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44)
二集 傳染病案 (44)
1. 風毒白喉案
失音動痰氣喘者不治,目光直視者不治,用針無血者不治,吹藥無涎者不治,吹藥即刻痛止白落、過日復患者不治,滿喉皆白、刮之紫腫帶黑者不治。醫者如遇此等證候,切勿輕與用藥,縱人盡天回,其能僥倖於萬一者,亦未可知,但總不如先事告明之為愈也。
白話文:
失聲伴隨痰多氣喘的病人治不好,眼睛直視前方不動的病人治不好,針灸後不出血的病人治不好,吹藥後沒有唾液的病人治不好,吹藥後立刻止痛,隔天卻復發的病人治不好,喉嚨全白,刮掉後呈現紫腫帶黑的病人治不好。醫生遇到這些症狀的病人,絕對不能輕易用藥治療。即使病人能僥倖活下來,也難以預料,不如一開始就誠實告知病情比較好。
2. 風火白喉案
李倫青(住衡陽)
病者,長沙李蘭生夫人,忘其年。
病名,風火白喉。
原因,素固血虛肝旺,現因風熱傳染而發。
證候,初患喉痛,發熱惡寒,頭疼心煩,口渴便澀,鼻出血絲,繼見內關白塊兩條,腫痛異常,湯水難嚥。
診斷,脈左關浮數,右寸獨大,舌苔邊白中黃。此足厥陰風火上衝手太陰而成也。
療法,初用銀翹敗毒散,吹離官回生丹,以除腫痛。次用八物甘桔湯,以退白爛。終用六味地黃湯加瓜蔞皮、鮮茅根育陰柔肝以善後。
處方,銀花(三錢),荊芥(一錢),蟬蛻(八分),牛蒡子(二錢),西洋參(一錢),連翹(三錢),薄荷(一錢),殭蠶(錢半),甘中黃(一錢),川貝母(二錢)
離宮回生丹,治熱證白喉及乳蛾喉風等證,極效。
熊膽(二錢),西洋參(二錢),硼砂(二錢),人中黃(一錢),上青黛(五分),黃連(六分),山慈姑(一錢),兒茶(五分),真麝香(三分),蘇薄荷(七分),大梅冰(一錢),真牛黃(一錢)
除熊膽、牛黃、片麝外,共研極細末,過絹篩,合牛黃、片麝、熊膽(如濕潤放銀窩子內微火焙乾),再乳精細,磁瓶收貯,蠟封固瓶口,勿使泄氣。臨時計每次以三釐,用噴藥器吹入白處。含噙片時,使毒氣隨風涎吐出,便立刻回生。
八物甘桔湯
生花草(二錢),銀花(錢半),制殭蠶(一錢),霜桑葉(三錢),苦桔梗(一錢),麥冬(錢半),牛蒡子(一錢),陳金汁(二兩,分沖)
六味地黃湯
大熟地(四錢),淮山藥(三錢),粉丹皮(錢半),瓜蔞皮(錢半),山萸肉(錢半),雲茯苓(二錢),福澤瀉(一錢),鮮茅根(一兩)
效果,初用敗毒散及吹喉藥,腫痛俱減。次用八物甘桔湯,白塊退淨,諸證悉除。終用六味地黃湯加味,調養而痊。
康按:時疫白喉雖以白喉桿菌為原因,而其發病之誘因,或因燥熱,或因風火,或因虛熱,或因陰寒。醫者臨證之時,必先其所因,伏其所主,而用藥始能奏效。此案系風火白喉,所用初中末三方,雖亦尋常,然足以破白喉忌表之偏見。故凡治時疫白喉,風寒外束則宜表,郁燥化火則宜清,風火交扇、標本兩急則宜表清雙解,且有全系寒鬱、則宜用溫劑,無非憑證用藥。凡與證不對者,均所宜忌,何獨忌表乎。
熟玩之,自悟其謬。
白話文:
[風火白喉案例]
患者為長沙李蘭生夫婦中的某位,年齡已忘。
病症為風火白喉。
病因是平時就有血虛和肝氣旺盛的問題,此次因風熱感染而發作。
症狀起初是喉嚨疼痛,發燒怕冷,頭痛心煩,口渴小便困難,鼻子有血絲,之後出現兩條在內關的白色塊狀物,腫脹疼痛異常,喝水都困難。
經診斷,左手脈象浮數,右手脈象獨大,舌苔邊緣白中間黃。這是因足厥陰肝經的風火上升,影響到手太陰肺經所導致的。
治療方法,首先使用銀翹敗毒散,吹入離官回生丹,來消腫止痛。接著用八物甘桔湯,來消除白色腐爛。最後使用六味地黃湯加瓜蔞皮、鮮茅根,滋陰柔肝,作為後續調理。
藥方包括:銀花3錢,荊芥1錢,蟬蛻8分,牛蒡子2錢,西洋參1錢,連翹3錢,薄荷1錢,殭蠶1錢半,甘中黃1錢,川貝母2錢。
離官回生丹用於治療熱性白喉及相關疾病,非常有效。成分包括熊膽2錢,西洋參2錢,硼砂2錢,人中黃1錢,上青黛5分,黃連6分,山慈姑1錢,兒茶5分,真麝香3分,蘇薄荷7分,大梅冰1錢,真牛黃1錢。
除了熊膽、牛黃、片麝,其餘成分需研磨成細末,過篩,再加入牛黃、片麝、熊膽,再次研磨,儲存在磁瓶中,用蠟封口防止氣味洩漏。使用時,每次三釐,用噴藥器吹入患處,含在口中片刻,讓毒素隨唾液排出,可以立刻見效。
八物甘桔湯成分包括:生花草2錢,銀花1錢半,制殭蠶1錢,霜桑葉3錢,苦桔梗1錢,麥冬1錢半,牛蒡子1錢,陳金汁2兩,分開沖服。
六味地黃湯成分包括:大熟地4錢,淮山藥3錢,粉丹皮1錢半,瓜蔞皮1錢半,山萸肉1錢半,雲茯苓2錢,福澤瀉1錢,鮮茅根1兩。
治療結果,使用敗毒散及吹喉藥後,腫脹疼痛皆減輕。再用八物甘桔湯,白色塊狀物消失,所有症狀皆消失。最後用六味地黃湯加味,調養後康復。
總結:雖然白喉的病因是白喉桿菌,但發病的誘因可能是燥熱、風火、虛熱或陰寒。醫生在診斷時,必須找出病因,針對主要問題,才能正確用藥。這個案例是風火白喉,使用的三個藥方雖然普通,但打破了白喉不能表散的偏見。治療白喉時,若風寒束縛應解表,燥熱轉為火氣應清熱,風火並起、病情急迫應表清雙解,若完全是由寒邪導致,應使用溫補藥物。所有藥物都應根據症狀使用,不符合症狀的藥物都應避免,何況只是表散呢。
詳細思考後,就會發現其中的錯誤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