妻子,年紀超過三歲,身體強壯,住在回回堂後。

疾病名稱,是乾霍亂。

病因,是痰和食物在體內停滯,導致胸口悶堵無法進食,再加上受到夏日熱氣和髒污影響,突然間病發。

病徵,心臟和腹部劇烈疼痛,想嘔吐卻吐不出來,想排泄卻排不出來,臉色蒼白,舌頭僵硬,腳膝部肌肉緊縮。

診斷,左手脈搏阻滯,右手脈搏滑實。根據脈象和病徵判斷,這是霍亂的病症。因為食物殘留堵塞了腑氣,再加上髒污進入阻礙了經絡,導致中焦功能混亂,胃氣逆流,這就是腹部疼痛且無法吐瀉的原因。臉色蒼白和舌頭僵硬,顯示邪氣已經進入營血,營血凝結不流的現象。新發病症,不要擔心虛弱,若不立即內外兼治,很少能有好轉。在治療期間,飲食只能喝米湯,千萬不能吞嚥,以免造成胃脹更難救治。

治療方法,內外兼治。使用極為尖銳的磁石針,刺入委中穴旁深青色的筋絡,使其出血,以排除毒素,再用鹽水催吐,以清除體內的阻塞物。吐完後,再服用梔子豉湯,加上香附、益母草、川樸、菖陽、法夏、茯苓、生草,調節氣血,解毒安中,以鞏固後續療效,每日服用兩次。

處方,極為尖銳的磁石針(二枚)、鹽(一小撮),放在刀上用火烤熱,用陰陽水混合服用,再用鵝毛刺激喉嚨催吐。

另一個處方,燒焦的梔子(一錢五分)、香豉(三錢)、製香附(二錢)、川樸(一錢)、菖蒲(八分)、法夏(一錢)、茯苓(三錢)、益母草(二錢)、生草(五分)

治療結果,磁石針砭刺後,手腳立刻舒緩。用鹽水催吐,吐出一大碗黃綠色的痰液,腹痛立刻減輕。三天後,胃部可以接受食物,五天後,健康狀況恢復正常。

廉按:乾霍亂的病因多種多樣,若是飲食突傷者應當催吐,若是食物殘留導致者應當消導,若是氣鬱感受邪氣者應當開導,若是暑熱直接侵襲者應當清解。前輩張三錫、郭右陶早已對此有深入研究。張氏說:「乾霍亂俗稱絞腸痧,應當立即催吐,吐出來就能活,不吐就會死。吐後才能調理氣血,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」郭氏說:「心胸脹悶,腹部劇烈疼痛,或是像被板子壓著,或是像被繩子纏繞,或是像被筋吊著,或是像被錐子刺穿,即使疼痛到極點但不吐不瀉者,叫做乾霍亂。邪氣已經進入營血,應該用針刺使其出血,這樣毒素纔有地方排出,然後再根據具體原因選擇藥物治療。」

這個案例中,內外兼治,完全遵循了前輩們的教導,因此治療效果顯著。

2. 霍亂後轉變熱病案

葉鑑清(住上海)

病者,何芳浩,年約二十,海昌人,寓大馬路。

病名,霍亂後轉變熱病。

原因,飲食不潔,吸受穢邪,病起驟然。

證候,三日前霍亂吐瀉無度,腹痛轉筋。今諸恙均平,而四肢厥冷,冷過脛臂,日夜煩躁不寐,環唇焦燥,渴思生冷,便閉溺少,形色渾赤。

診斷,六脈全伏。此霍亂變症,一團邪火,結實陽明。前醫主用附桂回陽,不知溺赤便閉,唇焦煩躁,乃腸胃之真熱;脈伏肢冷,是邪滯壅遏,氣血不通之假冷。《傷寒論》云:「熱深厥亦深」,即此病也。且舌苔干糙中裂,邊尖絳根垢厚,邪實腸胃,尤為顯著。病勢已險,若陷入包絡,燃及厥陰,即刻昏痙變端,就難援救。

療法,急以清泄潤導,峻通大便。用涼膈散原方。

處方,生大黃(四錢),焦山梔(四錢),淡黃芩(二錢),薄荷葉(八分),白蜜(兩匙,衝入),元明粉(三錢),淨連翹(四錢),生甘草(八分),鮮竹葉(四錢)

次診,進涼膈散後,大便連通兩次,初燥屎,繼稍軟,色均黑。稍能交睫,煩躁渴飲尚盛,四肢轉溫,脈道亦通,往來細數不揚,溺更渾赤,腸胃之郁邪猶夥,宿垢亦未清澈,面紅目赤,舌苔干糙,根厚尖邊絛。病勢未出險途,防變昏痙,治再清導,佐以生津。

次方,生大黃(三錢),鮮石斛(五錢),天花粉(四錢),淨連翹(四錢),元明粉(二錢),肥知母(二錢),黑山梔(三錢),金銀花(四錢),生甘草(八分),大竹葉(三錢),鮮茅根(一兩,去心、衣並節)

三診,大便又行三次,前兩次猶是黑鞕,第三次始帶溏漿,醬色奇臭。今日診脈,脈數而揚,舌苔較化,質亦稍潤,煩躁渴飲目赤,一派火象,均見退舍,稍飲稀粥湯,夜寐尚安適。火邪初退,津液灼傷殊甚,慎防昏痙滋變。

