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名醫驗案類編》~ 二集 傳染病案 (14)

回本書目錄

二集 傳染病案 (14)

1. 妊娠兼風燥時疫證案

陳務齋(住梧州四方井街)

病者,陳韋,年二十二歲,廣西容縣,住鄉,學界,體瘦弱。

病名,妊娠兼風燥時疫證。

原因,素因受孕後,氣血不充,神煩少睡。誘因秋後風燥時疫流行,菌毒飛揚,由口鼻吸受,直接傳染。

證候,初起頭痛目眩,惡寒發熱,咳嗽痰黏,肢倦神煩,口渴胃鈍。繼則氣喘聲嘎,咳痰甚艱,咳則咯咯有聲,胸膈脹滿,食則嘔難下咽,肌肉脫落,形體枯瘦,不能起立,起則昏僕,神識乍醒乍昏,譫言妄語,唇縮齒枯,咽乾口燥。

診斷,六脈弦數微浮,數則七至有奇,舌苔枯黑而澀,邊尖深赤起刺。脈證合參,此妊娠兼風燥時疫症也。余曉之曰:病勢危險極矣,輾轉思維,只有竭力以救母,不能兼顧其胎兒。若猶欲保胎,恐母命一亡,而胎兒之命亦隨之俱亡,請君擇於斯二者。病家遂謂照此病勢,當然急救母命為首要,請竭力設法,放膽用藥可也。予對之曰:脈雖浮數已極,幸未散亂,或能挽救,以圖僥倖。

療法,先用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去丹皮,加花粉、銀花、人中白,取硝、黃、梔、芩盪滌腸胃,降火救陰為君,地、芍、花粉涼血安胎,生津潤燥為臣,犀角、連翹、竹葉、薄荷清心肝伏火,涼散風燥為佐,銀胡、銀花、人中白和解表裡,散郁敗毒為使。連進二服不應,直至五服後,始得瀉數次黑燥結糞,而燥熱略平,舌苔略潤,譫語已除,人事亦醒。仍見燥渴不眠,食量不思,咳嗽如前。又用人參白虎合百合固金湯加減,取其潤肺生津,平胃降逆,活血安胎,養陰滋水。連迸十餘服,則咳嗽已除,聲清不嘎,燥渴已止,食量已迸,睡眠已安,身體已和,舌黑苔已退,轉現微白微澀。惟元氣衰弱,聲低氣微,軟而無力,診脈微弱。又用四物湯合生脈散,加茯神、棗仁、於朮、山藥,取其補氣生津,養陰活血,安胎寧神,運脾健胃。連進十餘服,則元氣略強,食量大進,起居步履,稍能支持。惟肢體皮膚,微現浮腫,診脈緩滑。又用四君子湯合五皮飲,取其補氣運脾,去濕消腫也。

處方,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方

元明粉(三錢,分沖),生大黃(四錢),焦山梔(三錢),青連翹(三錢),青子芩(三錢),薄荷葉(錢半),鮮竹葉(二錢),生白芍(三錢),鮮生地(一兩),粉甘草(一錢),犀角尖(三錢,磨沖),銀柴胡(二錢),天花粉(四錢),金銀花(三錢),人中白(錢半)

次方,人參白虎合百合固金湯

西潞黨(三錢),生石膏(四錢,研細),肥知母(三錢),陳粳米(五錢),粉甘草(一錢),野百合(二錢),鮮生地(四錢),川貝母(錢半),生白芍(二錢),津桔梗(二錢),原麥冬(三錢),當歸身(錢半),大元參(二錢),熟地露(一斤,代水煎藥)

白話文:

陳務齋(住在梧州四方井街)