三方,鮮石斛(五錢),鮮生地(五錢),淨連翹(四錢),大竹葉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天花粉(四錢),焦山梔(三錢),金銀花(四錢),蓮子心(八分),茅根(去衣心)、蘆根(去節,各一兩)

四診,夜寐較安,胃納較展,四肢溫熱,頭面有汗。今晨咳出厚痰頗多,無形之熱釀蒸有形之痰,煩躁渴飲目赤等又見輕減,溺尚深黃,脈數右部較甚,舌苔黃尖邊仍絳,大病小愈,最易生變。治再生津清化,小心飲食,靜養勿躁,亦為病中要事。

四方,鮮石斛(四錢),瓜蔞仁(四錢),淨連翹(四錢),生竹茹(二錢),生竹心(卅根),冬瓜子(四錢),黑山梔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,去心),金銀花(四錢),嫩蘆根(一兩,去節),蓮子心(七分,沖),鮮荷梗(尺許,去刺)

白話文:

葉鑑清(住在上海)

病人,何芳浩,年約二十歲,浙江海寧人,住在上海大馬路。

病名,霍亂之後轉變成熱病。

原因,因為飲食不乾淨,吸入了不好的穢氣,所以病發得很突然。

症狀,三天前得了霍亂,上吐下瀉非常嚴重,肚子痛還抽筋。現在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比較平穩了,但是四肢卻冰冷,冰冷甚至超過了小腿和手臂,白天晚上都煩躁不安睡不著,嘴唇周圍乾燥,很想喝冰冷的飲料,大便不通暢小便很少,臉色和身體都呈現紅色。

診斷,把脈時發現六種脈象都摸不太到。這是霍亂引起的變化,體內有很強的邪火,結在陽明經。之前的醫生主要用附子、肉桂來回陽,卻不知道小便赤紅、大便不通、嘴唇乾燥煩躁,都是腸胃裡真正有熱的表現;脈象不明顯和四肢冰冷,是因為邪氣阻礙,氣血不通導致的假象。《傷寒論》說:「熱氣越深,厥逆就越嚴重」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。而且舌苔乾燥粗糙,中間有裂紋,邊緣和舌尖是絳紅色,根部有厚厚的污垢,邪氣充斥腸胃,這點尤其明顯。病情已經很危險了,如果邪氣進入心包絡,波及厥陰經,就會立刻昏迷抽搐,難以救治。

治療方法,要趕快用清熱瀉火、潤腸通便的方法,猛烈地通大便。用涼膈散的原方。

處方,生大黃(四錢),焦山梔(四錢),淡黃芩(二錢),薄荷葉(八分),白蜂蜜(兩湯匙,沖入),元明粉(三錢),淨連翹(四錢),生甘草(八分),鮮竹葉(四錢)

第二次看診,吃了涼膈散後,大便連續通了兩次,開始排出的是乾燥的糞便,後來稍微變軟,顏色都是黑色的。稍微能閉上眼睛休息一下了,煩躁和口渴的情況仍然很嚴重,四肢轉暖,脈象也變得比較明顯,細微快速但沒有力氣,小便顏色還是渾濁發紅,說明腸胃裡鬱積的邪氣仍然很多,積存的污垢也沒有完全清除,臉紅眼赤,舌苔乾燥粗糙,根部厚,邊緣和舌尖呈絛狀。病情還沒有脫離危險,要預防昏迷抽搐,治療上繼續清熱導滯,輔助以生津液。

第二次處方,生大黃(三錢),鮮石斛(五錢),天花粉(四錢),淨連翹(四錢),元明粉(二錢),肥知母(二錢),黑山梔(三錢),金銀花(四錢),生甘草(八分),大竹葉(三錢),鮮茅根(一兩,去掉中心、外皮和節)

第三次看診,大便又排了三次,前兩次還是黑色的硬便,第三次開始帶有稀便,顏色像醬油,非常臭。今天把脈,脈象變得快速而有力,舌苔也變得比較濕潤,質地也稍微潤澤了一些,煩躁、口渴、眼睛發紅等火熱的現象,都有減退的趨勢,可以稍微喝一點稀粥湯,晚上睡覺也比較安穩。火邪開始消退,但是體內的津液損傷很嚴重,要小心預防昏迷抽搐等變化。

第三次處方,鮮石斛(五錢),鮮生地(五錢),淨連翹(四錢),大竹葉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天花粉(四錢),焦山梔(三錢),金銀花(四錢),蓮子心(八分),茅根(去掉外皮和中心)、蘆根(去掉節,各一兩)

第四次看診,晚上睡覺比較安穩了,食慾也好了一些,四肢溫暖,頭面有汗。今天早上咳出了很多濃痰,這是因為無形的熱氣蒸發凝聚成有形的痰,煩躁口渴眼睛發紅等症狀又減輕了一些,小便顏色還是很黃,把脈時發現右邊的脈象比較快,舌苔黃色,但邊緣和舌尖仍然是絳紅色,大病有小幅好轉,最容易發生變化。治療上繼續生津清化,小心飲食,靜養不要急躁,這也是生病時要注意的事情。

第四次處方,鮮石斛(四錢),瓜蔞仁(四錢),淨連翹(四錢),生竹茹(二錢),生竹心(三十根),冬瓜子(四錢),黑山梔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,去心),金銀花(四錢),嫩蘆根(一兩,去節),蓮子心(七分,沖服),鮮荷梗(一尺長,去掉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