病人,陳韋,22歲,廣西容縣人,住在鄉下,是學生,體質瘦弱。

病名是,妊娠同時感染風燥時疫。

病因是,因為懷孕後,氣血不足,精神煩躁,睡眠不好。又因為秋天風燥時疫流行,空氣中飄散著病菌,經由口鼻吸入,直接被傳染。

症狀是,剛開始頭痛頭暈,怕冷發燒,咳嗽有黏痰,身體疲倦,精神煩躁,口渴,沒胃口。接著呼吸急促,聲音嘶啞,咳嗽痰很難咳出,咳起來會發出咯咯聲,胸口脹滿,吃東西就想吐,難以下嚥,肌肉消瘦,身體虛弱,無法站立,一站起來就會昏倒,意識時清醒時昏迷,胡言亂語,嘴唇萎縮,牙齒乾枯,喉嚨乾燥,口乾舌燥。

診斷,把脈發現六脈呈現弦、數、微浮的狀態,數脈一分鐘跳七次以上,舌苔乾枯黑而粗糙,邊緣和尖端深紅色,而且有芒刺。綜合脈象和症狀來看,這是懷孕同時感染風燥時疫的病症。我告訴病人家屬說:病情非常危險,反覆思考,只有盡力保住母親的性命,不能同時兼顧胎兒。如果想要保胎,恐怕母親會喪命,胎兒也跟著沒命,請你們在這兩者之間做個選擇。病人家屬於是說,按照現在的病況,當然是先搶救母親的性命為首要,請盡力想辦法,放膽用藥。我回應說:脈雖然浮數到極點,幸好還沒有散亂的跡象,或許還能挽救,試著碰碰運氣。

治療方法,先用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,去掉丹皮,加入花粉、銀花、人中白,用芒硝、大黃、梔子、黃芩來清除腸胃,降火氣、滋陰為主,生地、白芍、花粉涼血安胎,生津潤燥為輔,犀角、連翹、竹葉、薄荷清心肝的火氣,涼散風燥為佐,銀柴胡、銀花、人中白協調表裡,疏散鬱結、解毒為使。連續服用兩劑沒有效果,直到第五劑後,才排泄幾次黑色乾燥的糞便,燥熱稍微減輕,舌苔稍微濕潤,胡言亂語的情況消失了,也開始有意識。但仍然口渴,睡不著,沒有食慾,咳嗽跟之前一樣。接著用人參白虎湯合百合固金湯加減,目的是潤肺生津,平胃降逆,活血安胎,滋陰養水。連續服用十幾劑,咳嗽就消除了,聲音也變得清晰不嘶啞,口渴也停止了,食慾也恢復了,睡眠也安穩了,身體也好了,黑色舌苔也退了,變成微微的白色且有些粗糙。但是元氣仍然虛弱,聲音低微,氣息微弱,身體軟弱無力,把脈發現脈象虛弱。於是又用四物湯合生脈散,加入茯神、棗仁、白朮、山藥,目的是補氣生津,養陰活血,安胎寧神,健脾和胃。連續服用十幾劑,元氣稍微恢復了,食量大增,起居行動也能夠勉強支持。但是四肢皮膚出現輕微浮腫,把脈發現脈象緩和滑順。於是又用四君子湯合五皮飲,目的是補氣健脾,祛濕消腫。

處方,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方

元明粉(三錢,分開沖服),生大黃(四錢),焦梔子(三錢),青連翹(三錢),青黃芩(三錢),薄荷葉(一錢半),鮮竹葉(二錢),生白芍(三錢),鮮生地(一兩),粉甘草(一錢),犀角尖(三錢,磨成粉沖服),銀柴胡(二錢),天花粉(四錢),金銀花(三錢),人中白(一錢半)

下次處方,人參白虎湯合百合固金湯

西黨參(三錢),生石膏(四錢,磨成細粉),肥知母(三錢),陳年粳米(五錢),粉甘草(一錢),野生百合(二錢),鮮生地(四錢),川貝母(一錢半),生白芍(二錢),桔梗(二錢),麥冬(三錢),當歸身(一錢半),玄參(二錢),熟地露(一斤,代替水煎藥)